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析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浅析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浅析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基于山西省阳城县大宁村的调查张汀汀摘要:在经济快速腾飞的今天,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地为我国广大农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其中,龙头企业进驻农村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紧抓这一特征,我将此次千村调查的主题锁定在龙头企业与农民增收的关系上,通过走访农户和村干部,采集数据,查阅资料,并参观厂区,在受访者及受访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完成了该份调查报告。
浅析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_中国千村农民发展状况调研报告2009-2010

浅析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
——基于山西省阳城县大宁村的调查

张汀汀(1)

摘要:在经济快速腾飞的今天,社会各界越来越多地为我国广大农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其中,龙头企业进驻农村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新兴力量。便利的交通运输线路以及扩大的劳动力需求直接促进了农村的经济发展,应运而生的第三产业则间接开启了农民的小康之路。而在繁荣的背后,工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在提醒着我们:龙头企业是农民增收的一把双刃剑。

关键词:农民收入 龙头企业 带动作用 环境污染

近几年,我国在扶持农业,增加粮食产量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我们必须意识到,“三农”问题依然亟待解决。农民收入问题作为“三农”问题的核心,其波动变化牵动的不仅仅是9亿农民的心,更是天下粮仓的根基,它标示着农村的发展现状,甚至体现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在现代化的道路上,农业现代化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农民收入的提高既是大势所趋又是今后的奋斗目标,依靠社会力量帮助农村、农业、农民显得愈加重要,而在这些社会力量中,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正日益凸显,大宁村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山西省阳城县町店镇大宁村位于县城北部10公里处的芦苇河畔。大宁村党支部是阳城县1938年第一批成立的农村党支部之一。村中现有户籍人口1751人、外来常住人口130人,耕地2665亩、草原500亩、林地100亩;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红薯、棉花、金银花等为主;人均收入在所属镇处于中上等水平。

村内建有1951年9月3日中共中央访问华北老根据地的纪念塔——九三纪念塔,历史上名人辈出。随着近几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宁村南至县城、东到晋城市、西达侯马市的公路均已贯通,交通便利,横穿镇境的大宁煤矿铁路运煤专线也正在建设之中。

2000年,山西亚美大宁能源有限公司落户大宁村,经过几年的发展变化,这个曾经普普通通的小村子一跃成为全镇的“明星”,农民收入显著提高。紧抓这一特征,我将此次千村调查的主题锁定在龙头企业与农民增收的关系上,通过走访农户和村干部,采集数据,查阅资料,并参观厂区,在受访者及受访单位的积极配合下,完成了该份调查报告。

一、农民生活:“幸福像花儿一样”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的增长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大宁村为例,从几年前人均住房面积不足20平方米,到现在全村40%以上为二层小楼,人均住宅面积超过40平方米,农民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我所访问的10户家庭中,6户购置了电脑,5户住进装修一新的二层小楼,村里大多数人住房宽敞,整齐干净,家用电器样样俱全。

受访农户栗叔叔便是村里致富路上的积极分子。走进他家的二层小楼,室内的装修毫不亚于城里的单元楼,从整体厨房、电视墙、皮质沙发到电脑、梳妆台,可谓样样不少。他靠几年前为村里的煤矿跑运输、承包车队攒下了一定的积蓄,建起了这栋漂亮的二层小楼,如今,它不仅仅是全家人温馨的家,更有100平方米拿来出租,成为了重要的收入来源。一家人上有年近70的两位老人,下有正在读小学的宝贝女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为创建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提供了可能性。村里的乐队办得有模有样,在我进行调查期间,村里不断通过广播召集乐队成员,代表全镇参加市里的民乐比赛。一种积极向上、欢乐喜庆的文化氛围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乡亲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腰包鼓起来的农民们,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的辛苦一辈子只为给儿孙攒钱,到如今渴望了解股市,有心做生活投资。可以说,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开始享受生活的乐趣,他们虽然在田间地头忙碌,却会在农闲时把目光转向身边和外面的世界——务工,开饭店,经营超市,承包核桃林,人们的眼光不再只盯着一亩三分地,“面朝黄土背朝天”已经成为了历史,农业在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明显下降,而他们的生活质量却是一天天提高。小康的生活离村民们越来越近,温饱早已不再成为多数家庭为之苦恼的事。

在我所走访的10户家庭中,除3户认为自家处于温饱水平外,其余7户均认为已达小康的生活水平。或许这些朴实的新时代农民对小康的理解还有所欠缺,但在他们眼中,红红火火的日子就在身边,这美好的生活给了村民们继续努力,创造美丽人生的无限动力。

如今的农民生活正如他们挂在脸上的笑容——“幸福像花儿一样”。

二、龙头企业落户农村:“冬日里的阳光”

