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70年代以来_电影题材创作特征

70年代以来_电影题材创作特征

时间:2022-08-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70年代开始,苏联电影进入了以战争、政治、生产和道德四大题材为代表的一个新阶段。

二、70年代以来——四大电影题材创作热潮

和其他艺术的命运一样,在苏联这一时期,电影一直在文艺政策的指向性引导下,经历着或是繁盛或是衰弱的起伏过程,但只要政治的严密控制出现稍微松动,苏联电影就会尽量伸张艺术的个性独立,恢复艺术的自觉与尊严。1972年,苏联国内的社会生活在经历了短暂的压抑之后,出现了宽松的景象。这一年,苏共中央重新思考了发展电影事业的政策,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发展苏联电影事业的措施”的决议。由此,电影再次出现了繁荣。从70年代开始,苏联电影进入了以战争、政治、生产和道德四大题材为代表的一个新阶段。但是,时代毕竟改变了,整体的社会思潮和中心问题也在发生变化。如果说50年代后期开始的苏联电影在强力反拨前一时期对个人的忽视这种倾向的基础上,将人的悲剧命运重新放置在时代的中心课题当中,那么从70年代开始,电影在继续关注人的同时,却悄悄地改变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方式。在战争题材的影片中,英雄主义回到了人们的视野,而在其他题材的影片中,苏联当时的社会现实引起了电影艺术家的普遍关注,他们开始从各种可能的角度探索有关道德主题的表现,对精神和道德因素对于社会所产生的影响给予了深刻的反思。

战争永远是苏联电影中一个无法饶过的主题,70年代开始,被称之为第三代战争片的一大批优秀影片出现了,这些影片体现了“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有机结合”。这些影片逐渐转向表现苏联官兵在战争中的英雄行为,把激烈的战斗和前线平凡的日常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揭示主题,著名的影片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和《热雪》等。在这同时,出现了另一类的场面宏大的战争片,其中以奥泽罗夫导演的五集文献性故事片《解放》为代表。影片刻画了从两军统帅部到普通战士的角色形象,忠实记载了苏军开始反攻到德军全军覆没的全过程,从一个全景角度来表现战争,堪称史诗式的巨作。拍摄于1972年的影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第三代战争片的发端与代表作品,这一类影片还有《只有老兵去战斗》(1973)、《活到黎明》(1975)、《他们为祖国而战》(1975)、《受伤的小鸟》(1977)、《没有战争的二十天》(1977)等代表作。

第三代战争片既赞美为革命英勇献身的精神,又揭示了战争对人类幸福生活的摧残。在50年代强烈的感情控诉之后,电影艺术家对卫国战争的思考,不再倾注于对战争的控诉和对人性毁灭的叹息,而是重新展示苏联历史上一段伟大的胜利。这时期大多数战争片表现的战斗是局部的,规模较小。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影片将镜头对准了事件中的人物,着力刻画苏联战士的英雄主义精神和这些战士丰富多彩的内心生活。人道主义和爱国精神体现在主人公的英雄行为当中,而人道主义是英雄行为的一个充实。这两方面内容的结合使影片的内涵深刻,富有人性意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img47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苏联

