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教徒的胜利

新教徒的胜利

时间:2022-05-1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民对此无不怨声载道。这在加尔文教徒占多数的尼德兰无疑成为一道战争的催化剂。是时,西班牙驻尼德兰总督是腓力二世的姐姐,名叫玛格丽特。破坏圣像运动在尼德兰全境拉开了人民起义的序幕,这可令西班牙驻尼德兰的女总督着了慌,她一方面采取安抚政策,宣布停止宗教裁判所的活动,另一方面却紧急派人向腓力二世报告情况。顽固的腓力二世发兵1.8万,派遣以残酷著称的阿尔法公爵镇压起义。

书写历史的主角始终是人民而不是当权者。即便当权者拥有至高权力,假若这权力侵犯了人民的利益,人民最终会将其推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发生在尼德兰的世界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破坏圣像运动

尼德兰,意为低洼之地,相当于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东北地区。16世纪初,这片土地是强大的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早在14世纪,这里就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至16世纪,尼德兰已经成为西欧经济最发达之地。生意人在这里川流不息,兴隆的手工作坊到处林立,南方的安特卫普是国际贸易中心,北方的阿姆斯特丹是欧洲经济中心。经济的发展使这里成为集聚有300万人口,17个省区,300余个城市的繁荣之地。不过,尼德兰的富裕却并没有充实到自己身上,而是引来了领主的垂涎。西班牙王室把这块宝地当做经济奶牛,不断地榨取尼德兰人的汗水和财富。自腓力二世继位之后,情况变得更糟。由于他拒绝偿还国债,令尼德兰的银行家们蒙受了巨大损失。他令西班牙的羊毛收购价格提高,导致尼德兰许多羊毛手工工场倒闭,成千上万的手工工人失业。同时,他也禁止尼德兰商人同西班牙殖民地直接贸易。这些不得民心的政策从经济上直接阻碍了尼德兰的资本主义发展。人民对此无不怨声载道。

19世纪壁画:奥兰治的威廉亲王,曾领导尼德兰人民起义,反抗阿尔瓦公爵在尼德兰的政权。1584年被谋杀。

在那时,火遍欧洲的宗教改革大潮很快席卷了这里,尼德兰许多从事商业的人很容易就接受了思想上更加顺应潮流的加尔文教。而这一点,偏偏不为他们的领主“铁板一块”的西班牙满意。西班牙是天主教的坚定拥护者,其宗教裁判所向来以血腥、恐怖、残忍而闻名于世。西班牙王室以残酷手段镇压异教徒,尼德兰作为领地就当然包括在内。他们颁发了臭名昭著的“血腥敕令”,规定凡异端必须处死并没收财产,而藏匿包庇异端者与异端同罪。这个敕令使数不清的尼德兰加尔文教徒被合法地杀害。据估计,从敕令颁发到1566年的五年时间,被杀害和驱逐的人竟达5万多人。这在加尔文教徒占多数的尼德兰无疑成为一道战争的催化剂。尼德兰各阶层人民此时宁可为自由而战,也不堪忍受西班牙的双重压迫。于是,一场为争取信仰和财富自由的战争,无可避免地爆发了。

1566年8月11日,在弗兰德尔的一些城市,率先发动人民暴动,其锋芒一开始直指教会,人们手持木棒、铁锤,冲进教堂寺院,把所谓圣像圣骨之类骗人的“圣物”全部捣毁。发展迅速的起义,很快波及尼德兰17个省中的12个省。在短期之内,被捣毁的教堂和寺院有5500余所。因其声势浩大,历史上称之为“破坏圣像运动”。其实,尼德兰人破坏的并不限于天主教堂,他们还打开宗教裁判所的监狱释放被囚禁的新教徒。

破坏圣像运动
西班牙的残暴统治,引起尼德兰各阶层的强烈不满,终于爆发一场声势浩大的人民起义。1566年8月11日,弗兰德尔一些城市首先发动起义,人们手持木棒、铁锤,冲进教堂寺院,把所谓圣像圣骨之类骗人的“圣物”全部捣毁。

尼德兰起义

奥兰治的威廉生于德意志拿骚的迪伦堡,是拿骚伯爵之子,在11岁时继承了堂兄勒内的爵位成为奥兰治亲王。同年,威廉来到布鲁塞尔,在尼德兰的宫廷接受天主教教育达九年。或许是受尼德兰崇尚自由的精神影响,威廉的宗教态度十分宽容。青年时期,威廉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厚爱和器重,在22岁时被任命为马斯军团司令,多次率军与法军作战。腓力二世初期,威廉就进入尼德兰总督府政务院,26岁成为荷兰、泽兰、乌特勒支三省的执政官。此时,威廉已经视自己为尼德兰人民的一员,他也意识到这片富庶的土地在经受着磨难。他本来完全可以像其他大贵族那样,在声色犬马、灯红酒绿中过完自己的一生。可是,命运之神却把他推向了时代的风口浪尖。政治嗅觉敏感的他看到了西班牙与尼德兰之间的矛盾冲突,强烈的责任感更让他觉得,自己应该为尼德兰人民的福祉而努力。眼看着一场风暴即将爆发,威廉希望以一种温和的方式来解决矛盾,从而避免流血和牺牲。贵族中的埃格蒙特伯爵、荷恩上将都支持这一做法。他们成立了一个“贵族同盟”,打算一起向西班牙驻尼德兰的总督请愿。

