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红楼绮梦后的辛酸血泪

红楼绮梦后的辛酸血泪

时间:2022-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洛神赋图》(局部)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在这种情况下,贵族出身的李渊在次子李世民的支持下于太原起兵。李渊得知后,派使者召太子李建成和杨文干赴离宫见驾。随后,他秘密地把房玄龄和杜如晦召进营地来协助他制订计划。东宫的部将得到消息前来报仇,和秦王的部队在玄武门外发生激烈战斗,尉迟敬德将李建成、李元吉二人的头割下

◆《洛神赋图》(局部)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这幅画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为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传世精品。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出了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人物安排疏密得当,山川景物描绘细腻古朴。

《洛神赋》实为千古绝唱,它向世人展现的是曹植坚贞的内心世界和超凡脱俗的文学造诣,以至于东晋顾恺之仅根据他的文字描写就创作了传世名画《洛神赋图》。无论这个女子是谁,人们都不难从这篇《洛神赋》中看出曹植的苦闷和失落。

手足相残的背后——玄武门之变

令人无限憧憬的大唐王朝,演绎了太多的传奇故事。玄武门之变,就是众多故事中的一个。对于这场惊心动魄的宫廷政变,有的人感慨手足相残造成的人间悲剧,有的人却认为正是这场政变成就了日后的繁华盛世。

唐武德九年(626),李世民在长安宫城北侧的玄武门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迫使李渊封他为太子。不久之后,李世民即位,年号贞观。从这里可以看到,李世民这位历史评价非常高的有德之君,他的皇位居然是通过骨肉相残得到的。也许可以用对皇权的欲望来理解李世民当时的心理,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唐朝开国第一功臣

隋朝末年,为了推翻隋炀帝的暴政,全国爆发了农民大起义,起义队伍达100多支。在这种情况下,贵族出身的李渊在次子李世民的支持下于太原起兵。隋大业十三年(617),李世民提出先入咸阳,号令天下的方略,向长安进军他率前军西渡黄河,占领渭河以北的地区,吸纳数支起义军,迅速扩充了兵力。这年十一月,李渊会同各路义军攻克长安,拥立代王杨侑为帝。李世民被封为秦国公。

隋大业十四年(618),李渊建立唐朝之后,立世子李建成为太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世民没有来得及多想,就投入到统一全国的战争中,先后指挥了四次重大战役。在战斗中,他运筹帷幄,身先士卒,四场战役全部取得了胜利,他的威望也迅速提升。唐武德四年(621),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食邑增至两万户。

据说,在太原起兵之时,李渊曾答应事成之后立李世民为太子。可是他并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而是把太子之位交给了世子李建成,封李世民为秦王。李世民会甘心吗?正当李世民的威信日渐提升的时候,太子李建成也感受到了李世民对自己太子之位的威胁,他又会做些什么呢?

兄弟反目成仇

为了加强自己的势力,李建成招募两千多名少壮人员来增强他在长安的力量,驻扎在太子住地东宫内的长林门附近,称长林兵。与此同时,他与其弟李元吉合谋,借助高祖后宫中许多妃嫔的支持,在皇帝面前给他们说好话。

军务缠身的李世民经常不在宫中,所以没有在宫廷内部得到支持。但他却在洛阳的天策府拥有一群忠于他的大臣,以此来与太子李建成在长安的优势相抗衡。

最初,李建成的策略进行得很顺利。可是就在这时,一件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唐武德七年(624),有人向高祖举报庆州总管杨文干谋反。杨文干原是太子东宫侍卫,据说,他的起兵是为了响应太子李建成起兵,并拥立太子为帝。但是李建成当时正留守京城,并未起兵谋反。李渊得知后,派使者召太子李建成和杨文干赴离宫见驾。此时,一位大臣向李建成进言,劝他趁此时机起兵,夺取帝位。但李建成并没有听从,反而前往离宫请求父皇宽恕。可是,杨文干却举兵反叛了。随后,唐高祖派李世民率军去讨伐杨文干,并有了改立李世民为太子的想法。李世民的军队一到庆州,杨文干就被其部下所杀。

李建成为了挽回父皇的信任,与李元吉、后宫的妃嫔们,以及宰相封德彝等人开始行动,掩饰了整件事情的真相。李渊相信了李建成,再一次对李世民食言了,他把太子的几名同党放逐之后,仍让他回东宫当太子。对这件事,历史学界有过争论,有人认为李建成意识到自己的势力远不及秦王强大,所以密谋造反;但也有人认为,李建成的罪名是李世民及其同党罗织出来的。

玄武门之变

唐高祖很想缓和两个儿子之间的紧张关系。尽管他作了一些努力,但在究竟立谁为太子的关键问题上,却摇摆不定。事与愿违的是,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关系不仅没有缓和,他们在宫廷内的政治斗争却愈演愈烈。李建成和李元吉贿赂李世民身边的关键人物,希望他们倒戈相向。当他们发现有些人贿赂不成时,便期望得到皇帝的帮助。李渊先后罢免了李世民的两个最重要的谋士房玄龄和杜如晦。因为有人诋毁,李渊又差点将李世民身边最得力的将军尉迟敬德处死,后经李世民说情才作罢。李渊还召李世民进宫,明白地告诉他,他不能从高祖本人那里得到什么帮助,以期登上太子之位。唐武德九年(626),突厥人入侵大唐边境,太子提议由齐王李元吉带兵出征,并调用了李世民手下最优秀的将军和精锐士兵,打算借此来控制秦王的兵马,李渊也表示了支持。

形势对李世民开始不利起来,他身边的大臣们开始敦促他对太子和齐王进行反击。可是,李世民在制定反击策略上却十分缓慢。直到有一天,探子来报,说李建成和李元吉计划在李世民送李元吉出征突厥人之际,将李世民杀害。这件事刺激了李世民,他意识到必须马上采取行动。随后,他秘密地把房玄龄和杜如晦召进营地来协助他制订计划。他们准备发动一场政变,先发制人。那么,发动政变的地点选在哪里比较好呢?

李世民和他的谋臣们想到了位于长安北面城垣的玄武门。这里是出入禁城的要道,左右驻扎着禁军,防守极为严密。不过,守卫的将军是李建成的亲信常何。然而,令李建成意想不到的是,李世民收买了常何,争取到了他的支持。而其他的将军,有的也跟随了李世民,有的则抱着观望态度。

《旧唐书》记载:六月初三,李世民向唐高祖秘奏,说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乱后宫。李渊大吃一惊,决定对此事进行查问,并命李世民第二天早朝时参奏。一个妃嫔将这件事通知了李建成和李元吉。于是,他们决定直奔皇宫,在皇帝面前为自己辩护。

六月初四,秦王亲自带100多人埋伏在玄武门内。李建成和李元吉一同入朝,当他们走到临湖殿时,意识到气氛有些异常,急忙拨马往回跑这时,李世民带领伏兵从后面杀出。李元吉慌乱中向李世民连射三箭,无一射中。李世民却一箭就射中李建成,并且当场毙命。尉迟敬德也射死了李元吉。东宫的部将得到消息前来报仇,和秦王的部队在玄武门外发生激烈战斗,尉迟敬德将李建成、李元吉二人的头割下示众,李建成的兵马才不得已散去。随后,李世民进宫见李渊,把事情的经过上奏。3天后,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从此,李渊把大小军国事务都委任给他处理。两个月后,李渊下诏退位,并把皇位传于李世民。太宗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皇帝位,改元贞观,大赦天下。李渊被尊为太上皇。

◆唐·彩绘骑马武士木俑
木俑制作先分段雕刻出人物的上身、下身(与马的躯体连在一起)及马首、四肢,后胶合成型。接缝处粘贴纸条,最后通体施以彩绘。

漫漫西天路——谁是取经第一人

黄沙漫漫,师徒四人一路相伴而来。一部《西游记》让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所以一说到“西天取经”,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玄奘,并且认为他就是第一位前往西天取经的人。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玄奘取经回长安图

唐贞观元年(627),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4年到达印度那烂陀寺,拜名僧戒贤为师,研习《瑜伽师地论》等佛经。贞观十九年(645),玄奘携大、小乘佛教经典回到长安。后在唐太宗、唐高宗的支持下,召集各大寺高僧组成译经场,译出经、论75部,凡1335卷。多用直译,世称“新译”。佛教起源于印度,正如伊斯兰教人都向往去圣地麦加朝拜一样,佛教信徒也都向往前往印度求取真经。自东汉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到唐代玄奘取经,已经有五六百年了,玄奘会是第一个取经人吗?

