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时间:2022-03-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农业科研投入长效机制初步形成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开始深入实施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把农业科技成果送到千家万户和田间地头,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_话说新农村

二、实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促进农民增收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制度创新、农业保护和投入、科技进步、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合理经营、劳动力转移、扶贫开发、防灾减灾、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由于制度创新、农业产业化等问题已有专章论述,故以下论述的重点是其它方面内容。

(一)依靠科技进步

1.新科技催生新农业

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具有智能化、生物化、产业化和企业化四大特征,它在形成自身完整体系的同时,与其他众多门类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融渗透,从而形成许多新的科技交叉点和生长点,不断拓宽生产领域,使农业不仅可向土地要粮,还可向海洋、微生物、太空等新领域要粮,农业的单一生产功能向多功能方向发展。科技进步这个锦囊一旦打开,将让农民看到,科幻般的现代农业王国正成为眼前的现实。

(1)海陆空并举,多样性纷呈

21世纪人类食物供给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大量开发,除寄希望于第二次“绿色革命”外,还将求助于“蓝色革命”、“白色革命”和太空农业。利用大陆架浅海水域开辟“蓝色田园”、“蓝色特种水产养殖场”,利用无风暴区开发“深海农牧场”的前景乐观。开发农业微生物的“白色革命”已形成气候,诸如微生物农药、农用益生菌、保健益生菌、工程菌等均已进入市场,并形成众多新兴产业。此外,航天科学与农业科技相结合,催生了太空农业。

此外,利用生物技术、核技术、光电技术和农业常规育种技术的结合,综合不同的优良性状,按人类需要有选择地定向塑造新的物种和类型,丰富生物多样性,提高生物抗逆性,让庄稼成为“变形金刚”。这些都为农民收入加速增长带来了新的曙光

(2)生物固氮技术,生物农药,既节能环保又降低成本

科学家们发现豆类植物根部的根瘤菌能为其他粮食作物固氮。若能使根瘤菌与大麦、玉米等多种粮食和经济作物共生,就无需大量施肥。我国及澳大利亚等国在小麦固氮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世界上已商品化的高效、无毒、无公害的生物农药达三十余种。生物农药包括细菌农药、真菌农药和抗生素农药等。现今大多数生物农药的制造是以苏云金杆为基础的,苏云金杆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细菌,目前已鉴别出约三十五个变种。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物农药将成为主导农药。

(3)革新种养技术,缩短成熟周期

快速繁育技术,即利用植物细胞的全能性,通过无性繁殖途径,发展人工种子制造产业;利用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技术,发展动物胚胎生产、贮存、运输与利用的新兴产业;利用动物的生长激素基因转移技术、加快畜禽性别鉴定技术,进行定向繁殖和饲养。这些都将在21世纪实行产业化。另外,植物组织培养是近代最成功、最具有实用性的生物技术之一。目前,在马铃薯育种中,运用试管培养无病茎芽方法大量生产高质量的种苗,避免了大田易染病虫害的弊端,而且大大缩短了生长时间。

(4)高科技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

用计算机控制农作物环境条件,制定最佳作业方案,可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率。目前,科学界正在积极研制开发“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它采用人工智能原理,科学地储存和应用农业科学知识与实践经验,使其应用于农业基本建设和农林牧副渔等特定领域。

激光、遥控、核技术,田间地头显神通。由于核辐射育种在提高变异率、扩大变异范围、提高基因重组率、缩短育种年限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而且核辐射具有保鲜、杀虫、灭菌彻底、不影响营养成分、不带药物残毒等特点,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非常重视核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并取得许多重要成果。同时,激光在农业应用上的研究,遥感技术在农业资源的调查、自然灾害调查、农作物估产、水库管理方面的应用研究,都取得了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科技成果,这些都为21世纪大规模农业生产开辟了新的前景。

2.科技惠农政策得到落实

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强调做好“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科技兴农”的惠民政策,对加速农民收入增长意义重大。

(1)农业科研投入长效机制初步形成

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

尽快将国家财政的直接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0.6%以上的水平。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的比重,使农业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幅度不断提高。

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吸纳其他投资主体积极参与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为此,我国近期内要通过立法和其他手段,对农业科技投入增长做出明确规定,尽快建立一个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

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采取奖励、资金配套等措施,鼓励国内外企业、个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等投资农业技术产品的研发,逐步建立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研投入体系。

(2)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开始深入实施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把农业科技成果送到千家万户和田间地头,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是加强农业科技示范户能力建设。重点扶持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以带动广大农户,这是在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科技与生产结合的典型形式,是农民掌握科技知识和生产技能的有效途径,能有效解决农村劳动者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不高的问题,真正解决好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和技术扩散“最后一道坎”的问题,又可为农户增加致富本领。它是促进农技推广体制创新、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重大举措。

二是加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示范推广。重点推介发布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抗性强、跨省区推广的良种,以及高效简捷、节本增效、防灾减灾等先进实用技术。

三是强化以科技示范户为主体的学习培训,以户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乡,形成农业技术示范新模式。逐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培训体系。要不断创新农业科技培训方式,充分发挥现有培训工程的作用。坚持传统方法与现代手段相结合,按照“一本技术手册、一张明白纸、一张培训卡、一张教学光盘”的“四个一”培训模式,做好课堂教学和现场培训。把现代手段与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起来,快捷高效地开展培训工作。科技培训项目要按照“定培训单位、定培训对象、定培训内容、定资金使用”的要求,责任到人,培训到户,提高培训效益,使农民快速提高科技致富的能力。

3.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前景广阔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农业由于片面追求高产而对生态环境保护不力,严重阻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美国人称他们“每一个粮食丰收年都是以每英亩流失30~50吨表土换来的”。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前些年,为保障人们需求,在大力增加农产品产量的同时,由于忽视生态经济规律,正面临着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草原退化、江河淤积、土地生产能力下降、能源短缺、水源紧张、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难题。

