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主体选择的条件

主体选择的条件

时间:2022-05-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主体选择的条件一、创新主体选择的社会条件创新活动是由人来选择的。创新主体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才能从事创新活动。总之,创新主体能动性发挥的不同,对创新内容和活动方式选择的不同,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不确定性范围内的创新活动结果的不同。

第一节 主体选择的条件

一、创新主体选择的社会条件

创新活动是由人来选择的。但是创新活动并不完全是创新主体的理性设计。创新主体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才能从事创新活动。创新主体的选择环境也就是主体选择的外部条件。主体的选择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同时主体又在不断地创造新的条件和环境。创新的条件和环境不外乎就是物质社会条件和社会制度与规范。在现实的创新活动中,创新主体的选择活动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纯粹的和抽象的过程,相反它要受到政治、社会意识、经济甚至国际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创新活动与这些因素本来就是同一个序列的因素,它们都是从各自不同角度,在不确定性范围内对创新系统起着作用,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对于创新主体来说,各种要素都是作为选择的客观条件而出现的。在各种要素不确定的范围内,一种选择能否顺利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这些客观条件是否允许。因此,在创新活动的选择中,必须对这些要素和条件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创新活动中,政治目的、法律规定、公共义务、甚至宗教和人们的生活习惯都会对创新活动的开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创新主体的任何选择都是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中进行的,都要不可避免地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而,创新主体的选择也不可能每次达到最优的结果,也不可能始终满足主体的要求。一个合理的社会,一定要使创新主体的选择效益最大化,使包括制度、文化和习俗在内的社会外部条件最优化,使外部环境对创新主体选择的制约达到最小化。创新主体的需求不是个人纯粹理性选择的结果,它们一方面要受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制约,同时这些因素反过来也会给选择的主体以支持。从任何社会现象来看,一切创新活动都和制度与规范紧密相连。由此可见,社会各种制度和人们生活的各种规范都内在地决定着创新主体的选择活动。

任何社会条件和社会环境都是创新主体选择所面临的约束集。

在同一时空选择条件下,还存在着自觉选择和被动选择的问题。自觉选择和被动选择的结果往往是很不相同的。在自觉选择的条件下,还有一系列不可见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则是权力和资本的影响。一个创新主体对资本的占有程度以及他所拥有的权力的大小决定着它进行自觉选择的程度。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较早开始工业革命,聚集了大量资本和技术,因而在创新活动中与发展中国家不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雄厚的资金和科技水平。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比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面临的问题要多得多。根据经济学的理论,在收入分配上,资本的贡献远远大于单纯的劳动的贡献。在创新活动中,具有雄厚资本的创新个体比处于劣势的创新个体就具有更多的机会和能力及其条件。市场制度所承诺的“机会均等”只是给创新的主体公平的起跑线,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同的创新主体所得到的机会却有很大的不同,处于劣势的创新主体会受到更多的限制。因为创新的主体在资源、信息方面处于不利的地位,处于不平等的地位。创新活动虽然是人参与的,但是起作用的因素不仅仅是个人的主观愿望,而且还有在社会中不断地完善起来的各种制度与生活规范。甚至创新主体做出如何选择也要受到社会条件和环境的制约,可以说,选择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联系着。

创新的主体不能凭借理性自由选择,必须把选择的主体放在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的社会大环境中做出抉择,创新的主体是环境中的主体,要受到社会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地位、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的影响。所以,主体并不是简单的“最高命令”的发出者,它要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创新只能在现有社会提供的条件下进行。自由主义的理论家哈耶可对人类的自由作了过多的描述。他认为,人类总是自负地企图为自己设计更加美丽的蓝图。他看到了人类自我发展的能力,但是离开具体的条件一味强调创新主体的自由选择也是不可取的。

