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演讲稿点评

演讲稿点评

时间:2022-10-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列出了几篇不同类型的演讲稿,分别从写作要求的不同侧面进行了点评,由此可看出演讲稿在写作中的基本情况。亲爱的朋友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欢庆成立50周年之际,授予我“友谊奖”,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因为它正式表明了12亿中国人民的友谊。作为一个国家,中国将其体现在对和平与发展的呼唤、提倡及其坚持不懈地与其他国家人民建立友好关系上。再一次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向你们表示祝贺。

五、演讲稿点评

下面列出了几篇不同类型的演讲稿,分别从写作要求的不同侧面进行了点评,由此可看出演讲稿在写作中的基本情况。

(一)演讲的语言与结构分领

中国人能够创造奇迹

亲爱的朋友们:

我想,在座的各位一定与我有着共同的感觉:在短短的几分钟里表达我对中国的感情确是一个艰难的任务。[开场语言能拉近与听众的距离]

所以说其艰难,是因为中国具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她的天空下生活着世界上1/5的人口,她是绘制21世纪世界蓝图的最大参与者。我说艰难,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是20世纪后半叶世界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因为中国在最近20年中取得的成就是许多国家和民族在这样短的时间内难以实现的;是因为整个世界应该授予中国最伟大的人权勋章。请问,把占世界1/5的人口从穷困和死亡中拯救出来,使其过上体面的生活,有比这更伟大的成就吗?

我真要嫉妒自己,嫉妒任何一位生活在中国,特别是在这一时刻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了。因为,我亲眼目睹了这里目不暇接的发展,亲身感受到这里惊天动地的变化。如果说我对中国成就的一切惊叹不已,那并不意味着我诧异不已,因为建筑了万里长城的人们是能够创造奇迹的!拥有如此深厚的文明遗产的人们,决不会因一次跌倒、一次失足而放弃伟大的征程。

亲爱的朋友们[相同的短语引领三个段落],惊诧我的出生地——埃及的金字塔与你们的长城相距万里,但是,我从未觉得自己是中国土地上的陌生客,是中国人中的外国人。每当我离开北京时,心中总怀有深深的眷恋和强烈的回返之感。在我与中国的一切之间、与中国有关的一切之间,出现了一种奇怪的关系,使我于1997年7月1日之前背上行囊,前往香港,以把它的回归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记忆之中;也是这种关系,使我非常珍重在1999年10月1日与你们同在,置身于你们中间;还是这种关系,会在今年12月把我带向澳门,目睹其回归中国怀抱。我真诚地希望能在不远的将来,与你们同庆台湾问题的解决,同庆中国大家庭得以团圆。就是这种关系,使我在谈起中国时,如我们的一些朋友们所说的那样,感情同中国人一样深厚。

亲爱的朋友们,50年前,中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在天安门上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1982年,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上果断地宣布:我们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扩大对外交流。到199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江泽民主席又郑重宣布:中国决不放弃改革开放政策。此时此刻,我想起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哲人孔子曾经说过:“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今天,中国确确实实地知道了上天所欲。

亲爱的朋友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欢庆成立50周年之际,授予我“友谊奖”,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因为它正式表明了12亿中国人民的友谊。生活在中国人民中间的人们,都了解中国人民对友谊的崇尚和珍视,他们把友谊视为一种生命的价值。作为一个国家,中国将其体现在对和平与发展的呼唤、提倡及其坚持不懈地与其他国家人民建立友好关系上。

再一次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之际向你们表示祝贺。我要对你们说,是你们伟大的人民使我热恋这个国家,成为她忠诚的情人。在这个国家里,我感受着中国的温暖,享受着朋友的挚爱。最后,我要对你们说:我爱你们,中国人民![收束全文]

(侯赛因·伊斯梅尔·侯赛因——埃及)