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未来农业的发展,于是“大农业”、“两高一优农业”、“飞鸟型农业”和“生态农业”等构想应运而生。尤以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的设想引起了决策、理论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广泛关注。

(1)四个现实意义,决定战略选择

我国高效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对农业生产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组装和合理调整,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一项系统工程体系”。它要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和持续增长。发展县域高效生态农业具有四个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是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全国2135个县市区,一般都存在着脱贫致富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艰巨任务。一些贫困地区形成了“山光、水尽、人穷”的恶性循环;一些地区生态环境虽不很恶劣但却十分脆弱。而发展县域高效生态农业,着力建设人工设计的生态工程,则能兼顾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二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可靠保证。高效生态农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是追求一种较低交换层次的原始平衡,而是充分发挥物质潜力,减少废物,因地制宜地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良性循环,重建良好的生态系统,从而大幅度提高环境人承载力

三是促进农村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突破口。破坏生态是对农村资源优势的竭泽而渔,可能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留下的却是无穷的灾难。而高效生态农业则开凿了财富涌泉,滚滚长流可以永无止息。

四是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增长的最佳选择。高效农业包括了“高产优质,结构优化,产销一体,高新技术,管理科学,集约经营”等基本要素;生态农业则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对农业生产进行因地制宜的设计、组装和合理调整,以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县域高效生态农业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依托县域全部农业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农业经济系统、农村社会系统、农民生产经营系统、自然生态环境系统和县域经济系统的同步优化。

(2)三个发展模式,解决当务之急

现阶段农民收入增长的当务之急,是找到适合本地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有种植型、养殖型、综合型三种模式可供选择:

种植型:它与传统种植模式的区别,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平和垂直空间及时间节律,对作物种植进行优化组合,使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高度交织,其优化模式主要有:充分利用时间节律,采用间作套种的高产多熟模式;有机利用多种植物不同习性,合理利用光热资源,向地面、地下、空间三个层次要效益的分层种植模式;自然环境良好无污染源地区的绿色食品生产模式;利用塑料大棚、温室、地下室(洞窟)等人工设施种植的模式;还有适用于山丘区、庭院面积大、劳动力多而经济基础不好农户的立体种植模式。

养殖型:以养殖业为主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投入少,见效快,产出高,包括:利用生物间“互利共生”或互容性关系的陆地多层集约养殖模式,如上层养鸽和鹤鹑,中层养兔,下层养猪,或室内分层养兔、分层笼养鸡等;根据各种水禽、水生生物和鱼类不同生活习性,提高放养密度,从而提高单位水面产量的水体分层或立体养殖模式,如鱼与鳖、蟹、虾、蚌混养,鱼水禽套养等;肉类犬、七彩山鸡、乌鸡、兔、羊、鹅、小香猪等特种动物养殖模式,其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优选品种、棚舍笼舍建造、饲料调剂、育雏期的饲养管理、中后期的疾病防治与管理等关键环节。

综合型:这是将种、养、加、农、工、贸等诸环节结合起来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它又分为:鱼菱种养、鱼藕种养、稻田养鱼等类型的立体复合种养模式;运用有机物多层次利用技术的物质循环和能量综合利用模式,如利用鸡鸭粪加工饲养猪,猪粪入沼气池,沼气做生活燃料,沼渣和沼水可养鱼或做肥料;目前较为复杂而又较为完善的种养加一体化复合生态模式,如农户在种好粮食作物的同时,积极兴建家庭果园,开挖鱼池,扩建猪舍,在此基础上,又兴办提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加工业,从而使当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明显提高;以水土保持污水自净为核心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模式。

上述模式的运用,都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如平原区土地肥沃,应以种植型模式为主,并注重农副产品深加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几品”的主导产业。湖区水域地带,则应以养殖型模式为主,除了传统的养鱼、喂猪、种菜、栽果之外,还应将重点放在诸如发展特优水产、饲养草食性肉皮毛兼用动物、更新水果蔬菜种类和品种、开发物质和能量转化等新项目上。丘陵山区则应巧妙地选择立体种植、多层集约养殖、种养加工一体化复合生态模式,并深入发展这些产品的加工业,以形成本地特色。城市郊县区,应以绿色食品生产模式和设施种植模式为主,大力发展蔬菜、水果、鱼肉、禽蛋等副食品生产,实施“菜篮子工程”。

(二)注重结构调整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是提升农业整体竞争能力的需要,是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需要,是合理分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优化农业结构,主要是以市场为导向,遵循价值规律,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实现政府行为与农户行为价值取向的统一。评价农业结构是否优化,主要看它是否能充分利用当地资源,适应市场需要,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践证明,加快农民收入增长,离不开对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

1.什么赚钱就干什么

促进农民增收,必须什么赚钱就干什么,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这十个字,把农业结构调整的文章做足做好。合理的产业结构能够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各个产业部门协调发展,各种产品都能满足市场需求,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在保证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条件下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1)实现农业结构的转化升级

战国有个田忌赛马的故事:齐国大将田忌同齐威王赛马,按马的等级分上、中、下共赛三场。以同等级的马比赛,田忌连输三场。孙膑帮田忌调整了赛马出场顺序,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以中等马对下等马,以上等马对中等马,结果2:1获胜。田忌的马整体实力比齐威王差,但通过“调整结构”却轻易取胜,可见结构对全局的影响是何等之大。可以说,农民之间、地区之间的贫富差别,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同农业结构下生产劳动的结果。加快农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实现农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在农业资源总量中提高技术要素的比重,才能形成1加1大于2的结构效应,收到更大的经济效益。