苏联第三代战争片中的主人公往往身陷悲剧处境,身心遭受极大的创伤,但是,在陷于绝境之后,他们身上的英雄主义品质却愈发地光彩夺目。比如罗斯托茨基拍摄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一方面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另一方面又表现了战士的英雄气概。影片讲述1942年夏天,瓦斯柯夫准尉带领两个班的女高射机枪手驻扎在一个小车站旁的村子里。车站周围是战略要地,敌机经常来轰炸或骚扰。一天,班长丽达在邻近的树林里发现了空降的德寇。于是,瓦斯柯夫带领一支由丽达、冉妮娅、丽萨、迦尔卡、索妮娅等5个姑娘组成的小分队到林中去搜捕德寇。在与敌人交战中,姑娘们一个个牺牲了。班长丽达受重伤后不想拖累瓦斯柯夫,她托付瓦斯柯夫去找她儿子,随即开枪自杀。瓦斯柯夫疯狂地冲进德寇在林中的营地,活捉了4个俘虏。影片的结尾是20年后,瓦斯柯夫带着已成长为青年军官的丽达的儿子来到当年战斗过的树林里,找到了当年这5个女兵的坟墓,给她们立了一块大理石的墓碑。一些没有经历过战争、到当地来旅游的欢乐的年轻人,不由自主地对着墓碑肃立志哀。影片选择了5个姑娘作为影片的主人公,以一个非常独特的角度去表现战争的残酷。充满青春活力的年轻姑娘本是与战争不相容的,她们应该与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应该有幸福的爱情,但她们却遇到了战争。影片以一种鲜明的悲剧意识,让活跃的生命、金色的年华和美丽的身躯毁灭给人看,从而控诉了侵略者侵略战争的罪恶。《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一方面表现了战争的严酷,战争对个人幸福的破坏,对女兵青春的毁灭,另一方面也充分表现了女兵们为保卫祖国而自觉献身的精神,表现了她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只有老兵去战斗》是另外一部具有英雄气质的影片,影片描写的是卫国战争中期由蒂塔林柯大尉担任队长的空军某部第二航空大队的战斗生活和日常生活。故事情节非常简单:战斗十分艰险,经常有战士伤亡,必须不断从空军速成学校的毕业生中补充人员。毕业生刚来时一般只有十七八岁,因此,但凡有危险的任务,都是由有战斗经验的二十二三岁的老兵去执行。影片中年轻的战士和军官都具有一种青春的激情和对生活诚挚的热爱,但是,在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他们又表现出了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以英雄主义的豪情领受了死亡。战争影片新的变化,还表现在题材的进一步拓展以及理性思考的深入。例如《受伤的小鸟》并不直接描写战争,而是反映在战争中幸存下来的儿童以及他们失去了所有亲人后产生的变态心理。影片的主人公阿廖沙的父亲在战争中牺牲了,他从来没有领略过亲人的抚爱,所以把孤独心灵的全部感情,倾注在女老师安娜身上。安娜与一位男老师经常在一起表演节目,阿廖沙对男老师十分嫉恨,对他满怀敌意。另外一个孤儿里亚哈恩金每当看到孤儿院外面的法西斯俘虏时,总是无法忍受让他们活在世上。他悄悄地贮存了一些雷管想去报仇,结果把自己炸死了。和塔尔柯夫斯基《伊凡的童年》相比较,影片虽然都以儿童为主人公,但很明显,《受伤的小鸟》已经将视野悄悄地转向了战后国内生活的场景。影片在向人们宣示,战争虽然早已结束,然而它造成的严重后果却是久远的,它在几代人心灵中留下的创伤,不能在短期内平复。

这一时期的战争影片在表现技法上,继承了50年代诗电影的传统而又愈发的细致。这是一些激情四射的艺术,它们不仅有着博大深邃的精神境界,而且以其充满激情的结构将电影艺术带到了一个新的境界。生活的苦难造就了艺术的激情,真正的激情使激情的形式自然而然地诞生了,这就是苏联电影优美、博大、深邃甚至忧伤的真正原因。《这里的黎明静悄悄》从片名到叙事结构,从故事发生的环境到战斗前后一幕幕情景,每一个细节,都浸透着诗的韵味。影片采用了鲜明对比的表现手法,以一组虚幻的彩色画面来表现女机枪手们曾经有过或可能会有的爱情和幸福,又用另一组严峻的黑白画面来表现女战士们现实的战斗生活。两组画面交替出现,相互辉映,造成强烈的对比,从空间的情绪色彩上创造了“诗的情绪结构”的意境,使影片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如果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表现了战争,更确切地说是表现了人们对战争的思索和情感。那么《只有老兵去战斗》则完全摆脱了戏剧结构,没有戏剧性的纠葛,也没有矛盾冲突,只是一场对卫国战争时期的战斗生活的回忆。影片穿插了大量的歌唱和演奏片段,在节奏的调节上使影片张弛有度,通过镜头的剪接,使战争的严酷和战士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联系了起来。

用“伟大”一词形容俄罗斯精神恰如其分,在他们的一切艺术种类中,苦难的气质异常的鲜明,这和那种博大悲悯的民族精神相关,苏联的电影普遍具有一种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的电影都没有的东西——厚重感。每每到一个传统民族精神发生潜在危机的时代,俄罗斯艺术家便会以几乎是直觉的艺术敏感,将艺术的中心转向对社会的关注和批判。70年代以来,道德题材的影片开始集中出现在苏联电影的银幕上。这一类影片的时代背景是,在社会结构保持了一定时间的稳定后,苏联“市侩主义”、“物质病”的社会疾病慢慢地泛滥了起来,这种倾向和俄罗斯传统中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产生了内在的冲突,敏感的艺术家开始从各个角度探索有关道德主题的表现。产生于这一时期的影片有,《个人问题访问记》、《莫斯科不相信眼泪》、《辩护词》、《古怪的女人》、《两个人的车站》、《被遗忘的长笛曲》、《愿望的年代》、《小薇拉》、《白比姆黑耳朵》等等。这些影片或是以一种深深的同情注视影片的主人公,或是带着苦涩的微笑揭露社会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一时期的苏联道德题材的电影,重新与传统产生了遥远的呼应。