【点评】这篇演讲稿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其成功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语言真挚,运用排比、反复、设问等修辞手法,表达真挚的情谊;材料取舍得当,紧扣“中国人能够创造奇迹”这一主题立意,选取真实材料表情达意;独特的结构,跌宕起伏,以四个“亲爱的朋友们”领起几个段落,组成一个并列结构,再用最后一段总结,把演讲者的真情实感全部抒发出来了。

(二)演讲的观点与论证的深刻

读书与革命

现在我因为职务上的关系,不能不说几句话,可是有许多好的话,以前几位先生已经讲完了,我再没有什么话可讲的了。[开场话语质朴,灵变]

我想中山大学,并不是今天开学的日子才起始的,30年前就已经有了。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革命、宣传运动,失败了又起来,这就是他的讲义。他用这样的讲义教给学生,后来大家发表的成绩,即是现在的中华民国。中山先生给后人的遗嘱上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中山大学就是“努力”的一部分。为要贯彻他的精神,在大学里,就得如那标语所说,“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因为大学是叫青年来读书的。[追述历史,为提出观点而铺底]

本来,青年原应该都是革命的。因为在科学上已经证明:人类是进步的。以前有猿人,或者在50万年以前吧——这是地质学上的事,我不大清楚,好在我们有地质学专家在这里,问一问便知道,——后来才有了原人。虽然慢得很,仅可见人本来是进化的、前进的。前进即革命,故青年人原来应该是革命的。但后来变作不革命了,这是反乎本性的堕落,倘用了宗教家的话来说,就是:受了魔鬼的诱惑!因此,要回复他的本性,便又另要教育,训练,学习和工作去了。

中山大学不但要把不革命、反革命的脾气去掉,还要想法子,引导人回复本性,向前进行到革命的地方。

说革命是要有经验的,所以要读书,但这可很难说了。念书固可以念得革命,使他有清晰的、20世纪的新见解。但,也可以念成不革命,念成反革命。因为所念的多属于这一类的东西。尤其是在中国念古书的特别多。

中山大学在广东革命政府之下,广东是革命青年最好的修养的地方,这不用多说了。至于中山大学同仁应共同负的使命,我想,是在中山大学的名目之下,本着同一的目标,引导许多青年往前进,格外努力。

然而有一层又很困难。这实在是中国青年最吃力的地方了,就是一方要学习,一方又要革命。

有许多早应该做的、古人没有动手做便放下了,于是都压在后人的肩膀上,后人要负担几千年积下来的责任。这重大的事,一时做不成,或者要分几代来做。

因此,青年们要读书不忘革命,的确是很吃若,很吃力的了。但,在现在社会状况之下,又不能不这样。[讲述读书与革命的辩证关系]

青年应该放责任在自己身上,向前走,把革命的伟力扩大!

要改革的地方很多:现在地方上的一切还是旧的,这些都尚没有动手改革。我们看,对于军阀,已有黄埔军官学校同学去攻击他,打倒他了。但对于一切旧制度,宗法社会的旧习惯,封建社会的旧思想,还没有人向他们开火!

中山大学的青年,应该以从读书得来的东西为武器,向他们进攻——这是中大青年的责任。[阐明主旨]               (鲁迅)

【点评】全篇言辞质朴,短小精悍,观点鲜明,议论精深,论证了读书与革命的辩证关系,激励青年人要把责任放在身上,把革命的伟力扩大。言语通透又语重心长,使青年学子从中受到了启发和教诲。从演讲观点的表露及论证性上讲,不失为一篇精辟的演讲辞。

