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高校公益微电影探析

中国高校公益微电影探析

时间:2022-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它已严重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了大学生成人成才的一个隐形“杀手”。关键词 公益微电影 大学生群体 手机过度依赖 危害 成因众所周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众多手机用户中,在校大学生群体使用手机更为频繁,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更高,不同程度地导致手机依赖综合征。由此可见,手机过度依赖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较大危害。

贾喜平

内容提要 当代大学生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手机依赖现象,且日趋严重。它已严重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了大学生成人成才的一个隐形“杀手”。探析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现状、危害、成因及如何发挥公益微电影这一学生群体比较喜欢、容易接受、又具有影响力的优势平台,传播正能量,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预防对其身心健康的危害,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升其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这对于培养能够真正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和重任的主力军,有着重要的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公益微电影 大学生群体 手机过度依赖 危害 成因

众所周知,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青年中的佼佼者,作为当今社会一个重要的群体,大学生群体已经越来越引发社会和人们的关注。因为国家的荣辱兴衰与大学生群体密切相关,特别是与中国梦的实现——肩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密不可分。然而,作为一位高校的一线教师,在看到大学生群体的优势和主流的同时,也看到这个群体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日益凸显的手机依赖综合征,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手机依赖现象,而且日趋严重,令人担忧。它已经严重损害到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严重影响大学生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成了大学生成人成才的一个隐形“杀手”。因此,探析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的现状、危害、成因及如何运用公益微电影这一学生群体比较喜欢,容易接受,又具有影响力的优势平台,传播正能量,引导大学生合理使用手机,预防对其身心健康的危害,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升其学习效率和生活质量。这对于培养能够真正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和重任的主力军,有着重要的深远的意义。

在众多手机用户中,在校大学生群体使用手机更为频繁,对手机的依赖程度更高,不同程度地导致手机依赖综合征。手机依赖综合征是指不恰当或过度地使用手机,并对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的一种成瘾行为。对手机的使用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占据大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空间,他们被形象地称为“低头族”。长时间使用手机上网,挤占学习、锻炼和休息的时间,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社会功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定义早在1948年成立之初的《宪章》中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病和不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社会功能三方面的完满状态。”1990年,WHO对健康的阐述是:“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道德健康的内容是指不能损坏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需要,能按照社会认可的行为道德来约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维和行动,具有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能力。

我们注意到,对手机依赖程度较高的学生,上课期间注意力不集中,时不时地翻看手机,生怕漏掉一条信息,人在课堂心思却还在手机上;甚至有的学生设法把手机摆放在较隐蔽的地方,全神贯注地看韩剧,或者打游戏,全然不顾昏暗的光线是否会伤害视力、不正确的扭曲的坐姿是否会给颈椎和腰椎造成病变与损伤。由于过度使用手机,导致眼睛干涩、耳鸣、神经衰弱,颈部、肩部、背部疼痛,个别学生甚至会出现手心发麻、盗汗等全身反应;部分学生晚上经常用手机上网看视频、玩游戏、聊天等直至深夜,长此以往,不能保证最低的睡眠时间,危害身体健康。

有国外研究指出,每天在手机辐射下超过10个小时,可引起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使多种细胞因子出现异常;而且长时间的电磁辐射有可能影响到人脑健康,造成脑损伤,注意力不能集中。还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长期暴露于手机辐射下,对年轻女性甚至会引起生理周期紊乱,也会影响男性精子的活动质量。已有研究机构采用正中子发射断层摄影(PET)技术发现,30分钟手机辐射就能局部抑制人脑右半球前颞叶脑区的功能代谢。

很多学生贪图手机的便捷、自主,用手机打发时间、消遣、表达情感等,时间一久,手机依赖的临床症状就会出现:产生幻听、收不到信号会焦虑不安、疲惫无力等。

有数据显示,近50%的大学生因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手机上,导致睡眠不足,精神状态不佳,长此以往,导致记忆力下降,对事物认知能力下降;还有超过50%的大学生对没有手机在手会感觉失落,一段时间不看手机,就会焦躁不安,心神不宁。过度使用手机依赖手机,已经引发了大学生群体出现抑郁、孤独、焦虑、睡眠障碍等一系列心理不适。

已有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大学生每天手机上网的时间在5小时左右。一半以上受访者在手机无法上网时会不断反复尝试联网,无法上网就会感到很无聊,茫然失措;接近一半的受访者在手机无法上网时会出现烦躁、心神不定的情绪;还有人会感到很孤独、很焦虑。这些都是手机依赖的典型心理不适症状。

过度使用手机依赖手机,一些大学生热衷于昏天黑地的“网络生存”,较少与社会与家庭与他人联系,疏于处理人际关系,逐渐疏远现实生活,对正常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造成严重影响,也容易导致人格障碍

由此可见,手机过度依赖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功能都不同程度地产生了较大危害。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凸显,加上应试教育、成绩挂帅、题海战术等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经过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拼搏进入大学的学子们,似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身心“解放”,终于可以卸下沉重的作业和考试负担,对课堂以外世界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渴望尽情地看看外面的世界和社会“万花筒”。手机媒体作为一种全新的通信工具和多功能时尚物品,正好迎合了大学生们联系外界、展示个性、同时进行娱乐来缓解压力,释放压抑的状态,心绪转换的需要。

