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苏州,一座古老的城市!

苏州,一座古老的城市!

时间:2022-02-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苏州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繁华在两千多年前而至今依旧繁华,中间几乎没有中断的城市。在吴越国期间,苏州终于太平。但是,苏州的城市形象相当有个性。拙政园等四个园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个园林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典型例证。明清时期,苏州有园林271处,目前存有60余处。而苏州在隋唐时期经济已相当发达。  苏州园林是典型的“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产物。
苏州概况_华东导游实战宝典

导入

  各位团友,我们就要到达这座让世界读了2 500年的古城——苏州。它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它用双面绣的绝活,实现了东方与西方的对接。苏州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繁华在两千多年前而至今依旧繁华,中间几乎没有中断的城市。这一点哪怕耶路撒冷、罗马城都无法与之比拟。

  这座2 500岁的东方水城,总能够在不经意间引起世人的注目。在我眼里苏州活力与魅力兼具,古韵与今风共在,这是这个城市的骄傲,也是这个城市1 300万苏州人的荣耀与福分。为这座城市的每一口古井、每一条古巷、每一个古镇古村落、每一座古典园林而自豪;为这座城市拥有80%太湖水域的湖光山色而自豪;为这座城市美轮美奂的昆曲评弹和精彩缤纷的吴门书画、双面刺绣而自豪;为这座城市拥有伍子胥、孙武子、范仲淹、顾炎武、李政道、贝聿铭、吴健雄文化名人而自豪。

  谁也没有办法不去赞叹两千多年的文化之河浸润的锦绣之城,它是世界水城的典范,它是东方园林的代表,它所拥有的苏绣、评弹、昆曲,具有传世之美。早在远古的农耕时代,它已经是三吴都会,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它更是长三角的经济重镇。下面请随我一起走进这天堂苏州,东方水城。

历史沿革

  苏州是长江三角洲最古老的城市,也是全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

  早在公元前514年,吴王阖闾在此建都,令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起“七堰八门六十坊”的阖闾大城,是为苏州建城之始。古城基本保持着古代“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双棋盘格局、“三纵三横一环”的河道水系和“小桥流水、粉墙黛瓦、古迹名园”的独特风貌。历史上,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传统文化发达、园林风景秀美的城市,被誉为“人间天堂”。所以,与许多自发形成的城市不同,苏州从一开始就是一座有规划的城市,并保持了二千五百年基本不变的格局。

  东汉末年分三国,东吴孙权初据江东,也是以苏州为驻地,后来才移至秣陵(今南京)。孙吴东晋南朝时,苏州与吴兴、会稽(一说为丹阳)合称“三吴”,为东南富饶之区。

  隋开皇九年(589年)灭陈,改吴州为苏州,以城西南的姑苏山得名。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分苏州城为两县:吴县、长洲县。唐代后期,吴中人口增加,经济文化都有明显发展,名诗人白居易、韦应物、刘禹锡都担任过苏州刺史。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钱鏐取苏州,直至吴越自动纳土于宋,苏州与周边的战火已经进行了七十多年。在吴越国期间,苏州终于太平。钱氏于太湖旁置“撩浅军”,也就是享有部队编制的专事兴水利、防水害的军队,治理太湖,心系民生。钱鏐之子元琼在苏州造金谷园,即环秀山庄前身。著名的虎丘山云岩寺塔亦建于钱氏统治时期。显然,苏杭两地注定渊源留长,各自的历史都留有对方的一抹背影。

  北宋时期,宋徽宗用朱励兴“花石纲”,苏州颇受其害。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金完颜宗弼军陷平江,掳掠焚城,是为五代初年以后苏城所遭的唯一的一次兵祸,破坏极为严重。

  南宋立国江南,将相士大夫更是对苏州情有独钟。名将韩世忠的住宅就是当时北宋诗人苏舜钦所有的沧浪亭,韩世忠、梁红玉身后葬于灵岩山。南宋四大家之一范成大在《吴郡志》上写道:“谚曰:天上天堂,地下苏杭。又曰:苏湖熟,天下足。” 宋元明清四代都是依仗江南漕粮为命脉,苏州所供,全国第一。