农村产业结构一般包括三大产业:第一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基本上是指传统的农业生产部门;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建筑业等加工业生产部门;第三产业,包括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交通运输业、商业、服务业以及其他公用事业等。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科学化,无论是“量”的方面,还是“质”的方面,都必须遵循其客观规律,把握住农业产业结构的内在特性。从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农村产业结构看,三大产业劳动力的合理比例是,第一产业最小,第二产业居中,而第三产业比重最大。这种“量”方面的结构有待我们借鉴。

农村产业结构是个多层次的复合体,是个复杂的大系统,它是由多个层次、多个级别组合而成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通常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品质结构;第二个层次是农业的内部结构,主要是农、林、牧、副、渔业之间的比例关系;第三个层次是农村第一、二、三产业的结构。从现阶段的情况看,我国农村经济结构的这三个层次,都不尽合理,亟待调整、转换和升级。

(2)农业结构调整要有的放矢

三十年来的调整使农业生产结构有了一定的好转,但与变化更快的市场供求关系相比,仍有明显差距,农民依然感到“费力不赚钱”,分析起来,“结构惹的祸”不小。

首先是产品质量不高。从总体上讲,我国农产品普通品种多,优质品种少,大量积压的农产品多属普通型的农产品,而适销对路的优质农产品依然十分紧缺。

目前的农产品市场相对饱和,但这是结构不合理、质量不高基础上的低层次饱和。再从畜牧业生产情况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观念转向鲜、活、低脂类产品,而畜牧业生产及产前产后各环节科技含量偏低,产品及品种结构调整滞后于消费需求变化。

其次是供求结构失衡。国内农产品当前在出现积压的同时,仍然存在需求缺口,只不过弥补这一缺口的是进口农产品。此种状况表明,国内农产品过剩的本质原因并不是需求不足,而在于农产品品种结构、质量结构都不能适应国内市场需求,存在严重缺陷。以农产品质量为例,国外在玉米品种专用化方面发展极为迅速,并已产业化经营。

未来居民需求结构的变动趋势,对我国农业生产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

再次是部门结构欠佳。目前,在农业部门结构中,种植业与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比例失调,种植业的比重仍然偏高。

除了畜牧业以外,我国的林业发展也比较滞后。超限额采伐较为普遍,毁林开荒、乱占林地和林地流失的情况较为严重,致使森林资源总量和森林覆盖率增长缓慢。就种植业本身而言,也存在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粮食过剩和经济作物短缺状况在粮食主产区格外突出,这也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农民收入增长。

第四是区域结构趋同。我国在地域上最主要的特点是地域广阔,各地区的自然资源条件差异显著,由此决定了农业区域布局应各具特色。但从整体看,各区域农业资源禀赋优势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第五是产业加工链较短,农产品附加值低。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水平很低,并且加工和再加工率很低,增值幅度很小。绝大多数产品不讲究品质保鲜和外包装,良莠混杂,优质产品也变成大路货,降低了农产品的总体质量,造成低价滞销。发展经验表明,初级农产品经过精深加工以后,不仅其质量可大幅度提高,而且价值可以增加几倍甚至十几倍。

最后是人多地少,生产规模小。本小利微,规模太小制约着效益发展空间。目前,我国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耕作土地面积0.4公顷左右,猪肉供给的市场主体仍是养殖3-5头猪的家庭农户,都远远低于适度的经营规模,更谈不上规模效益。

2.结构调整既要整体推进,又要突出重点

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如果把产业比作船,产品就是船桨,船的结构好还得有好桨,这样才能行得快而远。要进行适时有效的农业结构调整,就必须突出农产品品种结构、农业内部结构和农村三次产业结构三个重点,根据国际、国内因素,明确农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坚持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始终把效益放在第一位,保障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1)明确调整目标

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目标,应该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实现这一目标要做到“五要”:

一要在增产的同时,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目前,虽然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但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还远未解决,农业生产还面临着人口增加和资源紧缺的压力。因此,稳定增加农产品总量始终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首要目标。在此基础上,必须花大力气提高农产品质量,扩大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以满足人们优质化、多样化和专用化的需求。

二要将增收重点放到结构调整上。保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有两种方法,即价格保护和结构调整。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已接近或高于国际农产品价格,价格保护的余地已经很小,结构调整却潜力巨大。通过调整结构产生的“结构效应”,无需增加任何要素的投入就能得到更多的产出。

三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结构,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今后,无论是全国还是国内各地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都要坚持因地制宜,逐步形成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

四要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国已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农产品进行直接竞争,这要求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不仅要面向国内市场,而且要面向国际市场,充分发挥国际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

五要切实提高农业效益。只有农业的比较效益提高,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才能得以巩固,也才能提高农业资本的收益水平,才能吸引传统农业以外的资本进入农业,农业才能与其他产业更紧密地联结起来。

(2)坚持调整原则

坚持市场导向。随着短缺经济的结束,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优质化,唯有确立市场取向,农业和农产品结构的调整才能更有效率。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不仅要适应国内市场的需要,抓住世界粮食市场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的有利时机来促进国内农业的发展,而且要适应国际市场需求变化,实现生产结构到贸易结构的调整,提升中国整体农业效益。

发挥比较优势。发挥比较优势,调整农业结构是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不能完全照搬小国结构调整的做法,但在保证基本口粮自给的前提下,利用国际市场,根据比较优势原则进行结构调整却是必要的,尤其在面对国外农产品竞争、国内大多数农产品价格都已达到或超过国际市场价格的背景下,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来调整农业结构,是我国加入WTO后农业发展的重要选择。比较优势同样适用于农业区域布局调整,应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挖掘当地潜力,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作物布局,从而形成特色不同的专业经济区域。

(3)突出调整重点

当前,调整农业结构的重点是通过“三个进一步”,实现“三个加快”。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的品种结构,加快发展优质安全农产品,改变单纯依靠多施化肥、多用农药提高产量的做法,科学地施肥用药,靠优质安全的农产品争市场、增效益。

