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读书无用论”

“新读书无用论”

时间:2022-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读书无用论”3.“新读书无用论”读书自有境界之分,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切断它与现实生活的真实关联。“新读书无用论”不是空穴来风,它与知识分子收入面临的严峻挑战、做官之路的坎坷、大学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和下海经商热的兴起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读书无用论”,留给社会的教训和启示都是十分深刻的。

“新读书无用论”

3.“新读书无用论”

读书自有境界之分,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切断它与现实生活的真实关联。只会读书,远离活生生的现实,那就可惜了。任何时代都需要真诚的读书人,这是绝没有错的,但迷信读书万能,确是美丽的误会。

关于读书,关于沉湎于读书生涯的那些“呆子”,历来就有各种各样的说法,而且观点还常常相反。一说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另一说则是“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渎书”;一说是“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另一说则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似乎是又好又不好,不读不行,读多了也不行,真有点叫人为难。那么读书人究竟如何是好呢?如果读书读成钻进象牙之塔,两耳不闻窗外事式的逃避,那么就该读书人受穷受累。人是创造性活动的主体,首先最不应该的就是逃避;读书读成那种虽学富五车却言之无物,虽有万贯家财但一毛不拔就是伪善;读书渎得既无警戒心又不存敬畏心,只见功利心,平时不读,与人争执时才渎,为预先的想法找证据,遇到有利证据就双眼发亮,否则便视而不见,那是可悲。我们追求虽不能无所不知却具真知灼见、虽只有几吊铜钱却可以悉数施舍的情操;我们欣赏孟德斯鸠那种卖掉官职,弄一笔钱养活自己,然后留下《波斯人信札》和《法的精神》的读书人。

一个社会出现“读书无用论”的时候,往往也是社会的价值取向发生大的转变的时候,是读书不再主要被看成目的的时候。

80年代后期,中国的文凭痴狂走过了头,“新读书无用”就出来进行矫枉过正的冲击,接续了“文化大革命” 后期流行的一种青年思潮。这个现象是耐人寻味的。“新读书无用论”不是空穴来风,它与知识分子收入面临的严峻挑战、做官之路的坎坷、大学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和下海经商热的兴起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读书无用论”,留给社会的教训和启示都是十分深刻的。因为读书不能马上兑换成人民币,因为大学生的工资可能还不如卖煎饼的,因为社会转型期暂时存在的不公平,就不爱读书爱人民币,就放弃追求真知灼见的机遇,这样的看法和做法无疑都是短视的,这样去理解教育也是有很大失误的,后果也将是严重的。

另一方面,“新读书无用论”也再次启示我们:

读书自有境界之分,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切断它与现实生活的真实关联。只会读书,远离活生生的现实,那就可惜了。任何时代都需要真诚的读书人,这是绝没有错的,但迷信读书万能,确是美丽的误会。以书为友,视满屋诗书为花圃,一生与书缠绵,进去了出不来,皓首穷经,这样的人生也不失为一种活法,但关于黄金屋、颜如玉的古代承诺在如今确确实实是谎言,几乎误尽苍生。如今一介书生奔波拼搏半生,熬到安居工程得个便宜房子就很不错了,何来满堂金银?绝世美貌如玉如缎者爱的恐怕也不再是体能锻炼不足的单薄秀才。所以大可不必听什么“书中自有黄金屋”之类的诱惑,平常的日子里以读书不忘生活为好。读书不忘生活中提倡的是读出书中的思想,面向实际,激活这些思想,真正达到精神突围的自由境界。唯其如此,人才不会沦为书本的奴隶,才不至于让汗牛充栋的书籍遮住我们理应高瞻远瞩的目光。

开卷如开芝麻门。立于门前放眼远望是必要的,但走出大门直接奔向远方同样必要。读书的目的是提升生活而不是掩盖生活。钻进象牙塔,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做法最终将对人对己都不利,而且还是人力资源的浪费。近来读到香港董桥先生的一篇文章,题目叫做《文字是肉做的》,心里一惊,因为从来只听过人心是肉长的,不曾有“文字是肉做的”的提法。但细细一想又感到极为在理,那些千年不坏的句子不就是因为里面饱孕着生活的血肉滋味吗?杜甫一句“艰难苦恨繁霜鬓”几乎道尽中年人胸中的孤愤与企盼。现代文明世界渐渐遗忘了文字的这一层功能,读来读去只看到凝固成的钢铁、塑胶,冷冰冰的软件、硬件,那又有什么意思呢?故此,读书不能忘记生活。据说古代某寺的四壁常画《西厢记》的情节,有和尚云:老僧从此悟禅。若要问他由何处悟?他就说:老僧悟处在“临去秋波那一转”。看来这位僧人是真悟道了,他没把书读死。现在的青年人倒不妨学学他活读《西厢记》的法门。

一旦摆正了读书与生活的真实关联,读书求知仍将是青年人充实自我并赢得发展机会,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重要途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