(三)演讲的选题

诚 信

近年来,人们对诚信的呼吁越来越强烈,这也许并不是中国古人的诚信记录比现在好得多,而是现在人们的诚信意识在缓慢地苏醒。这恰如分蛋糕一样,早些时候,我们的面前其实没有蛋糕,所以大家一团和气,没有什么可以争执的东西。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大概是有了一个蛋糕可供众人分配,但蛋糕不够大,并不能保证每一个人可分得心满意足的一块,况且又没有特别清晰可信的分蛋糕的规则,结果众生你争我夺甚至尔虞我诈,无非是想让自己的那一块做得大一些,自然,别人的蛋糕就少了。这个时代,人们对诚信的呼唤最为迫切。随着社会的逐渐富足,蛋糕做大了,分蛋糕的规则也明确了,社会诚信就会好得多。因此,中国人现在如此迫切地呼唤诚信,并非倒退,而是我们正在爬坡。[用比喻增强形象感,引出话题]

古时候杜甫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时,他作为寒士之一是有切肤之痛的;而白居易吟唱“地不知寒人要暖,少把人衣作地衣”时,我相信他尽管位高爵厚,但也是出自真诚的。因为我们曾经太贫苦,所以诚信可能总是一种在梦中浮现的奢侈品。

现在中国渐渐地走向富裕了,因此诚信问题一下子就凸现出来,我们身边几乎充斥了各种不诚信的企业和个人,各种极其富有想象力的欺骗,例如给馒头里放点洗衣粉;给猪喂点瘦肉精或多多注水;给甲鱼、鳝鱼喂点避孕药等等,让人叹为观止。各种企业的虚假广告、产品和利润,更是层出不穷,以至于有人发起寻找中国股市中令人尊敬的上市公司这样的事。为什么诚信突然缺失而我们如此迫切地呼唤诚信?

现时人们对诚信的渴望,实际上具有某种预言的性质。如果我们仍然一无所有或者要斗私批修,那么我们自身尊重生命、财产和自由的意识就仍然沉睡未醒,恰恰是改革开放20年,唤醒了人们内心沉睡的意识,而在醒来时我们又处于蛋糕尚不够大的年代,所以就有了各种不诚信的纷争,其实背后,不过是个利字也!但这依然是一种进步而不是倒退。我们常常说美国等国民诚信到比较傻的程度,但百年前美国人也并非现在这样有诚信,以前美国的汽车旅馆中,手纸、茶杯乃至毛巾的不翼而飞,几乎是家常便饭,在物质财富很丰裕后,这样盗窃细小财物的行为就少得多了。中国许多地方也是一样,像福建晋江、浙江温州等等,其地方产品都曾经是假冒伪劣的代名词,但现在地方经济和法治发展到一定阶段,他们自己就起来要讲究诚信,并且已经和当年之吴下阿蒙有了天壤之别。这大概就是我们所说的衣食足然后知荣辱,仓廪实然后知礼节的意思吧!

如何呼唤诚信回归?有两手政策,一手当然是做大蛋糕,让每个国民至少有能维持温饱的一份,这大约就是“发展才是硬道理”吧!另一手是要确立分蛋糕的规则,否则朝令夕改,个人和企业就难以有讲诚信的基础。一个蛋糕如何才能分得公平?这需要权力的制衡机制,例如一个人拥有先切蛋糕的权力时另一个人相应地应拥有先挑蛋糕的权力,这样一块蛋糕才能分割得均匀。没有制衡的权力,我们就不能期望权力拥有者会卑微谨慎地使用权力,而多半会以权谋私。这样分蛋糕过程中,如果立规矩者没有规矩,那么社会诚信的基石就非常不稳固,并且最终影响到国民们努力做大蛋糕的辛苦劳作。

所以,中国呼唤诚信,就需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没有诚信规则,社会就会蜕变为水泊梁山的状态,即使是君子,也只能大块吃肉,大碗喝酒,否则其他人就要对其实施“君子可欺之以方”;有了诚信规则,大家才能无论内心愿意或不愿意,至少行为上要可信。两手硬就是说发展经济要硬,完善市场经济框架也要硬,政府诚信的蚀空或缺失,始终是一个社会现代化和文明化的致命软肋。 (佚名)

