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法斯宾德导演代表作品,法斯宾德导演电影风格

法斯宾德导演代表作品,法斯宾德导演电影风格

时间:2022-08-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法斯宾德拍一部影片一般不会超过两个星期。玛丽·布劳恩的婚姻,德国法斯宾德是一个善于把艺术追求与观众情趣结合在一起的导演。作为一个敢于直面现实并具有清醒历史意识的艺术家,法斯宾德把创作电影与撰写历史放在同一个天平上来衡量。法斯宾德在银幕上撰写人生的悲剧,在悲剧中寄寓新一代德国人对历史的理性的批判和思考。《玛丽·布劳恩的婚姻》是法斯宾德“女性四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他的代表作。

五、法斯宾德——不知疲倦的影坛怪才

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1946—1982)是个影坛怪杰,他只活了36岁,但他对当代电影的杰出贡献却是难以磨灭的。法斯宾德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个私人医生,母亲以翻译为生。8岁时父母离婚,他被判给整天酗酒的母亲,为了躲避母亲撒酒疯,他从小就喜欢在电影院消磨时光。1964年他报考柏林电影学院,但没有被录取,从此就断了上大学的念头,迷上了舞台剧。1968年他创立了“动作剧院”,担任反传统戏剧小组的负责人,但他最喜欢的还是电影。他进入戏剧界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跳出戏剧界进入电影界。1969年他拍摄了他的处女作《爱比死亡更冷酷》。从此他以发狂的速度拍电影,被称为流水线导演。从1969年到1982年13年间,他编了39个剧本,导演了37部故事片,还在13部电影中任制片人。此外他还导演了许多舞台剧,在别人导演的14部影片里担任演员。法斯宾德拍一部影片一般不会超过两个星期。他的精力无比旺盛,是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工作狂。为了连续拍片他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他改写剧本和拍片时要喝大量的威士忌、啤酒和加酒精的可乐。他抽烟的最高记录是一天6盒。他嘴里几乎永远叼着一根烟。烟酒和工作的劳累使他过早离开了人世。直到他死的时候嘴里还叼着香烟,正在赶写一个新剧本《罗莎·卢森堡》。

img39

玛丽·布劳恩的婚姻,德国

法斯宾德是一个善于把艺术追求与观众情趣结合在一起的导演。他反对商业片与艺术片绝对分开。一方面他非常喜欢好莱坞的强盗片,公开宣称他很崇拜好莱坞一位擅长拍情节片的老导演道格拉斯·西尔杰。但另一方面,他又师承法国现代派导演戈达尔。他对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理论的狂热追求,很大程度上是受戈达尔的影响。有人说法斯宾德就是西尔杰加戈达尔。但实际法斯宾德明显超越了前两者,开拓了新一代综合电影美学的新局面,使好莱坞的“通俗”和法国式的“激进”在德国式的“深沉”中得到了升华。

作为一个敢于直面现实并具有清醒历史意识的艺术家,法斯宾德把创作电影与撰写历史放在同一个天平上来衡量。他把艺术的触角深深地潜入到历史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深处,并用他严峻而锐利的理性目光,把战后联邦德国社会存在的物质、道德、精神诸方面的问题同纳粹造成的历史灾难联系起来,并将这一切置于历史的审判台前,给予弥漫于战后德国的历史健忘症毁灭性的一击。尤其是他将女性的脆弱与历史的沉重放在一起表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加深了影片的穿透力。《玛丽·布劳恩的婚姻》(1979)、《莉莉·玛莲》(1980)、《罗拉》(1981)、《维洛尼卡·佛斯的欲望》(1982)并称为法斯宾德的德国“女性四部曲”,组成了一幅以希特勒战争的血腥历史和战后德国重建时期人的精神畸形为中心的艺术长卷。这里有从战争血污中活下来,却在战后经济奇迹中将自己灵魂当商品拍卖的“铁女人”玛丽亚;有把纯真的爱情葬于战火,而战后面对的则是一片虚无的“女歌星”维莉;有50年代经济繁荣时期沉醉于物质享乐而精神却极度贫困的红歌妓罗拉;还有曾经红极一时而后人性失落从吸毒走向毁灭的维洛尼卡。这一切都表现了现实社会中人的异化、美的毁灭。法斯宾德在银幕上撰写人生的悲剧,在悲剧中寄寓新一代德国人对历史的理性的批判和思考。

