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北省社科理论界红色文化认同研究

河北省社科理论界红色文化认同研究

时间:2022-03-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党员干部是红色文化认同的坚定主体调查发现,当前河北省社科理论界中,党员干部对红色文化认同度高于其他受访者。
河北省社科理论界红色文化认同研究_河北省社科界思想和工作动态调研报告.2015

袁 秀

红色文化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传统文化基础上创造的崭新文化形态,构成20世纪以来中华文化发展的主流和前进方向,其主要形态包括“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化[1]。从文化的社会功能来看,红色文化在引导广大民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方面应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红色文化是否为广大民众所认同,是否为社科理论工作者这一意识形态建设的骨干力量所认同,红色文化的社会功能是否得以充分发挥,社科理论工作者的重要导向作用是否充分彰显,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课题组从2015年8月至9月,深入河北省高校、科研院所及行政事业单位,就当前社科理论界红色文化认同方面进行了调研,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得到有效问卷182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1%,深入访谈十余次,在对问卷及座谈、访谈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形成此报告。

一、社科理论界高度认同红色文化,理想信念坚定

所谓文化认同,是“人类对于文化的倾向性共识与认可”,通俗地讲,就是指一个群体对于某种文化取向的价值认可与接受,并内化为一种思想理念和行为约束的内在力量。红色文化认同就是指群体对于红色文化取向的价值认可与接受,并在接受的基础上内化为自己的思想理念和行为约束的内在力量,在实际生活中用红色文化的价值理念和判断标准规范言行,不断提升道德境界。

1.党员干部是红色文化认同的坚定主体

调查发现,当前河北省社科理论界中,党员干部对红色文化认同度高于其他受访者。近五分之四的受访对象(党员干部)高度认同红色文化,认为党九十多年的革命与建设史是伟大而光荣的。90.6%的受访对象认为革命精神没有过时,这个时代还需要继承与发扬革命精神。92%的受访对象认为人的一生要有信仰,尤其是党员干部要有共产主义信仰。多数党员干部认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认知、认同,不仅要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而且更要将这一文化形态传承发扬光大。

2.老党员红色情结尤为厚重

由于所处时代、经历、文化背景以及年龄特征等差异,决定了不同群体对于某种文化取向的态度和认同程度是不一样的。生活于红色文化发生、发展、成长、成熟过程中的人们,亲身经历了其中的酸甜苦辣,更能发自肺腑地接受它、认可它、传承它,不约而同地形成对红色文化的集体认同。调查发现,在50岁以上的受访对象中,98.6%的受访者对党有深厚感情,对社会主义道路坚信不移。他们普遍认为“社科理论工作者必须成为红色文化认同与践行的主力军”,“红色历史必须铭记,红色精神必须传承,红色文化必须发展”,“红色文化永远不会过时”,“开展红色文化活动意义重大”等等。一位老教师这样说到:“当年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我们这才过上了现在幸福的好日子,所以人不能忘本,更不能忘记历史。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将红色历史与红色文化宣讲下去。”

3.红色文化活动参与积极性高

当问到“您是否愿意接受红色文化的熏陶和洗礼”时,回答“很愿意”的占总数的37.9%;回答“愿意”的占总数的48.9%;回答“不愿意”的占总数的4.94%;回答“服从安排”的占总数的8.26%。选择主动接受的达到86.8%,这表明绝大多数受访者愿意接受红色文化教育,从思想上高度认同红色文化。一位受访的高校辅导员这样说到:“作为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首先要发自内心地认同红色文化,才有底气和学生谈革命精神,才能有理有据地开展教育,每年我都带学生去西柏坡,每次我都很有感触,觉得心灵得到了净化。”另外,对于“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活动是否有意义”的调查显示,绝大部分的受访者认为“很有意义”,20.9%的受访者认为意义“一般”,3.3%的人认为“无聊”。当问到“您认为红色文化对您有何影响”时,回答“提高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的占总数的81.9%;回答“当时感动,过后平静”占总数的18.1%;回答“没有感觉”的占总数的6.6%,还有3.4%的受访者认为“走过场而已”。由此可见,社科理论界绝大部分人高度认可红色文化的主题活动,也愿意参与其中,认为能够在红色教育中有所思、有所得。