进一步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加快发展林、牧、副、渔业。依照我国农产品比较优势,今后一段时间要重点发展肉禽、水果、蔬菜类产品和水产品。

进一步优化农村的三次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农村的第二、第三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和各类服务行业,使第二、第三产业占农村经济比重快速上升。加速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逐步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从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发展、劳务输出中获取更多的非农收入,拓展农民收入增长的空间。

(4)认准调整模式

目前,从结构调整的主体来看,有政府主导型和农户自主型;从结构调整的载体来看,有公司型、科技园型等。采取的调整模式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现将取得较好效果的几种模式列出,以供借鉴。

政府主导型调整模式。虽说农民始终是农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但从目前存在的实际情况来看,政府在调整中起主要作用的成功事例不少。其优点是有利于把握市场信息,抢占市场先机,有利于发挥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优势。需要明确的是,政府主导型一旦出现失误,损失也将比农户分散决策要惨重,即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政府实施调整的工作方式,应符合农民利益,生硬的行政命令肯定会遭到农民的抵制。必须采取经济利益诱导的方式,鼓励农民自觉地参与。

农户自主型调整模式。目前,这种模式的成功事例不太多,原因在于大部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尚不高,传统小农意识使他们对市场环境下的农业结构调整存在惧怕思想,因而难以出现大量农户自主调整的现象。但是,一旦农民采取自主调整,其积极性要比政府要求他们调整更高一些,效果也较好,因为能自主调整的农民一般都有一定文化素质和市场意识,他们敢冒风险,又因关系其切身利益而决策谨慎,因而可尽量避免决策失误。随着农民素质的日益提高以及市场机制的深入人心,这种调整方式会越来越普遍。

公司型调整模式。主要做法是:以公司为主导,通过各种中介组织带动农户进行农业生产,公司负责提供产前、产后服务。其组织形式有“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大户+农户”、“公司+协会+农户”等,统称为“公司+中介+农户”型。它的优点在于以利益机制为动力,将分散农户集中起来,并凭借公司的雄厚实力为农民生产分担市场风险,这样能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速度,并能很快形成区域化的主导产品。而且,企业根据市场需求信息,按契约收购农户产品并提供相关服务,将农户生产行为直接转化为市场行为,有利于农户在市场化竞争中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公司型调整模式是能取得较好效果的常见形式,能长久地发挥积极作用,但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科技园型调整模式。它是由政府划出一定区域,由投资主体兴建农业科技园,并以农业科研、教育、技术推广单位为技术依托,引进优质品种和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一种方式。农业科技园一般采用大量现代农业设施,研发或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进行生产,并能获得良好的市场效益。农业科技园的经营机制一般采用双层经营:园区组织负责投资建成基础设施,农户自愿承包,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样,在科技园的高新设施和技术服务下,农户能及时调整生产并获得成功。

3.把握结构调整着力点

(1)奠定战略基础,扩大优质粮比重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物资,也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物质基础,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在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粮食作物应实行可进可退、可攻可守的结构调整战略。要稳定粮食总产,不断提高质量,优化品种结构,继续发挥水稻优势,适度发展旱粮生产,坚持淘汰低质品种。

要积极发展名特优旱粮生产满足市场需要。建立玉米、高粱、红薯、特色豆类、荞麦等原料基地,在城郊发展鲜食毛豆、豌豆和甜糯玉米等高效食用品种,实行企业连农户的产销一体化经营。

要改革耕作制度转变增长方式。把水旱轮作、间作套种不断引向深入。

(2)寻求突破口,经济作物“三品两化”

要以“三品两化”为重点,推进经济作物优势产业的形成。主要在品种、品质、品牌和布局区域化、产业化方面实现新突破。要建设高效棉田,优化品种结构,提高产棉效益。要扩大油菜生产,尽快实现优质化和产业化开发,继续扩大“双低油菜”种植领域,优质油菜面积力争达100%。水果生产要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名特优新时鲜水果,实施名牌战略,加速良繁体系建设,逐步建立优质水果品种标准,切实组织好良种的引进、繁育和供应,加快建立产、供、销一条龙,包装、贮藏、加工、运输一条龙的运行机制,提高加工质量和市场占有率。蔬菜生产要调减大路菜,扩大时令反季节、无公害、精细菜和名特优蔬菜生产,稳定蔬菜生产规模,积极发展高山迟熟菜类、野菜类等特种蔬菜生产。大力发展花卉、药材等高效经济作物,扩大优势区域的生产规模。

(3)发展特色农业,开辟致富捷径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这是农民致富的一条捷径。要建设农产品产业带,资源条件是物质基础,市场需求是根本动力。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和现有生产基础,因地制宜,适应市场,依靠科技,培育名牌;在品种选择上,要突出区域特色、品质特色、功能特色,满足市场多样化和优质化的需求;在区域布局上,要向最适宜地区集中,尽量避免地区间结构雷同,最大限度地优化配置资源,充分挖掘资源潜力,释放和形成新的生产力,不断提高特色产品的档次和水平;在经营形式上,要注重完善营销体系,培育龙头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建立特色产业体系。

总之,我们必须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根据市场要求,加快发展优质农产品,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加快发展林、牧、副、渔业,尤其是养殖业,优化农业的内部结构;加快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优化农村的三次产业结构。

(三)促进劳动力转移

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任何一个国家向工业化迈进,都避免不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我国作为有13亿多人口的农业大国,其转移任务更加艰苦和繁重。在本世纪初,要保障我国人民生活全面达到小康水平并继续发展,就必须解决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在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合理引导和适度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这同样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条途径。