《个人问题访问记》讲述一个女记者的故事,她为上访的人们四处奔波解决问题,无暇顾及丈夫的感情。尽管她依然照看孩子,也没有耽误烧饭,结果她的丈夫还是另觅新欢了。女记者索菲科在街上漫无目的地闲逛,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影片广泛地表现了社会中存在的各类问题:特权阶层占用孩子们操场的问题,老人晚景孤独的问题,家庭、伦理、道义等各种问题纷纷涌现,抒情的手法流露出了深沉的忧郁。索菲科偶然在街上遇见丈夫与一年轻女子作亲密状相携而行,但她始终没有与丈夫吵闹,没有揭穿。她为无数人解决各种各样的家庭问题和情感问题,最终自己却百无依靠,只能与情断义绝的丈夫平静分手。他们道别的镜头里黄叶纷飞,暗示了一个感情的秋天。俄罗斯女声合唱的音乐,将一个紧张忙碌而无可奈何的主题表现的恰到好处。男同事对索菲科的好感淡淡地出现在影片中,这个插曲的虚化描写,显得韵味十足。不时出现的闪回,将索菲科接触的人的世界与她自己的生活和思考紧紧连接起来,结尾处混乱的混杂声音是对索菲科心情的艺术表现,这其实是在说,一个表面上再坚强的女人,面对这些,也无法豁达一笑。

《辩护词》则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了对待爱情和生活的态度问题,以及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影片女主人公伊琳娜是法律咨询处的律师。她正忙于筹划婚事,此时被指派为一个女犯人莉娜辩护。莉娜被指控企图用煤气使情人费佳耶夫与自己同归于尽。伊琳娜了解到,莉娜为了费佳耶夫的深造,甚至以自己献血得来的补贴请人给他补课,但费佳耶夫在学成之后却抛弃了她,爱上了别人。伊琳娜在法庭上以凛然的正气和对人的关心陈述了一篇捍卫道义的辩护词,使法庭对莉娜从轻量刑判处三年徒刑,缓期执行,当庭释放。伊琳娜对照这一案件重新考虑了自己与未婚夫鲁斯兰的关系,她发现对爱情和事业缺乏激情与理想,于是决定不和鲁斯兰结合了。伊琳娜在莉娜身上看到了一种强烈的爱情,这种爱情离开恨只有一步的距离,莉娜是在受到莫大的屈辱,被推到绝望的边缘时才被迫犯罪的。影片具有陀思妥耶夫斯基对生活中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小人物的极度关怀和受难思想,出于对理想生活的激情追求,人物命运陷入到了一个激烈的冲突处境。

img48

两个人的车站,苏联

1956年以喜剧片《狂欢之夜》开始了自己电影生涯的艾·梁赞诺夫(Eldar Ryazanov,1927—),在这一时期创作了一批成熟的喜剧影片。他的喜剧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纯喜剧,如开山之作《狂欢之夜》(1956年)、《没有地址的姑娘》(1958年)、《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1973年)等。剩下的一类是悲喜剧。像《两个人的车站》(1982年)、《被遗忘的长笛曲》(1987年)等。此类影片通过滑稽的场景和节外生枝的情节变化让人们瞥见喜剧背后生活的忧郁本质,让人笑中带泪,在松弛调侃的表层叙述下隐藏着生存境况的荒谬与可笑,是一种令人尴尬的真实。梁赞诺夫凭借影片轻松的幽默形式和针砭时弊的深刻内涵赢得了观众,在他拍摄的影片中,主人公大多为“小人物”,他们往往地位卑微,在社会的底层为生活挣扎、奔波,但又常常具有善良而热情的秉性,为了尊严不惜牺牲所有。梁赞诺夫善于通过平庸琐碎的日常小事挖掘他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现他们的喜怒哀乐。俄罗斯的幽默有着这个民族独特的印记,在灵魂的骚动与不安之中,它带着一种忧伤的苦涩。梁赞诺夫的喜剧片无疑是对俄罗斯民族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有大量的国内外古今文学名著被搬上了银幕。苏联解体前的20多年时间内由国内外文学名著改编拍制而成的影片有40多部。其中由外国名著改编拍摄的影片《哈姆雷特》和《奥赛罗》尤为引人注目。而由国内名著改编拍制而成的则有《苦难的历程》、《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静静的顿河》、《白痴》、《卡拉马佐夫兄弟》以及《罪与罚》等。这些影片具有苏联电影的普遍特点:关注人生的终极意义,关注人的宿命和归属。在苏联的电影中,这是一类艺术性极高的作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