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时间:2022-07-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多种民族文化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各民族传统的养生、健身、娱乐文化的总称。总体来说,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中国传统保健哲学的机理是“阴阳和谐”。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多种民族文化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各民族传统的养生、健身、娱乐文化的总称。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在世界范围内,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文化结构方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并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我国与世界体育文化对话交流的基础就是本民族的体育文化。本民族体育文化既是历史文化之根,也是未来文化之根,如果没有本民族的体育文化也就失去了民族之根,当然也就失去了与世界体育文化对话交流与融合的前提。因此,了解本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体来说,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自然地理条件、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心理因素的体现

从地理环境上看,我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差异较大。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南方民族以渔耕为生,北方民族以农牧为业的格局。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工具也随之分化、演化出适合于各自地理环境的有效工具。中国各少数民族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其生产工具也不大一致,从而使长期居住于此的民族生活方式逐渐“特化”,民族性格、思维方式出现差异,由此对所从事的体育活动内容也产生相应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中产生的,并因地制宜地传承和发展着。

1.地理环境因素

一定地域的地理环境是一个民族长期生息、繁衍的物质基础。自然环境为各民族体育的生存与发展从物质条件方面提出了最基本的规定。如北方草原地区多赛马,而南方水乡多产生龙舟、山地的爬山登高等。确切地说,各民族人民首先从各自生存环境中找到了本地特有的运动器材,并在运用中不断改良这些器材,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体育项目。所谓“北人善骑,南人善舟”,就反映了地理环境对人们生产方式以及体育活动的影响。

2.生产方式因素

在我国古代,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有限,再加上交通的不便利,使得一定地域内的民族生产方式相对稳定,并且在其地理环境的影响下这种固定的生产方式难以改变。于是,这种固定的生产方式世代相传、沿袭,表现出了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由于地区间的差异以及各地区生产方式的不同,直接影响、造就了各民族体育之间的差异。

3.文化心理因素

由于一定区域的人们在语言、生产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与其他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各地区人民逐渐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结构,所谓“南方好傀儡,北方好秋千”以及“南拳北腿,东枪西棍”,都是文化心理学差异给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造成的影响。它渗透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当地人民的文化心理特征。以舞龙为例,北方以武为主,强调龙的威武豪迈,气势山河;南方以文为主,突出龙的灵活敏捷,变化自如。明显地反映出南北方民族传统体育风格的差异。

(二)浓郁的宗教情结

在中国文化领域里,宗教文化具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宗教文化与民族体育文化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起源于宗教,这些体育项目一般与传统节日紧密联系在一起,并成为节日的主要内容。

宗教是现实生活在人们头脑中歪曲的反映,在中国古代,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无法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于是,中国古代的人们常用种种形式以期感动自然力量。如,在祭祀活动中,逐渐用舞蹈、竞技、角力来进行祈祷,娱乐神祗,祈求庇护,于是原来用于娱人的歌、舞等,又用来娱神。这样兼有体育和艺术双重性质的舞蹈,就和宗教祭祀活动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这一点来说,原始宗教活动对体育的发展与丰富有一定的影响。

(三)人与自然以及身心和谐统一的生命价值追求

我国古人非常重视人的生命的产生和终止,试图通过运动达到延缓衰老甚至不老的目的。古人习练的导引、气功、五禽戏、八段锦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春秋战国时期的庄子曾说:“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伸,为寿而已矣”。(《庄子·刻意篇》)其中,“吐故纳新”讲的是“导”,即深吸长呼运气,可以加强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熊经鸟(申)伸”讲的是“引”,即像熊一样摇摆身体,似鸟一般伸头舒颈,可以活动人体关节筋络,提高人的身体素质。以此来锻炼身体,以求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五禽戏”是由东汉名医华佗所创,是古代体育养生的典型代表。华佗根据古代导引、吐纳之术,研究了虎、鹿、熊、猿、鸟的活动特点,并结合人体脏腑、经络和气血的功能所编创了这一套具有民族风格的健身气功功法,对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古代传统的养生、健身活动,还受到大一统文化哲学思想的影响,体育活动特别注重形神兼备,要“以心会意,以意调气,以气促形,以形合神”,讲究在“天人合一”的思想指导下,通过悟道,达到与“天、地、神”相通的境地,强调“意、气、体”一致。

(四)形神统一的审美情趣

在民族传统体育中,武术是一枝奇葩。以中华武术为例,中华武术强调形神兼备、内外合一的和谐美,不仅注重练形(形,指武术运动中人的整体外部形象或形态),而且注重练神(神,指人的精神、心志、意向等内在活动)。

在武术运动中,形美是初级的、肤浅的,而神美则是高级的、深奥的。武术在形神共练的基础上更注重神美,“形美感目,意美感心”。神美是一种境界美,是在形美的基础之上对内在性的超越,表现出“虚”和“静”的审美特征,练神的过程就是一种求“虚”、求“静”的过程。如太极拳基本技法中要求“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太极拳运动要像抽丝那样既缓又匀、又稳又静。

(五)人体运动的医疗保健

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以人为核心,维护人的健康,重视人的健康在其生命过程中的意义和价值,从而追求一种生活过程中的健康生活方式。中国传统保健哲学的机理是“阴阳和谐”。阴阳矛盾运动的统一,是生命起源的条件,也是生命存在的条件。如果出现阴胜阳或者是阳胜阴的情况,都会导致人体稳定状态的破坏,引起机体功能紊乱,从而发生病变。践行这些理念并做出杰出贡献的当属中国汉代名医华佗,他在医疗实践中创编了著名的“五禽戏”运动强身法,具有医疗、康复、保健作用。后世所创编的丰富多彩的运动健身、运动保健、运动医疗方法大都是由这种思想与实践而来。在中国古人主张动以养形的同时,对静亦养神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也创编了无数以静养神的“气功”方法。中国传统体育对人体的医疗保健功能与科学价值,是竞技体育运动无法比拟的,越来越受到世界体育界有识之士的重视与研究。

(六)重教化、重娱乐,轻竞争

在我国古代,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渗透于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民族传统体育也不例外,中国传统体育追求的是一种个体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境界。主张体育竞赛中的胜负无关紧要,主要讲究行动的“谦谦君子”。在这种思维方式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排斥竞争、对抗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天人和谐观点指导下的民族传统体育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反对人对自然的挑战和对抗。由此而形成了重教化,重娱乐,轻竞争意识的民族体育特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