1.多渠道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

改革开放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三资”企业,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就业被引入国家宏观引导并通过劳动力市场形成双向选择的灵活、有效的就业运行机制,这是巨大的进步。但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还缺乏全国统一的运行规则,社会保障和法律保障还不健全,就业信息情报网络还不很发达,使得农村劳动力输出存在一定的无序性和盲目性。另外农民文化技术素质不高,无法填补企业技术岗位的大量空缺。为此,各级政府部门必须认真做好一系列配套服务性工作,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输出,实现战略大转移。

(1)劳动力市场,要全国“一盘棋”

建立规范化的、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应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措施,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劳动力市场不是可有可无,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要坚持“积极引导、面向市场、城乡开通、国际交流、形式多样、加强管理、搞好服务”的指导思想,构建劳动力市场体系。

构建劳动力市场体系,要特别重视专门服务于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分支体系。要确定劳动力市场的形式和原则,制定劳动力市场法规、政策,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劳动力市场的运作程序。把发展、培育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核心内容。

要消除劳动力流动的政策疑虑和传统观念。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不仅促进了输入地的经济发展,而且也带动了输出地的经济发展。实践证明,哪个地区输入劳动力多,企业更有活力,经济发展更快;哪个地区输出劳动力多,收入就高,脱贫致富的步子就快。农村劳动力合理正常地流动,不仅不会给社会带来动荡,而且还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要把建立劳动力市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措施。我国内地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沿海发达地区则有经济交通等优势,畅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市场渠道,就能实现彼此间优势互补。可见,建立劳动力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就业信息情报,天下一网通

及时掌握国内外劳动力市场的最新变化情况,对政府正确决策和促进就业起着关键作用,国家要尽快建立、健全全国性的劳动力信息情报网络。

加强跨行业、跨系统、跨地区的横向经济联系,使沿海与内地、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中心城市与边远山区互相沟通,国内与国外互相联系,形成上下结合、内外沟通、纵横交错的劳动力市场资料和信息网络。采用现代化的信息设备,加强对劳动力市场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使信息的联络、输送、资料检查、存储、分析、开发利用达到先进水平。让信息把劳动力供求双方联结起来,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输出的计划性、针对性和有序性,减少无序性和盲目性。

(3)打造特色品牌,花开墙外香

走特色品牌产业培训之路,重点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经营创业。各地应进一步加强培训,培育和创造出更多的本地特色品牌,鼓励农民带着特色品牌外出创业。这对加快当地劳务经济发展,促进城乡统筹就业,提高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等,同样能起到很大作用。

(4)就业全球化,劳务出国门

我国拥有廉价的劳动力资源,却没有很好地利用和发挥,劳务出口一直发展缓慢。因此,要大幅度放宽劳动力出境限制,从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中增加农民收入。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直接获取有关国际劳动力市场的资料和信息,为农村劳动力走向国际市场奠定基础。

实践证明,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劳务出口为我国开拓国际劳动力市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良好机遇。

2.促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

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经济总量迅速增长,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不仅在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支持农业生产、转移农村富余劳力、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作用巨大,而且为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1)用好本地资源,实现有效配置

加快开发本地自然资源。就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将其转化为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乡镇企业可谓得天独厚: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用新技术工艺加工包装土特产品,其价值可成倍增长;开发粮食系列产品,系列食品打入国际、国内市争前景十分广阔;开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项目不仅有直接收益,还可带动乡镇其他行业的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小能源、小水电工业。

有效挖掘当地人力资源。农村劳动力资源充足,弄不好是难题,弄得好是财富。开发人力资源,乡镇企业可寻求以下途径:扩展投资少、见效快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如农窑厂、机瓦厂、服装鞋帽厂、纸箱纸袋厂、榨油厂、农具厂等;充分挖掘我国传统工艺技术,扩大优质手工艺品的生产,增加出口创汇能力;与分散的家庭作坊合作,在集体经济实力弱、管理人才缺乏的地方,不妨选择这类项目上马,如土特产、零配件加工等,乡镇企业只需集中验收产品,负责业务联系和产品推销。

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我国自然资源分布很不平衡,目前,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由于资源开发力度较大,自然资源相对紧缺,而资金和技术力量较强,而内陆欠发达和贫穷落后地区资源亟待开发,又苦于资金和技术缺乏。因此,必须打破地区界限,扬长避短、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2)要借鸡生蛋,先筑巢引凤

资金和技术,是制约乡镇企业发展的根本性因素。有的地方自然资源和劳动力都较充裕,但苦于资金和技术的限制,乡镇企业举步维艰。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可以通过“借鸡生蛋”的方式,从外地(国)引进资金和技术,借助外力加速本地乡镇企业的发展。

以本地乡镇企业为龙头,吸引外地资金和技术入股。资金和技术在各地区、各行业互相渗透已是大势所趋。急需资金和技术的乡镇企业,应采取优惠措施,吸引外来资金和技术。

与科研实力雄厚的单位联营办企业,实现本地资源优势与外部科技优势互补。目前,我国存在着大量科技成果搁置现象,而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又无力进行产品更新换代,致使产品被市场逐渐淘汰。若乡镇企业能主动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联营,由对方负责技术攻关和产品开发,企业负责生产加工和产品销售,就能实现双赢。

积极兴办“三资”企业。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自然资源丰富,消费市场广阔,获取高额利润空间很大,这对外商来华投资颇具吸引力。而外商投资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均有较强实力,产品也多能出口外销。这样的项目,不仅能获较多利润,还可从中学到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对加快自身发展非常有利。

(3)竞争不进则退,再创业正逢时

我国乡镇企业历经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实现了第一次创业辉煌。然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不进则退,紧随第一次创业的艰辛与辉煌,当前乡镇企业正面临二次创业的选择关头。乡镇企业第二次创业的主要目标应是:形成合理的所有制结构,实现由主要依靠集体经营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转变;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实现从主要生产传统产品逐步向生产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转变;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实现以国内市场为主向国内国际市场并举的转变;同时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经营者队伍,实现乡镇企业经济总量的迅速增加,推动乡镇企业创造新的腾飞。