【点评】这篇演讲稿涉及的主题是当代社会最令人忧思的问题,也是很多人目前没有弄清的问题,所以,入题好是这篇演讲稿最大的特色。作者在论证时以一种严肃的态度首先摆出问题,然后从现实的角度历数诚信的缺失,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观点:如何呼唤诚信的回归。辞稿结构清晰,层次较为分明,引用语句合理。

(四)演讲的口头语言

决不向偏见低头

朋友们:

我应该算是那种“你说我不行,我偏要证明我能行”的那种倔强自尊的人。出身农门却不甘庸常,身材矮小却心比天高,这些念头就像暗礁,很早就潜伏在我思维的海岸。每每偶露峥嵘,偏见便如飓风狂涛般向我齐袭。所幸的是,面对各种非议与短视,多年来,我从没选择用语言同其交锋,而是笃信“世人睥睨我自笑,来日令尔惊苏秦”,用最后的实绩逐一否定那些愚蠢而浅俗的一面观,在偏见的惊涛骇浪中,硬是建起了不屈的命运“高脚屋”。

当兵前,我曾在某沿海城市打工,这对于刚刚步出皖东乡野的我简直如同“糠箩掉入米箩里”,但我却时常感到活得憋屈,因为我忍受不了城里正式工那种鄙夷而冷傲的目光。一天,一名“白领工”发现我在打工之余居然还向《黄金时代》和《演讲与口才》投稿的秘密后,当着众人,嘲弄地对我说:“哥们儿,这可是全国畅销的名杂志呵!你腿上的泥巴还没洗干净,就想当文人啦?”当时我简直被他气炸了!几乎淹没在这巨大的屈辱之中,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要用实绩否定他的谬论!”为了“雪耻”,我开始玩命般地读书写作,当年就在《黄金时代》上发表了一篇人生随感。此后不久,我入伍了,我多年积累的“文学底肥”终于派上用场,先后在全国二十多家报刊发表两百余篇文章,因为新闻报道成绩突出,二十多次立功受奖,并由战士破格提干。其中刊在1996年12期《演讲与口才》上的《矮,我生命的鼓点》还在全国演讲稿征文中获奖。虽然这些都是不值一提的昨日流星,但对于当年的短视者却是一个有力的掌掴。

偏见,是人类的低级体验,它总是伴随浅俗而生,以尴尬收场。尽管许多人反感它,但真正操作起来,大多却是“当局者迷”了。

穿上军装的第六个月,我们团举办文艺晚会,营领导决定让我表演诗朗诵。没曾想,消息传出,顿时在营里炸开了锅。一名“集体荣誉感”特强的老兵,当即找到我,非常直露地告诫我:“你个子那么矮,根本不能在台上亮相,在后台配音倒还凑合。”那丑陋而世俗的偏见呵,又一次灼痛了我倔强的自尊。“剑不如人,剑法胜于人”,我在朗诵稿上激奋地写下了九个大字激励自己逆水行舟。那天,我的朗诵非常成功,拿了奖,还受到首长们的高度赞扬。

诸如此类的“先抑后扬”的人生喜剧,我已是不止一次地“领衔主演”了。读军校时的第一次演讲比赛,因为个矮,上场时我不得不将麦克风做大幅度的降低调整,台下顿时一片哄笑,有人甚至还鼓起了倒掌,但很快全场寂静无声,也许是被我激情的演讲感染了。当晚,我摘取了比赛桂冠,第二年又蝉联全校演讲第一名。在校两年,几乎每个学期,我都要在全校集会上登台发言、演讲或朗诵,并几次被兄弟军校邀请做此类表演。