北燕高僧昙无竭

东晋、十六国时期是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现在的辽宁西部,先后出现了前燕、后燕、北燕三个地方王朝,他们是鲜卑人建立的国家,都定都于龙城。龙城不仅是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高僧云集塔寺林立的佛家圣地,出现了许多出类拔萃的高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昙无竭。

南朝梁国高僧慧皎编著的佛史名著《高僧传卷三《释昙无竭传》谈到昙无竭本姓李,幽州黄龙(今辽宁朝阳)人。他10岁左右就出家到寺庙里当沙弥修炼苦行,他遵守戒律,念诵佛经,盛唱三宝,受到法师和众僧的器重。他常慨叹佛经残缺不全,于是立下誓言,决心亲赴西天取经

宋武帝永初元年(420),昙无竭招集志同道合的和尚僧猛、昙朗等25人,携带供养佛、菩萨的幡盖和法器、食钵等物,从燕都龙城(今辽宁朝阳市)出发,向西天行进。这一时间,比唐僧取经早200 多年。他们走出了现在的中国国境,一直到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东部一带的达宾国。他们在该国停留了一年多时间,学习当地语言、文字,礼拜佛祖释迦牟尼圣迹和化缘用的食钵等遗物,求得梵文《观世音受记经》一部。再往西行,进入位于今天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东部的月氏国,礼拜佛肉髻古(即佛头骨)。最后,他们到达北印度檀特山南石榴寺,停留了三个月。昙无竭在这里诵经坐禅,精勤不倦,学业大有长进,他还在天竺(古印度)禅师门下当上了大和尚。

后来,昙无竭一行13人离开石榴寺,向南往中天竺(中印度)行进。两地交界之处,荒无人烟,无处化缘,他们只能靠随身携带的石蜜充饥。这期间同行人中又有8人饿死,剩下的5人继续向前跋涉。

昙无竭虽屡经危难,仍矢志不移,一刻不停地念诵随身所带《观世音受记经》。快到达舍卫国时,于山野间遇见一群野象,将要伤人。昙无竭等人无可奈何,只得口念佛号,站住等死。不一会儿,恰有狮子从林中蹿出,把野象惊跑了。昙无竭等人渡恒河时,又遇野牛吼叫着向人跑来。昙无竭又像上次一样口念佛号等死。正在这危难时刻,一群凶猛的老鹰冲着野牛飞来,将野牛惊散,昙无竭等人再一次化险为夷。

昙无竭在印度各地礼拜佛陀圣迹,寻访名师,学习梵文经典。数年后,一行人从南天竺搭乘商船,漂印度洋,过南海,一行人安全抵达广州。回国后,昙无竭住在江南弘扬佛法,直至去世。死于何时何地史书未载,也无考证。昙无竭将在西天寻求的梵文《观世音受记经》译成汉文后,广泛流传于南北各地,后收录于《大藏经》中,为世人所传诵。昙无竭将在西天取经的游历与见闻写成《历国传记》,欲传后世可惜失传。

昙无竭是关外去印度取经的唯一的一位高僧,也是东北取经第一人,那么,是否可以说他是中国第一个前往西天取经的人呢?

法显和尚

在昙无竭从龙城出发西游的十多年前,有一位法名叫法显的东晋和尚更早地踏上了取经之路。

法显,俗姓龚,东晋平阳郡武阳(今山西襄丘人。他在3岁的时候就出家当了小和尚。因为在他出生之前,已经有3个哥哥先后夭折,父母担心他也会夭折,就把他送进了寺院。法显10岁时,父亲去世了。他叔叔要他还俗回来侍奉母亲,可法显却说自己已经远离尘俗,心里只有佛。不久,母亲也郁郁而终。法显在20岁的时候开始受大戒,并潜心研究佛法。

法显一生都在为佛教革新努力着,东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过60的法显决定去印度取经。他与同寺的4位僧人一起从长安出发,第二年,抵达张掖,又遇到了6位有志西行的僧人,队伍扩充到了11人。

东晋元兴三年(404),法显到达佛教发祥地——拘萨罗国舍卫城的祗洹精舍,此时,这支取经队伍只剩下了他和道整两个人。东晋义熙元年(405),法显到了佛教圣地巴连弗邑,他在这里学习梵语,抄写经律,一共住了三年。道整显然爱上了这个很适合僧人发展的地方,毅然留在此地定居。法显只好一个人继续他的印度之行。他周游了南天竺和东天竺,在泰姆鲁克写经、画佛像,并住了两年。东晋义熙五年(409),法显渡过孟加拉湾,到了斯里兰卡,继续取经。他在天竺获取了《方等般泥洹经》、《摩诃僧祗部律》、《萨婆多部钞律》、《杂阿毗昙心论》、《摩诃僧祗阿毗昙》等梵本;在狮子国(斯里兰卡)取得了《弥沙塞律》、《长阿含》、《杂阿含经》、《杂藏经》等梵本。

在感到自己的任务完成之后,法显于东晋义熙七年(411)八月坐船回国,一路上多次遇险,九死一生,途径印度尼西亚等30多个国家,历经13年,终于在东晋义熙八年(412)七月到达山东即墨。第二年,他抵达建康(今江苏南京),在道场寺,在佛陀跋陀罗的协助下翻译6卷本《大般泥洹》、《摩诃僧祗律》、《方等般泥洹经》、《杂藏经》、《杂阿毗昙心论》。

回国后,法显又写了《佛国记》,记载了他西行途经的西域、印度、斯里兰卡、印尼等国的风土人情,弥补了当地史书稀少的缺憾。《佛国记还详尽地记述了印度的佛教古迹和僧侣生活,成为佛教徒们著录佛学典籍的工具书。

法显以年过花甲的高龄,完成了穿行亚洲大陆又经南洋海路归国的旅行壮举,不仅在佛教界受到称誉,而且也得到了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唐代名僧义净说:“法显选择荒僻之地而行,比玄奘经历了更多的磨炼。”梁启超更确定了他的历史地位,把他评价为从中国去印度的第一人。

千秋功过谁人知——武则天和无字碑

中国人对字的理解,可谓丰富深邃,写字可以记事亦可以抒怀,而一字不写其实也是一种思想的表达,或宣泄愤怒,或表达厌恶或绝交,多是不祥的事情。在武则天陵墓前,有一座碑,在立碑的时候,居然只字未铭,这又是为了表达什么呢?

唐探访乾陵无字碑

位于陕西的乾陵,埋葬着唐高宗李治(628~683)与女皇武则天(624~705)。它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园中唯一的一座夫妇两帝合葬墓,也是唐和周两个王朝皇帝的合葬墓。在陵园内城南面朱雀门外司马道的西侧,树立着颂扬高宗文治武功的“功德碑”——“述圣记碑”,在东侧与它比肩而立着一座碑,这便是著名的武则天的“无字碑”。它由一块完整的巨石雕成,通高7.53米、宽2.1米、厚1.49米,总重量98.84吨。碑头刻有8条互相缠绕的螭龙,东、西两侧各刻有冉冉腾飞的“升龙图”,龙的身躯矫健,神态飘逸若仙。阳面有一幅狮马图线刻画,狮子昂首怒目,威严挺立;马则屈蹄俯首,悠游就食。整座碑高大雄浑,雕刻精细,处处体现着皇帝的威严。如今人们可以看到,碑的阳面和阴面均刻有文字,既然如此,它又为什么叫“无字碑”呢?

据这里的地方志记载,这座碑本来就没有刻一字,到了宋金元时期,碑上才有了笔力险峻、字体俱备的题刻。所以它被称为“无字碑”。无字碑上的题刻共有42段文字(碑阳31段、碑阴11段),这些文字起于宋朝,终于明朝,却没有唐代刻上去的。最早的一段文字刻于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刻在碑的阴面;最晚的一段文字刻于明崇祯六年(1633)。刻字的人大都是当时身居要职的朝廷命官。这些碑刻前后历时530年大都是写实之作,分记事、抒怀和记游三大类。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旷古未有的一位女皇,对于她的传奇故事,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有浓墨重彩的刻画描述,可是为什么唯独她自己陵墓前的这座本应用来“记功德”的石碑上却如此惜字如金呢?

“罪孽深重”的女皇

有人认为,武则天自知罪孽重大,不写碑文正是她内心不安的写照。那么,武则天究竟犯下了哪些过错,连她自己也不敢言说呢?

武则天幼年进宫,被唐太宗封为才人。那时起,她就受到当时还是太子的李治的喜爱。太宗去世后,她进了尼姑庵削发为尼。没过多久,高宗李治便把她接回了宫里,封为昭仪。后宫中尽管风光无限,花团锦簇,但暗地里充满了争斗。高宗尽管对她恩宠有加,但游移不定的情感又让她深深地感到君王恩爱的脆弱易断。强烈进取的性格和内心的不安全感,使武则天产生了夺后的想法,她要为自己争取正室的名分,为儿子争取嫡子的地位。

几年后,武则天终于利用王皇后和萧淑妃之间的斗争,先后除掉了这两位娘娘。这场斗争是残酷的,但却为武则天赢得了新皇后的地位。

◆武后行从图
唐张萱绘,图中描绘了武则天出行时的情景,内监宫女左拥右护,武则天在诸人的簇拥下缓步前行,气质非同凡响。

后来,武则天还在全国范围内培植党羽,组建自己的情报网,大开告密之风。她利用酷吏政治和滥刑除掉了政敌和异己,也造成了人心的恐慌。唐中宗嗣圣元年(684)李治去世,中宗李显继位,但却由武后临朝称制从此开始了武则天真正独断朝纲的时代,史称“则天朝”。在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她囚禁了皇帝,逼杀废太子李贤,继而追尊武氏先人,改革各种名号,她的做法引起了当时社会的巨大震动,也引起了许多人的不满,甚至引发了叛乱。于是,她用恐怖政策打压支持李唐的士族势力,最后把李唐皇室的近支子孙几乎一网打尽;军事上,她派兵镇压了徐敬业的叛乱。就这样,她一步步地扫清障碍,离自己的终极目标越来越近。

如果说前面施展的手段都是因为武则天要获得权力的话,那么她的终极目标——做皇帝,也许应该算是一种不可告人的野心了。因为人所共知,这天下是李姓的。看来,没有什么事情是武则天不敢想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光明正大地说出来的。那么,这无字碑是在讲述武则天心中那些不能说的秘密吗?

