首页 理论教育 厚“甲”重“胄”

厚“甲”重“胄”

时间:2022-03-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厚“甲”重“胄”甲,《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这和“甲”的本义不合,只能算是“甲”的一个发展出来的意义。拿“人甲”来说,有些“甲”的表面用油漆刷过,并用颜料画上五颜六色的图案,鲜艳美观。兽面纹铜胄说到古代士兵的装备时,经常是“甲胄”连文,“胄”是中国古代将士防护头部的器具。

厚“甲”重“胄”

甲,《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东方之孟,阳气萌动。从木,戴孚甲之象。”是说“甲”字代表了春天刚刚来到时,万物复苏,草木发芽,植物都冲破了土和皮壳的束缚,蓬勃长出的样子,但如果我们看“甲”的甲骨文写法就会发现,“img652”根本不像是破土而出的种子,有人说像鱼鳞形,有人说是个画押的符号,还没有意见一致的结论。但是我们可以看出,许慎只把它看成植物种子的壳。这和“甲”的本义不合,只能算是“甲”的一个发展出来的意义。

img653

img654

中国古代军服 西周

士兵们所穿的“甲”,又叫“介”或“函”,是一种用来保护人或马的躯干的防护器具。上古时代的战甲通常包括人用和马用两种,大多数都是用犀牛、水牛等坚实厚重的皮革,用皮条和麻绳穿编而成。但由于年代久远,这样的材料往往不能被保存下来,埋藏在地下的“甲”都腐烂掉了,我们只能根据一些文字资料和出土的“甲”的碎片来研究它本来的模样。拿“人甲”来说,有些“甲”的表面用油漆刷过,并用颜料画上五颜六色的图案,鲜艳美观。为了关节活动方便,“甲”都设计成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等多个部分共同组合而成。正是因为“甲”能够有效地保护胸背、腹、膝、颈项和胳膊等柔弱部位,大大减轻了格斗兵器和抛射兵器的杀伤程度,所以当时所有国家的军队都大批装备了“甲”,几乎每名武士都有一副皮甲,以至于当年形容一个国家的军队数量时,常说“带甲”多少人。

img655

铠甲武士俑

从战国晚期到东汉,随着铁制兵器的发展,用金属制作的护甲逐渐代替了皮甲成为主要的防护装备。最早的铁甲就是把金属片逐排地缝在皮甲上,这样的铠甲可以防御更为锋利的兵刃的击刺。汉语中有很多和“甲”有关的成语,比如“带甲十万”、“丢盔弃甲”。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有一段话:“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说的是,战争开始时咚咚咚的敲响战鼓,敌对双方的武器一接触,战败的一方就把盔甲扔在地上,拖着兵器逃跑,有的跑了一百步才停下来,有的跑了五十步停下来,跑了五十步的人就笑话跑了一百步的人。这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熟知的俗语“五十步笑百步”的来历。

img656

兽面纹铜胄

说到古代士兵的装备时,经常是“甲胄”连文,“胄”是中国古代将士防护头部的器具。胄是先秦早期的称呼,战国时称为“兜鍪(móu)”,北宋时称“头鍪”,宋以后又多称“盔”。直到清末,铁盔仍是军队中装备的护头器具。从“胄”字的金文字形“img657”上就能看出来,上面象征着头盔,下面的眼睛代表带着头盔的头部,那么“胄”的意思就是用头盔保护头部。在上古时期,“胄”多是由兽皮制成,随着青铜器的广泛使用,青铜制造的“胄”也出现在战场上了。在殷墟的发掘中,就曾发现过很多个商代铜胄。在当年的“胄”的表面往往绘有各种图案,在“胄”的上面装有绸带或者羽毛,目的是为了显得威武和在战场上混战时更容易被自己人分辨出来。

img658

复原以后的兜鍪

在《说文解字》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胄”字,它们的区别是:一个在“冃”(mào)部,意义是兜鍪,也就是头盔。另一个是在“肉”部,是“从肉由声”的形声字,意思是帝王或贵族的后代,虽然与头盔的意义有着巨大的不同,但到了到了汉代以后的文字中,两个“胄”在写法上已经没有了区别,人们甚至常常误写,这两个字也就不再区分开了。

img659

明朝装具复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