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打金枝》的真相

《打金枝》的真相

时间:2022-05-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打金枝》剧情: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汾阳王郭子仪之子郭暧为妻。这就是戏剧《打金枝》的故事雏形。目前,《打金枝》这部戏仍然作为很多剧种的保留剧目,在不同的场合演出,而且久演不衰。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打金枝》确实是一部名戏,是广大群众非常喜欢的一部戏剧。《打金枝》将一场颇具政治色彩的风波作为家庭纠纷来处理,非常富有人情味。这就是大众喜欢《打金枝》的根本原因。

《打金枝》剧情:

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汾阳王郭子仪之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子、婿纷纷前往拜寿,唯独升平公主不往,引起议论。郭暧怒而回宫,打了公主。公主哭诉父母,逼求唐皇治罪郭暧。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皇明事理、顾大局,并加封郭暧。皇后劝婿责女,小夫妻消除前嫌,和好如初。

戏曲《打金枝》唱了几百年,大家百看不厌,越看越爱看,越看越喜欢,一直唱到现在,可以说是久唱不衰。

这简直是一个奇迹。

我们不禁要问,人们为什么喜欢《打金枝》这出戏呢?《打金枝》的魅力究竟在哪里?《打金枝》所反映的内容是否符合历史事实?比如,郭暧真的打了金枝女吗?唐代宗真的那么宽宏大量吗?它的背后又隐藏着多少历史的真相?

一、《打金枝》为何久唱不衰

1.《打金枝》溯源

《打金枝》的故事最早出现在唐末赵璘撰写的笔记小说集《因话录》中。

赵璘是山东人,出身于名门望族,对宫廷生活比较熟悉。他撰写的《因话录》反映的都是唐朝的故事,体裁虽然是笔记小说,但对研究当时的历史很有参考价值。

《因话录》中有一个故事,题目就叫《郭暧》,写唐代宗如何解决家庭儿女之间的纠纷,非常具有人情味。其中唐代宗、升平公主以及郭子仪、郭暧的形象都十分鲜明,文笔也很活泼有趣。故事是这样的:郭暧与升平公主吵嘴,郭暧骂了升平公主,公主受了委屈,哭哭啼啼到宫中告状。唐代宗一番相劝,将公主劝回了婆家。郭子仪知道这件事后,将郭暧关了起来,并亲自到宫中请罪。唐代宗宽宏大量,没有怪罪郭家。郭子仪回家后,将郭暧打了一顿。这就是戏剧《打金枝》的故事雏形。

大约在清代康熙年间,产生了一部大戏叫《满床笏》,反映的就是郭子仪的故事。不过,《满床笏》的故事比较宽泛,写郭子仪如何报效国家,如何功成名就等等,郭暧打金枝只是其中的一个故事而已。《打金枝》这部戏大概就是从《满床笏》这部大戏中衍生出来的。

《打金枝》究竟是何人何时改编创作的?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最早不会超过《满床笏》。经过几百年的演出和不断的修改,形成了现在的版本。

2. 发展

《打金枝》的剧种很多,著名的有晋剧豫剧、京剧、评剧、越剧、山东梆子等等,其他剧种还有川剧、汉剧、秦腔、徽剧、河北梆子、湘剧、粤剧等等。剧名也略有不同,除了《打金枝》这一剧名外,还有《金枝玉叶》、《醉打金枝》、《三打金枝》、《汾阳富贵》等等,大同小异。

195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晋剧《打金枝》搬上银幕,在全国放映,使这一传统名剧更加深入人心。剧中的唐代宗由丁果仙(果子红)扮演,沈后由牛桂英扮演,郭暧由郭凤英扮演,升平公主由冀萍扮演,这些演员都是当时晋剧界的名角。

1964年,香港长城电影制片有限公司将上海越剧院演出的越剧《打金枝》拍成了彩色越剧艺术片,片名为《金枝玉叶》。该片在香港放映,引起了轰动。

改革开放以后,一些知名剧院、剧团还到国外演出《打金枝》,受到热烈欢迎。特别是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许多省市将《打金枝》录制成电视、唱片等,使这一剧目更是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

