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危及职工生命

危及职工生命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饮水污染严重 危及职工生命——关于吉林省林区饮水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东北林业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也是东北地区的基础产业之一。从调查情况看,吉林林业共有18个国有林业局,其中有9个局和105个林场水质污染严重。在全局38000余人口中,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职工家属达7300余人,占总人口的19.8%;二是疾病人数呈现上升趋势。四是改造饮水设施,林业企业心有余而“资”不足。
危及职工生命_关于吉林省林区饮水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_善待普惠林业人

饮水污染严重 危及职工生命——关于吉林省林区饮水和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

东北林业是我国重点国有林区,也是东北地区的基础产业之一。建国以来,东北林业为地区生态建设和环境改善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50多年来,林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关系广大职工群众身心健康的饮水设施破旧问题和矛盾十分突出,饮水污染严重,已经危及到林区广大职工群众和林农的生命安全。去年我们对吉林林业的上述问题进行了调研,现将我们调查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水质超标,饮水污染严重

吉林省是我国的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覆盖率达42.5%,也是“生态示范省”之一。从调查情况看,吉林林业共有18个国有林业局,其中有9个局和105个林场水质污染严重。去年,经当地检验部门对所在地区水源水质进行卫生检验结果表明,水质均达不到饮用水的要求,发现细菌总数超标不符合《生活饮用水规范》的单位有12家,特别是水质含铁锰量高,导致出现大量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并成为脑溢血、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区。以大石头林业局为例,经过调查表明:

一是患病人数多。在全局38000余人口中,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职工家属达7300余人,占总人口的19.8%;

二是疾病人数呈现上升趋势。据统计,1980年患心脑血管疾病人数98例,1989年139例,1993年237例,1998年297例,2003年330例,2003年患病人数比1980年上升了29.6%,同时腹泻、痢疾、伤寒和传染性疾病患者逐年增加。

三是水质污染严重,造成死亡人数频繁。2000年以来,由于上述疾病死亡人数达280例。

四是患病高发率向低龄化蔓延。在患心脑血管疾病的7300人中,35~45岁的患者达4926人,占患病人数的67.4%。由于地区职工家属饮用水的水质达不到标准,致使大石头等局40~50岁得半身不遂的病人随处可见,不但加重了职工的经济负担,造成家庭贫困,而且严重影响了职工家属的身心健康。

二、供水设施十分陈旧,直接影响饮水质量

吉林省共有18个林业局。其中,吉林森工集团管理的有8个局,延边州森工集团管理的有10个林业局。多数林区水源大部分为深水井,由于管水网设施陈旧、水流少,水从深井抽出后直接进入用水部门,无任何净化设施。原有供水系统大部分是单管供水,经过多年的运行,现有给水系统管网已超过使用年限,管道老化严重,普遍存在跑、冒、滴、漏现象。

一是饮水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林区作为小社会带动了小城镇的发展,但职工群众和周边林农用水量也日益增加,而饮水设施的基础性建设却远远跟不上职工群众和社会的需求。从80年代中期以后,用水量逐年增加,供水范围不断扩大,林产工业项目不断增加,居民住宅人口不断增长,50年代建水厂时全省林业人口29万人,截至目前,林区人口已超过78万人。洗浴、饭店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使用水量不断增加,地壳深水的大量开采和利用,使水位逐年下降。据统计,从1976年到1993年,林区水位普遍下降了1.8米~2.9米,加剧了供水不足的矛盾。职工日用水量已远远超出现有水厂的供水能力。在全省18个林业局中,有7个林业局定点供水,占整个林业局的38.8%。其中,八家子、大石头、汪清、天桥岭、临江、白石山、湾沟等林业局水源大部分来源于地下水和地表水。有的林场几百户职工只有一眼井,打水排成队。有一部分林场的职工饮用的是大河水,由于周边小型加工企业对工业污水排放无任何环保措施,工业污水流入大河,污染河道,使仅靠河道饮水的林区职工群众深受其害。大多数林区引水、输水、配水以及调节水源等基础设施供水能力和规模不足,不能满足连续供水需求。