唯理主义认为,知识和道德是人的天生的禀赋,所以人能够进行思考而创造文明。他们忘记了一点,今日之文明乃是昨日人类不断试错、艰难探索、日积月累而获得的结果,是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的总结。唯理主义倡导弘扬人的理性,欲求完整准确地设计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但却忽视了人类自身能力的有限性。萨特认为人的存在就是人的自由,但我们不能对人的自由作唯意志论的解释,因为创新的主体不能超越现实社会条件的制约,要受到自然和社会规律的约束。创新主体只有在掌握自然与社会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够自由地选择和创造自己的生存世界。当创新主体把理性与科学完美地结合起来的时候,创新主体的创造性自由才不是盲目的、无谓的冲动,才能避免挫折与失败。任其欲望的无限张扬和不顾条件的有限而创造,其结果只能陷入失望与痛苦。

二、创新主体的自主选择

主观能动性是人类所特有的属性。人们可以在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的基础上,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使之适合人们的需要。一般来说,创新主体都是根据自身的利益来进行创新活动的选择的,在可能的范围内,创新主体总是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然而,不论选择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却有一个如何从现有的目的出发,具体地进行自主选择的问题。人们在主观方面的条件如何,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得如何,直接制约着选择的结果。因为选择首先要进行认识和决策,制定选择的方案。由于人们的认识能力和心理素质、知识水平和经验储备的不同,以及观察问题所依据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的不同,都会影响选择方案的制定。也就是说,在主观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创新主体的认识过程和决策过程的具体展开和进行状况不同,也会直接影响认识结果和决策结果的不同。在选择方案制定之后,还必须将其选择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而在创新主体的具体活动当中,由于努力程度不同,也必然会影响到自主选择的结果。总之,创新主体能动性发挥的不同,对创新内容和活动方式选择的不同,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不确定性范围内的创新活动结果的不同。

三、创新主体对信息的选择

任何创新主体在做出创新决策时必须以对各种信息进行正确、科学的选择和判断为先决条件。没有这一先决条件,就不可能确定优化的创新决策,就不可能制定优化的创新系统的运行过程。“社会系统中所发生的事受到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1] 在创新过程中,不论创新主体的意愿如何,都要受到来自各种渠道、各种媒介的信息的辐射,各种信息的真假、好坏给创新的主体带来选择上的困难,有用的信息和无用的信息往往相间而来。作为创新的主体,面对如此繁杂的信息流,应当具有获取、识别、判断和选择的能力,应选择具有及时性、真实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的信息。信息的及时性,不仅仅是对信息的获取、传递是迅速的,而且信息的运动过程需要时间,创新主体还要对信息进行决策,并将其付诸实施,这就形成了时间差。创新主体只有充分地估计到时间差带来的影响,才能在创新过程中取得成功。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科学技术上往往走在不发达国家的前面,因此许多技术创新的产品大多数都是首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投入生产。当不发达国家掌握了这些技术的时候,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在新的领域进行技术创新。这就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不发达资本主义国

家之间形成了技术创新的时间差。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是指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加工后仍然是真实的、可信的。信息的真实与否对创新主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真实的信息将会导致创新活动失败。信息的有效性是指创新主体所掌握的信息能够给创新主体带来实际的利益。不能给创新主体带来实际利益的信息是没有意义的。创新主体要从瞬息万变的信息中获得具有上述特征的信息,实现对创新信息的优化选择,就必须涉及人的主体能动性,也就是创新主体对信息选择机制的发挥,以及对信息进行传递、加工的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和健全、完善的信息服务。创新主体能否对创新信息进行优化选择与判断,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所决定:(1)对信息的选择与判断能力。创新主体要获得真实可靠、有效的信息,并对其做出正确的判断,确定恰当的科学决策。对信息能否进行优化选择等等,对创新活动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创新主体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求异性和开拓性等等都属于创新主体的能力范畴,它们决定着创新主体对所需信息的正确选择和取舍,并做出正确的决策。(2)创新主体切身利益的驱动对信息的选择起很大的影响作用。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任何行为都要受到一定的价值观念的影响和制约,人们的利益不同,对信息的选择也不同。创新主体对信息做及时可靠的选择,不但受到自身对信息选择能力的局限,而且要受到价值观念的影响。(3)创新主体进行调查实践是获取和选择真实可靠信息的重要手段。在调查实践中,由于主体直接接触信息客体,对信息具有最真实的感受,因而能够获得最真实可靠的信息,免除了中间环节,减少了信息的失真。在此基础上,对获得信息进行科学决策,就有可能使创新活动取得成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