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西藏碳汇功能区的若干设想

建立西藏碳汇功能区的若干设想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截至2008年1月,西藏已将总面积达40.83万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列为“禁止开发区”,其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03%,为全国之首。此外,藏东南高原边缘森林生态功能区、藏西北羌塘高原荒漠生态功能区,则被列入“限制开发”的区域。西藏自治区草原面积广阔,固碳总体功能强大。总之,通过藏汉人民团结劳作,羌塘草原亩均青草生产量得到了提高,不仅使畜牧业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也使碳汇功能增强加大。
建立西藏碳汇功能区的若干设想_生态文明:利用与厚生

王天津

减少温室气体(GHGS)排放,这是世界各国当前共同承担的重任。人类经济活动产生了6种GHGS,二氧化碳(CO2)是最主要的一种,其对全球变暖的影响率高达60%。[1]目前,“温室效应”已经给地球文明带来了一系列严峻问题。中国政府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减少10%CO2排放量的规定,并且随之实施了建立生态功能区、实行“节能减排”战略等系列化措施。中国西藏自治区拥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广袤的草原和大片湿地,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形成了具有减少CO2的强大生态功能。因此,大力开展植树种草等活动,不仅能首先夯实西藏农牧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基础,而且能为遏制全球变暖做出新贡献。

一、建设碳汇功能区已经具有初级基础

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和《关于气候变化的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的规定,产生大量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制度和区域是一个“碳源”(carbon source);能够大量将温室气体从大气中移除的活动、制度和区域是一个“碳汇”(carbon sink);非理性的人口经济行为破坏碳汇的做法是“碳失汇”(CO2 emission);而确保碳储存和避免碳排放的做法是“固碳”(carbon sequestration)。西藏自治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由于藏民族千百年来艰辛探索所形成的特殊和亲自然的生产、生活方式,使得大片原始风貌的森林、草原和湿地能够保留至今。特别是近些年来,西藏开展了大规模的各类植树、种草等保护环境的活动(诸如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草原围栏放牧、建立自然保护区等),一些原先荒芜的地方草木葱郁,绿色植被面积增加,使得农牧业生产基础由此得到加强。同时,这种状况也使西藏境内大片地表绿色植被所具有的总体固碳能力和氧气生产能力得到极大增强,其碳氧动态变化的总量效能极其庞大。这类自然物质能量交换活动不仅对区域生态良性循环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力量,而且从全球水平的植被和大气界面间的CO2交换比例来看,它们的效益也是十分显著。减少全球CO2存量,乃是当前全球各国一致关注的问题,联合国和多边国际会议近年来也数次召开大规模的会议,商讨此类议题,影响深远。十分清楚,西藏经济发展面临一次新机遇。抓住这个全人类新需求所提供的新空间,乃是目前西藏赢得国际社会新关注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大好良机。总结以往环境保护的经验教训,围绕增强碳汇功能设计新发展策略,就是将这个双赢前景变为实际结果的最好途径。

(一)生态功能区建设初显成效

科学研究表明,森林、草原和湖泊是地球陆地最大的碳汇存在物质形式,绿色植被产生的碳氧转换效能是减缓温室效应的强大推动力量。因此,保持和增大植被面积,就是增强碳汇能力的前提条件。西藏自治区贯彻科学发展观,依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重新制定了以生态环境为标准的经济区域开发战略。截至2008年1月,西藏已将总面积达40.83万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区列为“禁止开发区”,其占全区国土面积的34.03%,为全国之首。其中包含的分类区域是40个各类自然保护区、21个生态功能保护区、7个森林公园、3个地质公园和1个风景名胜区。此外,藏东南高原边缘森林生态功能区、藏西北羌塘高原荒漠生态功能区,则被列入“限制开发”的区域。[2]这些区域划分遵循自然规律,安排了一些适宜的建设项目,既为保持和增强碳汇功能奠定了基础,也通过开展旅游活动、生产特色产品等使当地藏族群众获得了经济收益。

(二)退耕还林工作成效显著

森林在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最强,碳汇功能也最大。挽回以往滥砍滥垦带来的恶劣影响,乃是西藏自治区各级政府近些年来的重点工作之一。依据西藏自治区林业局公布的数据,自2003年开始全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到如今的5年期间,全区退耕还林共约1.7万公顷,宜林荒山植树3.7万公顷。这些工程主要安排在西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较严重的地区,共涉及7地(市)49个县的44 787户、24万农牧民群众。仅在2007年,西藏就完成了退耕还林3 300公顷,宜林荒山造林6 700公顷。[3]此外,依据实际情况,西藏还实施了5年期的重点区域造林绿化工程项目,计划总投资达5.9亿元,造林总面积为4.8万公顷。2007年是起步年,当年完成工程造林7 333公顷。[4]退耕还林工程扎实地推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改善了农牧区生态环境,促进了农牧民增收。统计资料显示,西藏每户群众平均每年从此工程获益1 250元左右。同时,大面积新增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了二氧化碳,释放了氧气,无疑这是西藏人民为降低地球升温做出的贡献。

