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教育中的性别问题

教育中的性别问题

时间:2022-05-10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教育中的性别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如解决女童上学问题、教材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以及教师对待男女学生的态度问题等,使男女学生的受教育状况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应该看到,男女性别公平的教育实践和改革还未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关注和解决。

教育与性别

一、教育与性别

在任何一个社会,人们不仅被要求应遵从其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和规范,而且社会为每个成员制订了特殊角色,期望他(她)们遵从已经建立的行为模式。儿童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就被赋予不同的性别角色——关于男孩、女孩和男人、女人的行为方式的观念。尽管在不同的文化中性别角色的内容也不同,但它们都被界定得很完善,并通过复杂的安排有选择地加强。

学校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过程,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渠道。当儿童进入学校以后,他们的行为就要受到各种行为规范的约束。从显性的制度看,对儿童的要求基本上是不分性别的,而实际上教师在对待不同性别的儿童的相同态度或不同态度仍然会产生预期之外的影响。尤其是在对待性别差异方面的一些陈规陋习,都会对男女学生的发展产生消极影响。如果教师持鼓励被动行为和鄙视攻击行为的态度,会使男生因更多地受到老师的申斥而遭受挫折;教材中的性别观念以隐蔽课程的形式对青少年儿童施加影响;大多数女生不被鼓励从事诸如律师、医生以及工程师等收入丰厚、社会地位高的岗位,从而使很多女孩被排除在诸多教育机会之外。

对教育中的性别差异,尤其是男女两性在智力、兴趣、动机、潜力以及成就等方面的差异和差距的认识,人们更倾向于就男女两性的自然、生理和心理的差异来说明男女学生在教育上的差异和差距。在现实的教育中,人们还主要依据固有的性别观念去发现和认识教育中的性别问题,如对教材中的性别歧视问题视而不见;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中以性别为分组标准;在指导和批评学生时潜意识地以性别为主要的指导依据。

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男孩在学校比女孩得到了更多的注意、表扬和批评。对于这一点,许多教师自己并未意识到,他(她)们常常以为自己对两性的态度是相同的。教师对男女学生的不同态度和看法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影响着男女学生性别角色的形成和发展。另外一些研究表明,任何阶段学校教育的教师群体若性别单一则对被教育者性格的正常发展不利,而男女性别教师的合理搭配对顺利地教育学生,形成学生良好的人格和正常的性别角色是大有裨益的。

另外,从人们对待事业与家庭的关系方面分析,也存在着对待两性受教育结构或程度的差异。人们普遍期待男性在事业上发展,因为男性毕竟是一家之主,因此男孩的受教育程度或教育水平倾向于将来有利于其事业的发展;而普遍期待女性应当更多地对家庭承担责任,其所受教育更侧重于自身素质的提高或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

近年来,随着社会性别意识的不断渗透和男女平等观念的增强,国家倡导在教育中实现社会公平的原则,为男女学生创造发展和成才的良好条件。教育中的性别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如解决女童上学问题、教材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以及教师对待男女学生的态度问题等,使男女学生的受教育状况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应该看到,男女性别公平的教育实践和改革还未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关注和解决。这是当前中国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也是中国实现教育民主化和现代化的标志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