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贺彩霞的剪纸艺术

贺彩霞的剪纸艺术

时间:2022-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贺彩霞一个剪纸家族的辉煌——民间剪纸艺人张玉珍、贺彩霞、贺书壁● 张玉珍张玉珍,庆阳人所共知的剪纸艺术大师,她的剪刀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彩的艺术世界,那些烙着时代印记的作品达到当时剪纸的最高水平,今天观赏起来还是那么让人惊叹。论持久战贺彩霞说的香包我见过,上了年纪的老艺人依旧做这种东西卖。在张玉珍、贺彩霞作品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贺书壁的名字。

贺彩霞

一个剪纸家族的辉煌——民间剪纸艺人张玉珍、贺彩霞、贺书壁

● 张玉珍

张玉珍,庆阳人所共知的剪纸艺术大师,她的剪刀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多彩的艺术世界,那些烙着时代印记的作品达到当时剪纸的最高水平,今天观赏起来还是那么让人惊叹。

《支前》,人物众多,手推车、毛驴、担子……能想到的细节艺人都想到了,并在剪纸中恰到好处地展现出来。那精灵般的燕子飞翔在队伍最前面,似乎去报喜;提筐的小朋友追赶前行的队伍,他们组合在一体为整幅剪纸增添了情趣,让人能够深切感受到火热的劳动场面。

img8

张玉珍

《在毛主席的旗帜下,紧跟华主席胜利前进》,各族人民高举五星红旗敲锣打鼓欢庆“毛选五卷”的出版,这幅剪纸也让我感触很深,因为我参与过,作为小学生随队伍上街游行,看到这幅剪纸我好像回到从前的政治运动。

img9

延安作风

看张玉珍的剪纸让我惊叹不已:《延安作风》《安居乐业》《西部之春》等等都是现代绘画与传统纹样完美结合的精品力作。一位没有接受过现代美术教育的农村大嫂,怎么会创作出这么出色的剪纸?即便她有超人的慧心,有过人的才智和娴熟的技巧,我个人认为只能够在传统题材上创新,比如她的《六娃闹春》《织布》《梅兰竹菊》等纹样,应该不会出现现代绘画般的剪纸。

我和金香莲老师说了自己的困惑,金老师告诉我张玉珍的女儿贺彩霞传承着母亲的手艺,也在搞剪纸。虽然大师离去好几年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她事业的延续,这消息令我高兴,我心底的疑问也许在贺彩霞那里可以得到圆满的解答。

● 贺彩霞

img10

贺彩霞

2011年1月12日我专程去贺彩霞家。

在贺彩霞工作室,我看到墙上琳琅满目镶在镜框中的剪纸。一张张引人瞩目的伟人肖像格外抢眼。我夸贺彩霞剪主席像剪得好,很神似、很逼真。贺彩霞说:“这些是我母亲过去搞的,有很多种主席像。”

看着墙上悬挂着张玉珍的《织网》《碾米》等代表作品,我感觉自己走进了艺术殿堂,由衷地夸奖:“您母亲是位心灵手巧的大师。”贺彩霞接过我的话:“我母亲是真正的艺术家,剪纸、皮影、刺绣、玻璃画、做宫灯样样会。我母亲接受新事物比较快,创作现代题材的作品比较多。现在市场上,我母亲的剪纸卖得比较好。剪纸艺人都在抄袭,把我母亲的东西变成了他们的东西。”

我将话题引开:“您母亲的剪纸好,大家公认,在西峰董志镇是出了名的巧姑娘、巧媳妇,听说拿起剪刀就能剪出复杂的剪纸。看您母亲的剪纸,我不敢相信怎么能剪出那么多精品力作!这应该与她所处的环境有关,比如你外婆的引导。”

贺彩霞纠正我的话:“人家没有跟谁学,看上啥,刃(快的意思)就学会了,心灵得很,一看就能弄出来。现在西峰的香包不是我母亲过去做的香包了。我母亲做的香包,是软的,绌起来的,现在人做的是平板板,画样子,两面用针线缭到一块儿就行了,不是传统的香包。”

img11

论持久战

贺彩霞说的香包我见过,上了年纪的老艺人依旧做这种东西卖。他们用彩布绌成各种形状的吉祥辟邪物:十二生肖、昆虫,里面填充丝绵将它们弄得鼓鼓的,有的小动物可以以假乱真,可爱极了,很受小朋友和女士喜爱。这种绌香包需要一定的技巧,不怎么好做,再者由于它的价钱比刺绣低,年轻艺人看不上眼,不屑学,更不愿做,这一民间手艺正在快速消失。

img12

延安精神放光芒

我询问贺彩霞的创作经历,她告诉我:“受母亲艺术熏陶,我9岁发表了《红色牧羊员》,在省工农兵美术作品大赛中获奖。我是获奖中年龄最小的一位。”说着她从立柜里取出剪贴本让我看。一枚枚构思巧妙的刊图画传递着特定时代的信息:《长庆战报》《战胜报》《群众艺术》,分别刊登了她的剪纸。有的报纸专门为她的剪纸配了诗词。