(三)草原保护与建设业绩明显

一株绿草吸收不了多少CO2,连片草原却是碳汇之地。西藏自治区草原面积广阔,固碳总体功能强大。例如,西藏北部那曲地区总面积达40多万平方公里,是闻名天下的羌塘草原所在之地,也是全国著名的牧场。那里地势相对平坦,湖泊星罗棋布,年日照时数为2 852.6~2 881.7小时。每年5至9月期间气候温和,风平日丽,降雨量占全年的80%,是牧草生长的黄金季节。当地的绿色植物生长期全年约为一百天左右,全部集中在这个季节。在此期间,阳光照耀下的草原一片青绿,光合作用强盛,人欢畜旺。羌塘草原核心区域是那曲县,全县面积4.8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3.6万平方公里,其含可利用草原面积2.8万平方公里,牧民人均占有可利用草原面积0.6平方公里。那曲县多年来集中人财物力进行草原建设,人工植草,围栏禁牧,推广圈养牲畜,这些生产方式变革的作用很大。例如,在那曲县境内的青藏铁路古露车站附近,有一片80平方公里的人工栽培草地,那是筑路工人与当地牧民共同建设完成的杰作。夏季,草原绿茵一片,清新富氧的空气沁人肺腑,黑颈鹤、黄鸭等在原面上自由飞翔觅食。冬季,一旦遭遇大雪侵袭,草原可成为优良的牛羊过冬牧场,抗御灾害的最后防线。总之,通过藏汉人民团结劳作,羌塘草原亩均青草生产量得到了提高,不仅使畜牧业持续保持增长态势,也使碳汇功能增强加大。

(四)湿地保护取得重大成就

湿地具有许多重要的生态功能,诸如吸收二氧化碳、调节气候、降解环境污染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等,因而被誉为“地球之肾”和“生命的摇篮”。“青藏高原湿地”是世界平均海拔最高的湿地,对全球生态有着重要而独特的生态价值,世界《湿地公约》为此将其单列为内陆湿地的一种,并唯一以地域名称命名。例如,总面积为6.2平方公里的拉鲁湿地位于拉萨市西北部,区域平均海拔3645米,是典型的青藏高原湿地。依据公布的专家计算数据,通过光合作用,拉鲁湿地每年吸收7.88万吨二氧化碳,产生5.37万吨氧气。拉萨人形象地将之称为拉萨的“天然氧吧”。多年来,拉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拉鲁湿地功不可没。[5]这片湿地已经被设立为自然保护区,拉萨人正在像爱护自己的肾一样保护着她。

上述事实表明,西藏人民正在努力建设高原美好家园,也在关注当代世界风云变化,采用新方式增强碳汇功能,这些做法即务实又前瞻,同时也需要继续发扬光大。

二、必须高度重视影响碳汇功能区建设的不足

2007年2月,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了第四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它以最具权威性的数据揭示了地球升温已经成为不争事实,世界面临着严重的温室气体危害。这份报告令全世界都为之震动。同年10月,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授予该委员会诺贝尔和平奖。

青藏高原的气温变化与全球的大趋势一致。近44年来,青藏高原年平均气温明显上升。监测数据显示,1998年和2003年是44年来青藏高原平均气温最高的年份,年平均气温比1971—2000年的30年标准气候值偏高1.25摄氏度。西藏拉萨最近的增温突变点发生于1971年,青海省西宁市与此一致。青藏高原的增温率明显高于全国同期增温率,其差异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高原秋、冬两季增温率明显高于全国。这就表明,整个青藏高原是中国乃至全球气候变暖的敏感区。[6]为了应对人类面对的重大挑战,必须加快建设碳汇功能区,因此,分析西藏在环境保护方面依然存在的不足,思考解决方案,乃是十分必要的。

