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少数民族节日的狂欢与休闲

少数民族节日的狂欢与休闲

时间:2022-03-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陆章 少数民族节日的狂欢与休闲岁时节日是民族文化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也是民俗活动中民俗风情最丰富多彩、最吸引人的时候。在中国,56个民族都有各自独具特色的岁时节日。这里,仅就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节日作些简单介绍。三月三三月三,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少数民族节日的狂欢与休闲_岁时节俗

第陆章 少数民族节日的狂欢与休闲

岁时节日是民族文化最集中、最鲜明的体现,也是民俗活动中民俗风情最丰富多彩、最吸引人的时候。在中国,56个民族都有各自独具特色的岁时节日。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方面,汉族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其他民族流行;另一方面,各少数民族的一些民俗事项也不断被汉族传统节俗所吸收。这些,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丰富的厚重的节日文化体系传统。这里,仅就异彩纷呈的少数民族节日作些简单介绍。

第一节 “三月街”与“三月三”

三月街

三月街又称“观音市”、“观音街”、“祭观音街”,是白族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白族传统的民间物资交流和文娱活动的盛会,流行于云南大理等地。其中大理三月街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举行,在大理城西点苍山中和麓举行,为期5—7天。是一个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大理各民族物资文化交流的传统盛会,1991年,大理州人大常委会将这个大理各族人民最盛大的传统节日定为“大理白族自治州民族节”。

三月街的起源与宗教活动有关。相传,隋末唐初,恶魔罗刹盘踞大理,性情残暴,每天吃36双人眼,老百姓苦不堪言。唐贞观年间(627—649年),从西天来的观音大士制服了罗刹。观音大士怕罗刹会卷土重来,在每年农历的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二日便来大理讲经说法,善男信女接踵而来。为此,白族人民年年相聚,举行拜祭活动,后来演变为一年一度的街期,故此节又称“观音节”、“观音街”。后来观音担心民众每年来听经受化,日久会耽误了农事生产,便劝导信徒们来赶会时带上农副产品进行交换,这样便逐步形成了定期举行的贸易集市——街子。因于每年农历三月举行,故又有“三月街”之称。

img68

观音到大理讲经说法虽属传说,但三月街由佛教的庙会发展而来则是肯定的。唐南诏国时期,大理地区成为印度密宗佛教、中原禅宗佛教和吐蕃藏传佛教三种佛教流派的汇合地。佛教在这一时期成为大理地区上自君王下至平民百姓的主要宗教信仰,给大理留下了神秘的“妙香古国”之称。到清代,白族妇女穿上节日的盛装结队赶三月街时,还要到观音塘烧香祭祀,说明清代的三月街仍是具有浓厚佛教色彩的庙会。

其实关于三月街物资交流还有另外一个传说:洱海边有一个打鱼的小伙子,妻子是龙王的三公主。有一年农历三月十五日晚,月亮特别皎洁。三公主抬头望月,想起那是嫦娥在月宫举办一年一度的月街。她就叫来了一条龙,夫妻双双骑着去赶月街。月亮上的街市货物繁多,看得人心花怒放,可所有的货物只能参观不能买。空手而归的夫妇俩在回家的路上商量定了一个主意:也要在苍山脚下举办一个月街,而且要让大家想买什么就能买到什么。于是,他们就来到苍山中和峰东麓的缓坡上,种了一棵大青树,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起在树下做买卖7天。于是,有了这样一个热闹的集市。

当时的三月街实为滇西的民族市场。由于大理自古以来就是滇西的物资交流、集散中心,故随着白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三月街由原来的佛事活动发展成为进行物资交流和群众性文娱活动的盛会。每逢三月街时,街上人山人海,商贸云集,货物琳琅满目。

