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改善规模化经营主体的基础设施条件

改善规模化经营主体的基础设施条件

时间:2022-03-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总体来看,转入耕地户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水平还很低。要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尤其是“最后一公里”问题,要结合解决国土整治、扩大内需、粮食安全等问题,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解决。对规模化经营主体面临的机耕道、晒场、烘干、仓储等问题,可以考虑整合有关资金项目,予以重点解决。
改善规模化经营主体的基础设施条件_新常态时期的粮食安全战略

粮食生产经营者直接参与和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集中在田间土地整理、小型农田水利、机耕道、晒场、烘干、仓储等方面。全部样本户亩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仅为251.64元(表3-28)。总体来看,转入耕地户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水平还很低。而从结构来看,政府投入、自己投入、其他投入分别占62.50%、30.87%、6.64%。

表3-28 不同经营规模户基础设施投入情况(元)

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本由政府来完成。但目前不仅投入水平低,而且政府投入比重也明显偏低。要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尤其是“最后一公里”问题,要结合解决国土整治、扩大内需、粮食安全等问题,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解决。对规模化经营主体面临的机耕道、晒场、烘干、仓储等问题,可以考虑整合有关资金项目,予以重点解决。也可以结合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设立专门项目给予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范怀超,《国外土地流转趋势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地理》,2010年第3期。

2.黄延信、张海阳、李伟毅、刘强,《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调查与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11年第5期。

3.黄祖辉、王建英、陈志钢,《非农就业、土地流转与土地细碎化对稻农技术效率的影响》,《中国农村经济》,2014年11期。

4.黄祖辉、王朋,《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5.乐章,《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及解释——基于十省份千户农民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2期。

6.李勇、杨卫忠,《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参与主体行为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第2期。

7.刘卫柏、李中,《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运行绩效与对策》,《经济地理》,2011年第2期。

8.罗必良、何应龙、汪沙、尤娜莉,《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户退出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东省的农户问卷》,《中国农村经济》,2012年第6期。

9.马晓河、崔红志,《建立土地流转制度,促进区域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管理世界》,2002年11期。

10.潘林、丁明,《政府主导大规模土地流转下农民参与行为研究——基于安徽省四县的问卷调查》,《经济与管理》,2015年第2期。

11.王春超,《农村土地流转、劳动力资源配置与农民收入增长:基于中国17省份农户调查的实证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1年第1期。

12.叶剑平、蒋妍、丰雷,《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调查研究——基于2005年17省调查的分析和建议》,《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4期。

13.张丁、万蕾,《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004年的15省(区)调查》,《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2期。

14.张曙光,《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管理世界》,2010年第7期。

15.张照新,《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展及其方式》,《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第2期。

16.钟甫宁、王兴稳,《现阶段农地流转市场能减轻土地细碎化程度吗?——来自江苏兴化和黑龙江宾县的初步证据》,《农业经济问题》,2010年第1期。

【注释】

[1]作者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罗丹博士,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陈洁研究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王宾博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