今天,当我以一名“过来人”的目光重新审视偏见时,才发现偏见这厮总是在人们信心不足时乘虚而入,误导人生;但在百折不挠的勇者面前,它最终会不堪一击,落荒而逃。它是所有企盼成功者必修的人生一课,是一道令人伤痛而又催人奋进的人生方程式,它的根只有一个——永不言败!在未来迢遥曲折的人生征途中,我将一如既往地把自己这种“用实绩否定偏见”的斗士风范和钢铁逻辑融入整个生命流程,给那些受困于偏见畏缩不前的人们送上昂奋激越的人生范本,更给那些经常小觑别人滥发高见者以深刻的警醒:偏见对自己是一幕暴露肤浅叽叽喳喳的闹剧而已,对别人却是一阵暗中催人化蛹成蝶的密集的鼓点。(佚名)

【点评】本文开场突兀,寥寥几句便使自己的性格特征形象化,也能很快抓住听众的注意力。在讲述自己的一段打工经历时,用了极浅显的口语,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并通过这段经历引出关于“偏见”的话题,显得自然、流畅。文章的结尾也是演讲者抖出观点的一大亮点,使演讲在最高潮时戛然而止。

(五)演讲的语言气势与修辞

道德教育势在必行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你们好!

登上昆仑,才知道什么叫做高峻;来到虎门,才懂得什么叫做雄伟;目览黄河,才知道什么叫做壮阔;游览长城,才体会什么叫做巍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伟大的祖国母亲给予我们如此丰厚的物产,同时以她博大的胸怀哺育了生生不息、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

古老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我们不难忘记: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因忧患国难而投汨罗江;童稚时的孔融将最大最好的梨让给长辈的动人故事;三国时的诸葛亮,心胸开阔,七擒七纵孟获;老子在《道德经》中嘱咐我们“做一天人就要讲一天道德”。这一切的一切,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人的道德所在。

社会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弹指一瞬间,人类已昂首进入了21世纪。在这一漫长的岁月里,中国战胜了衰落走向振兴;战胜分裂走向统一;挣脱屈辱走向奋起。中国正以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自己。而关于公民道德修养的任务也势在必行。因为没有伦理道德的社会,将何其混乱不堪!

同学们!朋友们!你们是否还记得这样一篇报道:一位清华大学的学生,为了一个愚蠢的想法,残忍地将一瓶高浓度的硫酸泼向黑熊的事件。听过这篇报道后,我的心在颤抖,在滴血!我似乎听到了一声声撕心裂肺的惨叫。我似乎看到了黑熊的面孔。那残存的一只眼睛无助地、黯然地望着一切。不!是仇恨地望着一切。它真的不明白,那口口声声称自己是朋友的人类,为什么要如此凶残地伤害自己。血不停地涌动着,不时传来皮毛烧焦的“嗞嗞”声,它愤怒了,它竭尽全力地站起身来,重重地捶打着上锁的铁门,以垂死的挣扎向人类示威。慢慢地,殷红的血浸透了大片土地,黑熊带着满腔悲恨昏厥过去。那一幕幕,一声声,你看到了吗?你听到了吗?你想过了吗?我不断地问自己,这都是为什么?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竟然会有如此不道德的行为,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社会在发展,知识在爆炸,而人类的道德观念却越发淡薄了。人们置身于高质量的生活中,陶醉于灯红酒绿之下,却忽略了做人的基本原则:那便是德。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的。如果人们的道德修养落后于时代,那么这个社会必将停滞不前。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面对一个新科技、新信息、新体制不断涌现和竞争异常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在掌握科学文化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尤为重要。

那么我要问,对于一个青年学生,道德究竟是什么呢?其实道德就是宽容、创造、诚信、勤劳、创新、奋斗!

众所周知,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宽容就是从大局出发,不计较个人恩怨得失。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得好:“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但要真正做到宽容,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业精于勤荒于嬉”。勤奋不仅能补先天不足,还能精益求精,更上一层楼!

