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勿吉的方位和向中原朝贡道

勿吉的方位和向中原朝贡道

时间:2022-03-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由勿吉故地至辽西“和龙”向中原的朝贡道从北魏延兴年间的勿吉信使乙力支来往中原乘船所走的水路行程方向来看,从太鲁水东北行十八日到达的难水,不仅指今嫩江,还应包括今第一松花江中段。从乙力支回国时从太鲁水、难水顺流而下,十八日才到其国的行程来看,勿吉在阿城东北的今通河或依兰一带,即牡丹江中下游。勿吉这次遣使乙力支到北魏的目的,除朝贡外,可能主要是请求北魏支持勿吉联合百济进攻高句丽。
勿吉的方位和向中原朝贡道_中国东北与东北亚古代交通史

勿吉之名,始见于前引《魏书》卷一百“勿吉”条:“勿吉国,在高句丽北,旧肃慎国也。邑落各自有长,不相总一。其人劲悍,于东夷最强,言语独异。常轻豆莫娄等国,诸国亦患之。去洛五千里。自和龙北二百余里有善玉山,山北行十三日至祁黎山,又北行七日至如洛瑰水,水广里余,又北行十五日至太鲁水,又东北行十八日到其国。国有大水,阔三里余,名速末水。”同书又云,延兴(471—476)中,遣乙力支朝献,“初发其国,乘船沂难河西上,至太鲁河,沉船于水,再南出陆行,渡洛孤水,从契丹西界达和龙”。这里明确指出延兴年间的勿吉在难河东部,即在太鲁水东北行十八日的嫩江(难河)下游以东。关于延兴年间的勿吉所在,由于对东北诸山川的认定不同,其说不一。有的认为当在今北流松花江(即今第二松花江)东岸不远东流松花江(即今第一松花江)的南部[68];有的认为在今松、嫩合流处附近[69];有的认为在今吉林市[70];有的认为在今阿城一带[71]……古今出现这些不同看法的原因,主要是对难河(难水)当比定今哪一条河流的看法不同。因此出现对勿吉的定位不同,但有一点学界一致肯定,勿吉西南行进入中原必“沂难河”(今嫩江)。

上述各说,除阿城说以外,均认为难河当为今嫩江。本书认为北魏时代所说的难河,不仅指今嫩江,而且还应包括今第一松花江(东流松花江)一段。据前引《魏书·列传八十八》“乌洛侯”条载:“其国西北有完水,东北流合于难水,其地小水皆注于难,东入于海。”完水指今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上中游。所谓完水“东北流合于难水”,应是指今黑龙江汇合于今第一松花江。如难水仅指今嫩江,则和完水“东北流合于难水”的记载不符。又“其地小水皆注于难,东入于海”,更是指居住在今嫩江上游的乌洛侯所在地的众水皆注入难水,即今嫩江。“东入于海”,更是指难水从今松花江东入于海。这是推定难水指今嫩江并第一松花江的黑龙江下游部分的根据。难河到唐代则称为“那河”。据《旧唐书·北狄》“室韦”条载,唐代的那河指今嫩江和第一松花江。因黑龙江下游在唐代称为“黑水”,已和南北朝时代的难水包括嫩江及黑龙江中段不同。确认了南北朝时期的“乌吉”故地和“难水”所在,方可详考勿吉诸“朝贡道”的交通道——实际上也是汉魏以前的古“肃慎”朝贡道之一。

(一)由勿吉故地至辽西“和龙”向中原的朝贡道

从北魏延兴年间的勿吉信使乙力支来往中原乘船所走的水路行程方向来看,从太鲁水(今洮儿河)东北行十八日到达的难水,不仅指今嫩江,还应包括今第一松花江中段。因为如果难水仅指今嫩江,则从今洮儿河下游(今洮南市一带)乘船顺流而下到松、嫩合流处才四百里,不应用十八天的时间。故延兴年间勿吉的所在地,应在今洮儿河下游东北行十八日的地方,当在今第一松花江下游一带。从乙力支回国时从太鲁水、难水顺流而下,十八日才到其国的行程来看,勿吉在阿城东北的今通河或依兰一带,即牡丹江中下游。而如上举不可能在今松、嫩江流处,更不可能在扶余的故地今吉林市第二松花江(古速末水)一带。

