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奇怪的谈判_中英缅甸问题谈判

奇怪的谈判_中英缅甸问题谈判

时间:2022-07-1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缅甸是中国的属国,英国对上缅甸发出战争叫嚣,清王朝不能不出面与英交涉。对于清王朝的这种奇怪的外交方式,英国政府竟然也受之不拒。[14]清王朝被英国政府灌的迷魂汤弄昏了头脑,收回原来对英国政府提出的警告,一心幻想与英国友好解决缅甸问题。兼并缅甸是英国的既定方针,问题在于怎样处理兼并后的中缅关系。其中心是让中国保留宗主虚名,英国取得兼并缅甸和在云南边境通商的实利。

缅甸是中国的属国,英国对上缅甸发出战争叫嚣,清王朝不能不出面与英交涉。但是这场交涉自始至终就是一出外交舞台上罕见的滑稽戏。

清政府是通过两条途径来交涉的。一为私下的,即委托赫德私下与英驻华使馆沟通。赫德此时一身而二任,既是中国海关的总税务司,又是英驻华公使,他在接受委托时表白:“我自己宁愿不去碰此事,我并不好管闲事,或喜办秘密交涉,别人的事我最不喜欢去沾惹,但是王爷极其恳切,对英国的态度又如此友好。他叫我想办法不经官方途径,与英国取得友好谅解,免得大家为此事正式谈判,有决裂危险。”[7]一为官方的,即驻英公使曾纪泽与英外交部交涉。曾纪泽又依赖与英外交部常务副大臣庞斯弗德(J.Pounceefort)有私谊的使馆英籍人员马格里办理。马格里拉上葛洪进出英国外交部、印度事务部与庞斯弗德定计,再由马格里灌输给曾纪泽。两个渠道的交涉,各行其事,互相矛盾,彼此攻讦、拆台。中英间的交涉成为两个英国人——赫德与马格里斗法的舞台,赫德妄图一手包揽,极力排斥马格里,竟然通知英国外交部以曾纪泽名义进行的官方交涉未经总理衙门授权,是非法的。受赫德指令在伦敦活动的驻伦敦办事处税务司金登干一语道出曾纪泽交涉的内幕:“如曾侯活动成功,将是马格里的胜利。”[8]反之,也可以说,如私人途径交涉成功,也将是赫德的胜利。

对于清王朝的这种奇怪的外交方式,英国政府竟然也受之不拒。实际上,无论是官方的或是私下的途径,殊途同归,英国政府是这两条线的牵线人,无论是马格里,或是赫德获胜,最后都将是英国的胜利。

在军事占领缅甸之前,英国需要离间中缅关系,诱骗中国听任其发动吞并缅甸的战争,通过马格里进行的官方交涉就成为英国政府施放烟幕,麻痹清政府的渠道。首先,马格里在与英外交部接触后散布,“英国能在缅甸问题上,给中国以比法国在北圻问题所给的更好的条件。”[9]随后,《泰晤士报》发表文章,“提议英国应邀请中国参加友好解决缅甸问题,将中国边界扩展到八莫,使之能成另一赤塔,并化除中国对朝贡的敏感。”[10]假意邀请中国参加对缅甸的瓜分,使中国不反对英国对缅发动战争。

当英国向缅甸发出最后通牒,曾纪泽向英外交部指出缅甸是中国的朝贡之国,不能坐视英缅冲突,中国方面拟出面调解英缅纠纷,并拟向英国政府提出警告,“如英国派兵入缅,中国也必将自云南进兵,发生冲突的结果,必将使中国衔恨英国比憎恨法国还厉害。”[11]庞斯弗德故作惋惜地说:“英国外交部和印度部都不知道中国与缅甸有宗藩关系”,“如果他们一个月前知道此事,他们必定会来与中国商量,但现在是太晚了,他们没法召回已经派出去的讨伐军队。他们必须执行业已发出的最后通牒,缅王如果倔强,就必将受到膺惩,否则英国岂不为全世界所讪笑。”随后,庞斯弗德口气一转,抛出诱饵:“他们将尊重中国在缅甸的权利,以后也将欢迎中国的合作。至于吞并,这或者是不必要的,但也许会有一种联合保护。”[12]英国外交部复照中国政府,“语气非常友好,力图使中国安心,并解释说英国的远征军队已到缅甸,但中国的权利将受到尊重。”[13]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亲自出马,在伦敦市政府大厦发表演讲,把这场假戏推向了高潮,他把自己装扮成中国的盟友,庄严宣言,“我们相信,在缅甸的军事行动中,我们已完全承认大清帝国的全部权利,我们的一切措施,必将先取得中国的同意和友谊合作,对中国的友谊我们是一向高度重视的。”[14]