人们按照传统习惯,白天进行贸易,晚上在宿营地唱歌跳舞,热闹非凡。三月街在政府的关怀下,更加繁盛,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白族人民,以及附近的汉、彝、纳西、藏、傈僳、回等族群众,纷纷身着节日盛装,赶着牲畜,手携肩挑着山货药材和农副产品,聚集在苍山脚下的广场上,除进行物资交流外,还举行对歌、跳舞、射箭、赛马、球类比赛等,还要演出白剧、花灯戏。

img69

在大理,类似的定期的贸易集市还有洱源邓川的八月渔潭会、鹤庆七月的松桂会等,但它们的规模都比三月街小。

三月三

三月三,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时在农历三月初三,古称“上巳节”。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三月三传统节日由来已久,关于汉族的三月三的来源还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追念伏羲氏,还有传说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也有说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汉族过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后期陆续发展为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民俗活动。三月三古时即有“情人节”之称,在江淮、江南一带,又有“鬼节”之说,传说这一天鬼魂出没。夜晚,家家户户在自家每间房屋里鸣放鞭炮,来吓走鬼、驱鬼。江都古镇仙女庙的传统节目——“三月三”庙会更是闻名遐迩。其时,南京、苏州、上海、扬州、江都本县的商贾、群众云集江都镇十几条大街上,卖货的,买物的,看热闹的,采风的,还有来谈对象相亲的,真是万头攒动,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前后延续3天。

三月三虽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共有的传统节日,本章主要是介绍少数民族的节日,故此处主要是介绍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三月三的活动情况。

黎族:三月三是黎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与海南苗族节日相同。黎族称三月三为“孚念孚”,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人们称它为“谈爱日”。为了庆祝三月三,准备工作要提前半个月进行。男子上山狩猎,把所获猎物腌好封存;妇女在家舂米和做粽粑;青年男女准备漂亮的服饰和定情的礼物。猎物和粽粑作为祭品,用以祭礼堂里的祖先,若出猎无所获,则杀鸡代替,祭祀由氏族老人主祭。老人们携带腌好的山味和酿好的糯米酒,来到村中最享众望的老人家里,席地围坐,在芭蕉叶和木瓜叶上痛饮。关于它的来历,有个美丽的故事。

img70

传说,上古洪水时期,兄妹两人躲在南瓜中幸存下来。为了成家立业,他们决定分头寻找其他人,并约好来年农历三月三会合。结果几年过去两人无功而返。妹妹见找不到别人,就忍痛用竹签将自己的脸刺上花纹,又用植物染上了颜色,不让哥哥认出自己,以结夫妻,从而使种族得以延续。这也是黎族三月三和纹面来历的传说。至今在东方市东方镇中方,每年农历三月三,各地的黎族青年男女汇集一起,参加“三月三”盛会,载歌载舞、谈情说爱。

壮族: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壮族多于三月三来扫墓,通常在三月三时蒸五色糯米饭。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搭歌棚,举办歌会,青年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会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两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民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田阳县的乔业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碰彩蛋是互相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歌节是民贸的盛会,也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1985年,区人民政府将三月三定为广西的民族艺术节。

img71

畲族: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在畲族民众中,三月三是可以与春节相提并论的重大节日。此日,家家宰杀牲口,祭祀祖先。许多人家往往选择这一天举办婚礼。节日里吃乌米饭。夜幕降临时,则举行篝火会,竞相对歌。畲民善对歌,此日往往要邀请省内外各地的畲族歌手登台献艺,场面十分热烈。节日里还要赶舞场,跳起火把舞、木拍灵刀舞、竹竿舞、龙灯舞、狮子舞、鱼灯舞。同时还有问凳、操石磉、腹顶棍、操杠、赶野猪等畲族民间竞技。

此外,布依族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土家族的三月三,则是土家族的情人节了。三月三的那天,土家族的阿哥阿妹聚在一起,以山歌为媒,以踩脚定亲。侗族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其他如水族、苗族、仫佬族毛南族等族都有各自传统的三月三节日习俗。

第二节 “泼水节”与“火把节”