4.红色文化认同方式趋于“多向度”

社科理论工作相较于其他职业,对于红色文化的认知更广、更深。当前,创新红色文化认同方式值得深入思考。不少受访者表示,体验式的红色活动更能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知红色文化,参观式的红色旅游比较能够唤起时代记忆,“灌输式”的红色宣传往往泛化,缺乏针对性,而特定时间节点的大型庆祝活动最能凝聚对红色文化的共识。比如说今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系列活动更是让燕赵儿女铭记苦难辉煌、缅怀先烈伟绩,弘扬抗战精神,激发奋进力量。尤其是以社科理论界为主体创作推出了一大批如《太行山上》《平山记忆》《寻找平山团》等纪念抗战胜利的优秀作品,社会反响好,营造了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不少受访者对于系列庆祝活动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社科理论界传承红色精神、认同红色文化的重要路径。由此可见,互动式的红色教育更能深入人心,民众参与度高的红色活动更受欢迎,红色文化的认同正在由单向趋于双向或者多向,红色文化的认知形式亦正在不断改进。

二、社科理论界对红色文化认同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

当前,河北省社科理论界在红色文化认同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新特点与新动向,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调研发现,在社科理论界,有少数受访者对于红色文化的认同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如红色文化过时论:少数人没有充分认识到红色文化的“补钙”固本功能,而是认为红色精神是特定时期的产物,现在经济社会发展了,物质文化不断丰富,再谈艰苦朴素“过时”了。红色文化质疑论:有的人讲,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越来越多的贪官落马,而这些官员都是接受过红色教育的,有的官员甚至是在革命老区主持工作的一把手,平时耳濡目染红色元素,“甚至是在红缸里泡大的”,应该有着“天然免疫力”,为什么仍然大贪特贪,是不是红色文化没有鞭策的作用了?红色文化淡化论:调研中发现,有少数受访者对“红色文化”概念理解模糊,特别是年轻受访者对红色文化的了解相对较少,有的人甚至认为“了解不了无所谓”,有的年轻人连起码的马克思主义著作和红色文化经典都没有读过,认为老一辈红色情结厚重是有着历史原因的,80后、90后缺乏红色记忆、没有红色情怀情有可原,也是客观所致。

究其原因,既存在主观的认识论原因,又受到客观环境的多重因素影响。

1.在认识上静止、僵化地看待红色文化

一些人片面地认为红色精神只存在于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中国人民翻身做主的革命历程中,现在很多都用不着。这一错误认识的根源在于未能正确认识到红色文化具有的开放性、发展性、时代性特征,在重视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内涵和价值体系传承的同时,未能深入挖掘并及时总结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伟大革命”过程中其不断延展的内涵和不断丰富的显现形态。

2.社会思潮多元化的深刻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同时,各种社会思潮纷纭激荡、复杂多变,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左派、复古主义、折衷马克思主义、传统马克思主义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等社会思潮都展现出不同的政治立场、思想观点和社会主张,相互之间的争论也日趋激烈。先进文化、有益文化、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相当一部分人陷入了信仰缺失、精神空虚、价值错位的精神困境,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红色文化的认同显然受到影响。在多元化的社会思潮的大背景下,红色文化是否能释放出真正的价值功能,发挥出应有的社会效能,显得尤为重要。

3.红色文化宣传教育出现新问题

一些受访者认为,当前红色文化的认同出现的“瓶颈”与宣传政治化、内涵空壳化、文化娱乐化等现象不无关系。

一是宣传“政治化”: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工作非常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比较典型的如在特殊纪念日举行的各种歌咏比赛、各种知识竞赛等。有的受访者认为,这些活动的开展,有助于社会大众了解相关知识背景,但这种学习方式不是社会大众主动探索的,而是被动灌输的,注重政治性、理论性的“布道式”说教,单纯强调思想宣传,减弱了教育的感染力和生命力,这种政治化的教育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这种抵触情绪的滋生与蔓延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活动本身带来的正面效果,甚至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置教育于无形,达到“润物细无声”“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但现实中,显形化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带来的结果有可能导致受众的不认可甚至厌烦和抵触,这样就会导致红色文化教育效果的事倍功半。还有的受访者坦言,“作为一名宣讲者,作为一名教师,自己对红色文化的宣讲得不到受众的真正认同,很是无奈”。