  苏州文化尤其发达,前后曾出进士二千四百人、状元三十六人。自北宋范仲淹以来,名贤辈出。明代绘画有吴门派,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为代表,常被我们称为“江南四大才子”,晚明清初评点小说蔚然成风,评《三国演义》的毛宗岗为长洲人,评《水浒》的金圣叹为吴县人。

地形特点

  苏州古城面积14.2平方公里,东西窄,南北宽,呈长方形。城周有内外两条护城河,四周有水陆城门七座,陆城门一座。城内河街并行,居民前街后河,临河而居。因此,苏州城的格局可用“三双”来概括,即双护城河、双城门、双棋盘。虽然古老的城墙大多毁坏,城门也拆除几尽,但最古老的盘门水陆城门仍保留完好,双护城河用水巷、小巷并行的双棋盘仍可见到。苏州城内河道很多,总长35公里,在这些宽宽窄窄的河面上有各式拱桥、梁桥186座。唐杜荀鹤有诗赞苏州:“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各位游客走南闯北,到过不少城市。许多城市几乎大同小异。但是,苏州的城市形象相当有个性。大家是否注意到苏州民居楼房的基本色彩,粉墙黛瓦,一白一黑,两种颜色。为了打破这种极强的反差,有时会用上一点青灰来过渡,十分素雅。

文人园林

  苏州园林是苏州的骄傲,她有许多桂冠。拙政园等四个园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九个园林是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典型例证。明清时期,苏州有园林271处,目前存有60余处。苏州园林为什么这么多,又这么精美呢?这和中国的历史文化及苏州的地理、人文都有关系。我们知道,从隋朝开始,实行了科举制度。而苏州在隋唐时期经济已相当发达。白居易诗中就说过“湖州殊冷僻,苏州太繁雄”,还说,“杭州丽且康,苏民富而庶”。经济的发达奠定了文化的发展。此后,范仲淹创建了宋代历史上第一个又是规模最大的地方府学——苏州文庙府学。“吴故以文学翘楚,而学宫亦巨丽平海内”。苏州真正成了文人荟萃之地。他们中的许多人通过了科考,不论是衣锦还乡还是告老隐退,他们都会在苏州营造一个与自然相融、与天地共存的生活空间。他们把文学、书画以及对生命的理解渗透到园林中。所以,苏州园林不只是物质空间,更是古代文化人精神的世界。

  苏州园林是典型的“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产物。自古以来,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欣赏山水自然被视为一种高尚的情感,山水风景陶冶了文人的情操,山水诗文也占据文坛半壁江山,寄情山水成为文人的风尚。苏州的园林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皇家苑囿,如吴王的姑苏台、馆娃宫,越国的会景园等。晋室南下,为江南经济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自然美开始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以玄对山,从自然山水中领悟道”,山水诗、山水画伴随着山水园林而生。王羲之等人的兰亭诗文,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的“无我”诗境,谢灵运富丽精工的山水诗都展示了文人园林的理想境界。

  江南一带湖荡棋布,水道纵横,随时都可以开渠引水,随处都可取姿态入画的造园美石。气候温润,沃野平畴,适合花木的繁育,这都是江南园林得以生长的外在条件。而更为重要的是,江南崇文重艺,文人荟萃,艺匠迭出,到处是诗书画的风韵,因此奠定了江南园林精雅的艺术格调。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具有2 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苏州,在《红楼梦》里被誉为“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富贵风流之地”必出“富贵风流之士”。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号称半城园亭,全盛时见于记载的有300多处。

  以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狮子林、沧浪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