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4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由于傣族群众在欢度新年佳节时要举行别具特色的泼水活动,相互泼水祝福,因此其他民族便称这个节日为“泼水节”。每逢节日,都要进行泼水、丢包、划龙舟、放高升、拜佛、赶摆等活动。泼水节是全面展现傣族水文化、音乐舞蹈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民间崇尚等传统文化的综合舞台。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img72

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当泼水刚开始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姑娘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边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向对方洒过去。“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们用铜钵、脸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只觉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尽情地泼来,一个个全身湿透,但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一段水的洗礼过后,人们便围成圆圈,在锣和象脚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翩翩起舞。激动时,人们还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声。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痴,通宵达旦。1961年周总理在西双版纳参加泼水节和边疆各族人民共同欢庆一年一度的傣历新年泼水节,至今让人难忘。

img73

泼水节源于印度,曾经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关于傣历新年(泼水节)的来历有一个伤感的民间故事。古时候,一个叫捧玛点达拉乍的魔神,违抗天神的旨意,为所欲为,把人间弄得雨旱失调、冷热不分、秧苗枯死、人畜遭殃。怎样惩治这个法术高明的恶魔呢?智慧的天神英达提心生一计,即装扮成英俊的小伙子,去接近捧玛点达拉乍的7个女儿,并将实情告诉她们。这7个姑娘生性善良,本来就对父王的罪恶有愤懑,这时,她们决心杀死父王,为人间除害。一天,她们终于探听到了父王的生死“秘密”,并趁机将他灌得酩酊大醉,悄悄拔下他的一根头发,做成弓赛宰(即用心弦做成的弓),断了恶魔的头。但滚落地上的这颗头颅竟又变成了新的灾难,倾刻间邪火熊熊,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7个姑娘把魔头轮换怀抱,直到腐烂。每轮换时,她们便打来清水相互泼洒,去除污秽。七姊妹大义灭亲的果敢行动和功绩,受到普天下百姓的热情赞颂,深深的怀念变为了永久的敬意。也为了纪念麻哈捧重修风雨冷热法公诸于世,人们就把魔王捧玛点达拉乍的头颅腐烂的日子,定为泼水的日子。这一天,浴佛之后,人们就用清水相互泼洒,相互祝福,以求吉祥安康,幸福久长。

泼水节也是未婚青年男女们寻觅爱情、栽培幸福的美好时节。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赛龙舟是泼水节最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第三天举行。那日,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披绿挂彩的龙船,船上坐着数十名精壮的水手,号令一响,整装待发的龙船像箭一般往前飞去,顿时整条江上鼓声、锣声、号子声、喝彩声此起彼伏、声声相应,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

放高升和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人们在节前就搭好高射架,届时将自制的土火箭点燃,让它尖啸着飞上蓝天。高射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们越觉得光彩、吉祥,优胜者还将获奖。入夜,人们又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气球”内,利用热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img74

此外,放河船、跳象脚舞和孔雀舞、斗鸡等,也是泼水节期间的活动内容。泼水节并非傣族独有,泼水节也是其他少数民族如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的传统节日。泰国、柬埔寨、缅甸、老挝等国也过泼水节。

泰国的泼水节是每年的四月十三日,一般持续3—7天,又称“宋干节”。节日前要清扫家内外,焚烧旧衣服,以避晦气。节日当天要到寺庙内堆沙塔,插彩旗献花,祈求五谷丰登。晚上将浸有花瓣的香水洒在长辈的手臂上、背上,表示对长辈的美好祝福;此后长辈再将水淋在晚辈的头上,表示来自长辈的赐福。

