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塞尔维亚人的两次起义

塞尔维亚人的两次起义

时间:2022-05-1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结果,俄国与塞尔维亚的合作成为一纸空文。然而,拿破仑战争之后的奥地利将南斯拉夫人的民族解放运动视作对哈布斯堡王朝的主要威胁之一,竭力支持土耳其镇压塞尔维亚人的起义。根据这项协议,土耳其人允许塞尔维亚人参加司法行政,保持一支民兵部队,并在贝尔格莱德召开国民大会。

塞尔维亚人的两次起义

二、塞尔维亚人的两次起义

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斯拉夫人中,地处西北部的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主要受制于奥地利,而地处东南的塞尔维亚人、黑山人、马其顿人和波黑人则受制于奥斯曼帝国。

从1459年被奥斯曼帝国彻底征服、国家和民族的独立地位完全丧失到1878年获得独立自治公国的地位,塞尔维亚人受奥斯曼帝国统治了419年。在土耳其人统治的四个多世纪里,塞尔维亚的疆域和民族分布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就前者而言,有学者指出:“在奥斯曼帝国侵占巴尔干期间,基督教欧洲的一些国家也对土耳其军队交战,但不论何方获胜,被占领的塞尔维亚总是牺牲品。《波扎雷瓦茨和约》(1718)和《贝尔格莱德和约》(1739)都对塞尔维亚的疆土做出了较大的变动。”[26]《波扎雷瓦茨和约》(Treaty of Pozarevac)是第二次奥土战争结束后签署的,土耳其人将包括贝尔格莱德在内的塞尔维亚北部、波斯尼亚北部等领土割让给奥地利和威尼斯。《贝尔格莱德和约》(Treaty of Belgrade)是第三次奥土战争结束后签署的,奥地利又将它在1737年以前占领的塞尔维亚北部领土还给了土耳其。就后者而言,与疆土被东西方列强割来让去相对应,塞尔维亚民族的分布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奥斯曼帝国的扩张和收缩导致了巴尔干地区的人口大迁移。居住在塞尔维亚北部的瓦拉几亚牧民在迁移过程中与塞尔维亚人融合在一起了。塞尔维亚人一部分迁到匈牙利的南部和现今的伏依伏丁那,另一部分迁移到波黑地区。同时,土耳其人有计划地将世代散居在阿尔巴尼亚山区的阿尔巴尼亚穆斯林大量移民至现今的科索沃和梅托希亚山区。”[27]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反抗异族压迫就成了这一时期塞尔维亚社会发展的主要内容,塞尔维亚人在奥斯曼帝国军队一踏上自己的土地时就展开抵抗斗争。在土耳其人全面统治的四个多世纪中,这种反抗斗争几乎没有中断,其中,影响最大的是19世纪初爆发的两次起义。

第一次发生在1804—1813年间,直接起因是土耳其近卫军步兵1804年初屠杀了一百五十多名塞尔维亚反抗土耳其统治的秘密组织的领导人。领导起义的是乔治·彼得罗维奇(Gjordje Petrovic),他原本是一个贩猪的商人,身材高大而面色黝黑,因而,被称为卡拉乔治(Karadjordje)或黑乔治(Black Gjordje)。参与者除农民、贫民之外,还有少数手工业者和商人。“起义的初衷是反抗近卫步兵的暴政,起义的中心是贝尔格莱德、舒马迪亚、鲁德尼克、克拉高耶瓦茨等‘纳希’(土耳其语,相当于区或县——引者)。随着起义范围的扩大和战场上的胜利,起义逐渐转变为夺取政治自治的解放战争。”[28]在这期间,“卡拉乔治控制着一个实际上独立的公国,其疆域从萨瓦河与多瑙河开始,越过舒马迪亚直抵摩拉瓦河谷。苏丹拒绝了他所提出的承认塞尔维亚自治这种解决办法,卡拉乔治就着手组织中央政府,成立国务院和国民议会(斯库普什丁纳)”[29]。起义者面对的是强大的土耳其统治者,没有外部力量的支持是很难取胜的。

