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口才锻炼 优秀演讲稿需符合哪些标准?

优秀演讲稿需符合哪些标准?

时间:2022-09-15 口才锻炼 版权反馈
【摘要】:演讲的目的不是这些,而是影响他人,影响他人的思想、感情,进而影响他人的行动。优秀的演讲稿,应该符合下面的这些标准。例如,林肯的《盖提斯堡演讲词》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所以公众普遍称赞林肯的演讲是“在适当的地点说了恰到好处的话,无论从哪方面看,它都完美无疵,它是一篇誉满全球的演讲词”。而演讲稿,也要遵循“奋力一向”的原则,集中全力解决一个主要问题。动人的演讲,需要情理交融。

演讲有何目的?人们对这个问题存在不少模糊的认识。有人是为了显示“我多么有见解”,有人是为了炫耀“我多么有知识”,有人是为了表明“我多么会演讲”,甚至有人是为了展示“我多么有风度”……

千万不要这样!演讲的目的不是这些,而是影响他人,影响他人的思想、感情,进而影响他人的行动。优秀的演讲稿,应该符合下面的这些标准。

一、超越自我,说服听众

黑格尔说:“演讲家说服我们相信某些观念,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要设法影响人的全部,就要激发我们的情感和欲望,震撼我们的心灵。总之,通过心灵的一切方面来感动听众、说服听众。”

因此在写演讲稿时,首先就要问自己:我到底想干什么?我到底要别人改变什么?我到底想要听众相信什么?我到底想要听众去做些什么?总之,先要忘掉自我,进而超越自我,要明白,是在为听众写稿。

例如,林肯的《盖提斯堡演讲词》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他并非向众多的听众显示他善于演讲,而是要人们相信他所执政的政府是神圣的,他的事业是伟大、崇高而富有正义的。他要人们坚定不移地赞成他的事业,拥护他的政府,坚定不移地跟他走,从而使他统治下的“民有、民治、民享的共和国”永世长存,并不断发展壮大。

撰写演讲稿的人,应该时刻想到如何影响听众,如何为某个崇高的目标进行演讲,彻底摆脱狭隘的自我表现、自我陶醉、自我欣赏的不良动机,那么演讲的效果就会具有强烈的震撼力和感染力,达到超凡脱俗的效果。

二、倾向鲜明,感情强烈

既然演讲是为了影响听众而进行的,演讲者自身就必须有鲜明的态度,即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这些必须明确,不能含糊。同时在演讲中还要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全身心地拥抱一切,因为“情不真,则无以惊心动魄”,“无以惊心动魄”就没有震撼力,感染力,也就不能影响听众,不能达到“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

请再注意林肯的《盖提斯堡演讲词》。当时人们正普遍沉浸于对往事的回忆,赞颂烈士和自己卓著的功勋时,林肯则慧眼独具,独树一帜,提出了鲜明的主张:不要忘记了先辈们尚未完成的事业,不要忘记摆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不要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林肯之所以能有这样高瞻远瞩的目光,与他是亲自指挥南北战争的统帅分不开的,与他对过去那场战争中勇敢的生者和死者怀有特别深厚的感情分不开的。因此他提出,只有继承先烈的遗志,完成先烈们未竟的事业,才是对先烈的最崇高的敬意和永远的纪念。所以公众普遍称赞林肯的演讲是“在适当的地点说了恰到好处的话,无论从哪方面看,它都完美无疵,它是一篇誉满全球的演讲词”。有人评价说,炽热深沉的真情是这篇演讲词动人的关键。

三、奋力一向,千里杀将

孙子兵法:“奋力一向,千里杀将。”这是教导军事家要学会集中优势兵力。而演讲稿,也要遵循“奋力一向”的原则,集中全力解决一个主要问题。通常一篇演讲词只有一个中心。因为中心多了,就等于无中心,听众就很难把握演讲者到底在说些什么,到底要干什么,听完演讲后仍不知所云,这样的演讲也就没有多大意义。

有的演讲者,学识丰富,满腹经纶,想要说的话非常多,但他也应该一次选一个最得意的问题传达给听众,而把另外的高见留待下一次讲,不会有人要求演讲者做知识、学问的倾巢大展览。许多演讲者无视演讲这一规律,想充分展示自己的学识,并将多个中心,多种问题在一次演讲中提出来,弄得庞杂臃肿,漫无中心,使得听众听得云里雾里,大喝倒彩,结果以失败告终。

林肯的《盖提斯保演讲词》,该演讲词文情专一,毫无枝蔓。他点明了美利坚合众国的信仰,阐明了南北战争的积极意义,讴歌了烈士们的献身精神,而这些统统是为了表现一个主题:让我们活着的人继续为这个自由平等的国家而战。这样,所有关于国家、内战、烈士都是为了拨响“要继续战斗”这个主旋律,典型的“奋力一向,千里杀将”。