贺彩霞又拿出她的创作简历让我看。她将自己发表的作品一一罗列出来。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作品最多,是贺彩霞创作的黄金年代,那些刊图画在今天看来依旧是那么精确和生动。对一个没有经过高等美术学习的小姑娘来说,我认为也是一个奇迹。20世纪80年代前几年贺彩霞有少量作品发表,90年代直到现在是一片空白。

img13

张玉珍收藏的蜡板底稿

我询问其中的原因。

贺彩霞告诉我,她创作的旺盛时期,是在庆阳文化馆度过的,她女儿也在那里出生。有孩子和家务的拖累中断了创作。1982年她作为随军家属去了新疆,在新疆发表了几幅作品。

我数了数她的剪贴本,报刊上发表的作品有20多篇被她珍藏。贺彩霞还收藏着她在庆阳县文化馆手绘的蜡纸印刷底板。我夸她是位有心人,不但收藏自己也收藏历史,这些东西已经成为珍贵史料,从一笔一画中可以看到当年文化人那种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

贺彩霞解释说:“这不是我收集的,是我母亲收集的。”

我感慨地说:“您母亲不但是杰出的剪纸艺人,还是一位善于总结经验、善于积累、善于吸收各家所长运用到自己作品中的有心人,尤其人物剪纸成为庆阳新剪纸的标尺,很少有人能超越她的成就。”

贺彩霞激动地说:“人家不管画个啥,给人感觉乖,活灵活现,不像有的人的作品,看起来干巴巴的。我妈剪纸有故事,装饰性好,没有人能比上。”

img14

祖国万岁

● 娘俩与贺书壁

贺彩霞取出一本泛黄的剪纸书让我看,上面收录她母亲和她的作品。

贺彩霞的剪纸《青春献四化》,一共4幅,按照青年农民、军人、工人、科技人员排列,展示朝气蓬勃的新生力量,让人能够感觉作品中洋溢着向上的精神。

《送粮路上》年轻姑娘赶着马车拉着丰收果实上交国家。大写意的棉花,一朵就装满整个车厢,压着饱满颗粒的麦穗。整个画面生动传神,更绝的是细节的处理:车轮飞起了浪花;姑娘赶马车甩起的鞭梢上的喜鹊,将写意夸张到了极致,是一幅精品剪纸,与她母亲《支前》剪纸的风格同出一辙,我注意到剪纸的署名是贺彩霞和郭凤奎,随后翻看画册中,几次看到郭凤奎、贺书壁同她母亲一起署名,我询问其中的原因。

贺彩霞告诉我,郭凤奎是庆阳文化馆馆长,经常参与剪纸稿的设计,他设计题材有很多,“兴修水利”、“消防教育”、“文化卫生”、“打倒四人帮”等等。

在张玉珍、贺彩霞作品中出现频率最多的是贺书壁的名字。那幅著名的《延安颂》剪纸,就是张玉珍与贺书壁共同署名的。我询问贺书壁这个人,贺彩霞告诉我:“是我伯父,过去在庆阳群众艺术馆工作,是一位心里凄苦的人,毛主席一个瓷像在桌子上放着,不小心碰落在地上碎了,别人上纲上线扣帽子说‘对毛主席不尊敬’,受尽迫害,恢复工作后让回原单位工作,他坚决不回文化单位,去了地毯厂专门从事出口地毯的图样设计。”

从贺彩霞家回来后,我翻看王光谱编的《庆阳传统剪纸》,书中收录贺书壁仅存的三幅藏品:《莲生子》《狮子娃》《牛》。书中有一段说明文字:“贺书壁1920年出生在董志乡,曾在庆阳县文化馆当美术干部,‘文革’前利用三年时间对庆阳地区剪纸进行普查,整理完成《陇东民间剪纸集》(未出版),‘文革’期间全部烧毁。他组织负责十几期剪纸创作班的学习,着力培养剪纸后备人员。”这些信息告诉我,贺书壁不但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设计人员,还是一位热心民间民俗文化的热心人。他将张玉珍、贺彩霞带入剪纸领域推向前台,而他在后台勤奋工作,渐渐被人们遗忘了。

一个家族3位剪纸艺人通过不懈努力,将庆阳剪纸这一民俗奇葩转化为时代文化表现载体为政治服务,被人民广泛接受并喜欢上了。

贺书壁、张玉珍、贺彩霞创作的剪纸,在20世纪70年代陇东剪纸这块丰饶的土地上,放射出夺目的光彩,让我们今天回顾还是那么精彩,令人叹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