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墙下的“迷失”

城墙下的“迷失”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南京的城墙而言,这种对立似乎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迷失之下的“共生”。在城墙下,笔者还发现了另一种共生的鲜明形态。因此,笔者认为,南京城墙下的这种共生,更多的是体现出一种城市发展的迷失。
城墙下的“迷失”_城市角落与记忆Ⅰ———社会生态视角

四、共生:城墙下的“迷失”

如同社会学的唯名与唯实之争,如同哲学里的唯物与唯心之辩,人类在认识世界和生活的过程中,似乎总是存在很多的二元对立,传统与现代也是为人们所讨论和争论的另一对二元对立。对于南京的城墙而言,这种对立似乎更多地表现为一种迷失之下的“共生”。在城墙下,我们既可以看到高档豪华的住宅区,如下图(右)月牙湖畔明代城墙遗址附近的高档社区,也可以看到几世同堂的平房灰屋,如下图(左)位于中华门城墙之下的老街边营。

img46

img47

实际上,这种共生体现出的是一种传统与现代之间“侵入”与“接替”的过程,体现出发展的先后之分、快慢之别。

在城墙下,笔者还发现了另一种共生的鲜明形态(如下右图)。无论是在南京的汉中门城楼,还是在中山门城楼附近,抑或是在玄武湖畔的解放门附近,我们都可以拍摄到如下右图的共生景象。斑驳陆离的城墙背后,并不是蓝天和白云,而是“现代”的元素。现代元素的添加,往往给人一种生硬的不和谐的感觉,如同李小山在评说中山门附近的希尔顿酒店时所提到的一样:不妨这么说,希尔顿酒店这样的建筑可以有(并且已经有)成百上千座,而它周围的历史文化环境却只有一个(7)

img48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和不可逆的发展趋势,但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是,面对历史留给我们的财富遗产,我们的城市规划者、建设者和经营者们,究竟应该怎样规划我们的城市。在这里我想到了一个新加坡的例子:新加坡是公认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发达的地区,但不可否认,新加坡是一个弹丸之地。在新加坡的中心地带,有一大片原始森林,新加坡原本人多地少,面对这样的自然财富和历史财富,新加坡人并没有盲目地加以砍伐、建楼,抑或是走向现代,而是很好地设计规划,将这片原始森林建成开放式的公园,既保存了这份遗产,也很好地利用起来。如果这片森林在南京,会有怎样的结果呢?因此,笔者认为,南京城墙下的这种共生,更多的是体现出一种城市发展的迷失。

难道真如这当前的流行语所说的:站在历史与现代的十字路口,不知所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