深究大宁村快速发展的原因要从2000年说起,这一年,这个普普通通的村子走到了命运的转折点,由此开始了村民们向小康生活加速奔跑的旅程。山西亚美大宁能源有限公司(当地人俗称“大宁煤矿”)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生产线的建设以及各项开采加工设施的准备,一片蓝色的煤炭工业园在曾经栽种水稻,修建民居的土地上兴起。这是一家由美国亚美大陆煤炭有限公司(占56%股份)、山西兰花科技创业股份有限公司(占36%股份)、山西省煤炭运销总公司晋城分公司(占8%股份)共同出资成立的中外合营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营的井工煤炭企业。公司同时还对煤炭的副产品进行综合利用,建成了山西兰花大宁发电有限公司。

两家企业在很多方面扮演了催化剂的角色,为大宁村农民增收创造了更多新的机会和可能性。

(一)煤矿引来致富路

为了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形成一个产、运、销综合配套的现代化矿山企业,便利的交通自然至关重要。全长14.7公里的铁路专用线与侯月线在阳城站接轨,八(甲口)芹(池)公路从矿井工业广场经过,分别向东向西与晋阳高速、太洛路和大运公路相接,在交通区位上形成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宁煤矿工业广场就位于大宁村入口,这一条条公路铁路的建设和开通,不仅为煤矿的经营效益添砖加瓦,更为当地农民增收立下汗马功劳。这些交通线将大宁村和所在县、市连接起来,便利的公交大巴线路更是打开了村里人了解外界的窗口,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增多了,到村里投资的商家增多了,小村子因为大宁煤矿的进驻有了知名度,许多前来考察煤矿的人在无意间发现了大宁的商机。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即使在当今这个经济繁荣的时代,路依然是沟通的重要桥梁,是发展的必备条件。

(二)煤矿引来致富“路”

随着大宁煤矿经营效益的增长,劳动力需求也日益增加。这为村里人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在我访问的10户家庭中,3户明确表示有在煤矿工作的家庭成员,其中一位是从事井下工作,月薪6000元,还有3户家庭在煤矿车队参与煤炭运输工作。由此可见,煤矿对劳动力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难问题。

在受访的10户家庭中,6户家庭以在当地企业的打工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可见,该煤矿落户农村确实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有利于农民增收。

另一方面,由于外来劳动力增多,他们在村子里衣、食、住、行等各种需求也随之出现,为当地农民创造了新的增收机会。80%以上的二层小楼居住者选择将自家房屋近一半的面积拿来出租,每年的租金收入成为家庭收入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些家庭开设了饭店,并不断丰富着菜品,满足各地打工者的需求,吸引了不少在煤矿工作的外来打工者,这些农户在自己创收的同时也丰富了村里人的物质生活,徽菜、川菜……越来越多的口味正如大家日渐红火的日子,四季飘香。这些外来人口的增多,也让很多行业看到了在大宁开设服务窗口的发展潜力,移动公司充值点的设立就是这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类似的变化在方方面面反映了煤矿进驻农村对农民增收起到的带动作用。在相隔不到2公里的上黄村,同样有沟通县城和所属市区的公路,但没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发展状况却不能与大宁相比。几年来,当大宁村已经从一个山沟里依靠农业创收的小村寨变成致富渠道多样,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升的带头村时,上黄村依旧延续着原来的发展道路。可见,该煤矿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大宁村完成了发展道路上的重要转变。

两条致富路,一条通向远方,另一条通向未来,村里人奔小康的加速度在无形中慢慢增大。

三、农民增收的背后:“当梦想照进现实”

(一)龙头企业带动下的灰色地带

纵然大宁煤矿的催化剂一角扮演得很好,并且为农民增收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但发展道路上显现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首先,采掘业需要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多,势必会为村里环境带来消极的影响。在拍摄照片的过程中,我留意了建在村边小河旁的发电厂,虽然经过设计,排污口的大小和位置已经在控制废弃物的排放,但对河水的污染仍旧不可避免。庆幸的是,作为一家专业的有信誉度并且发展良好的煤矿企业,大宁煤矿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排污带来的问题。但生产废弃物堆积却也影响了村容村貌的美观。访问中,村民反映,每到生产集中的月份,噪音和粉尘便成了最大的困扰。这些都表明,在煤矿进驻农村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其所造成的环境问题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去控制和解决。

其次,大量外来劳动力的增多,削弱了大宁煤矿缓解村里人就业压力的作用。在访问村会计的过程中,他提出,就业难依旧是本村亟待解决的问题,由此说明,外来劳动力在很大程度上挤占了当地人的就业机会。再加上进矿工作的难度大,有时甚至需要一定的背景,所以,更容易造成“一职难求”的现象。但另一方面,这也正反映了村里人的劳动技能和专业知识水平还未达到煤矿工作的要求,需要更加专业的培训,更进一步的学习。而在这个方面,村委会更应该承担起他们的责任,为村民提供更多技能培训的机会,增强村民的技术水平。如果说技能培训能输送一批技术扎实的工人,那么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则可以成就更多管理人才,归根结底,教育必不可缺而且值得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奋斗。