上世纪90年代以后,又先后出现了电视连续剧《醉打金枝》和《新醉打金枝》两部大剧,虽然虚构的成分较多,但仍然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目前,《打金枝》这部戏仍然作为很多剧种的保留剧目,在不同的场合演出,而且久演不衰。剧中的一些经典唱段也经常被专业演员和业余爱好者演唱,甚至一般的观众也能哼出几句。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打金枝》确实是一部名戏,是广大群众非常喜欢的一部戏剧。

3. 剧情抚慰了大众的心灵

其实,《打金枝》的剧情非常简单,说的是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因为不去给公爹郭子仪祝寿而挨了驸马郭暧的打。升平公主受了委屈,回宫哭诉,要求唐代宗惩处郭暧。但唐代宗宽宏大量,和沈后一起劝说公主,终于使小两口重归于好。

这出戏没有反映宫廷的刀光剑影和钩心斗角,也没有反映宫廷的险恶和黑暗,反映的是帝王将相的日常生活。按说,这样平淡无奇的故事是很难吸引观众的,但事实恰恰相反。观众不仅喜欢看,而且是百看不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都认为皇帝家的生活是非常神秘的,不要说皇帝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就连他的家族子女也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但《打金枝》这出戏却打破了所有人的思维定式,皇帝的女儿竟然也被人打了,皇家的生活也和普通百姓的生活一样,有烦恼、有忧愁、有纠纷……这就告诉人们,皇帝也是人,皇帝的子女也是人,他们同样要吃饭、穿衣、睡觉,同样有喜怒哀乐,同样免不了有矛盾和纠纷,同样有生老病死。从这一点讲,皇家和百姓是一样的,因为都是人,只不过是地位和等级不同罢了。

《打金枝》将一场颇具政治色彩的风波作为家庭纠纷来处理,非常富有人情味。它解决问题不是靠皇帝的权威,而是以家长的角色来劝说,这是老百姓最期望的结果。如果靠皇权来处理,郭暧肯定要脑袋搬家,郭子仪家族也必定会受到牵连,这样的结果就是悲剧而不是喜剧了。

剧中的一句唱词最能抚慰大众的心灵,这句唱词就是“尘世上家家户户都是一样的”。就是不论皇家还是百姓,在生活本质上是平等的。

人的心灵得到慰藉,心里就舒畅;反之,就会引起人们的怨愤。这就是大众喜欢《打金枝》的根本原因。

那么,剧中反映的人物和事件是否符合历史真实呢?

二、郭暧真的打了升平公主吗

《打金枝》中说郭暧因为升平公主不去给父王郭子仪拜寿,一怒之下打了升平公主,事实果真如此吗?这就涉及一个重要问题:祝寿。因为打金枝的故事是由郭子仪家族给他祝寿引起的。那么,郭子仪在当时是否举办过生日宴会呢?

历史上的郭子仪是个严于律己、谨小慎微的高明人。他虽然位高权重,但时刻怕引起皇帝的猜忌和大臣的嫉妒,所以他做人是非常低调的。

据《资治通鉴》记载,《打金枝》的故事发生在唐代宗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二月。郭子仪生于公元697年,这一年正好是他70周岁,但具体是哪月哪日出生的,却无从考证。那么,此时的唐王朝是个什么形势呢?

“安史之乱”于公元762年底被平定后,吐蕃人就于次年,即宝应二年(公元763年)七月,向唐朝发动了进攻,并于十月攻占了长安。唐代宗无奈,只得逃往陕州(今河南陕县)。当月,郭子仪率领官军打跑了吐蕃人,收复了长安。十二月,唐代宗回到了长安。

此后,唐朝叛将仆固怀恩勾结吐蕃人不断骚扰唐朝边境,而与郭子仪齐名的另一个名将李光弼已经去世,唐朝的军事重任完全落在郭子仪肩上。

吐蕃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北方的党项人又于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二月向唐朝发动了进攻。就在这一年七月四日,唐代宗把女儿升平公主嫁给了郭子仪的儿子郭暧。