  这些古代的造园者都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能诗善画,造园时多以画为本,以诗为题,通过凿池堆山、栽花种树,创造出诗画意境的景观,被称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则分别代表着宋、元、明、清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这里很静,安静是她的主格调。园林的主人曾在官场待过,经历过官场的喧嚣而疲倦,已经无心于朝廷的他要为自己的后半生营造一个安静的空间,这便是他退隐心理的折射。

  当历史的演进使中国的文明重心逐渐由黄河转向长江时,这些文人纷纷来到南方筑就自己的小世界,在远离官场纠纷的同时继续他们高贵而闲适的生活。可以登高的假山,以水环绕的小岛,寄予的是主人对“仙境”的想像,是为了摆脱他们不堪的重负,从心底里开始自由地呼吸。从这个意义上说,园林就是这个主人写的最大的文章。

  一处精致的园林,三五个知己,几杯清茶,从容而悠闲。苏州园林在无意间成了江南灿烂文化的催化剂。

地方曲艺

  与苏州园林密切相关的还有昆曲、评弹、江南丝竹。昆曲产生于元末明初,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在全世界19个“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中,中国唯一得此殊荣的就是昆曲。昆曲以其文雅的吐词、柔糯的唱腔、舒缓的节奏与苏州园林贴切地糅为一体。当昆曲在园林中响起,其悠扬回环的旋律是园林建筑节奏的最好诠释。

  昆曲今天听起来似乎有点阳春白雪,其实当年不过是园林主人家里戏班子的一出戏,唱腔中的韵律变化,起伏节奏与苏州园林的造园匠心同出一脉。

  从官场中退下的主人,在最繁华的地方买一块地,砌一道高墙,把尘世隔开,在里面经营自己的园林时,一些民间的音乐家来到这里,担当曲师,陪主人和他的宾客,在园中吟诗、作画、度曲。

  园林主人此时的心灵只有在乐曲中才能找到最大寄托和共鸣。

  昆曲总得到文化人的偏爱。明清两朝,中国先后出了204个状元,其中有34个是苏州人。诞生在园林之中的昆曲,同样被深深地刻上了文人的烙印。

  生活中倘若没有昆曲,就像没有琴棋书画一样,乏味而单调。文人们生活的园林,自然也就成为众多昆曲作品的故事场景。《牡丹亭》女主人公杜丽娘正是从春日游园开始的,“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这一句句园林景致与人物情感融为一体的诗句,几百年来多少人为之神伤、为之落泪。

  在昆曲艺术达到鼎盛之时产生的《牡丹亭》,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和戏剧的不朽之作,和汤显祖同时代的莎士比亚也创作了同样不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作品都已成为世界文学历史中的瑰宝。

  评弹和丝竹较为大众熟悉。但是,你不妨设想有一天,你坐在一条手摇小木船上,穿行在苏州水巷中,突然,从临河人家窗户传出叮咚的评弹声,即便十分熟悉评弹旋律的你,听了也免不了怦然心动。

刺绣与丝绸

  各位团友,据说在苏州农村有着十万绣娘。在这一带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紧挨着堂屋门口的是一个刺绣绷架。年轻的少妇三两扎堆,一起刺绣、聊天。绷架旁会有一个椭圆形木桶,抬起脚,大桶就会轻轻地摇,里面有熟睡着的胖囡。堂屋隔壁的柴屋或平房,会有几架蚕宝宝沙沙地吃着桑叶。丝绸和刺绣就是以这样最普及、最有人情味的生产方式植根在苏州农村。在十万绣娘的庞大基础上垒起的是高高的塔尖。在全国四大名绣中,苏州刺绣以其色泽淡雅明丽、针法细腻丰富而独占鳌头。传统刺绣和现代绘画技艺的糅合、变异使苏州刺绣不仅仅是古老的家庭式手工业,而且是以苏州刺绣研究所为龙头、数家刺绣厂为舰队的,既艺术又商业的生机勃发的产业大军。