《玛丽·布劳恩的婚姻》是法斯宾德“女性四部曲”中的第一部,也是他的代表作。这部影片从序幕玛丽在战火中与丈夫结婚,到结尾玛丽在煤气爆炸中身亡,整个时间跨度是十年。围绕着玛丽这个人物,导演安排了两条情节线。一条是一个纯洁少女对爱的执著的期待,这种一次又一次的期待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的绝望,最终爱情在期待中死去。另一条是女主人公对命运的抗争,这种一次又一次的抗争并成功的结果却是一次又一次精神的异化和人性的毁灭。这两条线结合在一起,导演通过玛丽在爱的期待中所承受的精神酷刑和她在无爱可言的社会竞争中的发迹剖析了这个人物的悲剧实质。围绕着这个人物的遭遇和命运,影片深刻地揭示了纳粹战争的阴影和战后经济奇迹中无情的竞争对德国社会和人民造成的精神创伤。这部影片是一部情节片,但又不把情节作为最终的手段,而是对历史和现实的内涵作较深的开掘,时空的跳跃和跨度都很大。影片一开始就是玛丽与赫尔曼结婚的场面,炸弹在身边爆炸,希特勒的头像从墙上掉下来,这一切都预示着一种不祥之兆。接下来就是一年以后玛丽挂着写有“寻找丈夫”的牌子在火车站等待丈夫归来的镜头。听到丈夫战死的消息后,她在期待无望的情况下,万般无奈与一个美国黑人军官比尔同居,这时,赫尔曼突然活着回来了,玛丽用酒瓶砸死了比尔,这个出奇的举动使情节急转,似乎爱情又要实现了。但赫尔曼却顶替玛丽去坐牢,第二次期待又开始了。为了救出丈夫,为了出人头地,玛丽在这种信念支撑下,投入了纺织厂老板奥斯瓦尔德的怀抱,并以此为起点不断发迹,最终成了一个大富翁。在这段描写中作者着力刻画了女主人公人格的分裂和心态的畸形。她为了纯真的爱而出卖自己的灵魂与老板过着没有爱情的性生活。她得到了金钱、地位,同时也失去了纯真、温柔和善良,变成一个蛮横、暴躁、自私的铁娘子。在这一段中导演有意将赫尔曼与奥斯瓦尔德在狱中会面,赫尔曼获释后不辞而别的重要情节都用虚笔带过,造成情节的断裂。在结尾处成了富翁的赫尔曼奇迹般地从海外归来,玛丽也成了资方代理人。10年的等待已经结束了,一切似乎都那么圆满。但是导演没有走破镜重圆的大团圆结局老路,而是非常精彩地描绘了这两位物质上的富翁在精神上却已经成了乞丐,两个人在相互的心中深深地等待了10年,但真正聚到一起却像陌生人一样,最后从极度亢奋的高潮,跌入死亡深渊的悲剧结局,造成一种震撼人心的效果。