缅甸的泼水节类似我国的春节,一般在公历4月中旬举行,按照缅甸风俗,节日期间,不分男女老少,可以互相泼水,表示洗旧迎新之意。

火把节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傈僳、佤、布朗、拉祜、普米等族人民的古老而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2006年5月20日,“彝族火把节”(四川凉山、云南楚雄)经国务院批准已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火把节庆祝共三天:第一天,祭火。这一天,人人穿着自己心爱的礼服,高高兴兴。村村寨寨都会宰牛杀羊,摆好宴席,五花八门的肉,又香又甜的酒,这些香味芬芳四溢,用它敬神,神也会赞不绝口。夜幕降临时,临近村寨的人们会在老人们选定的地点搭建祭台,以传统方式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然后家家户户、大人小孩都会从毕摩手里接过用蒿草扎成的火把,奔走于田边地角,效仿阿什嫫以火驱虫的传说。

img75

第二天,传火。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聚集在祭台圣火下,举行各式各样的传统节日活动。小伙子们要效仿传说中的阿体拉巴,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姑娘们则效仿传说中的阿诗玛,身着美丽的衣裳,撑起黄油伞,唱起“朵洛荷”、跳起达体舞。在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莫过于彝家的选美了。年长的老人们要按照传说中阿体拉巴勤劳勇敢、英武神俊和阿诗玛善良聪慧、美丽大方的标准从小伙姑娘中选出一年一度的美男和美女。夜幕降临,一对对有情男女,在山间,在溪畔,在黄色的油伞下,拨动月琴,弹响口弦,互诉相思。因此也有人将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称作“东方的情人节”。

第三天,送火。这是整个凉山彝族国际火把节的高潮。这一天夜幕降临时,人人都会手持火把,竞相奔走。最后人们将手中的火把聚在一起,形成一堆堆巨大的篝火,欢乐的人们会聚在篝火四周尽情歌唱、舞蹈,场面极其壮观。故也有“东方狂欢夜”之称。

火把节流传至今,已经成为彝族的重要节日,庆祝的节目主要有斗牛、摔跤和篝火晚会。篝火晚会尤其吸引人。夜幕低垂,人们吃着香喷喷的烤肉,然后以松枝点燃火焰,手举火把围绕跑一圈,祈祷消除虫灾病害,祈求丰收连年。热情沸腾的群众,将火把围成一堆一堆的篝火,成千上万的彝族儿女跳起“大三弦”舞,全部人即刻沉浸在火海、歌海、舞海及花海中,尽情欢歌狂舞,直到天边吐鱼肚白、雄鸡唱晓。

关于火把节的来历和传说,各有各的特色内容说法。其中有4种较为普遍。

种“太阳”:据传,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人类使用火的纪念日,生活在云南的白、彝、普米、纳西等民族,把六月二十四日定为传统的火把节,届时,举办各种活动欢度种“太阳”。

img76

耍火:居住在鹤庆、丽江毗连的五峰山麓的白族和纳西族,到了火把节之夜,要举办耍火活动。人们在村寨所有的大树上系上成团、成束的红花,象征红花火树如炬燃。当天上出现第一颗星星之际,人们各舞动一把点燃的小火把,载歌载舞,环绕红花火树唱颂一通。

祭颂火神:居住在宁蒗县的普米族,到了火把节这天,要举办祭颂火神活动。据传,普米人崇拜的火神叫昂姑咪,本是摩梭人的女始祖。她为了子孙和与本民族簇居的普米族的幸福,潜入天宫盗来了火种,并以自己的身体当火炬把火种引到了人间,让摩梭人和普米族同时获得了火。为了世世代代不忘昂姑咪的恩德,普米族便把昂姑咪带来火种这一天定作祭颂火神节。

舞火唱种:黄坪乡是鹤庆县的一个地区,物产富庶。据传,这里的居民是当年孔明和孟获在此屯军留下的后代。这块沃土是当年孔明与孟获结盟时共同开垦出来的。并在六月二十四日晚点火夜战,首次播下了五谷之种,荒甸从此变成了良田。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每到这一天,后人就要点火把夜战播种小春作物。是时,老人和孩子们手舞火把,环田地歌舞助兴,青年人在田间播种。劳动生产与民俗活动融为一体,别有一番风味。

第三节 藏历年与“那达慕”

img77

藏历年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与汉族的农历新年大致相同。藏历年是根据藏历推算出来的,从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持续15天。因为全民信仰佛教,节日活动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是一个娱神和娱人、庆祝和祈祷兼具的民族节日。