  丝绸,是苏州的又一传统。一年出四季蚕茧。苏州地区气候湿润、四季分明,蚕茧质量好,且丝绸工艺历史悠久。曾有“日出万匹,衣被天下”之誉的苏州,丝绸产量占全国的1/6强,出口量占到全国1/3。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苏州在全国名列前茅,称苏州为丝绸之乡是恰如其分的。

饮食

  苏州人能干,又富裕,当然就会讲究吃。苏州帮菜自成一体,口味清淡,略带甜,讲究色、香、味、形。尤其船菜、小吃,新鲜、精细,品种多。苏州人吃菜还讲究时令。什么时令吃什么菜、什么鱼。尽管现在反季菜越来越多,但时令菜仍受青睐。如果大家想尝一下苏州菜,可以到市中心百年美食街太监弄。那里有松鹤楼、得月楼、王四酒家等传统的苏菜馆。现在太监弄向东延伸,整个碧凤坊也成了美食街。从嘉裕坊往南五十米是东西主干道,这里可容千人的大餐馆沿街林立。再往东二百米又是一条美食街凤凰街。这里列举的仅仅是市中心周围的餐饮。除了菜馆,还有茶楼、咖啡吧。难怪都市人到苏州,会由衷地发出:苏州是“活”人的地方的感慨。的确,苏州人活得很滋润,很休闲,很优雅,很文化。

行政区划

  苏州还是年轻人闯荡的地方。古城的东面和西面分别扩出了两个大区域:中新合作工业园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美国《商业周刊》罗列的世界九大新兴工业城市,亚洲唯一的一个是苏州。苏州已经成了国际投资的热点,高新技术集中的区域。只要一走出古城,城东、城西两大区扑面而来的是现代化的气息,以及和国际接轨的城市管理。所以,苏州其实很大。全市面积8 848平方公里,下辖五个县级市和七个区,建城区面积约80平方公里,人口超过1 000万。小苏州已经发展成大苏州,苏州已成为最具有活力的、年轻的现代化城市。

江苏模式

  说起中国经济的发展成就,广东在20世纪80年代独占鳌头。在进入90年代之后,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经济圈迅速崛起。江苏和浙江分列上海两侧,虽然地理相近,但是发展模式却完全不同。比如,在江苏省的苏州市,外资兴建的科技园区拔地而起;在浙江省的温州市,尽管城市不太起眼,但是一条小巷里就有好几家公司,让人刮目相看。

  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最发达的两个省份,浙江与江苏常常被拿来做比较。

  浙江模式与江苏模式的孰优孰劣?一直是经济圈子里人们的话题。尽管改革开放30多年,浙江的GDP总值与人均GDP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在金融危机之后,浙江的这两项相对排名却在下降。

  在我看来,“浙商满天飞,苏商飞满天”,一定要分出高下确实挺难的,苏北是江苏发展最快的地区,但如今苏北一半以上企业是浙江人办的,所以浙江要反思,为什么我们浙江的民营企业都到江苏、江西、安徽去了。江苏省因为积极吸引外资,高新产业发展前景更好,浙江的民营企业更多从事的是加工业。

  长久而言谁胜谁负尚不得而知,但短期而言,江苏模式的优势明显胜过浙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注重新兴技术。尽管江苏吸引了很多外资,但是技术还是掌握在外国投资者手里。浙江模式虽然以轻工业为主,但走出了一条依靠民营资本发展的道路,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的技术。在浙江,平均每个民营企业拥有2.5项专利,这点是江苏难以望其项背的。

结语

  海内美景多得是,唯苏州,能给我们一种真正的休憩。柔婉的言语,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园林,幽深的街道,处处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和慰藉。现实生活常常搅得人心志烦乱,那么,苏州无数的古迹会让你熨帖着历史定一定情怀。有古迹必有题咏,大多是古代文人的感叹,读一读,那种鸟瞰历史的达观又能把你心头的皱折慰抚得平平展展。看得多了,也便知道,这些文人大多也是到这里休憩来的。他们不想在这儿创建伟业,但在事成事败之后,却愿意到这里来走走。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