大周皇帝

唐天授元年(690),发生了三次万民请愿的事情,人民请求武则天即皇帝位。就连唐睿宗李旦也上表劝进,请求武则天登基称帝。于是武则天改国号为大周,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登基之后的武则天,在政治上开始施行破格用人的科举制度,提高了进士科的地位,充分发挥了制举的作用并开创了武举,对中国科举制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通过这种制度,朝廷打击了豪门士族,发现并笼络了大量人才,为推动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她奖励农桑、兴修水利、减轻徭役并整顿均田制,使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民户数不断增长。她加强国家边防,改善与边境各族的关系。总之,武则天是一个富有政治才干和理想的人,她在统治期间做过许多符合民众利益的事,稳固和发展了“贞观之治”,把历史推进一大步,并对后来的“开元之治”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武则天前后参与和掌握最高权力达五十年之久。而她对自己建立的大周朝,以及自己所拥有的前代所未有的女皇帝身份也是自豪无比。她在皇帝位15年,却先后13次更改年号,其中一些不乏好大喜功的味道,比如“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天”等。此外,武则天即位后,曾于延载元年(694)耗巨资铸造“大周万国颂德天枢”,上面刻着自己的功德和颂周贬唐的话;征圣元年(695),她又下令铸九州铜鼎和十二生肖,置于通天宫。武则天如此大兴土木来为自己歌功颂德,又怎么会立“无字碑”来反省自己的过错呢?也许她觉得自己根本就没有错吧。所以有人认为,武则天之所以立“无字碑”,是在夸耀自己的德高望重和功高德大是不能用文字表达的。

武周的覆灭

武则天晚年,宠信男宠,尤其是张昌宗、张易之兄弟,深受她的喜爱。可他们二人仗着武则天的宠信不仅为所欲为,还干预朝政,致使朝局混乱,君臣关系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有人策划通过宫廷政变,处死二张兄弟,同时也让武则天提前退位。于是,神龙元年(705)正月,趁82岁的武则天病重之际,宰相张柬之、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等人突率羽林军五百余人,冲入玄武门,杀张易之、张昌宗。迫使则天皇帝传位于中宗。改年号为“神龙”二月,复国号为唐。这场政变史称“神龙政变”。随后,武则天逊位给自己的儿子李显,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大周政权结束了。

叱咤政坛半个世纪的武则天退出了政治舞台,唐中宗李显即位。李显,原名李哲,是武则天的第三子。他本是在高宗驾崩之后就继位了的,可是只做了两个月的皇帝,就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先后被软禁于均州(今湖北省均县)、房州(今湖北省房县)长达14年。这期间,他与妃子韦氏相依为命,尝尽了人世的艰难。唐武周圣历二年(699),武则天召李显回长安,重新立为太子,直到神龙政变爆发,他才重新登基。那么,这位曾经饱经风霜、受尽苦难的中宗会怎么对待已经退位的母亲呢?

武则天虽然已经不是皇帝了,但她对李显依然有着相当的威慑力。所以,当李显登基之后,依然让武则天享受着皇帝的待遇,对武则天的家族也很尊重,并给武家人加官晋爵。

神龙元年(705)十一月,82岁的武则天病死在东都洛阳上阳宫的仙居殿,死前遗诏:“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神龙二年(706)五月,中宗安排武则天与高宗合葬在了乾陵。

高宗的“述圣记碑”上长达8000余字的碑文是武则天撰,中宗李显书写的。另一块碑自然是武则天预先为自己准备的“功德碑”。今天人们如果仔细观察“无字碑”,就会在它的阳面看见3000多个4.5厘米见方的细线刻格子。有些线刻格子虽经1300多年风雨剥蚀至今仍比较清晰,可见,当初是拟好了碑文的,大约有300余字。可是,唐中宗李显为什么不把碑文刻上去呢?如果刻了,该怎样为武则天歌功颂德呢?不妨揣测一下中宗当时的心情:如果按母亲遗诏,称“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又明明做过16年的“大周”皇帝;如果刻上“大周天册金轮圣神皇帝”作为李唐子孙,感情上有些不情愿。而且,武则天对自己以及李氏家族的滥施暴行,中宗李显早已怀恨在心,他的心中以“无言”相对已撰写好的碑文。所以有人推测,中宗左右为难的结果是干脆“一字不铭”。

也许武则天知道后人对自己的一生会有褒贬不一的评价,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留下一块无字碑将自己的功过留待后人评说吧。

◆千百年来,无字碑吸引了无数参观者,它从树立至今,给史学界留下了许多难以解答的谜团。

婉转蛾眉归何处——杨贵妃下落之谜

在中国古代四大美人中,杨贵妃应该算是最受文人墨客追捧的一位。李白形容她“云想衣裳花想容”,白居易说她“三千宠爱在一身”。然而,自古红颜多薄命,在春光无限之后,她也落得了一个魂断马嵬坡的结局。也许人们不愿意看到完美被破坏,不愿意相信杨贵妃不得善终,所以,尽管她与唐明皇缘尽于《长恨歌》,却依然光彩照人地活在舞台上。

马嵬坡的悲歌

杨贵妃即杨玉环,出生在蒲州永乐(今山西省永济),父亲是蜀州司杨玄琰。她有闭月羞花之容,倾国倾城之貌,通晓音律,擅长歌舞。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杨玉环16岁,嫁给了唐玄宗第十八子、和她同岁的寿王李瑁。同一年,唐玄宗宠爱的武惠妃病逝,后宫没有一个妃嫔能使玄宗满意,玄宗因此郁郁寡欢。宦官高力士为了讨玄宗的欢心,向他推荐已是寿王妃的杨玉环。唐天宝四载(745),唐玄宗册立杨玉环为贵妃。

随着杨贵妃地位的确立,杨家人也跟着掌握了权势。唐玄宗封杨贵妃的三个姐姐分别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哥哥杨国忠更是一步登天,做了唐朝的宰相。尽管杨国忠的治国能力并不高,但他依然一手遮天,胡乱处理朝政。在他主政期间,均田制瓦解,国家税收急剧减少,但朝廷的花费却因为玄宗和杨贵妃的奢侈而迅速增多,国库入不敷出;政治上开始腐败,贪官污吏横行;军队战斗力减弱,但边境战乱却不断。唐玄宗自开元年间建设的盛世彻底地毁在了杨国忠的手里。国力衰竭,中央对藩镇势力的控制力减弱,唐天宝十四载(755),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杨贵妃天生丽质,难怪唐玄宗对她宠爱万分。

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是兼任三镇节度使的安禄山,他本身早有反心,又与杨国忠不和,所以打着征讨杨国忠的旗号,在范阳起兵叛乱。他一路南下,不到两个月时间就攻陷洛阳,自立为帝,国号燕。唐天宝十五载(756),潼关失守,唐玄宗仓皇逃出长安。当队伍途径马嵬驿时,军队突然哗变,杀宰相杨国忠,并逼唐玄宗诛杨贵妃。一边是群情激奋的将士,一边是至爱的杨贵妃,唐玄宗会怎么做呢?

贵妃之死

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仓皇逃出长安。第二年,队伍途经马嵬驿的时候,军队哗变,逼唐玄宗诛杀杨国忠和杨玉环。万般无奈之下,唐玄宗赐杨贵妃自尽,当时杨玉环只有38岁。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是叙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悲剧故事。

杨贵妃自杀于马嵬驿的说法,是正史的记载。如唐人李肇在其《国史补》中说:“玄宗幸蜀,至马嵬驿,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马嵬店媪收得锦靿一只,相传过客每一借玩,必须百钱,前后获利极多,媪因致富。”意思是杨贵妃死于马嵬驿的一座佛堂梨树下,在搬尸时,杨贵妃脚上的一只鞋子失落,导致一位老太婆借此大发其财。对于这一历史事件,《旧唐书》、《新唐书》的记录与李肇的记载大同小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所引杨贵妃被缢的史料更为详细。当哗变的军士杀了杨国忠后,护驾的六军将士仍不肯继续前进,唐玄宗亲自下令也无效。唐玄宗要高力士问军中主帅陈玄礼是什么缘故,陈玄礼回答说,杨国忠已经谋反,杨贵妃不应再继续在位了,希望皇上能予以正法。唐玄宗听后,最初不肯割爱,但不久之后,京兆司录韦也进言劝唐玄宗速决。唐玄宗却说贵妃常居在深宫,与杨国忠谋反有什么关系呢?但高力士的一番话最终使玄宗不得不挥泪割爱,高力士说就算杨贵妃没有罪,但是将士们已经杀了杨国忠,怎么能安心再让杨贵妃侍奉陛下左右。陛下应该想一想,将士得以安定陛下才能安定。唐玄宗经不住高力士劝说,于是让人带杨贵妃去了佛堂,让她自缢而死。这样才使六军将士整理队伍前行。

不仅正史这样记载,一些诗词歌赋、稗官野史和戏剧传奇也认可和采用这种说法。如白居易脍炙人口的《长恨歌》,白朴的《梧桐雨》,洪的《长生殿》等。尤其是白朴的《梧桐雨》,详 尽描写了玄宗和贵妃的爱情以及贵妃自缢的起因过程,平乱之后玄宗只能在梦中与贵妃相见,却被梧桐雨惊醒。他追思往日与贵妃欢爱的情景,惆怅万分。尽管在《长恨歌》和《长生殿》后面也描写了唐玄宗与仙女的相遇,然而对贵妃之死的描写则是一致的。

◆陕西临潼华清池
华清池又名华清宫,南依骊山,北临渭水,风光秀丽,备受历代帝王垂青。唐天宝元年(742)至天宝十五年(756),唐玄宗曾多次带杨贵妃到此过冬、沐浴。