二是饮水设施年久失修,水质恶劣。一是各林区自来水主管道投入使用年限长,管道内结垢非常严重,部分管道已经堵塞,严重影响供水水量及水质。由于原有的供水管网严重老化,给水管线泄漏严重,普遍存在问题。同时给水过程无任何净化和消毒处理,有的林区管线老化,当泵机停止运转后,管线泄漏引起污水回流,造成水质污染,出厂水未经处理直接入管网,使水源原有的细菌没有得到有效控制。据调查,全省有14个林业局需要对给水、水源净水处理等设施进行改造,有119个林场给水管线需要更新。但由于改造所需要资金缺口大,短期内很难得到解决。二是由于管网点多面长,降低了供水的压力,目前日缺水量占供水量的四分之一还多。致使一些住在地势较高的用户和用水单位上水困难,造成职工吃水难、林区用水更难的状况。以临江林业局为例,该局是1946年建局的老企业,国家欠账多,职工生活设施不健全,三公里地区秋冬季节供水量减少,河流每年因雨水小,出现断流,职工吃水难。楼房水上不去,山里12个林场至今仍沿用原始的吃水方式,林场几百户唯有一口井,都去排长队走出一里多地挑水,年老体弱者担水十分困难,而且水质差,污染严重。经过市、局卫生防疫部门的共同检测,三公里地区水经常有淤泥臭味,大肠杆菌菌群超标倍数最高达350倍,细菌总数的超标倍数最高达到267倍,铁、锰等含量也超出规定标准,给职工家属身体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春夏发病率急剧升高,腹泻、痢疾、伤寒病和传染病逐年上升,饮水污染引起群众恐慌。八家子林业局始建于1948年,1973年进行了扩建,当初国家投资不到位,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供水系统是单管供水,不能连续供水,只能满足定点供水。由于多年运行,原有的焊接钢管已严重腐烂,水质污染严重。经局、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该局自来水进行卫生检测发现,出厂水(水源水)细菌总数超标和余氯为零,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浊度、铁超标,肉眼可观物,嗅味超标。大部分林业局水质差,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标准。近年来由于水质问题,造成居民患腹泻、痢疾、伤寒病和传染病的逐年上升。同时由于水质含铁超标,对职工家属人体造血系统影响严重,病毒性肝炎不断发生。

三是消防安全存在隐患。由于水量不足影响了企业的消防安全。林区住房距离近,防火通道狭小,一旦有火灾,没有水救灾,直接威胁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四是改造饮水设施,林业企业心有余而“资”不足。自80年代末,由于50多年的森林采伐,林业出现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局面。林业企业经营生产举步艰难,职工生活陷入困境。为保护我国森林资源,自1998年,国务院对林业的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由原来的采伐转变为森林资源的保护,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林业的采伐指标大幅度调减,林业企业由营林转变为育林,对森林资源保护和职工的转岗分流由国家财政和地方财政负担,从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林业的困难。但是,林业的历史性债务和实行战略性转变以后的企业负债率一直困扰和影响林业企业的发展。据统计,仅吉林林业的债务就达58.3亿元,负债率65.8%。所以,仅靠林业企业对林区饮水设施工程进行改造,难度很大。同时,林区基本上地处农村,只有依法纳税的义务,作为小社会,对建设小城镇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对“三农”的诸如人畜饮水、道路、电网改造、救助救济等政策,却一概得不到享受,林业作为大农业的范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往往出现“一样政策两样对待”的不公平现象。处于这种情况,林区的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纷纷反映,仅靠林业企业自身力量进行饮水设施工程改造是很不现实的。

三、解决吉林林区饮水问题的建议

吉林林区作为我国的国有重点林区,涉及职工家属100多万人口,加上林农,人口至少有600多万。高度重视林区饮水基础设施改造,减少和避免职工群众因此而发生的生命安全问题,是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应有之义。基于此,对林业企业和林区的给水状况进行扩建改造是当前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尽快将林区饮水工程改造纳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范畴。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03]11号),由地方发改委责成有关厅局在综合调研的基础上,对吉林省林区安全饮水提出意见。

2.尽快将林区饮水纳入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应急工程规划。今年3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2005—2006年农村饮水应急工程规划》,计划再解决2000多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按照会议提出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防治并重,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建管并重;增加投入,确保工程所需资金足额、及时到位等的要求,建议省政府应将林业饮水纳入农村饮水范围,统一规划,在供水设施改造方面能够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必要的倾斜政策,帮助吉林林区解决职工急需的饮水问题,让林区广大职工群众和林农能够喝上干净水的梦想成为现实。

3.尽快列入国家专项补助计划。建议国家林业局和水利部对吉林林业饮水污染严重、企业困难程度较大的林业局,在饮水改造项目投入上,按着以人为本、急事特办的原则,报请国务院,采取中央财政专项支付、地方财政配套的办法予以落实。

2005年10月17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