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故事 宁夏王妃为何秘葬甘州古城墙

宁夏王妃为何秘葬甘州古城墙

时间:2022-01-13 历史故事 版权反馈
【摘要】:宁夏王妃为何秘葬甘州古城墙甘州古城,历史悠久。五百童棺秘葬甘州古城墙明万历三年,总督三边军务督察院右副督御史兼兵部左侍郎石茂华、甘肃巡抚都御史廖逢节于该年六月十五日铲削甘州南城垣墙时,发现原来的城墙内筑有五百多个小型棺木,内装二尺多长的孩童骸骨,男女衣冠,贵贱叠置。内有一大人棺木,书有“至大元年闰十月宁夏王妃”。从此,出伯及其家属入居甘州,瓜

宁夏王妃为何秘葬甘州古城墙

甘州古城,历史悠久。曾经是历代所辖郡、州、路、府、镇、地、市、县驻地。早在秦汉之际,月氏、匈奴就在此先后筑城。据《甘州府志》记载:甘州城始建于西夏以前,元大德年间扩修,至大二年(1309年)重修。《甘肃通志》载,旧城周长九里三十步(一步等于五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都督宋晟于旧城东面增筑三里三百二十七步,总计周长为十二里三百五十七步,高三丈三尺,厚三丈七尺,城墙东、西、南、北正中各开一门,各门上镶刻横额,东门为“扬煦”(延煦),二门“寅宾”;西门为“怀新”,二门“广德”,三门“宣威”;南门为“延恩”,二门“时薰”,三门“行熏”;北门为“镇远”,二门“永康”(永宁)。各城门顶上和城墙四角都各建一座三层飞檐挑角的门楼和角楼;正门之外都筑有瓮城;城四周建有护城河,深一丈七尺,宽三丈七尺,连城门的河面上各架一座石孔桥。城东、南、北三面筑有城郭;东郭长四里一百三十步,高二丈二尺,厚二丈一尺;南郭长二里二十四步,高、厚与东郭相等;北郭长占东郭的一半,高、厚亦与东郭相等,城西未建城郭。

甘州古城是河西边陲的军事重地,历代都驻有重兵防守,重视加固城防设施,特别是明代砖砌城墙,据说在西北仅次于声名显赫的西安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巡抚都御史陈棐察看河西军事防务时,发现甘州城墙全是用沙、土夯筑而成的土城墙,城门皆为木板,他就督率守军在城四周各修筑敌台6座,共24座,台高丈余,分三层开炮眼安放不同火炮,组成交叉火力,坚固了防卫。

明万历二年(1574年),总督三边军务督察院右副督御史兼兵部左侍郎石茂华、甘肃巡抚都御史廖逢节先后奏准当朝,拨付帑银,从是年农历三月初二动工,历时二年,对甘州城墙全用砖石包砌,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加固维修,城墙包砌中共用砖488.83万块,石条1.12万块,石灰1.75万石。修复后的甘州城呈方形,四个城门都建有飞檐挑角的三层式门楼,门楼上各悬匾额一块,东曰“弱水东流”,西曰“流沙西被(彼)”,南曰“祁连南耸”,北曰“长城北环(琥)”。城墙四角上各筑有一座飞檐挑角的三层角楼,城墙四周整齐排列着砖砌的望孔、垛口、烟台、射孔等,还有斜城马道直达城墙上,整个砖城形似碉堡,显得格外雄伟壮观,真是雉堞参列、巍峨庄严,具有边陲大都市的风采。

四个城门中,西、南城门最雄伟,它有三道瓮城,四道拱门,除各有铁皮包的木门外,并设有能上下引动的“千斤闸”,城门高达十五六米,城墙底下筑有一排石洞,古称:“藏兵洞”,每洞可容百余人,石洞虽建造粗糙,但对储备物资和潜伏兵士极为重要。如敌军贸然入城,城上启动机关,千斤闸即可落下,伏兵四起,敌军即无退路。www.guayunfan.com

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甘州地震,部分城墙倒塌断裂,地方绅士、商家筹资修葺。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张掖县知县富斌用朝廷拨款奉命进行复修。清同治四年(1865年),北城门惨遭战火焚毁,城垣严重破坏。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甘肃提督张永清、甘州府知府诚瑞知县张心镜等筹资补修,从此,甘州古城楼檐毕具、城垣完固,更加威武雄壮。东城门楼上悬有一块白底黑字“河西第一城”的匾额。民国16年(1927年),农历4月23日,甘州发生地震,城墙多处倒塌断裂,地方部分绅士筹款整修,恢复原状。