更为要命的是,当年九月,一向与唐朝友好的回纥人在仆固怀恩的蛊惑下,也出兵向唐朝进攻。仆固怀恩引诱回纥、吐蕃、党项、吐谷浑等数十万大军,从北、东、西三面向唐朝进攻。不久,仆固怀恩暴病而死,郭子仪单骑退回纥,并联合回纥人打败了吐蕃军队,又一次化解了唐朝危机。

当时,郭子仪奉命驻扎在河中(今山西永济),长时间并不在京城居住,只是有重要事情才回朝汇报或者请示。

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十二月,同州、华州节度使周智光居功自傲,不服朝廷调遣,并多次擅自杀害朝廷命官,扬言要攻取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大历二年(公元767年)正月,唐代宗秘密命令郭子仪讨伐周智光。由于周智光不得人心,很快被部将所杀,事件得以平息。

二月,郭子仪回朝。《打金枝》的故事就发生在此月。

试想,在国内局势很不稳定的情况下,谨小慎微的郭子仪会给自己祝寿吗?这是不可能的,史书也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所以,《打金枝》中说给郭子仪祝寿,纯属虚构。

关于这件事的起因和经过,《资治通鉴》是这样记载的:“郭暧与升平公主争言,暧曰:‘汝倚乃父为天子邪!我父薄天子不为!’公主恚,奔车奏之。上曰:‘此非汝所知。彼诚如是,使彼欲为天子,天下岂汝家所有邪!’慰谕令归。子仪闻之,囚暧,入待罪。上曰:‘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儿女闺房之言,何足听也!’子仪归,杖暧数十。”

意思是说,郭暧与升平公主吵嘴,郭暧说:“你倚仗你的父亲是皇帝吗?我父亲还不稀罕当皇帝呢!”

公主很生气,坐车到宫里向唐代宗告状。

唐代宗说:“这你就不知道了。郭暧说的确实是事实,如果郭子仪要当皇帝,天下早就不是我们李家的了。”

唐代宗好言相劝,将公主劝了回去。

郭子仪听说这件事后,非常生气,将郭暧关了起来,并亲自去向唐代宗请罪。唐代宗说:“俗话说得好,在儿女面前不装些糊涂,是当不好家长的,儿女们吵几句嘴,咱们何必计较呢!”

虽然如此,郭子仪回到家里,还是将郭暧打了一顿。

这件事叙述得非常详细,既没有说给郭子仪祝寿,也没有说郭暧打了公主,小两口只是吵架而已。

新、旧《唐书》郭暧和升平公主的小传中都没有这方面的记载,甚至连这件事情根本没有提及,说明打金枝的事情是没有的,只是戏剧作了虚构而已。

三、郭子仪为何杖打郭暧

郭子仪戎马一生,功高盖世,多次力挽狂澜,是唐肃宗、唐代宗两朝的顶梁柱,没有这根顶梁柱,大唐江山也许早就完蛋了。《旧唐书·郭子仪传》中评价郭子仪说:“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其实是有些夸张的。

唐肃宗时期,郭子仪因受宦官程元振和鱼朝恩的陷害,曾被剥夺了军权,赋闲在家。鱼朝恩甚至派人捣毁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原因就是郭子仪的功勋和地位遭到了鱼朝恩等人的嫉妒,这怎么能说“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呢?

郭子仪手握重兵,一呼百应,难道唐肃宗和唐代宗对他就没有一点戒心吗?显然不是。唐肃宗和唐代宗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深知藩镇将领兵权过重的危害,因为安禄山就是典型的例子。所以,唐肃宗和唐代宗对郭子仪还是存有戒心的。这怎么能说“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呢?

郭子仪的住宅在长安皇城东南的亲仁里(亲仁坊)。这里属于黄金地段,住的都是达官显贵,他家的住宅就占了这个小区的四分之一。他的家人包括各类工作人员在内,一共有三千多人,这些工作人员出入,大多数都互不相识,因为人太多了。另外,郭子仪的八子七婿都在朝廷做官,家族兴旺,子孙满堂。他的孙子们向他请安时,他都分辨不出是谁家的孩子,甚至连名字都叫不来。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朝廷赏赐给他的良田美器、珍奇玩物等不可胜数,他的家族可以说是享受尽了荣华富贵。对于这样一个有钱有势的大家族,别人怎么会不嫉妒呢?