也有一些人认为,杨贵妃不是自缢而死,而是死于乱军之中。此说主要见于一些唐诗中的描述。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杜甫在安禄山占据的长安,作《哀江头》一首,其中有“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游魂归不得”之句,暗示杨贵妃不是被缢死于马嵬驿,因为缢死是不会见血的。李益所作七绝《过马嵬》和七律《过马嵬二首》中有“托君休洗莲花血”和“太真血染马蹄尽”等诗句,也反映了杨贵妃为乱军所杀,死于兵刃之下的情景。杜牧《华清宫三十韵》的“喧呼马嵬血,零落羽林枪”;张佑《华清宫和社舍人》的“血埋妃子艳”;温庭筠《马嵬驿》的“返魂无验表烟灭,埋血空生碧草愁”等诗句,也都认为杨贵妃血溅马嵬驿,并非被缢而死。

除此之外,还有杨贵妃是吞金而死的说法。比如刘禹锡曾写过《马嵬行》一诗。他在诗中这样写道:“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行,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军家诛佞幸,天子舍妖姬。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低回转美目,风日为天晖。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从这首诗来看杨贵妃是吞金而死的。陈寅恪先生曾对这种说法颇感稀奇,并在《元白诗笺证稿》中作了考证。然而,陈寅恪并不排除杨贵妃在被缢死之前,也有可能吞过金。

东渡日本之说

关于杨贵妃的下落,在日本也有种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死者是替身,杨贵妃则逃往日本的山口县大津郡油谷町久津。据说杨贵妃的替身是个侍女,军中主帅陈玄礼爱怜贵妃貌美不忍杀之,于是与高力士密谋,以侍女代替,高力士用车运来尸体,查验尸体的便是陈玄礼,因而此计成功。而杨贵妃则由陈玄礼的亲信护送南逃,大约在今上海附近扬帆出海,到了日本油谷町久津。1963年,有一位日本姑娘向电视观众展示了自己的一本家谱,说她就是杨贵妃的后人。日本著名影星山口百惠,也自称是杨贵妃的后裔。

有人说,唐玄宗平定安史之乱后,曾派方士出海寻找。在久津找到杨贵妃后,方士还将唐玄宗所赠的两尊佛像交给了她,杨贵妃则赠玉簪作为答礼。这两尊佛像现在还供奉在日本的久津院内,杨贵妃最终死于日本,葬在久津的院内。至今当地还保有相传为杨贵妃墓的一座五轮塔。五轮塔是建在杨贵妃墓上的五座石塔。杨贵妃墓前有两块木板,一块是关于五轮塔的说明,一块是关于杨贵妃的说明,上面写着:“充满谜和浪漫色彩的杨贵妃之墓——关于唐六代玄宗皇帝爱妾杨贵妃的传说。”

甚至有一种离奇的说法认为杨贵妃并没有去日本,而是远走美洲。台湾学者魏聚贤在《中国人发现美洲》一书声称,他考证出杨贵妃并未死于马嵬驿,而是被人带往遥远的美洲。

民间传说杨贵妃死而复生,这反映了人们对她的同情与怀念。然而实际上,杨贵妃极有可能死于马嵬驿。《高力士外传》认为,杨贵妃的死,是由于“一时连坐”的缘故。换言之,六军将士憎恨杨国忠,也把杨贵妃牵连进去了。而且从马嵬驿事变的形势来看,杨贵妃不死,唐玄宗也是很难交代的。杨贵妃自缢之后,尸体由佛堂运至驿站,置于庭院。唐玄宗还召陈玄礼等将士进来验看。杨贵妃死在马嵬驿,旧、新《唐书》与《通鉴》等史籍记载明确,唐人笔记杂史如《高力士外传》、《唐国史补》、《明皇杂录》、《安禄山事迹等也是如此。

应该说,杨贵妃缢杀于马嵬驿,史料是比较翔实的,且已得到公认。但是,杨贵妃出逃当女道士和亡命日本的说法,也言之成理,证之有据不能轻易地否定。这一切谜团都有待于新的史料发掘来解开。

◆杨贵妃墓外景
位于陕西省兴平县城西的马嵬坡。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唐军收复长安,唐玄宗曾密令迁葬杨贵妃,所以此墓是原来的旧墓还是迁葬后的新墓,或者只是杨贵妃的衣冠冢,目前还没有定论。

“烛影斧声”疑案——宋太祖之死

中国古代社会自夏禹传位于其子启起,即开始了帝王之家子承父业、世代为君的历史传统。“社稷永存,福绵子孙”成为历代封建帝王恪守的信条,很少发生有子嗣而将帝位拱手传与他人的事情。但是宋太祖赵匡胤明明有儿子,却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这又是为何呢?

金匮之盟

宋太祖赵匡胤初为后周武将,他随周世宗柴荣东征西战,功绩极大,受到了将士们的广泛拥护。后周显德六年(959),周世宗北征燕云时,染上重病,在退军后不久便去世了。临死前,他对最高军政人员进行了变更调动,升赵匡胤为点前都点检。显德七年(960)正月初四,掌握禁军的赵匡胤乘“主少国疑”之机,在其弟赵匡义(后为避讳,改为赵光义)和几位将军的支持下,披上龙袍,发动“陈桥兵变”,夺取了后周政权。他建国号宋,改元建隆,史称宋太祖。

宋太祖有4个儿子,但他继位之后却一直没有选立太子。这是为什么呢?据说,杜太后临终之际,召赵普入宫记录遗命,当时宋太祖也在场杜太后问宋太祖何以能得天下,宋太祖说是祖宗和太后的恩德与福荫,太后却说:“你想错了,若非周世宗传位幼子,使得主少国疑,你怎能取得天下?你当吸取教训,他日帝位先传光义,光义再传廷美,廷美传于德昭,如此,则国有长君乃是社稷之幸。”宋太祖泣拜接受教训。杜太后便让赵普将遗命写为誓书,藏于金匮之中,这件事被称为“金匮之盟”。后来,宋太祖说赵光义“龙行虎步,他日必为太平天子,福德非吾所及”不管他说的时候是否违心,他的确没有立任何一个儿子为太子,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宋太祖雪夜访普图
赵普作为宋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为宋王朝的建立出谋划策,深得宋太祖的信任,而在宋太宗即位之后,赵普依旧长保福贵,足见其明哲保身之道。

赵光义作为宋太祖的弟弟,长期 以来,跟着宋太祖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在陈桥兵变中,赵光义与赵普合谋,将黄袍加在太祖身上。对赵匡胤来说,他们是立下了最大的功劳的。可是,赵光义所做的这些真的全部是为哥哥吗?当太祖临终前决定继承人的时候,野心很大的赵光义又会怎么想呢?

史学家们分析当时的情况可能是宋太祖不愿从母愿立弟,但是也没有果断立子。这就为后来“烛影斧声”故事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烛影斧声”的故事

宋太祖开宝九年(976),50岁的赵匡胤大病不起,十月二十日晚,他突然去世。按照前朝的皇位继承制度,皇帝之位应该传给赵匡胤的儿子。可是,事实并非如此,登上皇位的是太祖的弟弟赵光义。在赵匡胤驾崩的那天夜里,只有赵光义一个人在场。那么,太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传位给赵光义的呢?关于赵匡胤之死,官修的宋史均是语焉不详,这又是为什么呢?

南宋孝宗朝的史官李焘在所编录的国史《续资治通鉴长编》里记录了太祖驾崩的情况,但是说法十分简单模糊,后人根本无法看明白。野史倒有不少这方面的记载,然而说法不一,不经推敲。赵匡胤传位给赵光义,成了历史上一宗离奇的悬案,人们给它取了一个神秘的名字,叫“烛影斧声”。

宋代有个叫文莹的僧人,写了一本《湘山野录》,其中提到了赵匡胤之死。太祖在得病之后,请来一个方士为他算命,方士告诉他气数已尽。感慨之余,太祖召赵光义入宫安排后事。赵光义到了之后,太祖命宦官和宫女离开,自己与赵光义对饮。他们在烛光下一直喝到深夜,喝完之后赵匡胤拿玉斧往雪地上砍,同时说:“好做!好做!”当夜,赵光义留宿寝宫,没有离开。第二天,宫里传出了太祖驾崩的消息。赵光义受遗诏在太祖灵前继位,称宋太宗。

宋末元初的徐大焯在《烬余录》中对“烛影斧声”的故事又进行了深入演绎。书中说赵光义对赵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已久,晚上,当赵匡胤在病中昏睡时,赵光义起身调戏花蕊夫人,没想到惊醒了赵匡胤。赵匡胤用玉斧砍他,但已经没有力气,只砍到了地上。于是赵光义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杀了赵匡胤,逃回府中。

根据司马光的《涑水纪闻》记载,当夜四鼓时分,太祖已经驾崩。宋皇后命内侍王继恩把皇子赵德芳叫来。但王继恩考虑到太祖早就打算传位于晋王赵光义,于是自作主张,找来了赵光义。赵光义进宫后,宋皇后听见脚步声,便问:“是德芳来了吗?”王继恩回答:“是晋王来了。”宋皇后想起“金匮之盟”的事来,突然醒悟,便哭着对赵光义说:“我母子的性命,都托付给你了。”

以上的这几段记述不仅都存有疑点,而且前后也矛盾。那么,“烛影斧声”疑案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宋太宗是受命于兄,还是真的弑兄夺位,并掩盖了真相呢?

宋太宗在掩饰吗

宋太祖时期的《起居注》里并没有提到“烛影斧声”事件,甚至连记载太祖驾崩时的情况也模模糊糊。这里是否暗含着史官对于记载这段事有所犹豫?