民国30年(1941年)抗日战争时期,为预防日军空袭,在城墙的今县府街南端和劳动街北头各开辟一个新城门,以利于疏散居民,后来又因汽车进城不易转弯,又将东、西、南三个瓮城拆除,1951年在所谓的“砌城砖修房、挖城土造田”的影响下,古城墙开始毁损,只剩下东北角残留的一小段半截土台。政府于1997年拨款5万元,对这段残留土台进行了圈护,并立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标志。

五百童棺秘葬甘州古城墙

明万历三年(1575年),总督三边军务督察院右副督御史兼兵部左侍郎石茂华、甘肃巡抚都御史廖逢节于该年六月十五日铲削甘州南城垣墙时,发现原来的城墙内筑有五百多个小型棺木,内装二尺多长的孩童骸骨,男女衣冠,贵贱叠置。内有一大人棺木,书有“至大元年闰十月宁夏王妃”。这一发现,轰动了当时整个甘肃镇。由于当时无法查明原因,遂于六月十七日择地掩埋。陕西行都司特将此事的发现和处理经过呈报甘肃都察院,存入都察院档案,以后并收录于《甘镇志》中,至今四百多年,仍然是一个谜。

王秉德先生经查阅《元史》,初步查明此案的发生与元代甘肃行省的一次兵变有关,元代的这次兵变又与被封于甘州的豳王出伯有关。

元成宗时期的青花瓷“二龙戏珠”蟋蟀斗罐

元代甘州是甘肃行省的省会,又是元王朝宗族豳王出伯的封地。出伯原是察合台汗国阿鲁忽汗之子,降附元世祖忽必烈后,于至元二十年(1283年)率探马赤军与海都战于斡端(今新疆和田)、可失哈儿(今喀什)一带。至元末年驻军曲先塔林(今库车)及哈喇火州(今吐鲁番)一带。哈喇火州被察合台汗国第十任汗笃哇占据后,出伯退守哈密力(今哈密)及瓜州、沙州(今瓜州、敦煌)一带,其中瓜州一带的防务,主要由其部下撒的迷失负责。由于连年歉收,官府差徭过重,饥民到处流徙,出伯驻防的地方很不稳定。

据《世祖本纪》记载,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五月,敕朵儿只招集甘、沙、肃等州流徙饥民。二十六年(1289年)二月,哈密力饥,命甘肃省发米千石赈之。四月,别失八里(今新疆奇台及吉木萨尔一带)饥,命甘肃省赈之。二十七年五月,伯要(马宗山北部诸王)民乏食,命撒的迷失以车五百辆运米千石赈之。二十八年十月,诸王出伯部曲饥,给米赈之。说明出伯驻防的地区严重缺粮。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笃哇内侵,瓜、沙不靖,九月“沙州、瓜州民徙甘州,诏于甘肃两界划地使耕,无力者给予牛具农器”。从此,瓜、沙二州居民徙入内地,瓜沙一带只剩驻军与站户(负责驿站的驿户)屯田自给。这时出伯积极活动,意欲调回内地,未得到忽必烈的同意。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正月忽必烈去世,成宗继位,从此出伯走上了好运。据《成宗本纪》:“秋七月,以诸王出伯所部四百余户乏食,徙其家属就食内部,仍赐以奥鲁军年例钞三千锭。”从此,出伯及其家属入居甘州,瓜沙一带由其部属撒的迷失管领。成宗元贞二年(1296年)四月“命撒的迷失招集其祖忙兀台所部流散入户”,成为瓜沙州站户。同年六月,“给出伯军马七千二百余匹,给瓜沙州站户牛种、田具”,大德元年(1297年)正月,“以边地乏刍,给出伯征行马粟四月”。十二月,“瓜州屯田军万人贫乏,命减一千,以张万户所领兵补之”。

出伯为了扩充实力,向成宗要兵、要马、要钱,都如愿以偿。大德四年(1300年)九月,“赐诸王出伯所部钞万五千四百余锭。五年(1301年)七月,“赐诸王出伯等部钞六万锭,又给市马值三十八万四千锭,又给诸王妃札忽而真(出伯的妻子)及诸王出伯军钞四十万锭”。六年(1302年)二月,“增诸王出伯军三千人,人备马二匹,官给其值”。同年十一月,“及河西宁夏善射军隶亲王阿木哥,甘州军隶诸王出伯”。将甘肃省驻军由阿木哥与出伯二人分领,前者负责宁夏,后者负责甘州,二人关系密切。阿木哥亲王的封地在宁夏,他的妻子也被尊称为宁夏王妃,与出伯王妃札忽而真亲同姐妹,经常来甘州做客。

大德八年(1304年),在出伯的斡旋下,察合台第十一任汗宽阇归附元朝,出伯进一步得到朝廷的信任,该年三月“给诸王出伯所部马万三千五百匹”。“九月,给诸王出伯所部帛四百匹。”十二月,“封诸王出伯为威武西宁王,赐金印”。又“赐威武西宁王出伯所部钞三万锭”。出伯在甘州建起了威武西宁王府。大德十年(1306年)四月,“命威武西宁王出伯领甘肃等地军站事”,著名的甘肃军站“纳邻驿站”亦归其管领。五月,又“赐威武西宁王出伯钞三万锭”。