两晋南北朝由幽州东北行诸部族交通示意图

考勿吉在今松花江以北的牡丹江和东流松花江流域的依据是:从太鲁水(洮儿河)“又东北行十八日到其国。国有大水阔三里余,名速末水”。速末水即“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因此推定勿吉国当在今吉林市松花江以北的中游。但乙力支“初发其国,乘船沂难河西上至太鲁河”,以及从太鲁水“又东北行十八日到其国”,是方位不同的记述。延兴年间,如乙力支的勿吉在今吉林市松花江一带,则必沿速末水乘船顺流而下西北行,然后再“沂难河西上至太鲁河”。但文献记载只有“初发其国,乘船沂难河西上”,而没有“初发其国,顺速末水西北行”的记载。而且乙力支回国时,是从太鲁水即太鲁河(今洮儿河)东北行十八日到其国。从今吉林市松花江东岸龙潭山一带出土的高句丽红色方格纹板瓦,以及高句丽荣留王十四年(唐太宗贞观五年,631)到宝藏王五年(贞观二十年,646)用了16年的时间修筑的“东北自扶余城,西南至海,千有余里”[72]的长城来看,从南北朝到唐总章初,今吉林市松花江一带还属于高句丽的势力范围,而不是北魏延兴年间的勿吉住地,故“勿吉”当在吉林以北东流松花江中游的依兰南北,即“挹娄”故地。

《魏书》卷一百《列传八十八》“勿吉”条又载:“延兴中,遣使乙力支朝献。”[73]所谓延兴中,为北魏孝文帝延兴五年(475)。这一年正是高句丽大举进攻百济,攻陷百济王都尉礼城(今首尔)之时。勿吉这次遣使乙力支到北魏的目的,除朝贡外,可能主要是请求北魏支持勿吉联合百济进攻高句丽。北魏朝廷没有同意勿吉的密谋,而是劝告“三国同是藩附,宜共和顺,勿相侵扰”[74]。但是勿吉乘高句丽南下进攻百济、无暇北顾之机,南下攻占了“高句丽十落”[75],并在494年,先攻灭了“西徙近燕”[76]的扶余国,进入扶余故地。其后方形成了“勿吉七部”,即后来的“靺鞨七部”。隋唐时代的粟末部即其中的一部,其居住在今粟末水(速末水)即今第二松花江一带。在今永吉县乌拉街镇杨屯大海猛,先后三次清理发掘了第三期文化遗存即粟末靺鞨人的遗存[77]。但它不是南北朝时代勿吉人的文化遗存。因为勿吉到北齐河清二年(563)始称靺鞨[78],故《北史》卷九十四《列传八十二》“勿吉”条云,勿吉“一曰靺鞨”。南北朝时代的勿吉,到隋唐时又南下占据了高句丽和扶余的一些地方。所以不能用隋唐时的粟末靺鞨的居地来推定南北朝时代勿吉的居地。因此,以今吉林市北流松花江(粟末水)以北和东流松花江以南,为南北朝时代勿吉的中心所在地,方和文献记载南北朝时后期(494)“高句丽西徙近燕”以前勿吉的地理方位以及考古资料相符。

如上所述,南北朝时代延兴年间,勿吉的中心必在今第一松花江下游的通河或依兰一带。当时北魏的都城还在平城(今山西省大同),494年方迁都洛阳。所以北魏孝文帝延兴年间(471—476),勿吉遣使乙力支到北魏朝贡,是从今第一松花江下游出发,“乘船沂难河西上,至太鲁河,沉船于水,南出陆行,渡洛孤水,从契丹西界达和龙”。然后由和龙(今朝阳)到平城。南北朝时代,勿吉的南部有强大的高句丽,西南还有新兴起的契丹,因此,勿吉使者只有从高句丽、契丹的西部进入中原。从勿吉的中心到和龙的路线,据《魏书·列传八十八》“勿吉”条载:“初发其国,沂难河西上,至太鲁河。”即从今第一松花江下游出发,乘船沂流西上,到洮儿河(当在今洮南市一带),然后舍舟陆行南下,“渡洛孤水,从契丹西界达和龙”。洛孤水即如洛瑰水,一称“顾洞河”,即《水经注》中的“白狼水”(今大凌河)支流“滥真水”。“洛孤”和“滥真”,都是与“顾洞”一样,为古阿尔泰语的汉语谐音。按照《蒙古游牧记·土默特右旗下》的记载,明清时期其水为今辽西凌源东北二百余里的顾洞河。和龙即今辽宁省朝阳市,这里先后为汉代辽西郡柳城县、前燕的都城龙城(又名和龙城)[79]。后燕慕容垂前期的都城在中山(今河北省定县),后回迁到龙城。北魏灭北燕后,改置为营州,仍治和龙城[80]。所以此时的勿吉朝北魏,必经辽西营州(今朝阳)而入“平城”(今大同)。