二是理念“空泛化”:红色文化涵盖了从土地革命战争到改革开放之后这样一个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凝练的各种优秀文化品质。这样一个大而全的文化形态可能会让人们感觉看不见也摸不着,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异常高远,难以企及。当目标和理想离现实遥不可及的时候,人们通常会选择放弃,转而寻求经过努力能达到的阶段性目标和愿望。当前红色文化的外在显现形态上特色性缺失,差异性不明显,理念大而空,不能将红色历史伴随的巨大的社会变迁与个人的现实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模式化、程式化、脸谱化色彩浓,故而无法达到令人欣然接受的效果。

三是内涵“空壳化”:调查显示,有的学者认为在红色文化的传承中,有些做法“抽空了红色文化的具体内涵”,忽视了精神实质和价值意义,导致红色文化出现了内涵空壳化趋势,不注意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鲜活的事实,生动的例证,展示人性最本真最平实的内容,使得当代人对革命时代的激情和热情丧失了从感情上价值认同的欲望,保留了猎奇、窥探、解密的幻想,无法触及受众灵魂深处最敏感的神经。

四是传播“共性化”:红色文化传播受众面广,传播未能做到分众化、细致化,尤其欠缺对80后、90后年轻人心理的了解和把握,不能使传播者与受众之间产生“共情”,不能采用受众喜闻乐见的讲述方式,或诗性和艺术性的表达方式,不能以受众的思维方式、接受习惯、信息需求设计传播的手段和技巧。

五是文化“娱乐化”: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人把红色文化作为商业促销的噱头,以娱乐化心态戏说红色文化,以消费主义对待红色文化,消解权威、颠覆传统、解构英雄,造成红色文化传播的庸俗化。比如:黄山某景区只要购票即可进入“鬼子进村”的模拟现场,扮演日本“鬼子”和“花姑娘”等角色;还有些景区和影视节目为了谋取经济利益,为了吸引眼球,恣意演绎历史,将真实的史实娱乐化、庸俗化,混淆视听。又如“抗日神剧”“裤裆藏雷”等雷人的改编,制造了许多披着红色外衣的格调不高的文化垃圾,损害了红色文化的崇高感和神圣性,严重破坏了我们几十年来倾心竭力打造的红色文化生态环境。

三、对策及建议

“文化认同在特定的条件下能决定文化的命运。”在意识形态多元化冲击的时代背景下,社科理论界对红色文化的认同与否对红色文化的命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社科理论工作者,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红色文化认同的目标任务上来,勇于担当,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积极导向作用。

1.内化于心,强化社科工作者的红色文化“主体”意识

红色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鲜明特征。社科工作者作为哲学社科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基石,更应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自觉地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守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所以,社科理论工作者要坚定理想信念,做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建议:一是每年定期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召开全省社科理论工作者红色文化座谈会,尤其是要邀请党外人士参加,统一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导向功能,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二是每年举办社科理论骨干红色文化培训班,大力培育省内青年社科理论工作者,深化他们对于红色文化的认知与认同。特别是对于大学辅导员进行专项培训,他们比任课教师接触学生更广、更深,他们对于红色文化的宣传影响面更大。三是定期在河北日报、河北电台、河北电视台、长城网等省直新闻媒体开设“红色文化”系列专栏专题,邀请国内、省内社科界知名专家学者阐释红色文化,激励社科工作者对红色文化的学习和研究热情,提升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影响力。

