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结构的特殊要求

结构的特殊要求

时间:2022-08-0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结构的特殊要求广播剧对结构的特殊要求,是由它艺术表达手段的特殊性决定的。广播剧是声音艺术,特点是稍纵即逝,其结构不但要注意内在逻辑的紧密,还要注意从外部形式上清楚自然地衔接,给人以流畅的感觉。总之,广播剧的结构,要求主线、主要人物行动线、内心发展的线索环环紧扣。所以,它的结构要“一步一景”。整部剧的播出时间、容量,是进行结构构思必须考虑到的问题。

第一节 结构的特殊要求

广播剧对结构的特殊要求,是由它艺术表达手段的特殊性决定的。由于它只是利用声音诸要素表观内容,所以它展开情节的方法,场次段落内容的容量,以及如何使全剧达到清楚、鲜明、动人的程度,都和别的戏剧样式有所区别。

一、紧密、自然、流畅的衔接

任何戏剧,场与场、幕与幕之间都要讲究逻辑性,不能断气散神。话剧靠内在的逻辑显示场与场、幕与幕之间的紧密衔接关系,广播剧不但要讲究内在逻辑紧密,还要注意让人从外部感受上很清楚地知道首尾的衔接。下一段的首(开头)要和上一段的尾衔接得很紧密。

我们不妨以具体实例把话剧结构与广播剧结构做一对比。

话剧《风雪夜归人》四幕之间内在逻辑其“神”是连贯的。

第一幕:大戏园的后台

在这个好大的世界里,人和人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戏子、姨太太是人家的附属品、是玩物,而巨商显贵才是主人。

第二幕:苏公馆内

戏子魏连生明白了自己的真实地位,用他向四奶奶表示的话是“懂了一点儿”了。

下层人不甘心当玩物,萌发了冲出鸟笼过自由、有人格的生活的念头。

第三幕:魏连生的居室

不甘心做人玩物的人,翅膀还没展开就叫人擒住了。

第四幕:20年后的苏公馆

在这个世界上,牢笼里的鸟儿还在抗争着,以悲剧性的行动(或死或逃)在抗争着。

这部剧,内在逻辑是紧密的。但是首尾衔接从外部直观上看却略显松散。

第一幕的尾,是四奶奶玉春叫魏连生想想“我们是顶可怜的人”。第二幕的首,并不是紧接着表现魏连生到底想了没有?想通了没有?而是先表现四奶奶和兰儿之间的关系,表现苏弘基和徐辅成在谈一桩肮脏的买卖。然后才渐渐接上前一幕关于“我们自己到底是什么人?”的讨论,才让四奶奶和魏连生接上第一幕幕尾的谈话思路。

第二幕的尾,四奶奶要做出勇敢的行动,约定以后每天十点到魏家去。实际上暗含表示出要“冲出鸟笼”。第三幕的首,是先表现魏连生和李容生(他的调嗓的琴师)的关系,与表现大学生陈祥和魏连生的纠缠,以及马大婶母子进屋来感谢魏连生的“救命之恩”。然后才慢慢叙上第一幕的尾,四奶奶来了。

话剧这样表现,可以把生活挖掘得更深一些,并又增加内在逻辑的紧张性和深刻性。魏连生是在等着四奶奶的到来,他的思路没断。可是李容生、陈祥、马大婶又都来纠缠他,这就越发反衬出魏连生急切的心情,更增加他内心的烦乱。

广播剧是声音艺术,特点是稍纵即逝,其结构不但要注意内在逻辑的紧密,还要注意从外部形式上清楚自然地衔接,给人以流畅的感觉。《列车在黎明前到达》表现了浓厚的父女之情。当父亲知道女儿将无可挽回地失去视力的时候,他毅然决定带女儿出去旅游,使他在永远陷入黑暗之前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她把这个世界的美丽和温馨永远珍藏在心里。此剧的表现是以父女俩回忆往事为贯穿线,除了现在时空和过去时空的自由跳跃,其他戏剧段落也都展现了紧密与流畅的结构方式。仅以前三场为例:

第一场:列车上。爸爸看着熟睡的女儿陷入了回忆:……14年前一个寒冷的星期天。雪下得好大!到处是一片银色。

第二场:雪地上。父女俩欢快地跳着、笑着。开头的一句话是“爸爸快打雪仗呀!”这场戏末尾的一句话是“杜教练,医院来电话,叫你马上去一次。”“好,我就去。”

第三场:医院。开头的话是“黄医生,检查结果怎么样?”