朝阳北塔

本书作者从20世纪70年代始,即多次踏临这座辽西历史名城。1972年春在朝阳北票考古发掘,首经朝阳,初观其南北二塔雄峙在凌河左岸。其后1985年,在辽宁省考古会议期间,再访龙城和凤凰山,曾有《龙城怀古》习作:“龙城旧迹傍凌川,故垒何寻慕氏燕。渝水滔滔染碧血,狼山漫漫走泥丸。营州犹见浮图远,魏阙但闻剑珮寒。南北英杰同驻马,遥望大棘此雄关。”古城在东北交通中的锁钥地位可见一斑。

《北史》亦曾记载“及开辽海,置戍和龙,诸夷震懼,各献方物”[81]。当时东北各部“皆得交市于和龙,密云之间,贡献不绝”[82]。可知和龙城是南北朝时代东北的军事重镇和各族贸易场所,其地处大凌河上游,是由中原通往东北的“草原丝路”交通要冲。南北朝时代东北北方和各族通往中原王朝的朝贡道,多经由和龙而进入中原。延兴年间的勿吉使臣乙力支,从和龙到太鲁水(太鲁河,即今洮儿河)的陆路交通线自古相传,其走向是:“自和龙北二百里有善玉山,山北行十三日至祁黎山,又北行七日至如洛瑰水,水广里余,又北行十五日至太鲁水。”善玉山、祁黎山当今何地,虽难以确指,但从上述南北朝时代的契丹在和龙西北的方位,以及古今辽西城镇间的交通路线可以推知,应属努鲁儿虎山。这条陆路交通线,当是从今朝阳市北行出大青山关隘,经敖汉旗、奈曼旗(即当时的契丹界),然后沿教来河到通辽市,过西拉木伦河,经科尔沁左翼中旗、通榆到洮南市附近的洮儿河。然后改由水路乘船沿洮儿河、嫩江下游汇合处,转第一松花江东北行,顺流而下,到达当时乙力支“勿吉部”的所在地。其后这条草原交通延续至隋唐和辽金元以后。

(二)由辽西龙城进入北魏平城的交通史迹

从龙城到北魏都城平城(今山西省大同)的路线,由于缺乏文献记载,亦难以推定。可能还是沿着汉魏以来从东北通往中原的古道,即沿今大凌河西南行,经今凌源、平泉、宽城,过喜峰口,又经遵化、蓟县、北京、怀来、宣化、张家口、怀安到大同市。494年北魏迁都洛阳以后,由大同南下,经太原、临汾、侯马、垣曲,再过黄河东行到洛阳的入函谷关之道。

如前述,从勿吉的中心出发,乘船沿难河西上南行到太鲁河,然后陆行南下到达和龙这条通往中原的路线,是东北各族通往中原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交通路线。这条交通路线,使东北北部的勿吉、豆莫娄、乌洛侯、失韦等部族和中原王朝在政治经济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对东北北部和中原各族在经济文化交流方面,以及在促进各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据前《魏书》卷一百《列传八十八》“勿吉”条等文献记载,勿吉向中原王朝北魏、东魏、北齐派遣的贡使往来频繁。延兴五年(475),遣使乙力支朝贡。太和九年(485),复遣使侯尼支朝献。十年(486),复来朝贡。十二年(488),遣使贡楛矢、方物于京师。十七年(493),遣使婆非等五百余人朝献。景明四年(503),复遣使俟力归等朝贡。自此到正光年间(520—525),勿吉派往北魏的“贡使相寻,尔后中国纷扰,颇或不至”。到东魏时代,天平三年(536)、兴和二年(540),又遣石久云等贡方物。兴和三年(541),武定二年(544)、四年(546)、五年(547),勿吉继续遣使朝贡。到北齐河清二年(563),勿吉改称“靺鞨”,又以靺鞨的名义到北齐朝贡。河清三年(564),天统元年(565)、二年、四年,武平元年(570)、四年(573)、六年(575)均朝贡不绝。所以南北朝的勿吉等朝贡道,不过是汉晋时辽西转嫩江东行草原道而通向东北松花江流域的交通拓展,其部族交通延续千年传承不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