清王朝被英国政府灌的迷魂汤弄昏了头脑,收回原来对英国政府提出的警告,一心幻想与英国友好解决缅甸问题。曾纪泽在马格里的影响下提出以扩展云南边界为条件与英谈判的建议,主张放弃与缅甸的宗藩关系,趁英国尚未占领上缅甸时,与英国进行滇缅边界谈判,“以口舌得八幕(按,即八莫)”,“据怒江上游以通商,勿使英近我界”[15],曾纪泽意识到清王朝已无力维持对缅甸的宗主地位,与其为一个无力维持的虚名所累,莫如在缅甸被兼并前拓展边界,建立起一个阻挡英国入侵云南的缓冲区。但是曾纪泽被英国放出的烟幕所蒙蔽,只看到英国夺取上缅甸是防止法国,而没有认识到英国的另一个目的是打开云南的商业通路,英国决不会同意在中英间“插入一个似是而非的中国地带,使英国政府与真正的中国永远疏隔”[16]。英国外交部通过安德生及马格里提出这种主张,连赫德都看出“是一个陷阱”,是英国外交部为了使中国对英国兼并缅甸坐视不管而设置的阴谋。总理衙门虽然不同意不提宗藩关系,但依然指示曾纪泽就拓展边界与英讨价还价,英外交部虚与委蛇,迷惑曾纪泽。

英国与曾纪泽的官方交涉是假,而与赫德的私人密谈却是真。赫德身为中国代表却把清政府的机密透露给英国,为英国政府出谋划策。兼并缅甸是英国的既定方针,问题在于怎样处理兼并后的中缅关系。英国要么继承缅甸与中国的传统关系,成为向中国朝贡的国家,要么废除原有的中缅关系。前者是英国决不能做的,而后者将引起清王朝的剧烈反对,对英国也是不可取的。对于英国政府来说“难题在于进贡和吞并两不相容”[17]。赫德为英国提出两项可供选择的办法:“(1)由中国命令或强迫提出缅甸赔偿,以解决目前问题;(2)英国如听任缅甸维持现在地位,继续致送所谓十年一贡的礼物,中国或可听任英国采取任何行动。”赫德向英国政府说第二种办法“对中国很稳妥,而对英国是有利的”。[18]11月15日,赫德将他按照第二种办法草拟的协定稿件电寄金登干,转送英国外交部,并说:“如英国同意,我也能取得中国同意”。协定草稿只有两款,第一款:“英国应允缅甸得按成例每届十年向中国进贡,中国应允尊重英国与缅甸所立一切条约等”;第二款:“中国应允于中缅边境(即云南边境)选择一处地方开放对英贸易,其通商税则与其他沿海各口无异。英国应允该处进出口货物均按同样货物在通商各口应纳税则缴付关税[19]。其中心是让中国保留宗主虚名,英国取得兼并缅甸和在云南边境通商的实利。对此,赫德在11月23日给金登干的电报中,做了详细的剖析、说明。他指明利害关系,现在对于英国来说极为重要的是“在此战事消息纷传的时候,如何能使中国在英国完全征服缅甸以前保持沉默”;从长远来说,英国中止进贡,即使中国现在甘心沉默不采取行动,将来边境贸易也将无从发展。要使中国沉默及与英“友好”,继续保持缅甸朝贡是唯一条件。为此,赫德劝导英国政府:“一般的吞并,自然将排除进贡,但何不创行一种新的有限度的吞并,由中国——原来的宗主国——容许英国照自己从前统治的样子来治理它的朝贡属邦呢?”他挖空了中国与缅甸传统宗藩关系的所有实际容,留下一副空架子,而英国则依照它统治印度、南非等殖民地一样统治甸。赫德大谈所谓“虚名”与“实利”的得失利害:“我所提协定草案,包罗一切,英国取得实利,让出虚名,并保持中国的友谊。虚名无损于实利而实利能左右虚名。”他扒下他的中国代表的外衣,向英国政府吐露肺腑言:“请不要因为追求虚名轻弃已在掌握中的实利。我深知什么是可以办得的,什么是有利的,因此再四奉劝听从我的提议。”[20]