再比如《徘徊的青春》,写了一个女研究生凭着自己即将消失的一点姿色在三个男人中的徘徊。三年的研究生生活就要结束,而她自己的归宿仍在徘徊之中,哪里是终点连她自己也说不清。

剧情是以回忆的方式层层地展现:

第一场:出租车上。老潘飞回美国了。志平回忆起自己这三年里所做的一切……

末语:可是结果是更加痛苦的徘徊。

第二场:自由市场。和小贩讨价还价。

末语:买又买不起,别走啊,您……

第三场:宿舍。唐小飞来找志平。

末语:咱们吃饭去,走啊。

第四场:饭店。祝贺唐小飞发了一笔小财。

末语:吃完饭回建国门……我给你看门啊!

第五场:建国门新房子。

末语:你怎么劝那两个贵州乡巴佬的。

第六场:食堂。

末语:到我宿舍去吃。

第七场:宿舍。谈爱情,谈理想

末语:我要在你打败我之前先跑掉……休走,看枪。

第八场:宾馆。会见美国潘先生。

末语:又是一颗不设防的心。志平啊,你可真是个害人精。

第九场:宿舍。唐小飞在等志平。

末语:你已经说了你的心里话了。你滚吧。

第十场:火车站。为美凤送别。

末语:再见,美凤。

第十一场:宾馆。为老潘送别。

末语:保佑你一路平安。

第十二场:出租车上。

如果两场戏中间的跨度大,要设法把两场中间的转换交代清楚,让人在下一场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上一场结尾之后的继续。

总之,广播剧的结构,要求主线、主要人物行动线、内心发展的线索环环紧扣。有的广播剧,人物较多,没有贯穿到底的人物行动线,这时,往往是以众人所关注或所参与的事件作为主线的,这条主线也必须环环紧扣。

二、场次、段落安排适度

广播剧这种听觉艺术不能太长,每部(或每集)一般以一小时或更短些为好。广播剧是让人全凭听觉欣赏剧情,听众要从声音中展开联想、想象,他们(听众)欣赏时是要付出较多的“劳动”,时间太长则会有疲劳感觉。但是,在不太长的时间里,听众精力不至于疲劳松弛,他要付出比欣赏电影、戏剧更多的联想、想象,这又会是一种愉快,他感受到参与形象再创造的愉快。有人作过这样的比喻,电影、戏剧好比洋洋大观的名胜,广播剧好比精心设计的小巧园林,在这样不大的园林里,人们不会因疲劳而中间精力松弛,听众能在游兴正浓、精力正好的情况下得到满足。所以,它的结构要“一步一景”。所谓“一步”,就是每场戏要短;所谓“一景”,就是要“实”,戏要实实在在,有内容。《走进罗布泊》就是很好的范例。此剧以著名探险家余纯顺在罗布泊遇难、生命弥留之际为切入点,采用了时空交错等新颖手法,简约而生动地展示了余纯顺人生历程中的多个横断面。特别是匠心独运地组织安排了和同在罗布泊献身的著名科学彭加木的对话,同女探险家——“小疯子”的对话,同前妻的对话,同年迈父亲的对话等。这其中的每一场戏都不长,但都很饱满,可以说达到了落地有声的地步。在50分钟的时间里安排了十来场戏,极有表现力地展现了他的崇高思想境界,从而引发对积极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思考。

整部剧的播出时间、容量,是进行结构构思必须考虑到的问题。一般来说,广播剧的情节段落也不宜过多。若场次过多,听众频繁地顺着剧情变化去联想会很吃力。

总之,广播剧要使情节段落容量适度,转换较少,在有限的几场戏里安排情节故事。

三、多姿多彩的场景

广播剧在时空推移中“演戏”,场景有变换,能有助于戏剧生动活泼。剧情总在一个固定的场景中,太长了,听众会感到沉闷,人物也往往“动作”不起来,行动感不鲜明。

场景缺少变换,不仅容易产生沉闷感,而且在一个固定环境时间长了,听众听到后来会忘记这环境特点的。它不像舞台剧,环境是展现在观众眼前,广播剧凭解说、语言、音乐、音响这些抽象手段交代环境,而这些手段又不能时时地打断剧情发展向听众一再提示。所以,固定场景过长,它和人物、剧情的关系就不能互相配合,起不到表现情节的作用。

广播剧《求索》开始是柏林街头,街上正放着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的音乐,这音乐是生活中的实际存在。这段戏不长,很快就转到了周公馆。如果把这场戏拉长,听众则会把环境中实际存在的音乐误认为是导演的配乐。