好在郭子仪有优良的品德。他从不居功自傲,非常善于化敌为友,就连一直反对他的鱼朝恩也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还有那些藩镇军阀、叛臣逆臣、吐蕃、回纥等唐朝的敌人,一听到郭子仪的名字,都肃然起敬。所有这些,都与郭子仪“夹着尾巴做人”有很大关系。

郭子仪更懂得官场险恶、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知道小人不可得罪,皇帝更不可得罪,得罪了皇帝和小人,肯定没有好果子吃。因此,他不仅严于律己,而且对家人和部下的要求都十分严格。

唐代宗驾崩之后,刚刚上台的唐德宗下了一道命令,就是不准私自屠宰。郭子仪的一个家仆仗着郭子仪的权势,偷偷杀了一只羊,郭子仪就严办了这个家仆。

还有一次,郭子仪夫人的奶妈的儿子犯了军法,被郭子仪手下的一个军官杀了。郭子仪的几个儿子跟郭子仪哭诉,要求惩处那个军官。郭子仪大怒,把儿子们骂了一顿,教训他们说:“你们只知道袒护自己家里的人,却不尊重将士,不维护军队的纪律。”儿子们听了,都不敢再吭气了。

从以上的例子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郭子仪为什么要杖打儿子郭暧了。他杖打儿子并不是小题大做,也不是在作秀,而是他一贯严于治军、严于治家作风的体现。

郭子仪病逝于唐德宗建中二年(公元781年)六月,寿85岁。他之所以能够寿终正寝,很多东西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四、关于唐代宗和沈后

我们看戏曲《打金枝》,都觉得唐代宗这个皇帝宽宏大量,实在不错,但事情的真相并没有这么简单。吐蕃人不断向唐朝进攻,京城长安时刻都有被攻破的危险,而在军事上能够依靠的人只有郭子仪了,所以唐代宗不想因为这起家庭纠纷与郭子仪闹翻。因为比较起来,保住江山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他在处理这起家庭纠纷上,更多的还是出于政治考虑。从这一点来说,唐代宗还是比较明智的。

唐代宗在位17年,死于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五月,寿53岁。

再说说剧中的这个沈后。

沈氏是吴兴人,也就是今天的浙江湖州人。她家世代都是名门望族,有钱有势。父亲叫沈易直,当过秘书监。唐玄宗开元末年,沈氏被选入东宫,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李亨(唐肃宗)就让沈氏嫁给了自己的长子、广平王的李豫,也就是唐代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四月十九日,沈氏为李豫生下儿子李适,就是唐德宗。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带着一帮人急急忙忙逃往四川,很多宗室诸王、妃嫔、公主来不及撤出长安,最后都做了叛军的俘虏,被押往东都洛阳,囚禁在掖庭,也就是洛阳皇宫宫女们的居住地。在这些被俘的皇室人员中,就有唐代宗的王妃沈氏。

后来,唐朝军队收复了洛阳,李豫见到了自己的妻子沈氏,把她安排到宫中居住。当时战事吃紧,李豫来不及把沈氏送回长安,结果史思明再次攻陷洛阳,沈氏就下落不明了。东都洛阳再次陷落的时间在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九月。

唐军再次收复洛阳后,唐代宗李豫派人到处寻找沈氏,但没有找到。沈氏到底是死了还是仍然活着?《旧唐书·后妃传》里用了四个字:“莫测存亡。”就是搞不清死活。

唐代宗对沈氏感情很深,他始终没有忘记失踪多年的沈氏,四处派人去寻找,但找了十几年,毫无结果。实际上,沈氏在洛阳第二次陷落之后就已经死了,至于她是怎么死的,现在已无法考证。

前面说过,打金枝的故事发生在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二月,此时离洛阳第二次陷落的759年已经过去了8年,沈氏怎么还会活着呢?所以,剧中的沈后与历史事实是不符的。

