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审美风格及其商业模式带来的缺憾

审美风格及其商业模式带来的缺憾

时间:2022-07-3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主要从微电影作为草根文化所蕴含的平民视角、个性表达、碎片化叙事带来的新的审美体验,以及它商业运行的模式带来的不足及应如何应对展开分析和探究。许多人士认为这成为“微电影”的雏形和开端。“微电影”必须具有故事情节、演员、制作水准和创意,艺术和审美化的品质不可缺少,这样才能吸引观众在移动或休闲状态下观看,并点燃观众为其作义务推广的激情。

张文杰 王运歌

内容提要 近年来,微电影作为新的视觉文化形式,借助于快速传播的新媒体平台,很快成为电影文化新的视角和大众文化的新视点。微电影用简洁明快的叙事风格借助网络风生水起,可以让舆论导向的宣传迅速普及和大众化。从微电影作为草根文化所蕴含的平民化视角、个性化表达、碎片化叙事等带来的审美新体验来分析和阐释,并对它的商业运行的模式带来的不足作出评判和提出对策,也许对当下微电影发展存在的问题解决有所裨益。

关键词 微电影 碎片化叙事 审美表达风格 商业运作

科技与生产力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一切都可以利用的碎片化时间被不断开发,微文化大行其道[2],“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登上历史舞台,让现代中国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从微博、微信、微小说到最近炙手可热的微电影,依托有力的新媒体平台,更是让电影收视变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就目前而言,微电影已经从萌芽到了发展高峰期,在时代的浪尖上演奏着它独特的交响曲。“微电影”概念的形成是架构在DV短片和网络影像的基础之上而发展起来的,2011年是微电影概念提出的起始之年,由懵懂的开始逐渐清晰化,凭借快速传播的新媒体平台,微电影成为电影文化新的视角和大众文化的新视点。微电影用简洁明快的叙事风格凭借网络风生水起,可以让舆论导向的宣传迅速普及和大众化,使得微博营销迅速火热,成为一个新的营销阵地。虽然从诞生到现在不过就是四五年的时间,但它已经以迅猛之势占领了各大网络媒体及电视媒体,并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不断创新着它的制作理念和表现方式。微电影虽然架构在简单影像的基础之上,但是从影像的普遍概念中提升到电影艺术的层面,微电影同时具备了“微”的新媒体传播特性和电影的艺术质感,是传统电影和新兴媒体视频短片结合的衍生物,当然也是快餐文化的一种新形式。

微电影之所以能成为“新时代的宠儿”[3],微电影的审美表达是多样化的,它的审美风格、叙事方式、表现技巧、视听语境有着不同的展现形式,这些形式的存在丰富和充实了微电影的电影类型,既可单独为片,亦可系列成集,还可主题成套。区别于电影的特点,首先是微电影创作主体的草根化、表现视角的平民化、叙事的碎片化和运营的小规模化,虽然它也具备电影的属性,但不能因为“微”而变得过于琐碎和不完整。实际上,“微”只是在形式上的存在,如制作周期短、大众草根性、作品时间相对较短、大众媒体平台快速多样传播等。有人认为,微电影仅是新媒体时代昙花一现的媒介现象;也有人认为,微电影最终会像电影、电视一样成为成熟的传播媒介或者产业,而得以永存。但无论怎样,微电影的发展势头没有因为任何争论而减弱,各营销公司、视频网站、学生团队、民间团体力量的加入和不断出现的新作品,一起丰富并拓展着它的内涵和外延。本文主要从微电影作为草根文化所蕴含的平民视角、个性表达、碎片化叙事带来的新的审美体验,以及它商业运行的模式带来的不足及应如何应对展开分析和探究。