藏历年,是藏、汉、蒙三个民族历史上友好交流的象征。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松赞干布同唐朝缔结姻好,唐太宗李世民把宗女文成公主嫁到吐蕃。文成公主带去了各种重要历书以及内地的耕作技术、生产工具,促进了西藏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藏、汉民族的团结。由于农历元月一日适逢藏历十一月,从而把藏历十月算作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形成了欢度新年的习俗。2010年5月18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申报的“藏历年”被批准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项目类别名录。

藏历年除了与汉族的春节贴年画和对联相似的风俗外,还有自己独特的民俗风情。

准备切玛:新年的准备工作一般在前一年的十二月初就开始了。除购置吃喝玩乐的年货外,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个名叫“切玛”的五谷斗,即在绘有彩色花纹的木盒左右分别盛放炒麦粒和酥油拌成的糌粑,上面插上青稞穗和酥油塑制的彩花。还要用水浸泡一碗青稞种子,使其在新年时节长出一两寸长的青苗。切玛和麦苗供奉在神案正中,祈祷来年五谷丰登。

制作卡赛:临近节日,男人们忙着打扫庭院,妇女则精心制作卡赛(一种酥油炸成的面食),分为耳朵形、蝴蝶形、条形、方形、圆形等各种形状,涂以颜料,裹以砂糖,既是装饰神案的艺术品,又是款待客人的佳肴。

装扮与清扫:一进入农历十二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做新年的储备。当新年的前几天,不管农、牧区,老少男子都要剃头,女的要洗梳发辫。如男子留长发过年,女子不洗梳发辫过年,表示家庭或心中带有悲痛而无心梳妆打扮之意。洗梳打扮表示来年的吉祥如意。从十二月二十八日起,清扫住宅上下、房屋内外,村寨走道、田坎地角,甚至不放过屋内的抽屉,清扫天花板及烟囱时需择吉日,如三、五、七、九等。

img78

与火有关的准备:新年前,各村寨的男子们骑上马到“圣山”或视为干净之地的山上去,砍一些柏香树枝驮回家来,为过年期间每天向神灵“煨桑”的主要原料。到十二月三十日午前,各户把清除的垃圾杂草运到各自田间,以备大年初一早晨点燃。在家里,妇女要备好初一早晨的引火柴,使用时一点即着,以图新年伊始诸事如意。

驱逐恶魔:接着,全家用糌粑捏制一个魔女和两个碗,把吃剩的古突和骨头等残渣倾入糌粑捏成的碗里。由一个妇女捧着魔女和残羹剩饭跑步扔到室外,一个男人点燃一团干草紧紧相随,口里念着:“魔鬼出来,魔鬼出来!”让干草与魔女和残羹剩饭一起烧成灰烬。同时,孩子们放起鞭炮,算是驱走恶魔,迎来了吉祥的新年。

驱鬼仪式:西藏民间传统习俗,每年藏历十二月二十九日都要举行驱鬼仪式(日喀则地区是藏历十一月二十九日驱鬼,林芝地区是藏历九月三十日驱鬼),包括各派宗教寺院都要在同一天举行。按古老传统民间普遍都是吃完晚饭后举行这一仪式,人们把它称为“固朵”,意为二十九驱鬼。它源于原始图腾崇拜的民间宗教。

img81

大年三十晚上,家庭主妇要备团圆饭,与汉族的年饭相似。晚餐前,如家里有僧人,由他先在经堂里诵祝愿经或称“祈祷经”,经放置在经堂神龛上,平放堆满青稞、酥油,并插上象征吉祥的八宝图木板,还要点燃酥油灯和藏香。这时全家团聚,一起用饭,晚餐时切不可少了家神的份。饭后一般喝酥油茶、青稞酒等聊天。