其实,升平公主的亲生母亲并不是沈氏,而是崔贵妃,这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

根据《旧唐书·后妃传》的记载,升平公主的母亲崔贵妃是今天的河北安平县人。她的父亲叫崔峋,母亲是杨贵妃的大姐韩国夫人杨氏,地位相当显赫。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姐妹,于是把韩国夫人的女儿崔氏嫁给了当时还是广平王的唐代宗。

崔贵妃是个悍妇,性格比较强势,仗着杨贵妃是她的姨妈,免不了蛮横无理,说一些过头话,办一些过头事。这样,唐代宗就渐渐不喜欢她了。马嵬驿兵变之后,杨贵妃姐妹先后被杀,崔贵妃跟着唐代宗到了灵武,唐代宗就更不待见她了。唐军收复长安后,崔贵妃跟着唐代宗回到长安,不久就死了。

五、郭暧和升平公主的结局

郭子仪有8个儿子,7个女婿,在朝廷都是重官。郭暧是老六,是比较小的一个儿子。唐代宗有20个儿子,18个女儿,升平公主是第四女。

郭暧与升平公主结婚的时间在史书中有明确记载。《旧唐书·代宗本纪》中是这样记载的:“甲午,升平公主出降驸马都尉郭暧。”时间在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七月四日。《资治通鉴》的记载是:“甲午,以上女升平公主嫁郭子仪之子郭暧。”

当时小两口是多大年纪呢?新、旧唐书记载说,当时郭暧只有十余岁(通过推算,当时郭暧13虚岁)。“时升平年亦与暧相类”。(《旧唐书·郭暧传》)就是说,升平公主的年龄与郭暧差不多,也是十二三岁的样子。按我们今天来看,二人都处于少年时代。这样的年纪能真正懂得爱情吗?不大可能。因此,他们结婚后吵吵闹闹是非常正常的。

郭暧结婚前担任的是太常主簿,结婚后拜为驸马都尉,后来又在殿中监职位上实习,封为清源县侯。唐代宗晚期,代理左散骑常侍。

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长安发生了兵变,乱军拥立一个叫朱泚的军阀当了伪皇帝,唐德宗仓皇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朱泚知道他是郭子仪的儿子,就逼他做伪官,郭暧以自己为父亲守丧和身体有病为由,拒绝了朱泚的命令,显示了他的气节和对大唐的忠心。不久,他与哥哥郭晞、弟弟郭曙带着升平公主逃出长安,到了奉天,得到唐德宗的赞许。不久,唐德宗让他正式担任了太常卿。

唐德宗贞元三年(公元787年),郭暧袭封代国公。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七月,郭暧病逝,年48岁,追赠尚书左仆射。

升平公主实际上是个非常懂事的女人。泾河有一条支流叫白渠,是关中地区农业的命脉。但从唐朝中期以后,许多达官贵人在泾河和白渠上设立了很多水磨,致使白渠的水量大减,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京兆尹黎干上奏唐代宗,请求拆毁所有的水磨等水力设施。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正月,唐代宗下诏照办。郭暧家也有两轮水磨,是专门给升平公主碾制脂粉的。升平公主就找到唐代宗,请求把自己的水磨留下来。唐代宗说:“我这样做是为了百姓,你如果能理解我的用意,就应该为大家做个表率。”

升平公主听了,当天就命人把自己的水磨拆毁了。

由于有公主的带头,那些达官贵人也不敢违命,泾河和白渠上的80多处水力设施全部拆毁,受到百姓的好评。

郭暧和升平公主的女儿郭氏嫁给了唐德宗的长孙李纯,李纯后来当了皇帝,就是唐宪宗。唐宪宗册封郭氏为贵妃。郭氏给唐宪宗生了儿子叫李恒,就是后来的唐穆宗。

升平公主于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十月病逝,活了大约五十七八岁。赠虢国大长公主,谥号为“懿”。

郭暧有四个儿子,分别叫郭铸、郭钊、郭鏦、郭铦,官位显赫,不一一细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