明晰产权,理顺政企关系。乡镇企业原有的决策机制简单、产权关系不清,政企不分,管理方式落后,因此首要的是深化改革,激发活力,建立起一种以市场为导向,信息与科技创新结合,以提高效益、扩大市场为目的,并能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企业内部机制。机制创新的核心,是要抓好重组转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甚至要打破地域封闭、打破单一投资体制、发挥各自的优势,实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立起多种经济形式和企业机制,把企业激活。重新塑造具有生机与活力的市场主体。

发挥优势,龙头带动。乡镇企业利用本地区位优势的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施优势带动工程。地方要推出龙头企业,以上市公司为依托,开发本地资源及相关产品,使资源加工型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增效益。提高资源加工产品的科技含量,变资源产品为高附加值产品。

加强管理,提高素质。管理创新主要表现在:管理思想的创新、管理机制的创新、管理方法的创新以及管理手段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面向市场要有所为和有所不为。管理者要打开新思路,创新发展,要善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突破,在思维方式和领导决策上突破束缚,正确定位。同时,人的素质的提高是二次创业的关键,掌握专门知识的人将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资源。管理者要加强学习、吸取营养,抓好人才的开发和培训,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接受新知识和时代的挑战,及时捕捉市场资源,推动企业管理由粗放型向经营型、集约型转变。

(四)坚持开发式扶贫

贫困是全球性的社会问题,消除贫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任务。改革开放以来,针对大规模的农村贫困问题,我国政府在大力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普遍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反贫困措施来缓解和消除农村贫困。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生产生活条件。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就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地推进农村扶贫开发。1994年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2001年制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在经济增长的带动、专项扶贫开发计划的推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国农村扶贫开发取得明显成绩,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全国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人,下降到2006年底的2148万人,同期占农村人口的比重从30.7%下降到2.3%。与此同时,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得到加强,生态和环境状况逐步改善,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目前我国农村扶贫开发正处于重要转折关口。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解决温饱问题起到兜底作用的大背景下,实行了多年的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农村开发式扶贫如何继续推进,迫切需要与时俱进,统一认识、明确思路。深人推进农村改革,必须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继续做好整村推进、培训转移、产业化扶贫、移民扶贫工作;集中力量解决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特殊类型地区贫困问题;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事业。这些要求很有针对性,十分及时,对在新的形势下继续做好农村开发式扶贫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落实好这些政策,应把握好以下几点:

1.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

在新的形势下,之所以仍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认识和理解:一是农村低保对象中有劳动能力的那部分人要想最终走出贫困,还是要靠农村开发式扶贫的扶持。只要低保工作做得深入细致,实现应保尽保,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可以得到保障。但是,在这些贫困人口中,有些是有劳动能力的,不会满足于长期吃低保。国家有责任继续实行农村开发式扶贫,帮助他们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过上更好生活。二是农村低保标准低、覆盖面窄,决定了还有相当部分农村低收入人口需要通过农村开发式扶贫逐步走上致富之路。在农村低保的起步阶段,以绝对贫困标准为低保标准、以绝对贫困人口为低保对象,符合国家财力、现有工作基础等实际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之外,还有大量刚刚越过温饱线、基础很不稳固的低收入人口。2006年底,全国年人均纯收入高于693元、低于924元的农村低收入人口还有3550万人。如果农村开发式扶贫不能继续坚持下去,则他们势必“两头落空”。三是缩小城乡和地区差距,需要有专门针对边远落后农村的区域战略。我国目前还存在着一大批贫困人口相对集中、各方面条件较差的边远落后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目前还有800万人需要通过搬迁才能最终摆脱贫困。缩小我国城乡差距和地区差距,最困难、最急迫、最需要关注的,是缩小这些边远落后农村与城市、发达地区农村的差距。国家已经制定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中部崛起等区域战略,目前迫切需要专门针对边远落后农村的区域战略,把边远落后农村的扶贫开发作为国家协调区域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并长期坚持下去。

2.逐步提高农村扶贫标准,切实增加扶贫投入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都提出要逐步提高农村扶贫标准,这是中央从实际出发作出的重要决策。2007年中央财政性扶贫资金已增加到144亿元。今后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加,还应当不断增加对农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的专项资金投入,特别是要增加对特殊类型贫困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和边境地区的投入。同时,要逐步树立“大扶贫”的观念,国家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应尽可能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倾斜;地方财政要尽可能增加扶贫资金投入;通过贴息等途径,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向贫困农户发放贷款;广泛动员社会力量,通过多种方式扶贫济困。

3.适当调整农村开发式扶贫的对象和目标

长期以来,在农村开发式扶贫工作中,强调把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农村贫困人口作为主要扶持对象。这对集中使用扶贫资金、提高扶贫成效是完全必要的。随着这部分人口的逐步减少,农村开发式扶贫的扶持对象可以适当拓宽。一方面,要继续把农村低保对象中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作为开发式扶贫的对象;另一方面,也应当将刚刚越过温饱线、基础还很不稳固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农村开发式扶贫的扶持范围。自1986年中央实行开发式扶贫的方针以来,农村扶贫开发工作始终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中国政府还向国际社会做出承诺,到2010年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在全国农村实行低保制度后,可望提前实现这一目标。因此,农村开发式扶贫的目标应由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转向以巩固温饱成果、提高包括贫困人口在内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为主。

4.进一步完善扶贫开发的有效方式和载体,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继续大力实施整村推进,整合各种资源、加大投入强度,在扶贫规划的制定、实施、管理和监督等方面提高农户的参与程度。继续开展“雨露计划”,以贫困农户劳动力为主要培训对象,提高培训资金投入总量和补助标准。积极促进产业化,在培育扶贫龙头企业的同时,要重点扶持直接带动贫困农户的生产基地建设。对生存条件特别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要在群众自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实行扶贫移民。集中力量解决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特殊类型地区贫困问题。继续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事业。建立健全统一、科学、覆盖全部农村贫困人口的扶贫统计监测系统,并逐步实行动态管理。