因此,起义初始,卡拉乔治就向土耳其的对手俄国和奥地利求援。由于正忙于对付拿破仑(Napoléon Bonaparte,1769—1821年),俄奥两国只是给予塞尔维亚起义者资金和物质上的支持。它们支持塞尔维亚人反土耳其的斗争都有各自的目的,前者想得到塞尔维亚和波斯尼亚,后者则想建立一个包括塞尔维亚、波斯尼亚、达尔马提亚、黑山、克罗地亚和伊利里亚在内的斯拉夫王国。因此,俄奥两国对塞尔维亚人这次起义的支持与否、程度如何,完全取决自己的需要。比如,1805年底到1806年夏的时候,在与奥地利结盟反对拿破仑遭受重挫后,俄国为了争夺巴尔干,支持塞尔维亚人同土耳其人战斗。俄土战争爆发后,俄国1807年7月与卡拉乔治签订了《泡鲁奇协议》同塞尔维亚起义军全面合作。这个协议的内容包括:联合对土耳其作战,向塞尔维亚提供资金、武器、军官、医生等,帮助东正教兄弟摆脱穆斯林统治,派遣总督,为塞尔维亚制定宪法,各要塞由各军驻扎等。但是,根据当月俄法两国签订的《提尔西特和约》(Peace Treaty of Tilsit),俄国必须与土耳其媾和,军队必须从塞尔维亚撤出。结果,俄国与塞尔维亚的合作成为一纸空文。再如,奥地利借塞尔维亚指望俄国落空之际,在1808年积极与卡拉乔治接触,许诺向塞尔维亚提供保护和援助。但因俄国的反对,奥地利最终也中断了与塞尔维亚人的接触。奥地利利用拿破仑即将发动对俄战争,迫使俄国同土耳其在1812年订立了《布加勒斯特和约》(the Treaty of Bucharest)。这个条约第八款规定,赦免塞尔维亚起义者并给予内部自治,塞尔维亚人必须接受土耳其在各城市的驻军以及同土耳其政府达成关于缴纳适当的税款的协议。[30]在得不到外部支持的情况下,塞尔维亚起义者内部分裂,土耳其利用俄法战争之际,不仅拒绝履行条约,而且在1813年3月,土耳其军队向起义者全面发起进攻,10月占领了贝尔格莱德,卡拉乔治和数千名起义者逃离塞尔维亚,塞尔维亚人的这场起义最终失败了。

第二次爆发于1815年4月,领导者是参加过前一次起义的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Milos Obrenovic)。“起义爆发后,苏丹派波斯尼亚大臣库尔希德帕厦和鲁梅里亚大臣马拉什利帕厦率领两支土耳其军队,夹击塞尔维亚起义军。米洛什立即向俄奥两国求援。俄国大使在土耳其首都进行外交干涉,要求土耳其停止进攻,建议双方谈判,并以战争相威胁。奥地利首相梅特涅虽然痛恨革命,但为了保持在塞尔维亚的势力,也敦促苏丹让步。”[31]这次起义开始时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解放了塞尔维亚的大部分地区。然而,拿破仑战争之后的奥地利将南斯拉夫人的民族解放运动视作对哈布斯堡王朝的主要威胁之一,竭力支持土耳其镇压塞尔维亚人的起义。俄国则继续将支持塞尔维亚人起义作为实施其“南下政策”的工具,迫使土耳其人与米洛什签订协议。根据这项协议,土耳其人允许塞尔维亚人参加司法行政,保持一支民兵部队,并在贝尔格莱德召开国民大会。但是,塞尔维亚仍然是土耳其的一个行省,城镇中照样驻扎土耳其军队,代表苏丹的土耳其帕夏(Pasha)[32]依旧留驻在卡拉梅格姆城堡里。[33]1817年塞尔维亚国民议会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会议决定米洛什·奥布雷诺维奇组织自治政府。“1830年8月28日,苏丹宣布米洛什是塞尔维亚公国的世袭大公,承认塞尔维亚人有实行内部自治和建立独立的国家行政机构的权利。1832年,塞尔维亚东正教会脱离了君士坦丁堡宗主教区。1833年5月25日,在俄国的压力下,土耳其政府将1813年占领的6个‘纳希’归还塞尔维亚,塞尔维亚获得了制定国旗以及委派领事等权利。1834年,又解决了塞尔维亚的边界问题。塞尔维亚成为一个拥有37 400平方千米公里和明确边界的自治公国。”[34]

需要指出的是,这两次起义开始时并不直接针对奥斯曼帝国的中央政府,而是反对土耳其苏丹的近卫军。土耳其近卫军是苏丹精选的卫士和精锐部队,由于奥斯曼帝国的衰落,他们成了中央政府的心腹大患,因而被苏丹打发到像塞尔维亚这样的边远省份,成了控制土地和权力的领主。随着中央集权的领地制度的解体,他们越来越不听命于中央政府,在自己的领地内肆意妄为,对塞尔维亚人实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但无论如何,这两次起义大大地激发了南部斯拉夫民族争取民族解放、建立独立国家的热情。

以后,为了争取彻底独立,塞尔维亚人又将除保加利亚外的南斯拉夫民族统一起来。1876年6月与黑山订立军事同盟,一起对土耳其宣战,波斯尼亚的起义者也宣布与塞尔维亚合并。这次巴尔干民族大起义由于准备不足,很快被土耳其军队镇压了下去。1877年3月,塞尔维亚退出战争。1877—1878年俄土战争结束后,各大国在柏林召开会议,波黑被奥匈占领,塞尔维亚人建立统一南斯拉夫国家的愿望落空。

南部斯拉夫民族之中反土耳其的也不只是塞尔维亚。比如,在马其顿,1689年爆发了卡尔波斯起义(the Karposh Rebellion),1703年爆发了伊林顿起义,起义者还一度成立了克鲁舍沃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Krushevo)。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举行过反抗哈布斯堡王朝(the Dynasty of Habsburger)的起义,其中,重要的有1573年蒂亚·古贝茨(Matija Gubec)领导的农民大起义,斯洛文尼亚1478—1573年爆发的农民起义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