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的一生就是学习的一生,读书改变命运

人的一生就是学习的一生,读书改变命运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宋代的苏洵少时贪玩不爱读书,一点也没有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一直到25岁方才醒悟。从目前考古发现的情况来看,主要是从战国到东汉末年的遗物。
世界读书日_现代节日解读

(4月23日)

世界读书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英文是:World Book and Copyright Day。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了“走向阅读社会”的号召,要求人人读书,让读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方面的大师们。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的灵感来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4月23日是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忌日,也是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大众节日“圣乔治节”。传说中勇士乔治屠龙救公主,并获得了公主回赠的礼物——一本书。这本书象征着知识与力量。每到这一天,加泰罗尼亚的妇女们就给丈夫或男朋友赠送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实际上,同一天也是莎士比亚出生和去世的纪念日,又是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法国作家莫里斯·德鲁昂、冰岛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拉克斯内斯等多位文学家的生日,所以这一天成为全球性读书日看来“名正言顺”。

1997年1月,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教委、广播影视部、新闻出版署、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九部委共同发出了《关于在全国组织实施知识工程的通知》,提出实施倡导全民读书、建设阅读社会的“知识工程”。这是以发展图书馆事业为手段,以倡导读书传播知识、推动社会文明与进步为目的一项社会文化系统工程

设置读书日的目的,除了培养读者把读书作为一种休闲、消遣、丰富业余精神生活外,更重要的是鼓励读者把书本作为一种向导和坐标,以求知的心态,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像海绵一样吸收书中的知识,领悟人生的意义,理解世界真谛,回馈社会。

读书能改变人的命运

人的一生就是学习的一生,学侧重于接受新知,习侧重于巩固所学。学习的方式有很多。一个人从娘胎里生出来,学会走路,学会讲话,长大后学会干活,这些一般是通过言传身教来获取的基本生活技能。

读书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初期的读书主要是指一个人的青少年阶段在学校里学习学校编写的教材(书本),接受理论知识的传递。古代有“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训。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制度,是以一个人读书能力和应试能力为主的选拔人才的制度。因此,历史上有“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的读书效应。宋代苏东坡曾经说过:“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古今书”。

但是十年寒窗的读书在人的一生中是有限的,还需要读更多的书来充实自己。书是前人通过文字记载人类社会知识信息的载体,更多的思想表达、文章的风采都在这些书里。前人由于时间上和我们离得太远,无法言传身教,只能通过阅读他们留下的书去学习他们的思想和技术。通过读书,这些文化给我们的心灵注入营养,使我们获取精神食粮,增长知识和智慧,使我们的道德修养达到“知书达理”的境界。

读书改变命运。古今中外,凡是立志勤奋读书的人,都必须面对种种考验,其中很多人求索一生,终于取得成功。战国时代有个叫宁越的人,就是苦学成才的典范。他原是一个农夫,由于他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开始发奋读书,别人休息他读书,别人睡觉时他也坚持读一阵子书。这样学了15年,终于从一个无学问的人成为一个饱学之士,就连堂堂的周威王也拜他为师。为此,刘向在《说苑·建本》中如此感叹道:“今以宁越之材,而久不止,其为诸侯师,岂不宜哉?”

宋代的苏洵少时贪玩不爱读书,一点也没有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一直到25岁方才醒悟。他觉得过去自己是多么的愚笨,于是,他坚决谢绝过去的玩友,闭门潜心地读书学习。后来名扬天下。这是一个很好的“明白人生道理,于是奋发学习读书”的典型例子。后来,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宋代著名的学者。“三苏”一起跻身于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中。

在中国的历史语境中,往往用“知与行”来表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读书是学习理论的过程,做具体的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陆游曾写过“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的诗句,这其实讲的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很多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前人都总结在书本里了。如果我们平时读了相关的书,自然遇事不慌,就能产生“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的效果。所以“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在生活中同样重要。

中国古代书籍形态的演变

书籍是通过文字记载人类社会知识信息的载体,其中的典籍则是国家重要的文献。中国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积累了浩如烟海的图书典籍。汉字发挥了无与伦比的文化功能。