从周代开始,史官记录皇帝日常言行,并辑录在《起居注》里。同时,也有一个规定,那就是皇帝是不能看《起居注》的。宋太祖在世时,经常与赵光义在朝议上发生争辩,他怕有些内容泄露出去会被居心不良的人利用,对宋朝的统治不利,于是议事常常回避史官。因此史官也就不能记录到什么实际的内容,只记一些君臣见面辞谢等无关痛痒的事情。

太宗继位后,恢复了正常的起居注制度,可是他却一反皇帝不看起居注的规定,命令参知政事记下的时政记和起居注院所编著的起居注必须先送到自己这里审阅。如此一来,在记录太宗与大臣的对话时,凡是不利于太宗的,史官都必须回避或进行粉饰,以免惹来杀身之祸。自从太宗破了这个规矩之后,宋朝历代皇帝修撰的起居注都要先拿给皇帝看,再送交史馆。这就导致了无法全部如实记录皇帝的言行,而使宋朝的史籍有许多疑点尽管宋太宗依靠权势来治史,使得宋朝正史对太祖之死记载得不多且多有隐讳,但是,在当时辽国的《辽史》中却可以看到有关宋太宗篡位的记载。

◆宋太宗赵光义像
宋太宗(939~997),北宋第二位皇帝。他即位后采取了一系列维护统一、发展生产的措施,为宋朝的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除了对史籍进行管制以外,宋太宗也在政治上施展伎俩,以巩固自己乃至自己支脉的皇位。按照所谓的“金匮之盟”,赵光义死后应由其弟廷美继位。然而,他的心意真的如此吗?史料记载,当太宗向赵普询问传位于廷美之事时,赵普说:“自古帝王传位乃是父传子,当年太祖已经失误了,陛下今日还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吗?”可见,赵普非常清楚太宗的心意,他的这句话也受到了太宗的赏识。

于是,太宗很快便施展伎俩逼死了弟弟廷美,以及太祖的儿子德昭、德芳,为皇位在自家传续扫除了后患。他为了防止前朝大臣重提往事,命他们去修《册府元龟》、《太平广记》、《文苑英华》等书。他还对范质、王溥等朝廷重臣进行威逼利诱,让他们听命于己。没有了旧臣的辅佐,宋太宗就通过科举考试来大量地选拔官吏。他常常不厌其烦地亲自阅卷,通过几十年的努力,先后选士达数万人之多。在选拔的这些士人之中,宋太宗还尤其喜欢重用那些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为了巩固兵权,同时将朝野内外的注意力转移到边防上去,宋太宗发动了两次对辽的战争。从此,他的帝位得到了实质性的巩固,没有人敢擅言太宗的不是,也就更没有人对“烛影斧声”的原委敢多言半句了。

尽管事态在一步步地朝着宋太宗的计划发展,但并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第一个出来反对他的,就是他最喜爱的儿子——楚王赵元佐。赵元佐希望父皇遵守“金匮之盟”,将来把皇位传给叔父廷美,以免陷君父于不义。可是,太宗不听,通过卢多逊交通秦王案,贬秦王廷美为涪陵县公,安置到房州,并命人严加监管。廷美气愤难平,两年后死在房州,年仅38岁。赵元佐一气之下假装发疯,来表明自己不做皇帝的决心。通过赵元佐的这件事,是不是也在暗示着当年太宗有所过失呢?

无论怎样,宋太宗最后还是把帝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宋真宗赵恒,真宗传位于仁宗赵祯,后来,由于赵祯无子,只能将濮王之子养为己子,以传皇位。到了南宋,宋高宗无子,帝位就又传回到了太祖的七世孙,即宋孝宗赵 。到宋孝宗时,史官李焘马上就在他所编著的《续资治通鉴 长编》中提到了“烛影斧声”这件事,孝宗还赞扬他记事真实可靠。不过这些记史由于缺乏史料所以最终都只是含含糊糊,无法让后人探究其详

赵匡胤之死和赵光义上台,二者之间有太多的巧合和离奇,史学家只能根据已有的记载进行推理,但是尚无确凿史料推翻以前观点。赵光义登基至今仍是个谜,以后也很难说清楚。

狸猫换太子——宋仁宗身世真相

宋仁宗赵祯是宋真宗之子。他于1022年即位,在位42年,是两宋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关于这位皇帝,人们褒贬不一。有人说他以仁德治国,乃至与辽国相处了42年未见兵戈;也有人说他无所作为,内忧外患,社会矛盾尖锐。然而他给后世留下最深印象的恐怕是他的身世传奇,也就是著名的“狸猫换太子”的故事。

狸猫换太子

宋朝龙图阁大学士、开封府尹包拯在地方巡查时,一位双目失明的老妇人拦住了他,对他说她就是当今圣上宋仁宗的生母李娘娘。包拯立刻回京查访,得知当年在宋真宗的后宫里确实有一位李娘娘。她本是一名宫女,由于受到宋真宗宠幸,被封为才人、婉仪。更幸运的是,她还怀上了“龙种”。可是,这件事遭到了刘德妃的嫉妒。这位刘德妃阴险毒辣,因为她自己没有生育,便买通了伺候李娘娘的接生婆,用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换走了李娘娘的儿子。宋真宗高兴地下朝回来,正准备看一眼自己的小皇子,没想到看到的却是一个血淋淋的怪物,盛怒之下,他把李娘娘打入冷宫。

◆宋仁宗像

刘德妃因为产下皇子,被晋封为皇后,成为后宫之主。当了皇后的刘德妃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李娘娘灭口。危难之时,李娘娘得到了一位好心宫女的帮助,逃出了皇宫,从此就躲在一处破窑里,隐姓埋名地生活了20年。大公无私的包拯决定为李娘娘洗清不白之冤,就把她带回京城并设计让宋仁宗与她相见。最后,宋仁宗与李娘娘母子团圆,李娘娘被封为李宸妃。这段故事取自经典京剧《狸猫换太子》,事实上,自宋朝以来,就有很多小说家、戏曲作家对宋仁宗的身世进行演绎,《宋史》和《续资治通鉴》开始出现雏形,到了清代,在石玉昆的《三侠五义》中更是以《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形式出现。尽管文艺作品带有很强的虚构特点,历朝历代的不同版本也有增加或删改,但是为什么这么多人会愿意共同演绎同一题材呢?这让人不能不猜测《狸猫换太子》故事的真实性。

生母是谁

故事中的李娘娘,在《宋史》中是确有其人的,名叫李宸妃。

这位李宸妃生于杭州,长得美丽小巧,庄重寡言,刚入宫时做刘德妃的侍女。宋真宗十分宠爱刘德妃,打算立她为后。可是,刘德妃的家族并不显赫,又没有给皇帝生下子嗣,所以大臣们都表示反对。尽管刘德妃最终被立为皇后,成为后宫之主,但她还是为没有子嗣而苦恼。

◆宋·捧物侍女俑

于是,刘皇后想出了“借腹生子”的办法,她让李宸妃为皇帝侍寝,结果真的怀上了龙子。一天,李宸妃陪宋真宗到砌台赏景,不慎头上的玉钗坠落。当时宋真宗暗自祈祷如果玉钗完好无损,李宸妃就生男孩。侍从拾起玉钗,拿给宋真宗一看,果然完好无损,宋真宗十分高兴。没过多久,小皇子诞生。宋真宗本有五个皇子,但先后夭折,他没想到自己到了中年还能得子,非常高兴,他还给小皇子取名叫赵受益(即赵祯)。

李宸妃生下皇子不久,刘皇后就派人把孩子夺走,交给杨淑妃抚育。由此看来,刘皇后“借腹生子”应该是得到真宗默许了的,她并没有使用阴险毒辣的手段去用狸猫换太子,而是光明正大地夺为己有。宋真宗很快就立这个小皇子为太子,刘皇后也因为这个孩子的降生地位更加稳固

13年后,宋真宗驾崩,赵祯即位,也就是宋仁宗。由于皇帝尚幼,所以由皇太后刘氏临朝辅政。在刘太后的威慑下,谁也不敢冒着杀头的危险再提仁宗生母之事,李宸妃在宫中过着无法与自己亲生儿子相认的痛苦生活。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李宸妃在病危中被刘太后晋封为宸妃第二年便匆匆辞世了。对于李宸妃,刘太后本想以妃子之礼下葬,但宰相吕夷简进谏说,现在的仁宗尚不清楚自己的生母是李宸妃,这完全是因为太后还在,别人不敢乱说话。倘若太后“千秋万代”之后,就不敢保证没有人向仁宗禀告实情。到时候若仁宗怪罪,牵扯到太后的家人,就谁都不能控制了。所以他建议以对待一品大臣的礼仪来安葬李宸妃,以后即使有人揭穿这件事,仁宗也会念及太后考虑周到,说不出什么来。刘太后认为吕夷简言之有理,就按照他的说法办了。大殓那天,李宸妃穿着皇后的衣装,躺在水银棺里,丧礼举行得极为隆重。

从《宋史》的记载来看,“狸猫换太子”之事并不存在,李宸妃也没有流落到民间。那么,宋仁宗最后有没有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呢?

真相大白

明道二年(1033),刘太后病逝,宋仁宗开始亲政。这时,有人告诉仁宗他的生母其实是李宸妃。这里涉及一个告知仁宗身世真相的人。按“狸猫换太子”故事里的说法,这个人是包拯,这又会不会是真的呢?