出伯的官越做越大,财富越积越多,哪管瓜、沙州驻军的死活。负责瓜、沙州的将领撒的迷失已经维持不下去了。大德十一年(1307年)春,成宗去世,武宗于五月继位,这给出伯带来进一步升官发财的机会,也使他更加为所欲为。为了补充兵源,他竟然要将瓜沙州站户渐成丁者强征为兵。据《武宗本纪》记载,大德十一年七月“诸王出伯言:瓜州、沙州屯田逋户渐成丁者,乞拘隶所部。中书省臣言:瓜州虽诸王封地,其民役于驿传,出伯言且勿从”。中书省臣不同意他这样做,但他还是强行这样做了。武宗不但没有归罪他,还进封他为豳王,金印兽纽,比金印螭纽的威武西宁王又高了一级。由于强征站户渐成丁者入伍,引起撒的迷失与士兵及站户的强烈不满,埋下了兵变的火种。

出伯在甘州扩建了豳王府,过上了更加奢侈的生活。为了报答武宗对他的宠信和得到更多的财富,在至大元年(1308年)正月武宗正式登基之际,他将当年在斡端搜刮的和田美玉向武宗进献六百一十五斤,这使武宗非常高兴,给他赐金一千五百两,银二万两,钞一万锭,另给随他到应是的随从赐钞四万锭。出伯志得意满,请宁夏阿木哥亲王夫妇来豳王府做客,夸耀武宗皇帝对他的恩宠。消息传到沙州,撒的迷失与士兵非常气愤,一场兵变爆发了。在撒的迷失的带领下,一万多士兵离开军营,秘密潜入甘州省城,在至大元年闰十月的一个夜晚,抢劫了豳王府,将府中没有逃出的宁夏王妃及子女童仆五百多人全部杀死。

当时甘肃行省军政当局在处理善后中,将被杀的宁夏王妃及子女童仆分别装入大小棺木,按照蒙古民族“秘葬”的习俗,在加修甘州省城时将这些棺木秘密筑于城墙之中。当时甘肃行省向中书省上报加修省城的理由也是有据可查的。据《武宗本纪》记载,至大二年(1309年)八月壬子,中书省臣言:“甘肃僻在边陲,城中蓄金谷,以给诸王军马,世祖、成宗常修其城池。近撒的迷失擅兴兵甲,掠豳王出伯辎重,民大惊扰。今撒的迷失已伏诛,其城若不修,虑有寇心。又沙瓜州摘军屯田,岁入粮二万五千石,撒的迷失叛,不令其军入屯,遂废。今乞仍旧遣军屯种,选知屯田地利色目、汉各一员领之。”皆从之。这一记载的前半段,已收录于《甘州府志·杂纂·砖砌甘州城》中:

万历二年,甃甘镇城。据委官杨槐等禀称:修至南面,铲削垣墙,见露木匣,骸骨长二尺余寸,约有五百余柩。其西面垣内,亦有前项骸骨无数。将谓前代孩童,又有男女,衣冠贵贱,叠至宛然,齿颅可疑。就中一棺面书:“至大元年闰十月宁夏王妃”纪号等因。巡抚廖逢节、总兵李震、太仆寺卿郭文和、分巡道徐节、都司李应祥、周镇等为之改阡。并以文祭之曰:“王公设城,专以卫民。惟灵归葬,当另佳城。云何众骸,在此垣中?今奉皇命,砖砌新工。铲削垣肤,即见攒丛。数百鳞柩,不分西东。风雨霖颓,何保屯蒙。

其为躯壳,三尺不盈。在我明时,若小儿童,拳颅坚齿,闻见相惊。柩木衣冠,尚有辨整。何代何国,为此瘗灵。非时故忍,尔为鲜终。中有一柩,尤为可骇,纪年至大,宁夏王妃,墨识棺首,不主不婢。又有数柩,流纱帽冠首,圆领衬衣,头亦拳颅,生亦皆贵,死竟同埋。若谓胡俗,不知瘗埋,若为汉家,何瘗墙隅?事虽可怪,枯骨则一。而今而后,谕我官军,不碍修砌,存安汝魂。若果浅露,为尔卜茔。尔今尔后,在城在茔,各相护保,永妥幽冥。”按:此事殊怪,元至大初,修甘州城,安得此千数小儿悉埋其中?或以城筑难就,罗取以作镇压耳。究未可解。

宁夏王妃与五百童棺为何秘葬于甘州古城墙,后又择地而埋于何处,因后来文献没有记载,现在不得而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