广播剧不仅要求场景变换,而且场景特色最好有鲜明的区别。这就是说,根据剧情需要在有限的几场戏里,尽可能环境要多姿多彩。给人印象深刻的环境,会有助于听众对人物,对矛盾事件感受得更深刻;同时又有利于导演配乐和音响设计,利用富有特色的声音素材展现环境,烘托气氛。

广播剧《小天使》是2003年度广播剧“政府奖”评选儿童剧一等奖获得者。故事围绕救治和护理小海龟这一核心事件,通过环环紧扣的捡龟、治龟、争龟、送龟、养龟、洗龟、丢龟、梦龟、放龟等几个环节,展开一系列激烈的戏剧冲突,真切细腻而又淋漓尽致地刻画和揭示了孩子们的童真童趣、喜怒哀乐的情感世界和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和认知。此剧共有11场戏组成:1.海滩;2.宠物诊所;3.大街上;4.小雨家;5.学校网站;6.小雨家;7.水产市场;8.小岳家;9.学校;10.小雨家;11.海滩。这些场景具有较强的对比性和典型性。“海滩”是故事的开端和结束之处,并具有很强的浪漫色彩。其他场景表现了孩子们为救小海龟的行动轨迹,并具有典型的时代特色,如“学校网站”、“宠物诊所”、“水产市场”,这些时代特点也渗透到了孩子们的家里。这些场景的变换有动、有静、有虚、有实,使音乐和音响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可谓是多姿多彩的组合。

再比如,《徘徊的青春》由这么几场戏结构起来:出租车上、自由市场、学生宿舍、饭店、新房子、学生食堂、宾馆、火车站等。这些戏剧场面都恰到好处地再现了志平这三年的心路,每个场景都有其典型的戏剧表现力。

当然,这里需要说明,某些题材、主题特殊的广播剧,结构也会呈现特定的与众不同的状态。我们说广播剧场景宜于变换,并不表示一律如此。《深秋夜话》、《埋伏》是同类结构的广播剧,场景就固定一处,它利用人物双方紧张的、环环紧扣的戏剧性很强的心理冲突,紧紧地牵引着听众的心弦,场景对于这部特定题材、特定主题的广播剧,其作用(表现人物、展开情节等)已经退居到很次要的地位。

四、张弛有致的节奏

一部交响乐的乐章,激昂和舒缓交替变化,整部作品的外部形式有一种起伏交替、张弛对比的感觉。这是音乐这种艺术对形式的要求,它符合人们对音乐的欣赏要求。广播剧是声音的艺术,它是在各种声音素材的不停顿的流动当中完成展现艺术形象使命的。所以它和音乐作品有相似的地方,在外部形式上应有起伏张弛。好的广播剧,它的节奏必适应听觉愉悦。

广播剧是“一条线”,这条线紧绷着,会使听众心理感到压迫。“线”的艺术讲究线的流动要有紧张和舒缓的对立统一。舞蹈艺术中从来没有旋律线紧张到底的,舞姿的组合总是激昂和舒缓交替。雕塑可以表现紧张事件的一刹那,但是,细看其中人物肌肉、服装总是紧张松弛的对立统一。一个人形体线条没有舒展部分,紧张部分自然也衬托不出来。我们虽然不能说广播剧就是“线”的艺术,但是从本质上感受,它与“线”的艺术有相通之处。

电视剧《荒原城堡731》描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惨无人道地用中国人做各种实验。把活人投入高压炉里,经过加压人体开始变形,变形……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了,屏幕出现的都是惨不忍睹的画面,让人恶心,让人忍不住换台。以后的几次我还是找到这个频道,但得到的是同样的感觉——不敢看、不忍看,使你精神承受不住。我想这可能是编导忽略了戏剧节奏的把握。而广播剧在这方面有许多优秀范例。如上海台的《超越生命》,戏一开始就宣判了毛头的“死刑”——胃癌;紧接着第二场戏是毛头寄信给已离开他二十多年的母亲,希望她给自己过一次生日,这可以说是他最后的要求,而母亲却把他的信撕得粉碎;第三场戏是毛头怀着希望与酸楚精心准备家宴等待母亲的到来,结果等来的是癌症俱乐部的负责人。

