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地球的结构是怎样的?

地球的结构是怎样的?

时间:2022-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地球的真实形状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说地球是球体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地球的精确形状是一个稍扁的球体。蓝色的星球地球的结构地球包括三层,即地壳、地幔与地核。地球的构造地壳 地壳是大地的最外层。以上是地球的大致结构,但对于我们人类而言,也许更重要的是由大气圈、岩石圈与水圈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人类生活的家园。平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两个:首先是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这与对流层相反。

地球的结构

在古代西方,关于地球的形状有许多传说,有的说地球是一张周围环绕着无边的大海的方桌,有的说大地像根高耸的圆柱,如此等等。不过,西方人很早就认识到了大地的形状不是方台或者圆柱形,而是一个球体,因为这可以从观察得来:航海的古希腊人很早就发现,如果站在远方看船儿驶来,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桅杆的顶端,接着是桅杆下面,总之先看到船的上部,再看到船的下部。这自然令他们想到大地的形状是一个球。

地球的真实形状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说地球是球体只是一个大概的说法。地球的精确形状是一个稍扁的球体。更为精确地说,地球是一个不精确的扁球体。因为精确的扁球体的赤道必须是正圆,经线必须是椭圆,但地球都不是:它的赤道不是正圆,经线也不是椭圆。它的南北两半球甚至不对称,整个球体的几何中心也不在赤道平面上。总而言之,地球可以说是一个不规则的扁球体。地球的南极比真正的扁球体要凹进去一些,为数约30米,而北极要凸出去一些,为数约10米。当然,凹凸出来的30米、10米较之地球几千千米的半径来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只有科学家们才会去研究得这样精细。事实上,如果这么精确地考虑的话,那只能说地球根本没什么形状,因为如大家亲眼看到的,大地到处充满了高或深达几十几百米的山岳与海洋。它们也是地球形状的一部分。这样无数的各种地形加在一起,地球能够有什么规则的形状呢?

蓝色的星球

地球的结构

地球包括三层,即地壳、地幔与地核。

地球的构造

地壳 地壳是大地的最外层。它实际上是包裹在整个地壳表面的一个壳,因此被称为地壳。

地壳是一层包裹在整个地球外部的薄壳,就像桔子皮一样,质量只占地球总质量的约1/500。

地壳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在大陆地壳与海洋底部地壳之间有比较明显的区分。

在海洋底部,地壳的厚度很小,加上海水的深度也只有2千米到11千米,平均厚度约7千米。它主要由一些镁、铁质的火成岩组成,例如玄武岸和辉长岩,在这些岩石上面覆盖着一层遥远年代以来形成的海洋沉积物。

陆地的地壳即陆壳比海洋地壳要厚得多,薄的地方也有15千米左右,厚的地方则达80千米,平均厚度为35千米。主要由火成岩、变质岩和沉积岩组成。与神秘的海洋地壳相反,陆壳的表面我们每天都在看着,上面铺满鲜花、黄沙、泥土与青草之类,还有一个个由人类构建起来的城市与乡村。

地幔 与可以直接了解的地壳不同的是,人们对于地幔与地核的了解不是直接的,而主要是根据对于地震波的分析与推测而间接得到的结果。

地幔的成分不同于地壳,主要是橄榄岩,这是一种富含铁、镁的硅酸盐岩石。根据地震波传播速度、方向、连续度等的不同,地幔又可以分成三层,即上地幔、过渡层与下地幔。我们主要看一下上地幔。在上地幔内有一些可能是熔岩类的物质存在。在上地幔顶部则是一些固体的岩石,现在一般将地壳以及这部分岩石称为岩石圈。

岩石圈的厚度在地球各地很不一样,在大洋中间最新形成的地壳部分只有7千米左右厚,最古老的大洋底部厚度则有100千米左右。在大陆,岩石圈的厚度则在100千米到400千米。到了岩石圈下面,地球的组成部分就由坚硬的岩石变成了相对较软的物质,称为“软流层”。

经过卫星测量发现,地球有许多不规则的地方。

地核 地幔之下的部分是地核,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地核又分成外地核与内地核两部分,分别距地面2900千米和5100千米,其中外地核由液态物质组成,可能是液态的铁,此外还有约10%的镍以及其他15%的较轻的元素,如硫、硅、氧等。

内地核则是由固体组成的,而且,在地球核心巨大的压力之下,虽然其温度已经超过4000℃,仍能保持固态,且十分坚硬。它的主要成分是铁与镍的合金,总质量约占地球总质量的33%。