正月初一,主妇们听见第一声鸡鸣便起来梳洗,背新年“新水”,到了泉边,先将手里的藏香插于泉边上方,并向河神(或泉神)上供,供品有酥油、奶渣、糌粑及羊毛等。背回新水,主妇便烧火、熬茶,到田间将率先准备好的杂草垃圾点燃。茶开后,到房前阳台煨桑。在备大年初一第一碗茶时,主妇要给每个家庭成员备碗,包括去世的父母或出嫁的姐妹,茶碗里放上酥油、奶渣、白糖、饼干等食料。主妇烧茶时,要一男性随之起床,给马备鞍。喝茶后与全村男子骑马到神山祈祷和煨桑,这是一支庞大的煨桑队伍。到神山去的人,要给马备上漂亮的鞍具,自身穿上华丽的节日盛装。从神山回来时,骑手们要到宽广的草地进行骑马比赛,赛马场上,对取得第一、二名的骑手,由寨里德高望重的老人给骑手和骏马戴上哈达和彩带。继而,寨里的年轻人表演耍狮子、跳花灯、耍春牛、跳锅庄,之后,听著名老艺人说唱民间故事。

从初二起,人们才开始相互走访、拜年、请客。新年里,人们相逢的第一句话是“罗桑尔让”(新年好)、“扎西德勒”(吉祥如意)等。寨里耍狮子、春牛,跳花灯的表演队也是从初二开始,走访各村寨部落,轮回表演。从初二开始,亲戚好友相互登门拜年,持续3—5天。手捧吉祥斗祝福的人先是在门外高声祝福,里面的人听到,赶紧捧着切玛出来,互相问候。拜年时,男主人双手捧着切玛向客人祝福,客人用手捏取切玛里的一点糌粑、青稞向天空抛撒,然后在嘴里尝一点,祝贺道:“扎西德勒。”接着,女主人提着披挂哈达的铜壶,频频向客人敬酒。

img82

藏历初三敬奉屋脊神,这天,人们都登上各家的屋顶,把崭新的经幡插在屋顶上,然后煨燃柏枝,向空中抛撒糌粑,飘动的经幡和袅袅上升的桑烟寄托着人们的祈愿向空中传去……

从初四起,举行西藏最大的宗教节日——传昭大法会。这一法会是由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于1409年在拉萨发起的一次祈愿大法会延续而来的。法会期间,西藏三大寺的僧人近2万人集中在大昭寺向释迦牟尼的佛像祈祷,并举行格西学位的考试。除政府给僧众发放布施外,西藏及其他地方的藏传佛教信众也到此添灯供佛放布施,法会直到元月十五日迎请弥勒佛后结束。

藏历正月初五,拉萨郊区的农民要举行隆重的开犁礼。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耕牛的额头上贴着酥油图案,犄角上插着彩旗和彩色羽毛,牛轭上披挂着缀满贝壳和松石的彩缎,尾巴上系着五彩缤纷的绸带,俨然一副“花枝招展”的模样。开耕之前,农民还要从家里扛出一块白色山石,那是上年从农田请回收藏好的,重新恭恭敬敬安入在农田中央,称为“阿妈色多”,意即“金石头妈妈”,是庄稼的保护女神。农民在地里煨起桑烟,插上祈福幡,赶着牛,围绕白石耕出五条畦子。每一畦撒一种作物,例如豌豆、青稞、小麦、油菜籽、蚕豆等。开犁礼完毕,大家会聚一处,一边喝酒,一边唱歌,随着酒碗的轮转,歌声弥漫在整个初春的河谷,直到太阳西沉,尽兴而归。

按传统习惯,欢度藏历新年一般要15天。在新年期间,西藏各地还举行各种文体娱乐活动,特别是技能竞赛,如赛跑、赛马、举重、骑术表演等。

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语,“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羊肥马壮的阳历七八月)开始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那达慕的前身是蒙古族“祭敖包”,是蒙古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生活中,创造和流传下来的具有独特民族色彩的竞技项目和游艺、体育项目。那达慕或以嘎查(村屯)、苏木(区乡)为单位,或以旗县为单位举行,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那达慕是具有广泛群众性和娱乐性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具有广泛、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蒙古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在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img83