四、脱“俗”入“觉”,境界开阔

什么是境界?境界是事物所能达到的程度。思想所能达到的程度越高,境界越开阔。要想启迪别人,那么则自己必须具有开阔的思想境界,演讲者的立意必须高大得多。

在盖提斯堡公墓前,埃弗雷特作了近两个小时的演讲,但是没有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而林肯虽然只讲了两分多钟,但却名垂青史。埃弗雷特什么地方不如林肯吗?不是文采,不是语法,不是词汇,也不是演讲技巧,而是两人在立意在思想境界的差距。埃弗雷特说的是我国有记载的历史以来,在我们国家的光荣史册上,没有哪一页比盖提斯堡战役更加辉煌灿烂。而林肯比埃弗雷特的主题思想高出许多,他不但要求人们记住这“最光辉灿烂的一页”,而且号召人民继续书写更加壮丽辉煌的诗篇,既要继承先烈的遗志,完成未竟的事业,又要让“民有、民治,民享”的美利坚合众国永世长存,并不断发展壮大。他同时指出,只有这样,烈士的鲜血才没有白流。这个主题是林肯不逐时好、不傍古人、独树一帜的精神境界的外在表现。这个主题的高度,恰恰是埃弗雷特没有达到的。事后,埃弗雷特强烈地意识到这一点,他在第二天写信给林肯说:“我在两小时内所讲的东西如稍微触及你在两分钟内所讲的中心思想的话,那么我就感到十分欣慰了。”当埃弗雷特的长篇演讲被人们逐渐遗忘时,而林肯的精悍深刻演讲词却被人们用青铜浇铸出来,陈列在牛津大学图书馆里,永垂青史。由此可见,境界是演讲的真正生命。

五、开门见山,少说套话

有许多演讲者,爱用“在……之下”的套话开场,“在某某会议精神的鼓舞下”,“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在全体同志的鼓励下”……这实在是一种彼此雷同,泛滥成灾的套话。与其这样空泛的打“套路”,不如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葛提斯堡讲演词》起句就是“87年以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块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的国家”。非常直率切题,不是很好吗?试想,如果林肯的演讲,仍然在开头来一番套话,还能有“短小精悍、完美无疵”的赞誉吗,它还能让众人铭记心中,成为英语讲稿的经典文献吗?

六、寓理于憎,情理并茂

“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动人的演讲,需要情理交融。无情的说理,会显得教条与冷冰。如果“寓理于情,情理并茂”,将明白的道理、典型的事实、火热的情感有机地糅合在一起,让它们同时发挥作用,这样的演讲会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烈的震撼力。例如林肯的演讲词,如果不是那样充满情感,当然也不可能流芳百世。

七、寓庄于谐,别开主面

在许多场合,演讲是庄重、严肃的。然而,庄重、严肃并不意味着排斥幽默和风趣。庄重严肃的演讲如能恰当地融入耐人寻味的幽默语言、风趣语言、乃至俗语,那么演讲更会有声有色,给众多的听众,带来轻松活泼的气氛,使听众能在欢欣的笑声中聆听演讲,用轻松的心情去领悟到演讲的宗旨和哲理。“俗中见雅,大俗大雅,方为大家”是颇值得演讲者借鉴,学习的。

八、适时引用,画龙点睛

在演讲中,恰当使用现成名言、诗文、谚语、典故等,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当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在日本国会发表演讲时,引用了唐朝杰出的政治家,理论家陆蛰的一段话:“吝少失多,廉贾不处,溺近迷远,中人所非。”吝惜小利而丧失大利,聪明的经营家是不干的,只图眼前利益而无视长远利益,连普通人也懂得划不来。接着,胡耀邦又顺势切入正题,“所以,重要的问题,在于合作双方都要站得更高一点,眼光更远一点。”

【演讲案例】

讲台,我永远的依托

佚名

人们常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精神雕塑家”、“手执金钥匙的人”等闪光的词句来形容和赞誉教师,这些美喻鞭策和鼓励着教师努力进取,甘愿吃苦,乐于奉献,形成了人们常说的“教师精神”。这种精神铸成了教师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气度与对讲台的一往情深。讲台,浸透着教师对学生的多少情和爱;讲台,凝聚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比自豪和执著的深情。这正是师德、师魂之所在!我们不妨说,这正是师德的基础和前提。

在我的个人档案里,这样记载着我14年的工作历程:讲台—教育电视台—讲台。人生会有许多十字路口,每个人也自有其不同的经历和心曲。我18岁当教师,和许多老师一样,用青春在教育的“画卷”里绘上了最鲜明的色彩,写下了最灿烂的诗句。后来,县教育电视台招聘电视节目主持人和播音员,童年时代曾有过的梦想驱使着我去经受过关斩将的层层角逐,没想到我竟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了。显然,是教育这方沃土养育了我,我的成绩得益于8年教书生涯的磨炼,得益于长期校园文化的熏陶,教学竞赛、录像课、演讲等活动,清晰地留下了我成长中的一串串脚印。正如第斯多惠所说:“教学对教师本人来说乃是一种最高意义的自我教育的学校。”讲台,使教师照亮了别人也升华了自我。