自从产生了文字,也就产生了记事的书籍。众所周知,中国商代的甲骨文,商周的青铜文(金文),东周时的石刻文(石鼓文),它们都记录了不少的中国古代历史事件。但这些都还不算正规意义上的图书,而只是某种早期形态。

在纸发明以前,从皇帝的诏令、文人的著作、普通人的账目,都记载在简牍上。所谓简牍,是古代遗留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和木牍。从目前考古发现的情况来看,主要是从战国到东汉末年的遗物。

简,以竹削成长条制成,宽度有1厘米左右和2厘米左右两种,长度一般长约23厘米,长简可达55厘米。简可以用丝绳、麻绳串编好,以最后一根简为轴,可以卷成一卷。这是中国古书分卷的起源

牍,是一种板状的木片,宽度可达6厘米,长度一般为33厘米。

简牍,特别是竹简,可以将一篇篇文章写在简上,由于能编连成卷册收藏,便称为简册(也叫简策),成为中国早期的图书。东汉起至魏晋以后,纸逐渐代替简牍,简牍才基本绝迹。

在简使用后不久,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图书,这就是帛书(产生于春秋战国之交)。帛书,又叫缯书、素书,就是写在缣帛等丝织品上的图书。历史上用缣帛写书并在很长时期内与简牍并用,没有一个独立使用阶段。从公元前四五世纪到后三四世纪,有近千年的时间。

自西汉初年发明了植物纤维纸后,经东汉蔡伦改进推广后,到两晋南北朝时,纸写本盛行。开始是抄写本,到后来雕版印刷术应运而生。雕版又叫作雕板,就是在木板上刻字来印刷图书。雕版印刷起源于中唐,最初是从印刷历书和佛经开始的。现存有明确纪年的最早印刷品是敦煌出土的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8元)印制的《金刚经》。

宋代时是中国雕版印制的黄金时代,出现了官刻本、私刻本和仿刻本并行的盛况。北宋仁宗时毕昇发明了泥活字版,明代流行了铜活字、铅活字。清雍正四年用新造的铜活字排印了64部的《古今图书集成》,这是古代活字版所印的最大一部书。

在雕版乃至活字版盛行之际,手写书籍并未绝迹。明政府用手写方式抄录了两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清政府也用手写方式制成7部世界上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中国古代典籍概览

中国古代丰富浩瀚的文化经典根据前人的四部分类法,可划分为经、史、子、集四大部类,此外还有类书和丛书。

经书,是指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书籍,包括儒家经典和历代对儒家经典的注疏。作为重要的儒家著作,最初只有六部,即孔子所谓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后来发展为十三经:《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籍:《四库全书总目》将中国史籍分为15类,即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

诸子,是指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著作。《汉书·艺文志》将诸子分为儒、道、墨、阴阳、法、名、纵横、杂、农、小说10家。《四库全书总目》将其分为14类: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

《孔子》、《孟子》、《荀子》是儒家经典著作,《老子》、《庄子》是道家主要经典著作,《墨子》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汇编,《商君书》是战国时法家商鞅及其后学者的合编,《韩非子》是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的代表作。《孙子》也叫《孙子兵法》,由春秋末年的孙武所著。《吕氏春秋》由战国末秦相国吕不韦等辑录百家学说而成。

集部,是诗文词等书的总称。《四库全书总目》将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五类。《楚辞》是战国后期以屈原作品为主的楚国文学集。别集,指收录个人诗文的集子。历代名家大都有文集行世。如东汉蔡邕的《蔡中郎集》、三国曹操的《魏武帝集》、唐代李白的《李太白集》、北宋欧阳修的《欧阳文忠集》、清代顾炎武的《亭林诗文集》等。

总集,指汇录多人作品的集子。

类书,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文献资料汇编工具书。它将群书中的各种资料按天文、地理、人事、典章、制度、飞禽、走兽、草木、虫鱼等分门别类汇编起来,以供检索之用,故名类书。

丛书,又叫丛刊、丛刻、汇刻书,就是把数种、数十种乃至数百种、数千种书编在一起,题以总名,即为丛书。如清代乾隆年间编纂的《四库全书》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

名人谈读书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莎士比亚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要想学问大,就要多读、多抄、多写。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秘诀。

——吴晗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的无限广阔的海洋。

——凯勒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