法斯宾德在影片中突破了传统的起承转合,首尾相接的叙事方法,形成了一种新的主体与客体、观赏与思辨、叙事与非叙事交织在一起的现代艺术的叙事格局,尤其是他采用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有意破坏动作、场面、情境的整一性,以激发观众作出理性的判断与思考。但他这种破坏是有节制的,而不是搞成现代主义电影那种“理性的冷盘”,为的是在艺术整体观照中形成某种间离,在观众感情认同和理性认知之间寻找一个新的“衔接点”。例如对男主人公赫尔曼前后两次回来的处理都是独具匠心的。第一次他从战俘营被释放回家,从门缝中看见妻子玛丽正在与美国黑人军官比尔脱衣拥抱。这个戏剧性的场面从感情角度讲是十分尖锐的,按传统手法处理肯定是一场厮打,但法斯宾德有意采用“冷处理”,赫尔曼一把将妻子推倒,却并未扑向比尔,而是急忙奔向一边的桌子,拿起桌上的香烟猛抽起来,这一动作细节既符合赫尔曼作为战俘在美国占领军官面前的特定身份,又符合战后物资匮乏的时代生活特征。在香烟和妻子之间的这种“选择”搅乱了这一场面原有的平衡,内含着一种历史的嘲弄和苦涩。同时也使得本已一触即发的冲突场面形成瞬间的“冷场”,这种“间离”处理,给观众留出了思考、辨析的间隙。第二次,赫尔曼从海外淘金归来与玛丽在家中重逢。这本来是全片的高潮场面,接下来肯定有许多戏剧性的动作要发生,但法斯宾德在这一段影片中从头至尾插入一场1954年7月4日,在伯尔尼举行的世界杯足球赛的电视现场转播。电视的嘈杂声,故意在“戏”与观众之间造成干扰,让观众看不成戏。电视里“德国是世界冠军”的体育评论讲解声和球迷的欢呼声此起彼伏,既渲染了一种特定时代的繁荣的暗示,又同玛丽在这个等待了10年的夫妻重聚的日子,从极度兴奋到极度绝望的情绪形成强烈的对比。法斯宾德把这一组音响作为造型构思的结尾在烘托气氛上有这样几个层次:①丈夫突然从国外归来,玛丽裹着浴巾慌忙从浴室出来,一会儿给丈夫准备晚饭,一会放洗澡水,一会儿找替换的衬衫,手忙脚乱,情绪亢奋不安,足球赛作为画面情绪音响直接烘托出一种热烈中透出几分不祥的情绪气氛。②夫妻两人刚上床拥抱,门铃响了,已经去世的奥斯瓦尔德的代理人前来宣读遗嘱,由于3年前“克多茨霍夫监狱协议”的真相被揭穿(赫尔曼曾同意已患癌症的奥斯瓦尔德在有生之年可以与玛丽同居,以此作为奥斯瓦尔德营救赫尔曼出狱的交换),玛丽痛苦地抱着头跑上楼,独自躲进浴室,拧开水龙头浇洗自己,这时足球赛则以震耳欲裂的喧闹声反衬出玛丽的绝望和痛苦。③夫妻二人冷眼相对,再也无法沟通,他们的话也是冰冷的,赫尔曼说:“我把一切都给了你,全部金钱……”玛丽说:“我也把一切都给了你,整个生命,有火柴吗?”玛丽的声音在发抖,手也在发抖,她独自走进厨房,到煤气灶上点烟,碰上没有关严的煤气,轰隆一声巨响,火焰冲天而起……这时足球赛也决出了胜负,德国队获胜。球迷的欢呼声使音响达到不堪忍受的地步,音响与画面的对位,呈现为胜利与毁灭的复杂交织。这一组球赛电视直播的音响造型既构成了对画面和夫妻团圆情境的干扰和破坏,同时也从反方向对画面和情境进行有力的渲染和烘托,形成一种历史的隐喻:玛丽·布劳恩夫妇之死正好暴露了德国经济起飞所掩盖着的人的精神危机。在物与人的冲突中,物战胜了人,物胜利了,人却毁灭了。

法斯宾德的造型构思的独特性还体现在这部影片首尾呼应的精心设计上,影片开头是希特勒头像在战火硝烟中坠落。结尾处,在煤气爆炸的火焰被“定格”后,又以照相底版的影像效果在银幕上相继呈现出德国历届总理的头像,足球赛中“德国是世界冠军”的音响仍在延续,这种首尾呼应的艺术处理,仿佛给整部影片镶上了一面历史的镜框,把观众的思绪从玛丽一个人的命运引向广阔的历史空间,引起人们对德国历史的反思,显示了法斯宾德运用“间离”手法,从宏观上把握电影艺术叙事能力的突进。这部影片获得1979年西柏林电影节两项银熊奖。除了“女性四部曲”外,法斯宾德在他的有生之年中所拍的几十部脍炙人口的影片和电视剧被誉为反映从“第三帝国”至战后重建时期德国历史的一面镜子,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在短促的电影艺术生涯中为“新德国电影”运动的发展和德国电影的复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早逝是德国电影的重大损失,也使世界影坛失去了一位举足轻重的优秀艺术天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