在DV影像产生之初,电影爱好者为之振奋而欣喜,产生了大量的视频影像作品,认为电影大众化的时代到来了。时过境迁,回头看依然十余年的数字视频影像发展历程,DV影像并没有形成一种相对协调统一的艺术理念和进入产业文化的发展轨道,不是因为技术的低门槛不好,而是视频影像变得随意了,变得不需要以严谨的态度来分析和研究了。技术的普及使得获得影像变得简单起来了,但不等于视频影像变得简单了。独特的创意,严谨的态度、精细的流程还是必须具备的,微电影的称谓极其到位地表达了这个含义。微电影应该拥有平民大众草根文化的内涵;应该具备快餐文化的简洁精炼的特征;应该体现制作拍摄低成本的特征;应该镜像生活百态和快乐向上的主题;应该区别电影的运营模式而有所创新;微电影以个人随性自娱自乐的“小短片”打破了电影艺术行业垄断视听领域的神圣地位[4],以新媒体“微”的传媒特征、快捷高效运营特点、草根快餐文化特色共同来呈现电影之美或许就是微电影的本源真身。

由于微电影是指专门运用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具有完整策划和系统制作体系支持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微(超短)时”(30~300秒)放映、“微(超短)周期制作(1~7天或数周)”和“微(超小)规模投资(几千至数千/万元每部)”的视频(“类”电影)短片,内容融合了幽默搞怪、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商业定制等主题,可以单独成篇,也可系列成剧。因而,我们可以说,微电影是网络与电影互动所衍生出来的一种新的电影形式。这种电影的时长、投资、制作规模都比传统电影短小,但又制作精良,因此不同于普通的DV短片。微电影承载了平民百姓对电影表现的无限向往与期待,加上多媒体网络、3G无线上网手机等新技术的应用,更是给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2006年,网络空间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迅速走红,这是中国自由职业者胡戈创作的一部网络短片,其内容重新剪辑了电影《无极》和中国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栏目《中国法治报道》对白经过重新改编,只有20分钟长,但却因无厘头的对白,滑稽的视频片段分接,搞笑另类的穿插广告吸引了广大观众。许多人士认为这成为“微电影”的雏形和开端。

时至今日,微电影的大众化、草根性、娱乐化的叙事特征,以及传播的商业化特色已经凸显出来。第一,播放时间比较短。互联网、手机、移动视频浏览器等这些新媒体平台是微电影的主要播放渠道,微电影必须短小精悍,便于传播并快速观看,会吸引大众观赏。第二,具有电影品质。“微电影”必须具有故事情节、演员、制作水准和创意,艺术和审美化的品质不可缺少,这样才能吸引观众在移动或休闲状态下观看,并点燃观众为其作义务推广的激情。第三,有一定的商业目的。投资方花钱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为企业的形象、产品或服务做广告。通俗地说,微电影就是具有商业目的的微型电影,用拍电影的方法讲述品牌的故事,并实现品牌的商业诉求。第四,观看方式的碎片化与方便性。普通大众可以利用坐车、等人、排队的时间碎片来满足自己的视觉快感[5],因此这种观看方式不同于传统影院的观看方式。

当然,从商业追求来说,作为一种新的营销传播方式,微电影营销除了能给观众带来更加易于接受的感觉,同时能给观众带来精神上的娱乐和认同。这种基于网络广泛流传的互动模式和视听感觉,能够在观众与产品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同时更容易得到观众的信任。因此,随着微电影的逐渐兴起和流行,微电影营销也逐渐被各大商家认可。利用微电影进行营销,也开始逐渐流行起来。而且,微电影营销的方法和方式各异,都具备一些共同的特性。微电影的流行使得平民百姓人人参与叙事和制作的影视时代来临,其制作的低门槛、平台的方便互动更加适合新媒体时代人们的视听文化。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微电影中,这是的微电影营销无形中增加了受众,可以使更多的普通人接触微电影所营销的产品。

人类创造了技术,技术反过来又异化了人类。在媒体多样化的当下,人们的关注习惯也经历了明显的碎片化过程。注意力的碎片化,已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一大趋势,微时代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人们越来越碎片化的需求。人们已很难抽出一大块时间,安静地做一件事情,就连娱乐与体验也越来越即时性。碎片化的时间带来了碎片化的媒介使用方式,“微媒体”是“微”时代的必然产物,就在这种“微媒体”的土壤之下,诞生了以“微电影”为创作手段的广告模式。此外,物质充裕的现代人,更多地开始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微电影有着极强的互动、参与性和自主性,引发了受众个性的张扬和观赏的热潮。在传播过程中观众自由参与评论,不受时间的限制,可以将自己对电影的评价发布在论坛、博客上,还可以发布投票。匿名性的评论给予了自我的无限释放和情绪的彻底宣泄。无形中促使网络微电影越来越热,使微电影不断被评论,也不断地受人关注与传播。可见,新媒体的发展为微电影的诞生、迅速发展奠定了基础,宏观的社会背景和“微”时代人们的需求又催生了微电影“热”。