(一)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急需加强

自然保护区是西藏碳汇功能生成集聚的主体区域,可是由于管理工作疏漏,这类地区一些潜在能量没有得到发挥。(1)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模糊。一些植被覆盖率高的自然保护区重点是发展旅游、涵养水源等世人已经熟悉的建设项目,但是当地却没有及时结合全球气候变化所引发的人类生存新需求,而及时修订原有的建设方案。相关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内容没有出现在规划之中,更没有设立衡量碳氧转换状况的指标体系,致使保护区建设内涵显得单薄。(2)缺乏使用多形态植物栽培方式。一些保护区林草生长几乎完全是自生自长,林区人工栽树剪枝和牧区有效围栏育草等等,管理工作实际上十分微弱,或者没有进行。结果不仅每平方公里植物总量增长缓慢,甚至生物多样性丧失,保护区存在名存实亡的危机。

(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亟待改进

西藏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进展并非一帆风顺,缺陷依然明显。在拉萨通往山南的公路两边,不少地段的路边树木死亡率很高。在日喀则地区附近,人们同样能看见成片的死亡树木。藏北草原的人工种草工作遭遇了困难重重,效果很不理想。这些失败暴露了几种错误的工作指导方针:(1)“投资饥渴症”没有消除。由于现行体制上的财政“分灶吃饭”继续存在,其所导致的违反客观规律的争夺项目、追求政绩之风此消彼长。一些地方随意变动经过审核的植树作业计划,违规投入,超面积超区域造林,拉断了正常的资金支持链条。结果,后续的林木管护等急需资金难以筹措,使得新植树木需要的浇水欠缺,同时除虫、防虫也不及时,导致新苗死亡率高,投入资金出现实际虚耗。(2)追求不切实际的景观效果。一些城镇与景点在绿化中,不仅盲目设定植树所要达到的景观效果,而且盲目培育栽种需水量大的“北京杨”树,结果因西藏气候干燥,大批栽种的此类树木很快旱死。(3)实用技术培训面窄。高原气候总体严酷,导致植树成活率低和树木成材年限长,因而需要科技含量高且操作相对简单的技术管理与支持。可是,农牧民缺少此类造林种草的管护技术,且得到的培训机会又少,导致出现了“造林不见林”的悲剧。

(三)遭遇沙尘暴袭击的磨难

西藏拉萨市以天空碧蓝、空气清新享誉天下,不过此种美好景象并非一贯如此。2008年初,拉萨市经历了多次严重的沙尘侵袭。1月24日,拉萨出现了罕见的扬沙天气,大风裹着沙尘吹得街上的行人睁不开眼睛,迫使一些市民无奈地戴上了口罩,也使行驶中的汽车司机们减慢了车速。扬沙天气过后,许多居民家里的窗台上堆积着厚厚的一层细砂。经过调查,细砂来自刚被拉萨市环境保护局查处的28个非法采选黑砂场。[7]自2月8日起,风卷沙土再次笼罩了整个市城,直到9日,拉萨仍是沙蒙蒙的一片。风沙侵袭让原本被清洁工人打扫干净的城区水泥地面覆盖了一层沙,停驶轿车鲜亮的壳体表面则被蒙上了一层土。西藏自治区气象台公布的资料显示,这是全区性的扬沙空气污染,它起自西南地区,很快又扩展到西北地区。此次大风扬沙侵占了拉萨原本清朗的天空,向人们敲响了沙尘污染危害的警示之钟。近些年来,西藏沙化土地和荒漠化土地正在逐步扩大,并加快了沙尘暴和沙尘天气的发生。目前,西藏自治区沙漠化土地已达21.68万平方公里,占全区土地面积的18.1%,荒漠化土地占全区土地面积的36.1%,土地沙漠化和荒漠化面积仅次于新疆和内蒙古,居中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第3位。[8]十分明显,这些风沙天气过程不是偶然事件,而是自然界对人们以牺牲环境来谋求利润做法的一种报复行动。

(四)环境恶劣的乡村居住民房

在西藏一些地区,低矮阴暗、人畜混居的农家住房依然存在。那里的房院墙上时常粘贴着的一块块牛粪饼,它们被用作一种主要的生活燃料。不少室内建筑对木材的利用凸现了较多的不合理性。例如,木质家具用材多且功能性低,空气自然流通状况不佳,舒适程度不高等。一些居住者沿袭使用千百年前遗传下来的老式燃柴草或者烧牛粪炉灶,不仅费料耗时,而且长期置身烟尘弥漫之中。这种状况长期存在,一方面大量砍木柴使得植被破坏日益严重,另一方面多年浓烟呛熏使得村民肺病以及由此引发的其他疾病发生率居高不下。天长日久,农牧民难以修身养息,集聚能量,以饱满的精神在第二天外出继续劳作,绿化美化自己的家园。