2.外化于行,付诸社会实践,提升社科工作者的红色文化认同服务能力

从本质上说,红色文化是一种精神存在,它只有通过人们的实践,才能转化为推动历史前进的物质力量。而只有在转化为物质力量,并且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的时候,才能形成文化软实力,成为让更多的人主动接受、让更多的国家民族愿意分享的文化。自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积淀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资源有的以精神形态的方式进入教材与课堂,有的则以物质形态呈现出来,如西柏坡纪念馆一系列红色文化遗址,都可以作为对民众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实地熏陶与接触之后的感受与传统的课堂讲授所带来的感染力和冲击力是截然不同的,尤其是在认同的程度上。当代社科工作者不是纸上谈兵的说教者,必须高度关注红色文化研究的现状和前沿,深入红色文化基地调研学习。建议定期组织省内社科理论工作者分批次深入省内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教育基地进行深入学习、体验式学习,深度参与红色文化艺术活动,感同身受体验红色生活。使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对党的根本宗旨、优良传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从实践中求得真知,不断深化对红色文化的研究,夯实对红色文化的认知认同,在红色文化的传承实践中发挥每一位社科工作者的主导作用。

3.固化于制,建立一系列红色文化教育的配套机制,夯实社科理论者的工作阵地

红色文化的认知认同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制度保障才能常态化、长效化。建议建立系列配套机制:

一是红色文化资源开发机制。建议由宣传部门牵头,文化部门、民政部门、党史研究部门、旅游部门等单位组合,在省、市级筹建协调机构“红色资源管理中心”,通盘考虑和统一协调各地红色资源的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等重大事宜,积极加强对区域红色文化资源的研究、发掘、整理和开发利用工作,进一步明确社科理论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同时,拓展高等院校、学术团体共同参与研究,搭建社科理论界红色文化研究的大平台,形成综合性开发与研究的新模式。这样上下共管,条块结合,才能从根本上改善管理,凸显优势,整合红色资源,形成优势特色和时代性的“红色产品”,力创红色品牌。

二是红色文化资源传播机制。建议采用百花齐放的形式,激励社科理论工作者对红色文化的研究热情与动力。一方面加大对红色书籍的热销、红色影视作品的热播,让人们感受到革命时期共产党人的理想与激情、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与英雄气概,从而形成强烈的文化认同感,更好地理解红色精神的本质;另一方面要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作用,例如红色公益广告、红色影视、红色网络电游、红色动漫、红色演艺等文化产业能凭借其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增强红色资源传播的视听效果,赋予红色资源吸引力、感染力,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受众对红色资源的需求。同时,有效借助网络的资源共享、检索便利、超越时空、实时交互的特点为红色资源传播提供服务,进一步建立健全红色文化专题网站、微信、微博等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建立健全多层次、全方位的红色文化传播体系,让红色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克服“两张皮”和“两脱节”的现象,形成良好的传播环境,让燕赵红色文化展现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无形中形成凝聚社会共识的强大力量,实现红色文化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是红色文化资源教育机制。充分发挥现有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优势,理顺国家及高校对红色文化教育进行领导与管理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发挥社科理论工作者的宣讲特长。要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教育模式,广泛动员社会各主体力量,健全政府与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个主体结合”的教育网络,构建全员参与、全方位覆盖、多渠道参与的教育模式,把红色资源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各个层面。要建立健全党政联合的基本教育制度,明确有关领导与有关部门在红色文化教育中的职责,制定和完善弘扬红色文化的各项常规性规章制度对各阶段的任务、各环节的职责、各要素的行为作出合理的规范。要将红色教育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教学体系中,积极探索符合受众思想状况的方式方法,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实施方案,积极推进红色资源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总之,把红色文化资源教育与群众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建设全方位覆盖的红色文化资源教育网络。

四是红色文化审评监督机制: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的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一种追求。它与消费型文化资源、娱乐型文化资源、鉴赏型文化资源、学术型文化资源是有区别的,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避免过度市场化、产业化、形式化、工具化甚至是低俗化的发展趋向。建议组织聘请省内外专家学者严把红色文化宣传教育质量关。对于全省涉及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的项目与作品进行定期审评,对于违背红色文化、娱乐红色文化、错误认知红色文化的倾向予以及时纠正,尽可能地杜绝垃圾文化流入市场,为主流的红色文化宣传提供一个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作者系河北省社科院邓研所副研究员)

【注释】

[1]韩延明: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