从微电影的创作来看,电影艺术的发展历史上,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色彩、从平面到3D,每一次巨大的变革,都是少数专业的电影人所主导的,似乎和普通民众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在物质条件上的限制,只能是以观众的身份来欣赏电影;同时,电视艺术的普及,也给电影的发展发起了严峻的挑战,其制作和传播的广泛性,“必将引发电影的美学反思和本体反思”[6]。很多电影人认识到,电影创作不能再延续之前的精英化路线,而是要放下身段,主动走亲民路线和世俗化的道路。而微电影的出现,恰好是对这两个问题的完美解决。一方面,数码技术的飞速发展,让普通人拥有一套摄像设备不再是梦想,可以随时随地录制视频的手机自不必说,就连非专业的高清摄像机,也不会超过万元,能为大多数的电影爱好者所接受,使他们的电影梦想得到了最初的实现。加之网络这种新媒体的开放性,又使得这些作品能够及时、广泛地传播,让自己的个性和自由有了释放的平台,所以充分满足了个性的情感表达需要,这种情感既包含对电影艺术的热爱,也包含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微电影善于利用多元化、实验性的叙事表达方式,如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动画元素[7],可以给观众以全新的审美体验。所以说,无论是创作角度还是接受角度,微电影的出现,从根本上满足了普通大众对电影、对艺术的个性化需要,对这种个性化需要的满足,也是微电影赖以生存的基础所在。

微电影中的“微”本身是以时间和叙事的碎片化为特征的。我们知道,伴随着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断丰富,整个社会形态,无论是理想和现实,都处于一种碎片化的状态,尤其是对空闲时间的分割,使人们难以再有集中的大时间段,而是一些不同的碎片化时间。这种碎片时间自然需要碎片化的审美和消费需求来填补。微电影本身的特点就满足了这种需求,同时伴随着微电影类型的逐渐多样化,人们也有了更多的欲望表达的选择方式。如爱情题材、励志题材、怀旧题材等,满足了人们消磨时间和获得审美快感的双重需求,无疑是一种个性化的需求满足。比如,在午休时间,利用十分钟观看一部微电影,虽然十分钟的时间不长,但是如果每天坚持观看,那么一周下来,所观看的时间量也能够达到一部传统影片的时间,这是每个普通观众都能做到的事情。况且不同于传统影片的是,每一个微电影都是一个全新的故事,全新的审美体验。这种一对多的传播方式颠覆了传统接受的习惯,拉近了电影与观众的距离[8]。当下微电影的创作类型繁杂,创意十足,其表现手法层面的探索性已远远超越了常规电影,展现出独特的视觉观感。美国创意微电影Malaria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它的拍摄已经超越了传统电影的范畴,它的叙事不是靠电影镜头组接完成,而是由折纸、剪纸、漫画、书和真人的手的互相协作来完成的。这个影片用耳目一新、鬼斧神工的表现形式,流畅而自然地向观众展现了一个男人与死神的一段对话,节奏沉稳,大气磅礴,视觉体验丝毫不亚于一部真正的西部大片,而它带来的新奇感却是常规西部电影所不具备的。