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月至8月间举行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从元朝起,举行军事体育项目,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元、明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以苏木(相当于乡)、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此俗沿习至今。节日期间,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从四面八方来参加比赛和观赏。会场上,彩旗飘扬,人闹马嘶,平日宁静的草原,顿时变成繁华的彩城。

img84

过去,那达慕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现在,那达慕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此外,那达慕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等精彩表演。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男女青年轻歌曼舞,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古代和近代的那达慕盛会都要进行男子三项比赛——摔跤、赛马和射箭。

img85

摔跤:摔跤是蒙古族特别喜爱的一种体育活动,也是那达慕上必不可少的比赛项目。蒙古族的摔跤有其独特的服装、规则和方法,因此也叫“蒙古式摔跤”。摔跤手要身着摔跤服,坎肩多用香牛皮或鹿皮、驼皮制作,皮坎肩上有镶包,亦称“泡钉”,以铜或银制作,便于对方抓紧。最引人注目的是,摔跤手的皮坎肩和裤套上绣的精美、别致的图案,给人以古朴庄重之感。足蹬马靴,腰缠一宽皮带或绸腰带,著名摔跤手的脖子上缀有各色彩条,这是摔跤手在比赛时获奖的标志。其特点:按蒙古族传统习俗,摔跤运动员不受地区、体重的限制,采用淘汰制,一跤定胜负。参加比赛的摔跤手必须是2的某次乘方数,如8、16、32、64等。比赛前先推一位族中的长者对参赛运动员进行编排和配对,蒙古长调“摔跤手歌”唱过3遍之后,摔跤手挥舞双臂、跳着鹰舞入场,向主席台行礼,顺时针旋转一圈,然后由裁判员发令,比赛双方握手致意后比赛开始。摔跤技巧很多,可以用捉、拉、扯、推、压等13个基本技巧演变出100多个动作。可互捉对方肩膀,也可互相搂腰,还可以钻入对方的腋下进攻,可抓摔跤衣、腰带、裤带等。蒙古族摔跤的最大特点是不许抱腿。其规则还有不准打脸,不准突然从后背把人拉倒,不准触及眼睛和耳朵,不许拉头发、踢肚子或膝部以上的任何部位。

赛马:蒙古高原盛产著名的蒙古马,能跑善战,耐力极强。赛马为蒙古族男儿“三技”之一。参加者有时全是少年,有时不分年龄,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赛马项目包括:快马赛,主要比马的速度,一般为直线赛跑,赛程一般为20公里、20公里、30公里,先达终点者为胜;走马赛,主要是比赛马步伐的稳健与轻快;颠马赛,是蒙古族特有的马上竞技表演项目。

射箭:射箭是蒙古族传统的又一项目,也是那达慕最早的活动内容之一。射箭比赛分近射、骑射、远射3种,有25步、50步、100步之分。近射时,射手立地,待裁判发令后,放箭射向箭靶,优者为胜;骑射时,射手骑在马上,在马跑动中发箭,优者为胜。比赛不分男女老少,凡参加者都自备马匹和弓箭,弓箭的样式、弓的拉力以及箭的长度和重量均不限。比赛的规则是3轮9箭,即每人每轮只许射3支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定前3名。如今那达慕大会由最初的军事运动会,转变为草原文化、经济和信息的盛大交会。

除了上述岁时节日外,我国还有不少现代节日和新兴节日。这些节日的特点有三:一是现代节日的形成与农业生产和与天时、物候的周期性变化大多没有关系;二是现代节日以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纪念日或社会公共活动日为主体,是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有以年为周期的循环往复,并且有节日的形态和特色的活动内容;三是一些所谓“新兴节日”大多是为了促进经贸活动,打出“文化牌”、“人造节日牌”,但与传统节日的本质是不同的。

img8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