这样的三场戏已造足了戏剧气氛,给听众的心头压上了足够的重物。如果照此发展下去,会使听众透不过气来,所以第四场戏编导就有意识地在公园举办联欢会,病友们为毛头点燃了生日的蜡烛,唱起了祝他生日快乐的歌。这样才使听众紧绷的情绪得以松弛,似乎大家的身上都晒到了暖暖的太阳。

广播剧的艺术展现往往很重视表现激烈事件后人物感情的余波,这是它的一个特色。这种余波不仅有展现人物心情的表现力,而且能使结构、节奏形成起伏多变的情势。比如《走进罗布泊》中,余纯顺在罗布泊迷了路,在他弥留之际,他似乎见到了父亲、见到了已离她而去的妻子,见到了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同时见到了与他神交已久的女探险家……他不能死,他一定要走出罗布泊,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他一定要在19号赶到库尔勒与女友相见,否则他会死不甘心。这些情节的展现,是余纯顺去罗布泊之前与女探险家通过长途电话表达双方相互思念情感的一场戏的余波延续。

五、简洁明了的人物关系

话剧结构中有一种是“人物展览式”,如《茶馆》、《左邻右舍》、《七十二家房客》等。它的特色之一是人物众多,甚至很难分清谁是主要人物,谁是次要人物。广播剧作为单纯的听觉艺术,不宜主要人物过多、人物关系过于复杂。前面我们已经阐明了广播剧的场次、段落的容量安排要适度,这也就意味着广播剧中的人物既不能像小说那样繁复,也不能像视听艺术那样组织错杂曲直、你攀我绕的人物关系。据科学测定,一个人从外界接收的信息有80%以上来自视觉。人的每只眼睛的视觉神经纤维达120万条之多,其数量大大超过了听觉、味觉、触觉神经纤维的总合。而视觉过程的复杂性也超过了其他的感觉。这就证明作为只以声音为艺术表现手段的广播剧不适宜“人物展览式”的结构方式。简洁明了的人物关系,使听众毫不吃力地掌握他们之间的纠葛,才能有滋有味地去欣赏、去玩味其中的奥妙。广播剧《陈妙常》是根据明代传奇《玉簪记》改编的。原作共有33折,其结构松散,人物繁多。此剧的改编,紧紧抓住了陈妙常、潘必正的爱情线,左曲右折地都是围绕这两个人物做戏。所以,著名戏剧家曹禺先生说:“《陈妙常》对原传奇内容大大压缩了,集中精粹,戏是紧凑的,从头到尾干净,节奏快,所以听着一点不累。”(1)反之,人物多了,主线、副线也铺排开来,自然就显得“散漫”。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广播剧《红岩》出场人物有一二十个,但许云峰是贯穿其中的主线人物,其他人物活动都和许云峰有着密切关系。原著中的江姐和双枪老太婆都是读者熟悉的人物,但在这部广播剧里很难把她们与许云峰紧紧联系起来,因此,编剧时只好舍弃,换上“监狱之花”的母亲,并增加了她的戏。第一部共有六场戏,直接表现许云峰的就占四场。第二部虽又出场了一些新的人物,但矛盾的中心仍是围绕着许云峰,使他仍占着主角地位。从他赴宴识破敌人阴谋,到“监狱之花”的诞生;从许云峰领导绝食斗争,到开追悼会对敌人大示威,每一件事都离不开许云峰。第三部的五场戏中,许云峰虽然只出现在两场戏里,但许云峰的这条线始终没断,剧中人议论的始终是许云峰。最后结尾也是落在许云峰身上。这部广播剧人物众多,但还是以塑造许云峰为主。

早期广播剧《开船锣》,是个社会问题剧,表面看人物众多,出场又出了声音的有15人,在场而未出声音的三十多人,总计出场四十五六个人物。但是,这部戏却不能说它是“人物展览式”结构。

第一,这部戏的主人公是两个汉奸,他们虽没有表演,但是他们的气焰、气势表现出来了,是通过众人议论表现的。他们实际上是这个剧的“中心人物”。众人的反映、议论,在码头送行人物的举动、语言,都是为表现汉奸的气焰服务的,是汉奸气焰的一面“镜子”。所以人物众多,却又“不多”,就是这两个人物。

第二,是“众人”,但不塑造他们的性格。而在“人物展览式”话剧里是众多人物都有自己的矛盾、事件,都有自己鲜明性格。

夏衍创作的广播剧《“七·二八”的那一天》是部社会鼓动剧,这部剧实际上是描绘了国民抗日的情绪,如果问这部戏的主人公是谁,那就是中国的民众。虽然剧中出场人物15个,但却不是展览这15个人物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