市场化与商业化时代,使得任何文化传播都难以避免去满足商业利益的要求。现代人每天都生活在阳光、空气和广告中,广告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电视广告中,往往是一些大企业大牌子,因为小企业根本承受不了巨额的广告费用。但微电影不一样,它没有票房压力,没有电视广告时段的局限,投资小,所以逐渐成为企业做广告的首选。在企业影视广告、体育、户外等多个方面的品牌计划里,很多企业愿意拿出一部分很小的预算来拍微电影。至于这些企业的产品究竟怎么样,微电影中的广告是不是虚假,无从考究。作为一个商业模式,微电影中制作者和投资者千方百计要抓住受众的眼球。而且,随着互联网时代各种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应用,受众越来越多。因为受众是核心,尤其是上班族、学生等年轻人,他们是网络视频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也正是普通消费者中最有购买力的一群人,喜欢进行网上购物。对于这样的客户群进行相关产品或服务的微电影式推广,效果尤为明显。商业微电影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非常重视情感,在各行各业商业微电影中,主题大多和情有关,或关注友情,或描绘爱情,或探讨亲情。商业微电影通过人类共同的情感,和观众建立一种互信关系,从而赢得观众的认可。商业微电影所表现的情感不同于艺术微电影对社会现实的揭露,它以另一种方式和立场竭力宣扬“情”对人心的充实,对人生的丰富。它所体现和呈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通过一个个和我们息息相关的故事的叙述,表达了“人情”的完美。

但是,微电影中的广告是否可靠?由于门槛的降低,会不会质量不佳的品牌也会借微电影“广而告之”?因为只要他们的微电影创意好、拍摄精良,人们就会在不知不觉间把这个微电影与广告产品联系在一起,那么,误导受众的情况恐怕时有发生。由于部分企业逐渐将目光和视角转向微电影,企图通过微电影进行产品的营销,商业微电影应运而生。“商业微电影是目前微电影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型,此类微电影大多是为成熟品牌量身订制的,结构精巧,画面精致,制作精良,投资相对较大,商业诉求明显。”[9]2012年由凯迪拉克投拍、吴彦祖主演的《一触即发》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商业微电影,本片通过90秒的“微时间”讲述吴彦祖在一次高科技交易中遭遇敌手突袭,为了将新科技安然转送至安全地带,吴彦祖联手女主角Lisa施展调虎离山等计策,几经周折最终成功达到目标的故事。全片场面宏大,制作精良,也是第一部大制作的网络微电影,堪称微时代的里程碑。从《一触即发》不难看出,商业微电影与传统的广告和商业微电影在艺术上有明显的区别。商业微电影相对于传统广告而言会给受众一个完整的故事,且更注重遵从受众的接受心理,不再讲求产品的出镜率和企业的LOGO。如三星手机推出的《变幻的年代》,一方面展现三星手机发展的历史,另一方面又凸显三星手机的全新功能,更是在片中利用QR等新技术手段,增强与受众的互动,吸引受众的关注。“企业的营销方式从最开始的一个LOGO宣传变成一句口号,再从一句口号广告词变成一部微电影,将品牌的理念和文化融入其中,表达企业品牌的内涵。”[10]虽然微电影在传播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价值观念、生活理念等文化内涵,但是由于商业利益的追逐,微电影中的广告传播者因缺少社会责任感,以及商业广告的功利性等原因,总有一些微电影作品缺乏人文关怀的观念和审美的艺术水准。不论是被誉为微电影开端的《66号公路》,还是Your Moment My Moment挂着微电影名头的广告片,乃至于现在所打造的所谓最贵微电影《灵魂中转站》,这些大多是以所谓的大制作、大场面、大明星轰动一时,但由于过度植入广告,使得作品广告味道浓厚,而在人文关怀方面的缺失,使故事精彩之余,毫无留念之处。因此,作为一名微电影创作者都应该考虑的这样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如何将故事内容在短时间内叙述完成并达到触动人心、引起共鸣的效果。除了过度的商业化表达外,艺术水准低下是目前部分微电影存在的又一大问题。现在有部分微电影创作者在创作中缺乏更高的视野,只是以一种惯用的随意解构方式,不去重视艺术上的自我完善,而是单纯地追求自我感觉的满足。优酷网原创频道主编刘少青就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下部分微电影的两大弊病:一是创作手法冗长,大量运用一些毫无必要的近景与特写;二是缺乏艺术表现力,主要表现在有些对白本应是通过镜头语言来表达的。因此,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微电影需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应当体现出完整的电影结构和明确的导演诉求;二是必须具有电影本身的基本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艺术水准整体偏低与人文关怀的缺失是微电影在文化品位、叙事技巧和审美趣味上的缺憾。