手机的普遍使用对大学生们不无裨益,但是过度依赖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需要进行深层次的探析。

有研究结果显示,在校大学生在焦虑、孤独、恐惧等方面对手机依赖有一定的预测性,表明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与手机依赖关系密切。其中以焦虑最为常见,它可能是影响个体形成手机依赖的重要变量。大学生们远离家乡、家庭和父母亲人,开始独立学习生活,会有一定的孤独感。大学学习生活主要靠自律,再没有老师和父母成天在身边督促,检查。一旦失去了这些“拐杖”,部分大学生会无所适从,不会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这种社会角色的变化,如果不能尽快适应,就会产生焦虑。特别是当理想与现实发生落差,内心郁闷,加重焦虑,面对各种现实的压力又找不到突破口时,就比较容易让自己沉溺于手机世界里。因为手机的基本功能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消除人类孤独所引起的焦虑。所以这部分学生可能会将手机作为缓解焦虑的一种重要工具,从而形成对手机的依赖。由于孤独和焦虑,也有与外界交流的欲望,但是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会存在较大的困难,特别是面对面的交流,会有一定的恐惧心理,而通过手机间接地与他人联系和交流,在表达感情和真实想法上会显得更轻松更自如,可以避免直接交流的恐惧。于是倾向于借助手机。而对手机的过度依赖,又强化了这些特质,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容易产生人格障碍,表现出对人冷漠,缺乏爱心,不关心他人,不近人情,难以适应外界环境。情况严重的将导致抑郁,甚至轻生。

部分学生上了大学会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理,不再努力学习,没有了追求,没有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开始“游戏”人生。手机虚拟游戏则为这部分学生提供了平台。手机游戏三维设计、画面逼真充满诱惑。对手机游戏的沉迷,使他们在虚拟的世界里获得暂时性的成就感和自我满足感。手机游戏建构的乌托邦似的幻境,也容易让他们借助这种幻境来填补现实生活的诸多不如意和空虚。大学生群体精力充沛,表现欲强,追求刺激挑战,这些在很多游戏中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满足,因此对手机的依赖性就更强了。有人戏称手机已经成了他们身体不可分割的一个“器官”了。

在信息传播进入网络时代以后,碎片化逐渐成为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受众追求自我个性的必然结果。网络媒体为抢夺时效性而推出的滚动报道,也成为“碎片化”写作风格的有力“推手”。微博的兴盛和流行,更是加剧了“碎片化”的趋势。三言两语,现场纪录,发发感慨,晒晒心情,这是微博最显著的特点。网络媒体“碎片化”后,读者群不仅在进一步细化,而且读者的阅读习惯也逐渐被“熏陶”,被“碎片化”。不可否认,“碎片化”写作趋势是对现代人浮躁心态的迎合,大学生群体也不例外。很多大学生每天花费很多时间上网浏览,看似眼睛耳朵一刻不停地在接收信息,但实际上,最后脑子里留下来的都是些零碎的印象。有研究者指出,不是我们把碎片时间有效地利用起来了,而是手机把我们的时间碎片化了。不少大学生在看书或上课时,会习惯性地刷微博、看微信、瞧QQ,导致阅读能力、集中力、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下降。

大学阶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但不少大学生自制力差,更缺乏对学习和生活的具体目标和人生规划,每天不知道该做什么,怎样做,做什么有意义,也不清楚现阶段什么是自己最重要的,今后向哪儿发展,对未来感到迷茫。于是,他们大部分时间里更喜欢窝在寝室上网,通过虚拟网络来寻求内心的快感与满足,也可以凭藉它来排解寂寞。特别是大一的学生,缺乏自觉性,还习惯以前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学习,没有人督促就变得懒散。他们不知道为什么上网,可还是选择上网,因为除了上网,就不知道还能做什么,甚至以牺牲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为代价。他们喜欢那种夜深人静时玩着电脑在虚拟的世界里遨游的感觉,他们迷失了当初买电脑的初衷。面对学业、就业、人际关系、恋爱和性方面的压力,缺乏应对的方式、勇气和信心,不能积极采取有益身心的方式处理或调节,而是凭借手机(网络)玩游戏、聊天、网恋、交友,来摆脱烦恼,逃避现实。但往往是借“网”消愁愁更愁。

不少在校大学生独立性差、对群体有强烈的依赖感,又缺乏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往往选择随大流,有明显的从众心理。其中有些手机依赖者通常会强迫性检查手机,隔几分钟就会想去查看是否有新信息或未接电话。强迫也是手机依赖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研究者认为,对手机依赖的界定应包括强迫性维度,它表现为个体在具有强烈的手机使用意愿和冲动时,难以自我控制。因而个体自身的强迫症状也会加深其对手机的依赖。

公益微电影是为维护公众利益、提高社会道德水平而摄制的微型电影,她提醒公众应该对社会富有责任,进而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公益微电影这一概念最早由苹果微电影网站提出。她主要向公众传达各种公益精神,并将这种公益精神融入故事情节,受众容易接受。公益微电影虽然是后起之秀,但凭借着细微之处累积的温暖,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所表达的积极进取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向大众传播正能量,体现社会人文关怀,而备受社会关注和赞誉。