(二)收入增长下开支的同步增加

不可否认,农民收入的增长是大宁煤矿带动作用的集中体现。

从年毛收入状况来看,大宁村村民的年毛收入呈现梭形分布,大部分家庭处于中等水平,极少部分甚至处于高水平,他们普遍收入来源丰富,有相对高的学历、经济头脑以及冒险精神,致富的想法强烈,并且愿意做适当的生产或生活性投资。这表明,村里人整体收入乐观。

然而,当用家庭年储蓄额来反映农民收入时,“繁荣背后的阴影区”也不容忽视。

在我所走访的10户家庭中,2户能积累8000至2万元,4户能实现2—3万的年家庭储蓄,1户家庭可以积累3万到4万的年家庭储蓄,而3户家庭仅实现了8000元以下的家庭储蓄。与年毛收入对比可知,在年毛收入2—4万的家庭中,一部分家庭开支过大,虽然属中上等毛收入水平,但仅能实现8000元以下的家庭储蓄,这些家庭大多老人和孩子较多,青壮年劳动力少,医疗和教育开支过大,需要政府和社会更多的关注,是补贴、帮扶的主要对象。

由此,我不禁联想到了我们国家诸如此类的很多现象:我国的GDP居世界第二,然而在这“领跑现象”的背后,当我们用13亿人口来均分这些硕果时,看到的又是什么呢?当国家的繁荣富强如果能用耀眼的人均量和净值来体现,应该是更具说服力的吧。

(三)农民对金融市场缺乏了解

随着兰花集团的上市,金融市场逐渐走进寻常百姓的生活,在这些新时代农民的身上留下了些许痕迹。

然而调查过程发现,仅有1户家庭表示通过在银行的朋友购买了国债,其余9户家庭均未购买过任何金融产品。仅从这一点来看,农民在金融市场上的投资是极少的。深究9位受访农户未购买金融产品的原因,可以发现,其中4位受访者表示“不了解如今市场上的金融产品”,3位认为“购买金融产品所承担的风险过大”,除此以外,“没有足够的资金购买”以及“不知道怎样买卖”也是重要的制约因素。由此可见,村委和相关宣传机构对于金融知识的普及力度依然是不够的,绝大多数农民不了解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同时,脚踏实地,靠双手吃饭等根深蒂固的思想也让农民不敢去尝试金融投资产品,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涨幅较低的特点。金融大潮下的现代社会,农民也是参与其中的一分子,他们渴望了解更多的金融知识,尤其是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农产品在期货市场上的比重很大,这其实给了农民更多的机会,无论是利用它来规避风险,还是幸运地得到利益,都是有一定的意义的。而当金融知识的传播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需要时,也有可能让敢于冒险的农民在盲目参与金融市场的过程中蒙受巨大的损失。由此可见,金融知识进农村很必要。

四、农民增收的未来:村委会的“桥梁”作用

综合上文分析,龙头企业进农村,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全面性。这种情况下,村政府更应该积极发挥“桥梁”作用,平衡农商的关系,实现双赢,以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农业的科技化为中心,充分利用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现更稳更快的发展。因此,我提出如下建议:

(1)村委会与煤矿企业协商适当给予更多的岗位,控制和降低环境污染。针对矿工技术要求,可以联系好煤矿企业的专业培训人员为村里有潜力的年轻人做培训,提高他们的相关技能,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2)村委会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于低收入和高支出的家庭给予适时适当的帮助。例如:增加对低收入家庭的补助,放宽给予优惠和帮扶政策的门槛。对于老年人口多的家庭,应出台更多医疗上的便利措施,并且可以定期为他们安排健康检查等等,至于患有严重疾病的老人,在一定程度上承担医药费;对于儿童多的家庭,越是有高年级学生,越应该给予帮助和支持,尤其是大学生,可以适当鼓励他们学成后回乡造福家乡人民。

(3)加大对于基本金融知识的普及程度。可以定期请一些相关的专家下乡来为农民讲解金融知识,为了便于农民朋友的理解,还可以请文化队把所要讲授的知识编排成短剧等,生动有效;引进一些简单易懂的金融类书籍和出版物;组织村里学历较高的青年进到证券交易所实地感受金融市场的氛围,鼓励他们主动去学习,增强自己的金融知识;印制金融宣传手册或传单,挨家挨户发放。

(4)挑选村里的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作用,让他们为乡亲们做演讲,分享致富心得,实现“先富带后富”,共同朝着富裕之路大步奔跑。

五、结语

农业作为国家物质生活的基础,小到关系一个家庭的维持,大到影响一个民族的存续。农民,作为供应天下粮仓的劳动者,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考验,他们的生活状况,收入水平是“三农”问题的核心所在。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与支持,不论是村委会,龙头企业,还是国家,都应该在良好的发展中积极寻找问题所在,并携起手来为农村的未来绘制更加美好的蓝图。

【注释】

(1)张汀汀,女,1991年生,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本科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