一个人要自立,一个民族要振兴,一个国家要富强都离不开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壮大起来的。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在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奋斗中成就伟业,在困苦中创造辉煌,靠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无一不是艰苦奋斗的精神。“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古今中外,无数经验表明:艰苦奋斗,事业必成;贪图享受,自毁前程。

这是一个充满了创造的世界,这是一个呼唤创造的时代。同学们,朋友们,让我们牢记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话:“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勇敢、主动地去开拓、去创造,让生生不息的创造力成为托起我们民族未来、祖国希望的脊梁吧! (佚名)

【点评】本文的语言气势淋漓,颇有力度,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开篇即以排比句式构成一种恢弘气势,使听众受到极大的感染,并以充满号召力、鼓动性的言语作结尾。

(六)演讲的情感表达

烛  光

朋友,你可知道革命家肖楚女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

蜡烛,默默地燃尽自己,无私地奉献光明。

烛光,使我想起我的班主任——全国优秀教师邹秀云老师。那是我踏进校门的第一节课,上课了,邹老师踏着铃声迈进了我班的教室。她温和地说:“同学们好!我是你们的班主任,教数学课。我们都是这个班的主人,在讲台上我是老师,在讲台下,我希望能成为大家的知心朋友。”一见面,“知心朋友”这四个字就震撼了我们每个同学的心,使我们大家都感到十分温暖。

从这一天起,邹老师就根据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自己的教学方案。开学的第二天,邹老师给全班每个同学发了一张纸,一面印有她亲手画的一棵未长叶的小树苗。她对我们说:“老师好比园丁,同学们好比这棵小树苗,希望同学们每人写出自己的理想和计划,附在这张印有小树苗的纸上。以后无论是德育、智育、体育优胜者,都要在这棵小树苗上添上一片小叶子,三片叶子一朵花,三朵花一个果,希望我们都能把丰硕的果实挂满树枝。”

德智体美结硕果活动的开展,很快就在全班掀起了互帮互学的热潮。同学们不但主动到校外学雷锋做好事,而且在课外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相互讨论和练习着一道道数学题。一年四季,酷暑严冬,我们天天如此。短暂的一年时间过去了,我们班的学习成绩已由年级最后一名上升到前六名。张明宇同学在全校年级数学竞赛中,还获得了一等奖。一朵朵小花,一颗颗果实,挂在了同学们那棵小树苗上。

树上已挂满了丰硕的果实,我们也渐渐长大了,头脑也变得越来越复杂。近几年,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也刮进了校园。使大家感到十分迷茫。有的同学问:“老师,为什么人们越来越看重金钱?”“在社会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走上犯罪道路?”“为什么办事必须请客送礼?”面对这种情况,邹老师总是耐心地教导我们,从心理和人格上去影响我们,陶冶我们的情操。

记得在最后一次班会上,邹老师眼里含着泪花,深情地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你们长大了,毕业后各自都要走上不同的生活道路,但无论将来干什么,都时刻不要忘记做一个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我们望着她那满脸皱纹的和蔼面庞,聆听着她那如甘泉般的话语,感到她多像关心、体贴我们的妈妈呀!而我们此刻的心情,正如一首歌中唱到的那样:妈妈,我多想对您说,话到嘴边又咽下。妈妈,我多想对您笑,眼里却点点泪花。啊,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啊,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脸颊印着这多牵挂。妈妈呀,女儿已长大,不愿再牵着您的衣襟走过春秋冬夏。啊,妈妈,女儿自有女儿的报答。

此时,我不禁想起文学家肖伯纳曾经说过:“人生不是一支短暂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                      (佚名)

【点评】本文主题深刻,感情真挚,纯真无邪,通过叙事抒情,结尾呼应开篇,“情浓”是本篇的最大特色。

【注释】

[1] [苏]娜·康·克鲁普斯卡娅. 列宁是怎样写作学习的.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23

[2] 叶圣陶,夏丐尊. 文章例话. 开明书店出版,1937. 13

[3] 鲁迅. 答北斗杂志社. 鲁迅全集(第四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89

[4] 《庄子·天道》

[5] 清·刘大櫆. 论文偶记

[6] 叶圣陶. 一些简单的意见.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63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