5.注重推进市场化扶贫、参与性扶贫、移民式扶贫

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积极推动市场化扶贫机制的建立。切实加强政府部门与非政府组织在扶贫领域的合作,在扶贫活动中适当减少政府对扶贫过程的主导程度,逐步增加市场化扶贫的内容,将扶贫项目的具体实施领域等交由市场机制来调节,更多地发挥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力量的扶贫功能以及在扶贫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使政府在扶贫开发中的作用转向政策制定、部门协调、监督监测等方面,促进扶贫资源的优化配置。参与式扶贫,是被国际扶贫实践所证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扶贫方法。在新时期农村扶贫开发实践中,针对贫困农户被动参与、影响扶贫开发效果等问题,要通过充分赋予贫困农户项目决策权、实施参与权、知情监督权、管理维护权和评估监督权,让他们有机会或责任根据他们自己的需求与愿望参与扶贫开发的全过程,从而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果,并借此改造贫困农户的依赖思想和守旧意识,逐步提高贫困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增强扶贫开发的可持续性。完善易地扶贫搬迁政策,重点是抓好两个方面:第一,切实解决易地搬迁中耕地调整面临的困难,确定一定比例的国家资金用于耕地调整的补偿,提倡就近搬迁且以不调整或少调整耕地为主。第二,合理选择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方式,结合实际情况科学选择依托小城镇、依托国有农场、置换式、插花式、山上搬山下、有土安置等多种安置模式。

(五)认真做好农村防灾减灾工作

在农村开展防灾减灾工作,首先要确定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目标:防灾减灾意识明显提高;村庄与集镇防灾规划制定完成;针对农村地区的减灾防灾技术标准体系比较健全;村镇建设的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基本建立;在遭遇较小的自然灾害时,不发生人员伤亡,能够基本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产、生活秩序;在遭遇一般自然灾害时,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生命财产损失,很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在遭遇较大的自然灾害时,有效地控制规模,确保不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做好农村防灾减灾工作,把农民的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防止农民收入减少有效途径。

防灾减灾工作主要表现为社会效益,市场本身不能自发地调节防灾减灾工作中的利益关系,对农村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更需要由政府来主导:一是加大力度支持防灾减灾科学研究,通过科技进步,带动村镇建设防灾减灾水平的提高;二是编制和实施村庄与集镇防灾减灾规划,提高村镇的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三是构建公共安全保障体系,将消防、医疗等防灾减灾的关键环节更多地覆盖到广大农村地区;四是加强农村的建设监管力量,通过建设监管解决防灾减灾问题;五是组织力量,开展防灾减灾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

1.重视防灾减灾的基础建设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由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回收期长,又具有公共性的特征,本身是一种外部经济,而农户一般都追求短期和直接效益,加上大多数农田水利工程是跨区域的,需要资金和劳动力要素集中程度高,规模大,在当前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情况下,国家仍应该承担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主要责任,应通过政策甚至立法手段强化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责任。要从基本农田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入手,改善农业灌溉条件,扩大耕地中的有效灌溉面积,改进灌溉方式。抓紧干流河道的治理,兴建水利工程,提高防洪除涝能力。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灾害风险,适当提高防洪标准,建立安全的防洪体系;搞好盐碱地改造,综合治理,减轻盐碱化灾害,达到增产增收;充分认识湖泊的蓄水功能,提高湖泊调水功能,有计划清除河床中违章建筑物,定期疏通河道与加固堤岸。搞好水土保持,增加森林覆盖率。继续搞好天然林保护工程,防止过度利用土地、滥垦乱伐和过度放牧,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搞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工作,提高植被覆盖率;加强草场建设,禁止草场过度放牧,增强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确保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将湿地治理纳入国土整治的领域,开发利用湿地资源,加大湿地的保护力度。

2.把防灾减灾工作纳入村镇建设管理体系

在规划、勘察、设计、施工等村镇建设的全过程和村镇工程的全生命周期中,贯穿防灾减灾工作,为广大农民提供防灾减灾技术、管理服务。推动村庄与集镇防灾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强化村镇抗震防灾工作,做好《房屋建筑抗震设防管理规定》的宣传落实工作,组织对部分地区抗震防灾管理现状进行调研,逐步建立完善农村建筑抗震防灾设计技术和管理工作体系;组织专家研究村镇抗震防灾技术对策,制定适合农村地区使用的技术标准;指导地震重点监视区开展对现有房屋抗震能力普查,在此基础上指导地震重点监视区开展现有房屋的抗震鉴定与加固。推动地质灾害易发区村镇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研究制定相关配套措施,提高城镇建设工程项目抵御灾害的能力。

(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内涵丰富、涉及面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促进农民增收至关重要。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全面把握,突出重点,协调推进。总的考虑是,以增加农产品供给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目标,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为重点,以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搞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土地整治,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提供有力的基础支撑和保障。

1.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水平的关键措施。抓紧编制和完善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整体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发扬农民自力更生的好传统,在切实加强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的前提下,本着自愿互利、注重实效、控制标准、严格规范的原则,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加大政府投入力度,采取以奖代补、民办公助等形式,完善一事一议筹资办法,调动农民广泛建设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的积极性。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力度,把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基本农田整理、灾毁复垦、中低产田改造等结合起来,力争把灌溉农田都建成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围绕实施国家粮食战略工程,重点支持粮食主产区的小型水源、渠道、机电泵站等工程设施的修复、新建、续建与改造,完善农田灌排体系。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县乡河道疏浚、村庄河塘整治和小型水利工程清淤防渗、整修配套,沟通水系,改善水质,增强水资源的调控能力。