告别讲台时,我珍重地道了一声“谢谢!”这时,我仿佛听到了讲台的叹息:“真的走了,还回来吗?正是出成果的时候,多可惜呀!”可我还是走了,带着说不清的眷恋,带着道不明的兴奋,即使是跨进电视台的光闪闪的情绪也为此染上了莫名的惆怅与伤感。然而,电视台毕竟气象万千,我每天出现在荧屏上,不必再为备课改作业而废寝忘食了。

但是,人一辈子永远忘不了的还是自己的专业,每当电视台播放教学录像时,我的脚就像被粘住了似的,我会情不自禁地为教师精彩的语言叫绝,为学生满意的回答击掌,为充满童真稚气的表情发出会心的微笑……其实,这不由自主的一切正源于我对自己专业的那种根深蒂固的情感与依恋。不管我自己是否意识到,这份情愫并没有因为离开讲台而淡化。不知有多少次,我看着讲台发呆,曾经当过教师的老台长看出了我的心思,调侃道:“傻丫头,这讲台不跟你的播音台一样吗?”是呀,一个教育电视主持人所应具备的卓越的口才、精湛的思想文化素养,不也正是一个优秀的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吗?也正因为如此,我在离别讲台五年后,重新站在讲台前的感觉竟是那样的熟悉,仿佛它始终与我同在。

离开故乡来深圳后,我面临着职业的重新选择。我常呆坐着,看夕阳西下,火车北返,几多忧郁、彷徨。那天晚上,我久久地伫立窗前,深邃的天空群星闪烁,这闪烁的星辰多像学生们调皮而又清纯的目光啊!我不由自主地打开相册,寻找昔日学生的身影,无意中翻到了一张绿莹莹的贺年卡。这是我曾教过6年的学生任毅在破格升入北京大学后寄给我的,上面写着:“陈老师,我离开您快五年了,但我始终没有忘记您对我的教诲,没有忘记您教我的汉语拼音。现在,这里的同学都说我的普通话讲得好,我每次都是自豪地告诉他们:‘这是我的小学启蒙老师教的。’……”也许,这只是一篇平淡无奇的短文,而在我,则成了一种启示和诱导,我从中看到了自己对学生的影响。正如布鲁纳所说:“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这小卡片让我读到了记忆中天真活泼的形象,读到了自己的业绩,读到了一个永不破灭的希望。

天底下还有比得到莘莘学子发自肺腑的感激和赞美更叫人快乐的吗?一缕眷恋的柔情,一股燃烧的热情萦绕着、激荡着我的心!也许,教育过程中由学生带来的酸甜苦辣在每一位教师的心里,都有一本说不完的故事,学生哪怕是道一声“老师好”,或者留下一个微笑,园丁们也会感到莫大的欣慰。这种甜美的感受并不在于毕业生的回报,而在于教书育人本身所蕴含的无穷乐趣,以及桃李芬芳时的满足感与成就感。正如孟子所云:“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至乐也。”一种昔日从教的美妙感与带有失落意识的幸福感驱动着我做出了重返讲台的抉择。我庆幸,校园重新选择了我,讲台一直在等着我。于是,我又踏上了这由智慧、情感、信念、理想融汇成的三尺讲台。

不知有多少人问过我:“从教育电视台回到讲台,你是怎么想的?”可以说,教育电视播音员与节目主持人做的也是为人师表的工作,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观众领略他们的风姿,倾听他们的声音。我乐于接受作为一个电视主持人在才学、气质、智慧、品貌等诸方面的挑战,同时,出众的荧屏形象与高超的节目主持艺术更是我仰慕的境界。不必讳言,我喜欢面对成千上万电视观众的那份喜悦与惬意,然而,我更喜欢讲台下圣洁无瑕的孩子们那真诚的信赖与渴求知识的目光,喜欢讲台那道独特的诗意盎然的风景线。

跨上讲台,你就成了孩子们眼里的百科全书,成了孩子们心中的鲜红太阳,你会沐浴到人间最温暖的春风和雨露,体验到世上最珍贵的情谊和友爱。我崇拜讲台的高尚圣洁,在这里,你会生出一种无言的神圣与庄严;我景慕讲台的淡泊宁静,在这里,你会有一种摆脱了世俗喧闹的踏实与坦然;我感谢讲台的养育与磨炼,在这里,你会有一种自我升华的愉悦。育我者,讲台;成我者,讲台!讲台,将永远是我心灵的归宿与依托。三尺讲台,融进的是辛劳,是陶醉,融进的是师德,是师魂。

讲台,神奇的土地;讲台,魂牵梦绕教师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