明朝小说《包公案》中说包拯在回朝的途中遇到李宸妃,听李宸妃讲述当年冤情之后,立即回到开封府调查此事。后来,包拯设阴曹、审郭愧,终将刘太后绳之以法。然而历史上,包拯是在天圣五年(1027)考中进士,踏入仕途的。起初他只做建昌知县、天长知县和端州知州等地方官由于官阶较小,所以是没有机会参与宫廷斗争的直到后来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被拜为龙图阁直学士,包拯才真正进入中央朝廷,但此时宋仁宗已亲政多年。所以应该说,宋仁宗刚亲政之时就知道自己身世的真相,并非包拯的禀告。

然而,包拯确实审理过一件和此案类似的案子。根据《续资治通鉴》记载,仁宗朝有一个曾在皇宫中担任杂役的宫女王氏,出宫后嫁给了一个叫冷绪的郎中。两人生有一个儿子,取名冷青冷青长大后四处漂泊游荡,走到庐山时,他多次对人称自己是皇子,当年母亲在皇宫中被皇帝宠幸之后怀了孕,后来出宫就生下了他。这件事被一个叫全火道的多事和尚知道了,和尚就将他带到京城。由于冷青经常在人群中讲自己的传奇身世,所以这件事很快就被传播开来,一直传到官方那里。当时任开封府尹的钱明义得知此事后,立即派人将冷青捉拿归案。但冷青在大堂之上毫无惧色,说得十分真实,钱明义信以为真,甚至听从他的喝令。为了不让这件事的影响扩大,钱明义决定把冷青判为“狂人”,发配汝州。而推官韩绛认为此案并不明确,便奏请仁宗发落。仁宗将这宗案子交给掌管知谏院的包拯审理。包拯了解到冷青之母王氏虽然在宫中打过杂役,可是她嫁给冷绪之后,先生了一个女儿,后来才生的冷青。可见冷青说的完全是一派胡言。最后,冷青以冒充皇子之罪被处死,钱明义则因渎职而被降职为蔡州知府。

由此可以推测,小说的创作者是将冷青一案与仁宗身世结合起来,移花接木出“狸猫换太子”的情节,刘太后其实并没有做出这种恶毒的事情。话虽如此,仁宗在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又会怎样处置刘太后的家人呢?

得知真相的宋仁宗十分悲痛,他觉得自己虽身为天子,却没有对母亲尽孝,连保护她都办不到,最终让母亲含恨而死,于是下诏向天下人表示自责。他认为造成这一切的始作俑者是刘太后,为了消愤,他下令禁军包围刘太后娘家的府第,准备灭其九族。正在这个紧要关头,宰相吕夷简前来劝说仁宗,他说刘太后虽然有错在先,可后来她还是以皇后之礼厚葬李宸妃,这表明她已有了自悔之心。况且刘太后和杨淑妃对皇上有抚育之恩,皇上实在不应该因为一时之恨而忘记这些事情。

◆宋·银镶珠“金翅鸟”

听到这些话,宋仁宗冷静了下来,他命李宸妃的弟弟李用和去查看母亲的安葬情况。李用和回报说,李宸妃的身上不仅没有被毒害或虐待的迹象,而且安葬的礼遇很高,身上穿的是皇后的衣装。仁宗这才下令撤回包围刘太后娘家的禁军。李宸妃在去世多年以后被追封为皇后,谥号章懿。仁宗又来到墓前祭拜,表达自己对生母的愧疚之情。后来,李宸妃的弟弟李用和被一再擢升,死后还被追封太师、中书令、陇西郡王,谥名恭僖。对于刘太后,仁宗曾多次跑到她的灵牌前自责谢罪,谥封刘太后为庄献明肃皇后(后改章献明肃皇后),升太庙供奉。

“狸猫换太子”一说的神秘面纱已经揭开,宋仁宗的传奇身世却依然是戏剧舞台上的经典剧目。也许随着越来越多的历史资料的发现,有关宋仁宗的身世还会出现一些新的说法吧。

明永乐七年(1409),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变”,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然而,朱棣却无法风风光光地稳坐在宝座上,因为就在他举兵逼宫的时候,名正言顺的建文帝朱允 神秘地失踪了,留给他的只有一张空空的宝座和一个篡位的恶名。而建文帝的去向也成了困扰他的谜。

靖难之变

靖难之变的根源,应该从朱元璋对皇位继承人的选择谈起。

明朝开国初年,朱元璋封长子朱标为太子,其余二十几个儿子皆为王。诸王当中,燕王朱棣和宁王朱权等北方边王有很大的权力,朱元璋允许他们扩展各自的军事实力。

明洪武十四年(1392),太子朱标去世,谁来继承皇位就成了宫廷里的核心话题。按理说,新太子应从二十几位皇子中选立,可是朱元璋却没有这么做,他把朱标的长子朱允 推上了皇位继承人的位置,称皇太孙。

年少的朱允 性格斯文儒雅,缺乏谋略与胆 气。当时,他曾向皇爷爷求教:“如果边外民族不听统治,诸王可以去抵御。如果诸王不听统治谁去抵御他们呢?”朱元璋说:“用仁德去感化他们,用礼仪去制约他们。如果这样还不行就削减他们的领地,再不行就贬他们为庶人,或者举兵讨伐他们。”

◆皇帝常服
明代皇帝的常服,以黄色的绫罗制成,上绣龙纹、翟纹及十二章纹。

明永乐七年(1409),朱元璋驾崩,遗诏皇太孙朱允 继皇帝位,年号建文。初登宝座的建文帝感到诸位藩王的军事实力对皇位是一个严重的威胁,于是,在兵部尚书齐泰和大常卿黄子澄的支持下,他决定削藩。可是由于他缺乏政治经验和强硬手段,削藩的政策引起诸王强烈不满,朝廷和边王之间的矛盾迅速加剧。建文帝施政还未满一年,燕王朱棣便以“靖难”之名起兵造反,史称“靖难之变”。燕王大军势如破竹,不到四年,就攻入了南京。

在朱棣的重兵包围下,建文帝自然是众矢之的,难以逃脱。可是,他却神秘地失踪了。

明永乐十一年(1413),朱棣登基,改年号为永乐,他就是明成祖。然而,失踪的建文帝对朱棣来说,始终是个威胁。于是,他派人到全国各地进行搜寻,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后来,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据说其中的一个任务,就是寻找建文帝。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没有史料提到他找到了建文帝。

范围如此之大的搜寻依然未能找到建文帝,他究竟在哪里呢?

官方史载的自焚说

明史·成祖本纪》和《明史·方孝孺传》这些官方史籍中说,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当燕王兵临南京城下的时候,建文帝曾经求和,但燕王没有答应,建文帝只好派兵死守。但是,守卫金川门的主帅李景隆却打开了城门,迎燕王大军入城,满朝文武纷纷投降。建文帝见大势已去,下令点火焚烧皇宫。建文帝携马皇后一起跳入火中自焚,妃嫔和侍从也大都死于这场大火。燕王朱棣入宫后,下令寻找建文帝。宫里的人都说建文帝已经自焚,并从火堆里扒出一具烧焦的尸体证明给燕王看。只见那尸体,已烧得惨不忍睹,也分不清是男是女,燕王相信是建文帝他称帝后,曾罢朝三日以示哀悼,并以天子之礼葬建文皇帝。同年,明成祖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提到建文帝时,也说他是“阖宫自焚”的。

◆明·青玉双龙耳杯

三种主要行踪说法

许多史学家认为建文帝在宫中自焚而死,但这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怀疑。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外关系专家徐作生经过考察,得出了“建文帝避难江苏”的论断。建文帝在“靖难之变”中由几个忠臣陪同,趁宫廷大火从燕雀湖后宰门的涵洞口逃离了京城。此时已有天傅寺住持僧人搏洽在一只小舟上接应。他们把小舟划过太湖,将建文帝藏匿在霉山的普济寺中。然而,不幸的是,五年以后,搏洽由于被同寺僧人告发,被锦衣卫逮捕。搏洽在严刑拷打下守口如瓶,而锦衣卫到天傅寺的搜寻也是无功而返。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将建文帝藏起来的竟然是明成祖朱棣的第一大谋士道衍和尚。是他将建文帝转移到了与世隔绝的吴县穹隆山。道衍和尚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明成祖曾经答应过他“不杀无辜”、“取代建文帝却不可伤其性命”,可是后来明成祖却食言了。这个秘密,道衍和尚直到圆寂之前才说出来。明成祖派人去穹隆山查访,看见建文帝精神颓废,无心复国,决定不再为难于他。明永乐二十一年(1423),46岁的建文帝在穹隆山去世,后被安葬在皇驾庵后面的小山坡上。

另外,还有大量的材料证明,建文帝曾避难于泉州的开元寺。当年,开元寺住持是明太祖朱元璋御笔亲点的。洪武年间,开元寺与朝廷的关系之好是不言而喻的。建文帝很可能逃到了开元寺避难,而那里的住持为了掩人耳目,改了名字,并离开开元寺,去了福州的雷峰寺。台湾学者陈水源在自己的著作《杰出的航海家郑和》中记述了建文帝以僧人的身份到了泉州开元寺,又从泉州出海,逃亡印尼的故事。

古迹暗示的假说

关于建文帝的行踪,今天的更多史料和考古发现似乎在暗示着种种假说。浙江省研究人员最近在浙江兰溪市灵洞乡白坑村东山发现了一座古寺。这里的壁画、楹联和古碑、古塔都在表明,建文帝曾削发为僧逃至此地。并且,寺里的和尚和附近的村民都知道建文帝隐居于此的传说。