经过赫德的反复陈说,英国政府理解了赫德的用意,但在完成对上缅甸的军事占领之前,仍不打算与中国缔约,以免军事行动受到限制。外交谈判采取拖延战术,外交部与印度事务部间互相推卸,有意延误,总理衙门等得不耐烦了,甚至赫德也被弄得急不可耐:“我不懂英国外交部和印度部为甚么推三拖四,送上门来的礼物,难道还要挑剔吗?”[21]为了稳住清王朝,英国政府在攻占曼德勒前夕的26日,再次给中国政府送去一份“非常友好的电报,再三保证中国在缅的权利,并宣称,五印度大君后将派特使赴北京讨论缅甸问题”[22]

就在电报发出的同时,英军迅速攻占曼德勒,英国政府把所做过的一切保证置诸脑后,不与中国政府做任何商讨,断然驱逐缅王,灭亡缅王朝,英印总督出告示声称“缅甸已并入版图”,“现已令印度政府人员以女皇陛下名义,暂行治理缅甸”。清王朝这才从英国政府的愚弄中醒悟过来,向英国提出责问,“责其未与华议,遽灭缅为食言”[23]。曾纪泽主张持强硬态度,以英国保护缅甸,中国拓展疆界至八莫为互相交换条件。如果英方拒绝,即中断交涉,不承认英国吞并缅甸,不与议边界商务;使“彼惧留后患,或易就范”[24]

这时英国虽然攻克了缅都,但尚未控制上缅甸全境,尤其是缅北地区还在当地部落头人的控制之中,英国军队还在火速驰赴缅北的途中。英国还需要稳住中国。因此,当曾纪泽以上述条件与英外交部接触后,英方即表示可以与中国就缅甸问题善后商谈,并暗示在进贡、划界、通商三个问题上可以考虑中方的条件。清王朝再一次上当受骗,电告曾纪泽照会英外交部:“缅无理已甚,伐之固当,但究系中国贡邦,以后英拟如何善全,看作何答复。”指示曾纪泽中国的谈判方针为:“以勿阻朝贡为第一要义,但使缅祀勿绝,朝贡如故,于中国便无失体。八莫通商宜作第二步办法。”[25]曾纪泽与英外交部的谈判进行得似乎很顺利。英国方面做出了一些“妥协”,在进贡事宜上,索尔兹伯里“允另立王,管教不管政,照旧进献中国”,在界务上,也同意中国拓境,在商务上允许中国在八莫设商埠。清廷以为:“缅祀不绝,贡献如故,界务又可开拓”,“英括全缅,得利已厚,立王留贡,虚文不足抵,八莫展界正可藉此立说,须坚持防它索。”[26]薛福成在1891年与英国交涉滇缅界务,调阅了驻英使馆案卷,总结当时交涉的结果说:

英人自以骤辟缅甸全境,所获已多,是以有稍让中国展拓边界之说。当时英外部侍郎克蕾,曾称英廷愿将潞江以东之地,自云南南界外起,南抵暹罗北界,西滨潞江,即洋图所谓萨尔温江,东抵澜沧江下游,其中北有南掌国,南有掸人各种,或留为属国,或收为属地,悉听中国之便……曾纪泽又尝向英外部理论,欲索八莫之地……英人以其为全缅菁华所萃,靳而未许,迨争论数次,克蕾始云英廷已饬驻缅之英官勘验一地,以便允中国立埠,且可在彼设关收税。[27]