(五)“白色垃圾”破坏林草生长

废旧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等对环境的危害是人所共知的。而自2008年6月1日起,国家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其标志着治理这种被统称为“白色垃圾”的活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白色垃圾”曾经严重危害了西藏民众。例如,2003年拉萨市墨竹工卡县一户牧民发现自家的牦牛突然死亡,卫生部门对这些牦牛尸体解剖后发现,导致牦牛死亡的元凶竟然是塑料袋。于是在2004年6月,拉萨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禁止销售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塑料袋的通知》,由此而成为中国第一个禁止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的省会城市,而且落实此通知的效果明显。[9]不过如今,拉萨城乡治理“白色污染”的活动需要继续组织进行,任务依然繁重。原因是在今日拉萨市的公园和郊区景点,还是可见一些被游人丢弃的塑料食品袋和餐具,它们散落在绿色灌木丛中,变成刺眼的白色视角污染和危险的生态环境污染。在当雄县草原,白色垃圾随处可见,而牛羊就在附近觅食。在墨竹工卡县的农田,破碎的农用薄膜被埋进土里,它们阻隔空气和水分在土壤中的流动,影响了绿色作物的生长。

这些不良事件出现,虽然带有清晰的客观环境制约痕迹,但是也在深层次上反映出经济体制方面的某些弊端。因此,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解决这些问题。

三、设立西藏碳汇功能区的建议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做出新贡献。”西藏自治区境内连绵的森林草原是拥有巨大能量的碳汇,能为缓解地球升温产生重要作用。因此,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利用西藏拥有的资源环境,建立区域碳汇功能区,乃是贯彻落实这份报告的有效途径。

(一)统筹规划建设西藏碳汇功能区

建立西藏区域碳汇功能区,要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为指导,以《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为行动标准,借助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的强力推动,全面部署,稳步推进。(1)统筹规划和试点示范。突出碳汇目标的功能区建设,实施难度较之以往要大。因此,须要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总体规划,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的原则实施,先易后难,讲究成效。(2)突出自然保护区的特色。要在已经批准建立的众多自然保护区的框架之下,根据自然环境和地理气候,特别是依据绿色植被覆盖率高这项标准,选择具有强大碳氧转换功能的一些区域,因地制宜,试点示范,建成目标指向明确的碳汇功能区。(3)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建立碳汇功能区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类创造长久安定与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因此及时发展生态经济,建立环境资源产业,使增收致富和环境保护协调一致,就是始终把握的方向。唯此,才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激发城乡人民参与劳作的热情。

(二)以提高绿化覆盖率来增强碳汇功能

森林草地越多,碳氧转换能力越强。一段时间,西藏民众却是这样评价造林绿化:“春天忙植树,夏天不见绿。”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扭转这种虚耗资金、浪费时间的无效益状态。(1)用创新思想指导造林绿化。为了切实提高造林成活率,必须扎实做好植树种草工作,消除华而不实的“政绩工程”现象。为此,需要严格贯彻落实西藏自治区林业局关于2008年植树造林的指示精神。“严禁超面积超范围造林,严禁将重点区域造林绿化项目资金用于其他造林任务,严禁随意变动作业设计。”分片分工负责造林,确保任务落到实处。不追求春季造林面积,只保证夏季绿荫一片。[10](2)加大乡土树种培育力度。造林首先要严把树苗质量,新育苗地严禁再培育“北京杨”,须转而大量培育乡土树种。各种绿化作业单位和个人进行业务操作,需要优先考虑选择和使用本区域内生产的苗木,逐步调整原先导致高死亡率的不合理的树种结构。不贪将来景观壮美,只求树木存活添绿。(3)保证民众从造林中受益得利。合理使用还林还草补助款项,及时发放造林补助款项,让当地老百姓按劳取酬。同时,尝试将部分补助资金以科技投入的方式执行,让农牧民得到长远利益。栽活一片绿树,等于建立一座碳库。

(三)安居工程增强碳汇功能

民众首先要安家立业,才能从事生产活动,这是数千年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更是当代绿化美化国土的前提。例如,林芝地区已经建有5个以森林生态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而且地委、行署从工作实践中清醒地认识到,地区工作唯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在环境保护方面有创新业绩。因此,林芝地区率先提出了在辖区内实现西藏自治区确定的安居工程奋斗目标,筹措资金,安排项目。到2007年,该区总计投入的资金已达16亿多元,积极新建和完善了农牧区小城(集)镇42个,完成了安居工程建设任务17500户。特别是自2003年以来,林芝地区整合资金近5亿元,将小城镇建设和农房改造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全区率先进行农房改造。到2008年初,政府的上述举措已经使85000多名农牧民、72%以上的农牧区人口住上了安全适用的新房,由此得到了农牧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很多工作十分出色。[11]来到林芝旅游的境外游客,无一不赞赏林芝绿色小镇、环保新村的迷人景色,称乡间村落有“东方瑞士”丰韵,八一镇则是“绿色明珠”。