四川省文物考古所和四川大学的专家又提出,四川省青川的华严庵才是建文帝的避难之所《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七“建文逊国”记载:“宣德六年,建文帝由延安到西安入蜀。”可与此印证的是:在华严庵中的“广佛碑”和“华严庵重建碑”上,都刻有“建文帝于宣德六年到此”的文字。这正与《明史纪事本末》的记载吻合。

而兰州大学历史系公维章博士在民国时期出版的《创新渭源县志》中发现,青海的瞿昙寺当年建立初期就与明朝皇室有密切关系。从永乐帝开始,明朝历代皇帝都为瞿昙寺赐匾额、修佛堂封国师以及赐印。他认为,当年建文帝君臣出逃之后,由于北方道路被燕王封住,只能向南方逃跑。他沿着从南京到巴蜀、河湟的“丝绸南道”到达了青海的瞿昙寺。而民间也有“滇、黔、巴蜀间相传有帝为僧时往来迹”的说法。

另有建文帝避难云南之说。建文帝逃出南京之后,辗转到了云南地界。当年镇守云南的是镇国公沐英,而他的三儿子沐晟是建文帝小时候的好朋友,情同手足。沐晟把建文帝送到离昆明100千米的武定府,命知府萨周妥善安置。萨周把建文帝藏在了狮子山。后来,朱棣死了,建文帝思乡心切,就去了北京。当时的皇帝是建文帝的晚辈,当断定建文帝的身份之后,就把他迎到西宫奉养。建文帝在宫中仅住了一年,就去世了,享年64岁。

◆明·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

关于建文帝的不同传说,差别很大。甚至最近有报道声称在印度尼西亚发现了建文帝的后代。那是一个偏僻的小村落,里面居住着一 群姓“洪”的华人。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施伟青认为,“洪”和“皇”谐音,这是古人用暗喻的方式来隐瞒自己真实身份的一种手段,所以这种说法也是很有可能的。但是,有的学者则提出反对意见,他们认为,明朝初年政府实行严格的禁海政策,建文帝并不容易逃向海外。当时,印尼是信奉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扮成和尚的建文帝是很难让当地人接纳的。而且,根据史料记载,自宋代起就有很多华人迁徙海外,存在“洪”姓部族,不足以证明这就是建文帝的后代。

“靖难之变”已经过去了600多年,建文帝的下落之谜,不仅困扰了明成祖一生,也将在他的后代中争论下去。

永乐大钟

◎永乐大钟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钟。明永乐年间(1403~1424),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下令铸造大钟。永乐大钟用铜、锡、铅合金铸成,成分为:铜80.54%,锡16.40%,铅1.12%。永乐大钟通高6.75米,肩外径2.4米,口沿外径3.3米,钟壁厚度不等,最薄处在钟腰部,厚94毫米;最厚处在钟唇部,厚185毫米,大钟重约46吨。钟身铸满了阳文楷书、佛教经咒22.7万多字,字体工整、坚韧,相传为明代书法家沈度的手笔。每当重大法事必击钟10余下。永乐大钟构造合理,工艺精湛,造型精美,形体宏伟,无论从其体量之巨、铸造之精还是铭文之多,都堪称世界佛钟的典范。它历时500多年,至今仍音响圆润洪亮,穿透性强,具有明显的音乐效果,钟声可传四五十千米,余音达2分钟之久。今存于北京大钟寺中。

魂断九宫山——李自成失踪之谜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已经证明了这个规律。在众多的帝王将相中,闯王李自成也没能逃脱悲惨的结局。他转战18年,终于入主北京。想当初的登基大典是多么的隆重,怎么也不会让人想到短短的几个月后,这位闯王不仅丢了宝座,还丢了自己的性命。

叱咤风云李闯王

李自成(1606~1645),原名鸿基,陕西米脂人,是明末清初风云一时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他于明崇祯二年(1629)起义,后来成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他勇猛过人,又有战略头脑,在荥阳大战中,提出了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得到了各部首领的赞同,声望大增。崇祯九年(1636),高迎祥牺牲,他继承了闯王的名号,但仅过两年,他就在潼关战败,率刘宗敏等十余人,隐伏在商雒丛山中(在豫陕边区)。

崇祯十二年(1639),李自成东山再起,却在崇祯十三年(1640)被敌人困在巴西鱼腹山,他率50骑突围,进入河南。那时候,中原地区灾荒严重,社会矛盾极为尖锐。在部下李岩的建议下,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获得了广大百姓的欢迎。民间到处传唱“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很快,李自成的部队就发展到了数百万人,成为明末农民战争中的主力军。崇祯十六年(1643),他在襄阳称新顺王。同年,他在河南汝州(今临汝)歼灭明陕西总督孙传庭的主力,并乘胜进占西安。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称帝,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不久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

◆李自成进北京图
进城当天,李自成宣布敢有抢掠老百姓财物者立即处死,老百姓们高兴地奔走相告,夹道欢迎闯王的到来。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十九日,李自成攻破北京城,明崇祯皇帝在景山上吊自杀。大顺军进城之初,京城秩序尚好,店铺营业如常。可是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李自成随后却做出了一系列不 高明的举措。据说李自成进入紫禁城后,从宫中搜刮出3700万锭白银和1000万锭黄金。他垂涎宫中的美女,很快就封宫女窦美仪为妃,他的手下也开始骄奢淫逸,从三月二十七日起,大顺军开始掳掠明官,四处抄家,京城里弥漫着浓重的恐怖气氛,人心惶惶。

虽然李自成推翻了明王朝,可是这时的国家依然存在较大的内忧和外患。明亡后,明皇室福王朱由崧在江南地区建立起了南明小朝廷,明朝将领吴三桂依然在山海关驻守,而关外由满族人建立的清朝对中原虎视眈眈。于是,崇祯十七年(1644)四月十三日,李自成率20万大军亲征山海关,与吴三桂展开了战争。二十二日,吴三桂战败,向清朝摄政王多尔衮投降。吴军和清军联手将李自成击溃。李自成仓皇逃回北京,紧接着,清军进入了关内,向北京逼近。四月二十九日,李自成在北京再次称帝,次日逃离北京,向西安进发。临走之前,他下令火烧紫禁城。

王朝末日

大顺军的节节败退,使很多一度投降大顺的原明朝将领复投了南明或清朝。在这种情况下,李自成开始对身边的人疑心重重。他听信了牛金星的谗言,妄杀了为他出谋划策的李岩及其兄弟李牟,致使人心离散,大顺政权内部开始分裂。清顺治二年(1645),清军攻破潼关,李自成经襄阳进入湖北,试图与武昌的明朝总兵左良玉联合抗清。可是,左良玉却在去南京南明朝廷“清君侧”征讨马士英的途中病死了,这就使李自成失去了盟友。四月,李自成进入武昌,却被清军一举击溃。五月在江西再败,终于,在湖北通山县南九宫山,他遭到了忠于明朝的地方武装的袭击,大顺军彻底失败了。

在这次袭击中,李自成神秘失踪了,他究竟是被人杀害了还是逃走了?几百年来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他死于湖北九宫山的地主武装之手;有人说他去了湖南石门县夹山寺归隐禅门;有人说他兵败之后化名“曹国公”,在广东北部乐昌市金城山蜷伏了6年,后被内部叛军杀害,死于“湘粤之途,马背之上”。持各种意见的人都拿出了大量的证据,使这个谜团更加难以解开。

清初在中国宫廷做官的欧洲天主教耶稣会士汤若望根据宫廷内部情报讲述说:“李自成于清顺治二年(1645)受吴三桂和满人的追击,越过河南逃往湖北,在那里,他显然未经人识出而被 农民击毙。”当时的学者费密在自己的著作《荒书》中记载,清朝行查到通县,县官入山找到了杀害李自成的凶手九伯,并奖赏了他。九伯曾因此向清政府请功,还被清朝委任到德安府。这和汤若望的说法是一致的。后来九伯后人还变卖李自成的宝剑、马鞍、马蹬等遗物。主编《明史》的张玉书在他的《纪灭闯献二贼事》中也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李自成败亡的经过。他的材料则来源于当年从征的满洲八旗官兵的耳闻目见。当年追赶李自成的是英王阿济格,他在前来投降的李自成亲随口中得知李自成遭到突围后被乡勇所困的情报,以及他自缢的传闻。但英王并没有轻信,准备就其“或存或亡”的问题继续密访。清廷也对此进行了核实调查。多尔衮在顺治三年(1646)五月二日的《招抚湖南文武各官书中说:“英王谋勇兼济,立剪渠魁,李自成授首于兴国八功山。”

◆北京昌平的李自成塑像

除了这些官方的记载以外,大顺军降清的将领和士兵、通县的乡勇、当地的文人、地方志、族谱、李自成的马镫以及那300年来未曾挪过的小月山下的李自成墓,似乎都在证明李自成确实死于九宫山。

其他说法

这个记录始见于清朝乾隆年间澧州知州何璘撰写的《澧州志林》,他说李自成其实逃到了澧州,在石门夹山当了和尚,直到今天那里还有陵塔存留。塔上写着:“奉天玉和尚”。前立一碑,上面写着他的弟子的一句话:“和尚不知何氏。”人们怀疑,“奉天”二字怎么能作为和尚的称谓呢?有一个70多岁,带有陕西口音的老僧告诉何璘这位奉天玉和尚顺治初年到此,康熙十三年(1675)二月圆寂,终年70岁。李自成曾号称“奉天借义大元帅”,后来又自号“新顺王”,“奉天玉”只是在“奉天王”之上加了一点以示隐讳。那么,这个奉天玉和尚和“奉天王”李自成是否就是同一个人呢?这一说法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和争议。有人说,史书记载李自成的相貌狰狞,而且在崇祯十四年(1641)左眼中箭,而奉天玉的画像并没有这些特征。李自成早已经称帝,并“至死不去僭号”,所以他不用帝号而用王号也不可信。

