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内学者对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

国内学者对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

时间:2022-03-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趋于热化,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国知识分子多年来起伏跌宕的命运,值得回味与反思的东西太多;另一方面,在现实条件下,知识分子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同样,值得思考与研究的东西很多;重要的是,具备了研究这一问题的客观环境和条件。首先,知识分子无疑是与知识相关联的。
国内学者对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_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

近年来,国内学者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趋于热化,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国知识分子多年来起伏跌宕的命运,值得回味与反思的东西太多;另一方面,在现实条件下,知识分子又遇到了新的问题,同样,值得思考与研究的东西很多;重要的是,具备了研究这一问题的客观环境和条件。

国内学者的研究无论是从思想史的角度还是从社会学层面的分析,事实上都基于西方学者的观点。余英时先生(余先生作为华人学者,暂列此处)在研究中国知识分子起源过程中指出:“今天西方人常常称知识分子为‘社会的良心’,认为他们是人类的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平等)的维护者。知识分子一方面根据这些基本价值来批判社会上一切不合理的现象,另一方面则努力推动这些价值的充分实现。这里所用的‘知识分子’一词在西方是具有特殊涵义的,并不是泛指一切有‘知识’的人。这种特殊涵义的‘知识分子’首先也必须是以某种知识技能为专业的人;他可以是教师、新闻工作者、律师、艺术家、文学家、工程师、科学家或任何其他行业的脑力劳动者。但是如果他的全部兴趣始终限于职业范围之内,那么他仍然没有具备‘知识分子’的充足条件。根据西方学术界的一般理解,所谓‘知识分子’,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所以有人指出,‘知识分子’事实上具有一种宗教承当的精神。” 余英时先生认为,“熟悉中国文化史的人不难看出:西方学人所刻画的‘知识分子’的基本性格竟和中国的‘士’极为相似。”[13]

许纪霖先生在余英时先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认为,现代知识分子的定义实际上包含了必须具备的双重属性——超越性与介入性,即知识分子必须与整个社会保持一定的隔离状态,社会分工中应有一块只属于其本人的独立营地,但又必须关切和参与整个社会的公共事务,能够在超越个人功利的宏观立场上制定并支配舆论,成为社会良心。因此,他认为,“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也就是指那些以独立的身份、借助知识和精神的力量,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公共关怀,体现出一种公共良知、有社会参与意识的一群文化人。这是知识分子词源学上的原意。在这个意义上,知识分子与一般的技术专家、技术官僚以及职业性学者是很不相同的。”[14]

萧功秦先生也从思想史的角度研究知识分子问题。他认为,知识分子并不是脑力劳动者的同义语,而是指知识社会学意义上的那些可以称为人类价值的守护者的人们。有时人们也把这种“人类价值的守护者”称为人文知识分子,或“纯知识分子”,以区别于受过高等教育、仅仅以知识技能作为谋生手段的人们。萧功秦先生认为,这种纯知识分子有三个基本特点:第一,由于他有较多的知识,所以他比一般人更能敏锐地发现社会面临的困境与矛盾,并力求运用他的知识,对他所发现的问题与矛盾在学理层面上做出独立的判断与解释,并向世人提出他所认为合理的解决与选择。第二,知识分子具有学理上的抽象概括能力。知识分子所拥有的学理与知识资源,使他能在更为理性的层次上,对他所发现的文化与社会问题,做出整体性的概括性的解释。第三,知识分子更具有一种道德激情,更具体地说,知识分子具有一种超越感,他总是追求一种更为完满的社会理想,这种理想在现实生活中也许并不能实现,但他总是以这种他所认定的理想境界为尺度,来衡量自己所处的社会现实。也就是说,知识分子往往有一种终极关怀,有一种基于所理解的美好的目标的追求,而采取的道德立场。[15]

陶东风在论述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问题时,界定了他的知识分子概念。他认为,如果将脑力劳动中那些从事实际的应用与操作的部分纳入到知识分子的范围内太过宽泛,知识分子应该主要是脑力劳动者中从事创造性劳动的那部分人,即活动于思想观念领域的探索者与创造者。这一特点决定了知识分子在社会功能上与其他社会阶层的区别。活动于观念层面的人,一般地说,有长于思考及批判的特点。因为,与实际工作者相比,他们较少接触社会的实际,这使得他们思维有较大的超越性,有较强烈的理想主义情怀;他们常常超出专业范围,思考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对于社会现实持批判态度。这个特点还导致知识分子较之其他社会阶层具有激进倾向。这种激进倾向一方面使他们成为社会现实的批判者,社会变革、社会发展的急先锋;但同时,也使得他们易于产生不切实际的乌托邦冲动,只忠实于自己的理想与信念而不考虑社会的现实条件。[16]

郑也夫先生从社会学角度为知识分子命名。他说:“我们的理论定义是:知识分子是这样一些人,他们在其社会生活中,在其工作、交往和表达时,比其社会中多数成员更频繁地使用符号象征体系和‘一般性’的概念、范畴,即运用一种特殊的‘语言’。这种符号象征体系可以是文字,可以是计算机语言,也可以是自然科学中的‘公式语言’(如数学语言、物理学语言等等)。”“与上述理论定义相应的操作定义是:现今的知识分子是受过高等教育(大学、大专)以及具有同等学力的人。”[17]

以上,我们对西方学者以及国内学者的部分观点做了简要的介绍,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观点,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语境下进行阐述的,而且他们都有各自独特的视角与定义方法。但无论方法如何、定义域大小,或角度如何不同,至少有两点,我们认为是共同的。首先,知识分子无疑是与知识相关联的。无论是知识的产生、发展或传播,都与知识分子相关,他们是知识的承载者。其次,与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相关联,从事人类的精神的生产和创造活动,他们是精神产品的创造者。正是这两个方面,构成知识分子最基本的特征,也是我们关于知识分子概念的要义。与此同时,我们特别需要强调的是,知识分子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其内涵是不尽相同的,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知识分子的概念和内涵还会发生变化。知识分子概念的相对性提醒我们在探讨知识分子问题时,要考虑到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考虑到知识分子概念的时代特征,这也是本书立论的基本点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