公益微电影作为影视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自然要更加关怀人文,关注人的生存环境,关注人的希望、挫折和畏惧,关注人类的命运,关注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人为本”正是公益微电影人文关怀的“呐喊之声”。毋庸置疑,公益微电影要想达到传播公益理念的效果,只有选择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主题,才能充分体现出她的公益价值,才能震撼人心并形成巨大的影响力;在加强影片思想深度和人文关怀的同时,如果能更好地体现公益微电影传播社会正能量的价值,那么,公益微电影的影响力才会更加持久。在校大学生群体既是国家的未来,也是每个家庭的未来,社会的未来。他们的身心健康和肩负的民族重任,无疑是公益微电影应该关注的时代热点和社会热点之一。所以,当这个群体面临着日益凸显的手机依赖症的困扰和危害时,公益微电影的人文关怀视线是时候应该投放到这个群体上来了。关切他们的学习生活状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关注他们的个性发展,关怀他们的成人成才。

公益微电影以其创意的叙事艺术、浓郁的情感、形象化的方式,深受大学生群体的喜爱。公益微电影一改传统电影对表现蒙太奇的倚重,转向叙事蒙太奇。它注重的是镜头的记录、叙事的功能。叙述蒙太奇借助感性的且具有戏剧性的叙事手法即讲故事的方式来诉诸人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递主流健康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使观众受到感染。因而,它实现的是一种在感化中予以教化的渗透式宣传。公益微电影倚重叙事蒙太奇这一手法,对在校大学生手机过度依赖群体将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感化和教化作用。相信在其传播正能量、倡导健康理念和道德风尚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引导在校大学生们改善和克服手机过度依赖的习惯,合理使用手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理念,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文明程度,对自身负责,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

大学生对新媒体的热衷,不能一概予以否定和批评。因为年轻有活力,他们好奇心重,接受新事物快,容易迷恋,而且辨别真伪、善恶、荣辱的是非观念和自控能力有限,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过度沉迷和依赖,影响了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损害了身心健康,把责任抛之脑后,这就不容小觑了。公益微电影的出现和发展,为社会正能量的传播打开了一个更为宽广的天地。如何充分运用公益微电影的传播功能,去开启大学生的智慧之门,去丰富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去开阔大学生的眼界,去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公益微电影大有作为。她可以把原本抽象枯燥的健康知识、是非观念、社会责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经故事化处理,变得形象生动而富有人情味,从而打动人心,达到以情动人传播正能量的目的。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随着受众媒体接触行为的碎片化,要想获得更好地传播效果,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还必须借助网络新媒体,占领阵地,净化网络,引领风尚,让作为公益传播新载体的公益微电影,更有内涵,更加新颖,更有深度,更有故事情节,更能吸引人,传播范围更广,社会影响力更大。

最近,在微信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手机原本是为了方便人们、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学习工作效率的,结果呢,没它的时候人挺自由自在的,有了它人成了风筝……。”形象地说明人被控制住了,被手机“绑架”了,也就是马克思说的异化现象。实际上,科技是把双刃剑,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它大大增强了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对科技产品应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后果。如在校大学生群体中手机依赖症的出现及带来的种种负面危害,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公益微电影可以以她特有的人文关怀、艺术情感教化和传播正能量的功能,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机,发挥有效作用。这是项功德无量的工程,因为她所聚焦的这个群体,是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和重要责任的当代大学生群体!

(贾喜平,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学院教师)

[1]李晶晶:《E时代大学生手机依赖行为探析——以传播心理学为视角》。《艺术文虎交流》,2013(6)。

[2]周喜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探究》。《教学与教育研究》,2010(4)。

[3]蔡巧怡:《使用与满足:手机娱乐化动机及其影响》。《今媒体》,2011(2)。

[4]李旦:《碎片化语境下手机媒体的机遇与隐忧》。《新闻爱好者》,2011(12)。

[5]何敏杰:媒介依赖:《一种工具化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手机使用与满足实证研究》.《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

[6]贺金波,陈昌润,鲍远纯,等:《青少年手机依赖的测量、危害和发生机》。《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6)。

[7]袁潇,风笑天:《青少年手机需求及使用行为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1(4)。

[8]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征》。《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2)。

[9]王小运,伍安春:《大学生手机成瘾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12(1)。

[10]刘红,王洪礼:《大学生手机依赖倾向与孤独感》。《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1)。

[11]黄海,周春燕,余莉:《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学校卫生》,2013(9)。

[12]刘文良,张永红:《公益微电影的困惑与超越》。《光明日报》,2013年12月2日。

[13]樊传果,张丽:《公益微电影的正能量传播研究》。《新兴传媒》,2014(6)。

[14]初云玲.《新媒体视域下的公益微电影创意叙事与社会功能研究》。《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11上)。

[15]催兆倩:《浅析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新闻爱好者》,2012(4)。

[16]彭吉象:《影视鉴赏》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