以上是地球的大致结构,但对于我们人类而言,也许更重要的是由大气圈、岩石圈与水圈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人类生活的家园。

大气圈

大气对人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没有大气就没有地球上的一切生命,人类及其文明就更无从谈起。

大气的作用大得很,例如能提供动植物呼吸所需的氧气与二氧化碳等,它还含有生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水与氮。它能保护我们不受太阳光的过强照射,替地球上的生命阻隔致命的紫外线。它随时都在悉心呵护着地球上的生命,给我们一个温暖的家。

大气共分五层。

第一层是对流层。它是最靠近地面的那一层。对流层有三个特点:

一是其厚度随纬度啊而变化,在赤道地区厚度约为17千米至18千米之间,在中纬度地区的约为12千米,在高纬度的极地区域厚度则只有约8千米。

二是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一般而言,在对流层里,高度每增加1千米,温度降低约6.5℃。

三是空气活动剧烈。在对流层,厚厚的空气十分活跃,从无停止之日,这些剧烈的活动是产生地球上复杂多变的气候与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层是平流层。从对流层往上就是它,厚度约50千米。平流层的主要特点是两个:

首先是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这与对流层相反。因为平流层的热量大都来自臭氧吸收来的太阳紫外线的热量,而臭氧主要位于平流层顶部。在这里,紫外线被臭氧大量地吸收过来,使平流层温度升高。

其次是对流弱。在平流层里,空气对流比较弱,在对流层十分活跃的空气的上下对流这里几乎没有,空气只有一些水平方向的流动,因此才被称为平流层。

第三层是中层。顾名思义,它就是五层中位于中间的一层。从平流层顶直到距地面85千米左右。这一层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并且上下之间的空气有相当强烈的垂直对流。

第四层是热层。它从中层顶直到250千米甚至500千米的高空。这一层的特点就是温度特高,白天时甚至能够达到1000℃。

第五层即最后一层是外逸层。这一层距地面已达500千米以上,空气已经十分稀薄,密度非常之低,空气中的氢和氦等较轻的原子很容易就能挣脱地球的束缚,奔入自由的太空。

大气垂直分布图

岩石圈与水圈

地球表面主要是由岩石构成的。这些岩石主要是岩浆岩。也就是说,它们本来是地球内部灼热的岩浆,后来随着火山喷发等而来到了地面,遇冷凝结成岩石。这是岩石圈最古老的部分。不过这些岩石往往并不直接位于地球的最表面,地球最表面往往还有一层沉积岩。

浩瀚的海洋

沉积岩本来是一些松散的沉积物,例如土壤、森林里厚厚的枯枝败叶等,这些东西经过若干年之后就会凝结起来,变成坚硬的岩石,称为沉积岩。

水圈是地球表层水体的总称。水对人类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地球上有大量的水,这正是地球的主要特征之一。在这些水之中,有97.3%是喝不得的海水,另外有2.1%则以冰的形态凝结在南北两极,剩下的可怜的0.6%才是我们所熟悉的江河湖塘中的淡水。

水圈与岩石圈我们其实可以用另外两个词更为明确地说,即陆地与海洋。

地球的总表面积约为5亿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积约3.61亿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近71%。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占总面积的约29%。也就是说,海洋面积是陆地面积的两倍半。而且,地球上的海洋都是连成一体的,即它们之间都有通道相连,形成一片全球统一的浩翰水面。但陆地就不同了,它被分成了好几块,并被海洋分割包围。

这种海陆兼备,以海洋为主的地表结构是地球表面的最大特色。

这两个特征对地球各方面的特征,特别是与人类关系密切的气候特征,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我们知道海水的比热比陆地大,也就是说,陆地热得快也冷得快,这种温度的迅速升降对生物是很不利的,人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也会很不舒服,甚至会因为昼夜温差过大而无法生存,就像月亮上一样,昼夜温差可以达到百度以上。但地球上因为有面积巨大的海洋,它吸收了太阳纳入地球的大部分热量,然后像电池一样将之储存起来。等到陆地因季节或昼夜的变化而热量散失时,它就将自己储存的巨大能量释放出来。这就使得陆地既不因太阳的照耀而过热,也不因太阳的不再照耀而过冷。

这种效果只要比较一下所谓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就可以知道。例如在亚洲内陆的西伯利亚,天气极冷,而且冬夏温差很大,降雨量也小。而临海的法国则冬不冷夏不热,冬夏温差小,降雨丰沛。这主要就是因为海洋的作用。

地球上的海洋包括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等四大洋,各大洋又包括许多的海。

地球上的陆地则被分成了七大块,总称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

森林之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