考古学者丘陵认为,李自成兵败之后,军师宋献策引诱清军从襄阳往东南方向追赶假闯王,而李自成则从襄阳南下,于荆州渡江,到达了粤北金城山。他化名为“曹国公”,以金城山为根据地,联合明朝残部抗击清军。金城山地势险要,地理条件得天独厚。他率众以石筑城,城墙、廊亭、庙宇之上都有龙形图案。他后来被叛军所害,死后葬于佛教圣地凑云山。金城山上的“万福仙”寺院里,有“曹国公”木雕像一座。民国时,人们为纪念曹国公,立有石碑,上刻“明末清初之际有曹国公结寨于此”的碑文。

有人依据清朝初年谷应泰著的《明史纪事本末》和计六奇著的《明季北略》,认为李自成病死于湖南黔阳罗公山。当时李自成被清军围追,转战各地,最后到达湖南境内。由于疲于行军且心力交瘁,李自成染上重病。当时的医疗物资条件供应匮乏,致使他不治身亡。书中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并指出李自成死后,“清朝有贺表”。

李自成最后的归宿,除了上述四种,还有死于辰州九宫山、死于通城九宫山、死于通山九宫山、死于广西峡山、死于平阳等说法。李自成的生死之所以扑朔迷离,是因为有太多的遗迹在证明着他当年的行踪。也许他真的骗过了清朝统治者的眼睛,也骗过了众多的历史学者和考古学家。

◆李自成家乡米脂县的民居
1643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改米脂县为田保县,隶属延安府。

红楼绮梦后的辛酸血泪——曹雪芹家世

清代的文学天空中,闪烁着一颗耀眼的明星,它展现的是一个封建家族的兴衰史,描写的是家族当中悲惨的爱情和无力的抗争,它成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它就是《红楼梦》。《红楼梦》一度被看成作者曹雪芹的家史,那么曹雪芹的身世究竟如何?他又有着怎样的经历才能写出这样一部宏伟的作品?

曹雪芹像

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这一点评,不仅为世人展现了一部清代的鸿篇巨制,更为世人展现了一位伟大的清代小说家,他就是曹雪芹。才华横溢的他,用一生的时间写出了流芳百世的《红楼梦》,是他对身世的倾诉,是他怀才不遇的呐喊,还是他看透世态炎凉,对黑暗封建制度的严厉控诉?

显赫的家世

曹雪芹名,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 大概出生在清雍正二年(1724)五月。据考证,曹雪芹的先祖乃是宋朝的开国大将曹彬的后裔,明朝初年的时候,随军队来到辽东,此后在辽阳定居,那时的曹家是世代继承军职的,到了明天启元年(1621),清太祖努尔哈赤挥军南下,统领后金的八旗兵攻占了沈阳和辽阳等地这时曹雪芹的太高祖曹世选和高祖曹振彦同时被俘,后投降了清军,于是变成了满洲贵族的包衣奴才,而后曹世选父子就去侍奉多尔衮,担任多尔衮的仪仗亲兵的职位。曹雪芹的高祖曹振彦是一个能武能文的人,多尔衮很赏识他,于是让他担任了旗鼓牛录章京一职,保护多尔衮并陪同他行军作战。

清顺治三年(1646),清军长驱直入,攻占了北京,身为奴才的曹家也相随入关。之后的几年,曹振彦考中了贡士,为官三品,历任山西吉州知州,大同府知府、两浙盐运使。清顺治八年(1651),多尔衮身亡,正白旗由顺治皇帝亲自管理,于是曹家就变成了内务府的包衣奴才,而此时,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已经是内廷的二等侍卫了。在康熙皇帝出生之后,曹玺的夫人孙氏,被选为康熙的保姆,至此,曹家确立了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家族的鼎盛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为人忠实,行事利落,深受康熙皇帝的宠爱,康熙二年(1663),曹玺被任命为江宁织造,主要负责宫里和朝中官用的绸缎布匹的织办,康熙二十三年(1684)病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16岁时入宫,成为康熙的御前侍卫,康熙和他的关系非常好,他也深得康熙信任。康熙二十九年(1690),他被任命为苏州织造;两年后,继任父职,任江宁织造;康熙四十二年(1703),他和李煦轮流管理两淮盐务。曹寅文化造诣颇深,又喜爱与文人名士交往,家中藏书甚广,并且本人精通诗词,通晓音律,著有《楝亭诗钞》、《楝亭词钞》等作品。曹雪芹的文学素养,不能不说是从他祖父那里承袭而来的。

由于曹寅与康熙帝关系密切,康熙帝的四次南巡皆住在曹寅家中,此时的曹家,乃是空前的繁荣。曹寅与其子曹颙、继子曹 先后担任江宁织造近40年。

◆清·金陵十二钗仕女图·黛玉葬花

月满则亏

然而,就像《红楼梦》中秦可卿所说的:“不要以为荣华富贵世世代代可以享受不尽”“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再鼎盛的家族也总会有衰败的一天。曹寅身为大清封建王朝的官员,避免不了官场上的排场礼数,也无法躲开朝野之间的倾轧排挤。尤其是康熙帝的四次南巡,使曹家在经济上承担了巨大的压力,银子一旦花尽,家族的没落很快就接踵而来。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两江总督噶礼向康熙密奏,呈报曹寅和李煦已经亏欠了两淮的盐银三百万两,请康熙帝予以制裁。但是康熙帝庇护了曹寅,并叮嘱曹寅和李煦要想办法将亏空补满。然而亏空的数额如此巨大,对于曹寅来说已经是无能为力了。一边是朝中官员的参奏压力,一边是皇上的暗自催促,曹寅终于心力交瘁,病死于扬州。那一年,曹雪芹才刚满一岁。

得知曹寅病逝,康熙帝决定保全曹家,于是任命曹寅的儿子曹颙继任江宁织造。但是两年之后,曹颙也病故了,康熙帝又调任曹 ,继续担任江宁织造的职务。与此同时,康熙帝督 促苏州织造李煦,让他尽可能地补满曹寅生前的亏空。然而未曾料到,康熙五十四年(1715),朝中又查出曹寅生前曾经亏空织造库银总共三十七万三千两之多,然而康熙帝仍然袒护曹家,继续让李煦和李陈常来填补亏空,直到康熙五十六年(1717),终于把亏空填满了。

树倒猢狲散

可以看出,康熙帝对曹寅有着不一般的感情,即使曹寅死后康熙帝仍然眷顾曹家,然而当康熙帝驾崩,曹家才真正地随着主子的去世而分崩离析了。雍正帝即位之后,连颁圣旨,在全国上下开始了彻底地清查钱粮运动。雍正帝为人严厉,并且与曹家无感情,于是在这场运动中,曹家以及与曹家有关的人都受到了牵连。曹家失去了康熙帝这个大靠山,已经无人再为他们袒护况且雍正即位正要将清查运动当做继任之后的第一件大事,曹家就难逃罪责,结果因为亏空,被革职抄家。

尽管如此,雍正帝也念及康熙帝的情分,最初并未将曹家与李煦一起治罪,而是要求曹 将 亏空分三年还清。但由于亏空的数额太大,曹有心无力,再加上他一次次地失职,雍正帝对他越来越失望,最终以“行为不端”,“勒索银钱”,“骚扰驿站”等罪名,将他严审查办。于是曹 被革 职抄家。雍正六年(1728),曹雪芹跟随他的祖母和母亲,从南京迁回北京,从此曹家兴盛之势彻底衰落,这一年,曹雪芹18岁。

晚景凄凉

被革职抄家后,曹家家族从此分裂,曹雪芹饱经了骨肉分离和颠沛流离之苦。家族没落之后,他的生活变得极为动荡,极为贫困,为了养家糊口,他想尽办法维持生活。晚年,曹雪芹迁到京城西郊,开始了《红楼梦》的写作。可是这时他的生活更加窘迫凄凉,已经是“举家食粥酒常赊”,不久他的幼子又夭折,他悲痛交加,一病不起,最终未能完成《红楼梦》全书就离开了人世。

鸿篇巨著

曹雪芹性格豪放,才气纵横,诗画双绝,更有人相传他精通医术,迁到京城西郊之后,看到贫苦百姓生活困苦,生病后没有钱医治,他就自己上山为他们采药,帮助不少乡邻治好了病。家族的重大变故使曹雪芹历经了人世间的世态炎凉,品尝了一般人无法品尝的痛苦,如此种种造就了曹雪芹,也成就了名著《红楼梦》。《红楼梦》是他在遍尝人生百味之后,由心而发,用生命写成的。他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创作了这一部不朽的现实主义巨著。然而他最终未能将这部小说悉数完成,想必这一定是他的遗憾,也是后人的遗憾。《红楼梦》今本共120回,后40回一般认为是高鹗所续。

曹雪芹的《红楼梦》谱写了一曲封建王朝的挽歌,向世人展现了一幅封建家族的兴衰图,书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一段段感人至深的爱情,一次次坚韧的抗争,让人们透视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的起伏,让人们了解了封建制度的黑暗。虽然曹雪芹的家世仍然困扰着众多学者,但是《红楼梦》作为不朽的篇章将代代流传下去。

◆史湘云醉卧芍药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