总而言之,微电影要延续电影艺术的审美水准这个时代被认为是“微”时代,微电影、微博客、微小说,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中,人们只有短暂的时间进行消费、休闲,于是各种体验就在这些空隙间见缝插针,变成一个个利润产出空间,微电影也被看成是这些“快餐文化”的符号之一。为了不被认为是“垃圾食品”,微电影必须要延续电影艺术的审美水准,用一种严谨的态度去制作。而品牌更要珍惜和培育这种能将艺术审美与商业需求很好结合的载体,而不是将其“绑架”为只为自己服务,毫无思想可言的“奴隶”[11]。微电影要符合大众交互性的审美需要有人认为微电影之所以受到大众的拥戴,是因为其形式大于内容,好看多于意义,其实忘记了微电影的出现,也是Web3.0时代的需要,这个时代媒介隐身幕后,通过话题策划、事件营销等方式对受众进行隐性的引导,受众乐于在其中处于主导地位,讨论并传播这些议题。微电影不必迎合大众审美中过于低俗的需求,反而要看重如何用有趣的、有意义的话题、事件去引导大众关注并转发,也就是说微电影既要体现出艺术美,又要满足大众审美中交互式的需求。《老男孩》因为描述了追求梦想的勇气,就在各个年龄层中引起讨论,甚至感动到“90后”的年龄层次,这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过度消费有时只能引发受众审美疲劳,微电影的海量制作与新鲜尝试也会给观众产生这样的印象。今天微电影的地位角色就是品牌推波助澜的结果,但海量的片源、平民草根的制作充斥于其中,因其粗制滥造绝对会产生审美疲劳,因此网上对微电影甚至预言“生于恶搞,死于广告”,也许这就对电影业、广告业提出了某种警示。优秀的微电影广告之所以受到欢迎,首先是因为优秀的电影叙事手法,其次是和谐的广告嵌入,但是在微电影广告的成功走红后,功利性的浮躁心理出现,含蓄动人的微电影又变成财大气粗地、赤裸裸地植入性广告。此外,由于制作及上传平台的便利性,非专业人士和感兴趣的大众将会将大量没有生活积淀、没有文化内涵、没有创意、制作粗糙的作品上传视频网站,甚至为了吸引眼球而制作一些夸张的标题,这其实也是对微电影、对品牌的伤害。因此,我们更应该用审美叙事的方式和人文关怀的立场来引导微电影广告的制作,使其产生源源不绝的生命力而延续下去。在当下大量的微电影作品中,人生、社会、哲理的表达更多时候是交织杂糅在一起的,但是它的思想性并不意味着它的小众化,它的传播效果往往是常规电影所望尘莫及的,一方面它采用的是碎片化的时间长度,减弱了观看常规电影的仪式感,而变得常态化、大众化、日常化;另一方面,它利用最大众化的网络传播平台,使观看和交流突破了地域、阶层等各方面的限制,实现了草根阶层对现实人生的体验表达和各种欲望,这些优势为微电影的传播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

(张文杰,安徽滁州学院文学传媒学院院副教授,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访问学者,复旦大学文艺学博士;王运歌,苏州大学在读文艺学博士,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讲师)

注释

[1]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新媒介时代高校影视娱乐节目的传播与正能量引导”(2014,ahgxjyz009)。

[2] 常江,文家宝:“‘微’语境下的深传播:微电影传播模式探析”。新闻界,2013(09):40。

[3] 赵艳:《从传播学角度解读微电影》。《电影文学》,2013(09):19。

[4] 陈犀禾:“强劲的‘微’风”。《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01):56。

[5] 王志永:《微电影:网络时代视觉文化传播的新形态》。《中州学刊》,2014(05):164。

[6] 陈旭光:《新媒介语境下的微电影生态》。《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01):56。

[7] 陈晓伟:《微电影的传播价值解析》。《新闻爱好者》,2014(08):20。

[8] 陈晶晶:《当代中国微电影的艺术特征分析》。《电影文学》,2014(20):9。

[9] 薛国梅:《微电影美学特征及其价值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13:16。

[10] 郭菁:《微电影营销良机,岂能坐失!》。《上海经济》,2014(05):36。

[11] 翟灿:《美学视角下的微电影广告》。《电影文学》,2013(11):3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