1886年初曾纪泽认为谈判已近尾声,他颇有信心地电告总理衙门:“近商缅事颇顺。英择缅教王候中朝谕允,并照前进献,潞江东地咸归中国,均将定议。所争者册封入贡字样及八莫耳。”[28]

曾纪泽曾出使俄国,修订崇厚擅允的丧权辱国条约,从俄国熊的口中争回权益,然而这一次在奸诈的英人面前栽了跟头。

英占缅都后,立即派了一支军队溯伊洛瓦底江水陆兼程直趋八莫,并于12月28日占据八莫。随后英军分赴各地,逐渐控制了缅北。施展外交计谋麻痹中国的阴谋大功告成,与曾纪泽的官方谈判已无存在的必要。适值英政府选举换届,索尔兹伯里保守党内阁下台,自由党魁首格兰斯顿(W.E.Glad-stone)组阁。新政府执政,即翻脸不认旧账,新外交部大臣罗斯伯里(A.P.P.Rosebery)通知曾纪泽“沙(按,即索尔兹伯里)于缅事允华各条,不能作为已定。”[29]中英官方交涉数月双方已达成同意的事项被罗斯伯里一句话就勾销了。此后,曾纪泽多次与英外交部商谈,但英方态度异常强硬,“不但不让八莫,且毁其前任立教王以贡华之议”,另提出云南总督与缅甸总督或者清帝与英后互送礼物来代替朝贡。[30]中英谈判中断,曾纪泽卸任回国。

英国攻占上缅甸后,出乎其意料,缅甸各族人民掀起抵抗运动,在缅人、掸人、克伦人中打着恢复缅甸王朝旗号的武装斗争此起彼伏。缅甸的土司头人依据传统的宗藩关系,向清王朝请求援救。[31]不与中国达成处理中缅历史关系的协议,英国就难以稳定缅甸。英国政府决定以马科蕾西藏商业考察团作为筹码使中国政府承认英国对缅甸的兼并。

1886年3月2日印度总督已经电令马科蕾暂缓出发,然而,英领事璧利南却屡屡催逼总理衙门,煞有介事地声称马科蕾使团“不日由印度入西藏游历”,“事非得已”,“请予知照川藏”。[32]虚张刻不容缓的声势,给清王朝施加压力。总理衙门落入其布置好的圈套,向来催问马科蕾入藏事宜的璧利南提出把缅甸问题与入藏游历通商事合并商谈。

1886年7月24日中英缔结《缅甸条款》。[33]

《条款》规定:“因缅每届十年,向有派员呈进方物成例,英国允由缅甸最大之大臣,每届十年派员循例举行,其所派之人应选缅甸国人。”按照该条的行文,传统的中缅间具有政治内容的朝贡关系变成了仅只是礼仪上的呈进方物。如此解释朝贡关系,不仅歪曲了中缅关系的历史,而且对于与中国保有朝贡关系的其他周边国家及它们与中国的关系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

中国方面以条约的方式承认英国对缅甸的兼并,把过去的一个属国的命运完全交付给英国,《条款》规定“中国允英国在缅甸现时所秉一切政权,均听其便”。

《条款》还规定中缅边界及边界通商事宜“应另立专章,彼此保护振兴”。英国的商业利益也得到满足,日后英国政府依据该条,扩展滇缅贸易,混占中国领土。

关于入藏游历和印藏通商,《条款》规定:“烟台条约另议专条派员入藏一事,现因中国察看情形,诸多窒碍,英国允即停止。至英国欲在藏印边界议办通商,应由中国体察情形,设法劝导。振兴商务如果可行,再行妥议章程;倘多窒碍难行,英国也不催问。”

《缅甸条款》除关于印藏游历通商条款外,其余完全按照赫德给英国政府建议的中国徒有虚名,英国取得实利的方案缔结。无怪乎金登干在看阅了条款后欣喜若狂地向赫德报告说:“协定的前三款可以说全与您原来所提的相同。正所谓‘天从人愿’了!”[3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