2.进一步提高防汛抗旱减灾能力

坚持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深入推进治淮工程建设,继续加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大湖综合防洪体系建设。尽快启动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加强沿海地区海堤达标建设,扩大山洪灾害防治试点范围,强化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加快实施中部四省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规划,尽快启动黄河上中游和东北地区大型泵站更新改造,实施重点涝区治理。加强农业抗旱能力建设,在干旱缺水地区,坚持大中小微结合,因地制宜地建设一批蓄水、引水、提水工程,搞好雨水集蓄利用,千方百计增辟水源,搞好现有水源工程的防渗加固、清淤扩容。强化抗旱工程措施,制定和完善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方案和抗旱应急预案,确保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要。

3.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对病险水库实行除险加固,是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德政工程,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一项基本任务。中央明确规定,2010年年底完成6240座大中型和重点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认真落实《全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专项规划》,建立以地方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统筹技术力量,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加强项目组织管理,抓紧开工建设,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

4.努力增加和恢复灌溉面积

据统计,灌溉耕地的粮食产量是非灌溉耕地的2~4倍,增加1亩灌溉面积每年可增产600斤粮食。当前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首先要千方百计增加灌溉面积。一方面,通过走内涵挖潜的路子,加快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搞好末级渠道和田间工程的配套,恢复和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力争到2020年基本完成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任务。另一方面,通过走外延发展的路子,在水土资源条件好、粮食增产潜力大的地区,新建一批重点灌区,作为国家粮食后备产区。力争到2020年全国灌溉面积达到10亿至11亿亩,其中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9.5亿亩。

5.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

节水灌溉不仅节水,而且节地节能节劳,促进增产增收增效,要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综合运用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管理措施,建立完善的节水灌溉体系,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喷灌、微灌、渠道防渗、管道输水、精准控制灌溉、灌溉回归水利用等节水技术,推广小畦灌溉、细流沟灌、波涌灌溉,提倡深耕、深松等蓄水保墒技术和生物养地技术,逐步推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与定额管理。结合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适应性作物,干旱缺水地区要压缩高耗水作物的种植面积,推广抗(耐)旱、高产、优质农作物品种,发展旱作农业,继续建设旱作农业示范区。

6.着力开展中低产田改造

要着眼于根本性的土地改良,科学统一规划,采取综合措施,以粮食主产区为重点,水、土、田、林、路综合治理,把中低产田建成高产、稳产、节水、高效农田,提高土地的可持续生产能力。全面实施沃土工程,建设标准化农田,大幅度增加高产稳产农田比重。因地制宜采取培肥和改良措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鼓励农民采用秸秆还田、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等土壤改良技术,提高土壤地力。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实施合理轮作和间作套种,推广等高栽培、免耕播种等技术,加快普及农作物精量半精量播种技术,促进耕地用养平衡。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大土壤肥力调查和监测工作力度,建立全国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

7.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重点解决好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及血吸虫病等地区的饮水安全问题。增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投入,做好前期工作,选好供水水源,定好工程型式,加快实施进度,5年内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饮水水源地保护,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集中式供水,提倡饮用水和其他生活用水分质供水。加快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信息系统和示范县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加强监督检查,推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

8.继续加强水土保持和生态建设

继续搞好长江、黄河、东北黑土区等重点流域、区域水土保持工作,加大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加大坡改梯、黄土高原淤地坝治理工程建设力度,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封育保护,促进生态自我修复。加快石羊河、洞庭湖、太湖等重点水域的生态综合治理步伐,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强化地下水保护,搞好江河湖海的水污染治理。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生态工程,积极推进退牧还草,发展牧区水利。

9.积极发展小水电等农村清洁能源

我国农村水电分布在1600多个县,与广大贫困山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的分布大体一致,可供农民开发利用的资源点有十几万个。要统筹农民利益、地方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力度,扩大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规模和实施范围,加快解决无电、缺电人口用电间题。进一步整顿“四无”电站,强化农村水能资源管理和小水电开发建设监管。加强农村节能减排工作,推广沼气、秸秆利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

10.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走符合国情、符合各地实际的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加快推进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稳步发展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建设农机化试验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水稻插秧、土地深松、化肥深施、秸秆粉碎还田等农机化技术。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加快农机行业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重点发展大中型拖拉机、多功能通用型高效联合收割机及各种专用农机产品。

11.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和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

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继续实施种子工程、畜禽水产良种工程,搞好大宗农作物、畜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和扩繁推广,加大良种良法推广力度。启动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加强种质资源和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动物疫病特别是禽流感、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重大疫病防控的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范围。充实基层防疫力量,改善基层防疫条件,完善突发疫情应急机制,保证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动物疫情。继续实施植保工程,探索建立专业化防治队伍,推进重大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

12.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

紧紧抓住优化流通环境、完善市场体系、强化流通服务3个关键环节,突出改造提升传统市场、培育市场流通主体、加强产销衔接、开拓国内外市场4个工作重点,建立起以农民经纪人、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和专业合作流通组织为主体,以批发市场网络为支撑,以产业化经营和合作化经营为主要产销联结方式,传统流通与现代物流相结合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逐步实现农产品市场流通的现代化。要积极推进现有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加快建设一批设施先进、功能完善、交易规范的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扶持建设规模大、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区域性产地和销地批发市场,构建全国统一的批发市场网络,使之成为农产品市场流通的价格形成中心、信息传递中心和产品集散中心。在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上,要重点加强信息系统、质量检测系统、电子结算系统以及加工、储藏等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市场档次,增强交易功能。要加快传统有形市场向有形市场与现代流通方式并重转变,重点支持农产品物流、连锁经营、直销配送、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注重期货市场的培育。加快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和双百市场等工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