鉴于在西藏建设碳汇功能区的主要任务是艰巨的植树造林,故而林芝经验值得大力推广。(1)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紧密结合“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目标,以发展生产为主导,继续植树造林;以管理民主为方法,组织动员群众;以村容整洁为方向,改善生活环境;以生活宽裕为目标,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2)建设节能环保型住房。继续推广梯形彩钢环保铁皮、新型替代建筑材料,降低建房使用的木材量。同时,科学规划村落,适度集中建房,保护耕地和环境资源。这些体现生态环保、节能减耗的建筑和生活方式,可以减少当地为满足生活必需而对松树和灌木的砍伐。(3)充分尊重农牧民群众的意愿。藏族民居特色鲜明,历史形态多样,是人民智慧的结晶。因此,住房建设必须继续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展现藏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满足农牧民生活风俗和居住习惯方面的要求。西藏农牧民群众已经从农房改造项目中再次真切地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成果,那么继续加快进行安居工程建设,必将使大家保护森林和增加绿色植被的积极性更加高涨,最后会使当地碳汇功能得到极大增强。

(四)由“禁白”活动走向碳汇功能区建设

2008年春季,拉萨市环境保护局联合拉萨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组成了“禁白”检查组,这些执法人员对市区几大菜市场进行了突击检查,发现了一种标注为“光降解环保袋”的薄塑料袋,依然散布在各商贩的菜摊上,随后工作人员没收了这些成捆的“环保”袋。检查表明,这种塑料袋即属禁用范围,也涉嫌生产厂家打着环保的幌子生产白色垃圾。[12]为了保护青藏高原这片净土,必须加大“禁白”执法力度。(1)深入开展碳汇宣传教育和实际作业。严格执行自2008年6月1日起的全国“禁白”行动,全面限期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淘汰超薄塑料购物袋类产品。由此始发不停步,引导环保活动向更加广阔的碳汇领域发展,诸如切实完成全民义务植树任务,禁止在湿地超载放牧等。(2)大力推广乡村沼气建设。近年来,拉萨市累计完成户用沼气建设3271个(户),计划到2012年前完成农村和有条件牧区的沼气推广工程。达孜县塔杰乡到2007年末,已有400户村民用上干净、节能的沼气。因此,村民不但再也没有到山上去砍树作烧柴,大伙还自发在荒地上种上了小树苗。[13]要大力培训技术人员,筹措资金,加快在条件具备的地方建设沼气的步伐,这样不仅能改变农牧区以生物质燃料为生活能源的传统家居方式,而且可以增加碳汇势能。(3)检查督导和继续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完成重点区域生态公益林植种,做好西藏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等等。总之,通过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从多个方面做出艰苦努力,建成西藏区域碳汇功能区。

[原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8期]

【注释】

[1]Rodhe H.:A Comparison of the Contribution of Various Gases to the Greenhouse Effect,Science,1990,248(4960):1217~1219.

[2]钟诚:《西藏逾三分之一的面积为“禁止开发区”》,来源:中国新闻网,2008-01-15。

[3]李文:《西藏5年退耕还林25万亩》,来源:新华社,2008-01-03。

[4]次旦卓嘎:《西藏林业项目建设“绿意盎然”》,载《西藏日报》2008-02-09。

[5]觉果:《拉萨“天然氧吧”》,来源:新华社,2008-02-03。

[6]姜辰蓉:《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成为全球气候变暖敏感区》,来源:新华网,2007-03-30。

[7]饶春艳:《疯狂选黑砂沙尘漂到拉萨》,载《西藏商报》2008-01-29。

[8]颜园园:《春节藏历新年期间拉萨出现浮尘天气》,来源:新华网,2008-02-18。

[9]拉巴次仁:《拉萨:“布袋行动”三年白色垃圾大大减少》,载《经济参考报》2008-01-30。

[10]西藏自治区林业局:《关于做好2008年造林绿化工作的紧急通知》,2008-02-27。

[11]麦正伟:《林芝72%以上农牧区人口住进安全适用新房》,载《西藏日报》2008-01-09。

[12]饶春艳:《“光降解环保袋”不能使用》,载《西藏商报》2008-02-06。

[13]裴聪:《拉萨沼气工程建设备受欢迎》,载《西藏日报》2008-01-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