1566年4月的一天,大贵族奥兰治亲王、埃格蒙特伯爵和荷恩上将打扮成乞丐来到总督府门前,他们奇异的装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是他们特地以这样的方式希望引起西班牙总督对此事的重视。是时,西班牙驻尼德兰总督是腓力二世的姐姐,名叫玛格丽特。奥兰治亲王将请愿书递交给总督,请愿书上提出减轻赋税、废除迫害新教徒的法令,并要西班牙驻军、官吏撤退等要求,岂知女公爵不仅拒绝了这些要求,还大骂这些富贵的乞丐,下令将他们赶出了总督府。本来,贵族们认为只要西班牙统治者作出让步,他们还将效忠西班牙国王,可是他们的愿望却落空了。正当他们在商议新的对策时,尼德兰群众却已经等不及了。愤怒的人们掀起了“破坏圣像运动”。

破坏圣像运动在尼德兰全境拉开了人民起义的序幕,这可令西班牙驻尼德兰的女总督着了慌,她一方面采取安抚政策,宣布停止宗教裁判所的活动,另一方面却紧急派人向腓力二世报告情况。顽固的腓力二世发兵1.8万,派遣以残酷著称的阿尔法公爵镇压起义。1567年8月,阿尔法的军队来到尼德兰后,成立“除暴委员会”,以血腥的手段镇压革命。一时间,尼德兰成为世间最大的屠宰场,“贵族同盟”中的埃格蒙特伯爵、荷恩上将,包括资产阶级首脑安特卫普市市长等都被送上了断头台,其余被处死的起义者数以千计。尼德兰血流成河,起义被镇压下去。此外,阿尔法还规定,尼德兰人所有动产与不动产都要征收财产税,所有商品都要交交易税,许多有钱的尼德兰人纷纷逃到了国外,国内的人民则生活在高压之下。奥兰治亲王幸运地逃到德国拿骚,从此他斩断与西班牙王室的来往,放弃显贵的身份和优裕的生活,散尽千金招募了一支军队,加入到尼德兰民众一方,开始了战斗生涯。

胜利的呼召

在阿尔法公爵的镇压下,尼德兰的人民革命陷入了低潮之中。但他们都没有放弃为信仰和独立自由而战。人们积极地展开了游击战,在尼德兰北方,一支支由破产的渔民、水手和码头工人组成的被称为“海上乞丐”的游击队,驾着轻便小船,沿海岸游弋,出其不意地袭击西班牙运输船。尼德兰南方的人民在密林中组成了“森林乞丐”游击队,不断袭击小股西班牙军队。奥兰治亲王则多次组织军队进攻尼德兰,受到了阿尔法的全力阻截。奥兰治亲王的战斗一开始屡屡碰壁,但随着“海上乞丐”和“森林乞丐”的游击战术的胜利,他们分别在沿海地区和弗兰德斯地区夺取了一批城镇,并使之成为起义据点。阿尔法不得不分兵应对各省的乞丐游击队,内外交困招致了阿尔法的失败。奥兰治亲王的军队最终攻入尼德兰内部,成为抵抗力量的公认领袖。

1576年9月,起义者在布鲁塞尔占领了总督府,西班牙在尼德兰的统治机关就此被推翻。自此尼德兰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南方。10月,尼德兰召开三级会议,会议上各省签订了《根特协定》,决定由南北联合抗击西班牙。可是,南方的封建贵族动摇了革命的决心,组成阿拉斯联盟,联合西班牙军队掉头过来向北方进攻。北方各省也成立了乌特勒支同盟,以对付阿拉斯联盟。腓力二世非常痛恨奥兰治亲王,他宣布奥兰治亲王为全国通缉要犯,谁若能杀死他将得到重赏。对此,奥兰治亲王发表了著名的《护教宣言》,对北方省市起到很大的凝聚作用。乌特勒支同盟同样也宣布废黜腓力二世,成立联省共和国,因荷兰的地域最大,经济也最发达,所以又称荷兰共和国。从此,尼德兰分裂为两个部分,北方是独立的国家,南方仍处在西班牙统治下。

1584年7月10日,正是人们要拥戴威廉为荷兰国王的前两天。一个为了得到腓力二世的巨额赏金的行剌者刺杀了奥兰治亲王。腓力二世此时已经无力再组织大规模的军队对付荷兰共和国,他的无敌舰队的覆灭,他的连年战争已经把国库逼到破产。1609年,新继位的腓力三世与荷兰共和国签订《十二年停战协定》,事实上承认了共和国的独立。世界上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