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理论视角

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理论视角

时间:2022-03-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景观的重要内容。城市滨水休闲空间实际上是城市的“脸面”,是城市展示自己的主要载体。优秀的城市空间规划设计,往往巧妙地将文物古迹设计于其中,合理布局,在不影响城市建设的情况下,尽量保护文物古迹免遭破坏,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使景观设计富有文化内涵。
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理论视角_城市角落与记忆Ⅱ———社会更替视角

三、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理论视角

滨水地区(waterfront)是城市中一个特定的空间地段,它是由城市到水域而形成的过渡空间,既是陆地的边沿,又是水体的边缘,包括一定的水域空间和与水体相邻的城市陆地空间。城市滨水空间是城市景观的重要内容。优秀的城市滨水休闲空间设计,具有自然山水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空间,不仅包容了丰富的自然景观,而且蕴含着城市滨水空间的物质空间和人文景观。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城市形象的景观节点,是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是城市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城市灵魂的历史文化之载体,更是今天城市居民精神寄托的空间场所。按照其在城市中的功能及其与城市的关系来看,有由旧工业区改建的滨水区、与居住区相连的滨水区、与市中心相连的多功能滨水区、旅游休憩的滨水区、新开发的滨水区、生态保护的滨水区等。(3)正如日本著名建筑学家黑川纪章所说:“城市水系作为与城市人工环境共存的一个自然景观要素,已深化为城市文脉的一元,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心像风景。”

1.城市带状绿地(Linear Green Space)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暴增、生活节奏的变快、高楼的加密、土地的紧张、城市规模的扩张、各种污染等现象的出现,城市遭受创伤,生态环境恶化的矛盾日益尖锐。居家附近的空闲场地显得特别珍贵。这种紧张状况导致在现代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城市空间建设是首要的。(4)城市带状绿地是城市绿色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城市道路、滨水、防护林等城市带状绿地的建设,创建了一个良性自然演绎的城市生态环境,构成了以人为本的生活场所,创造了最理想的城市户外人性场所。它能够有机地融合与调和人与城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建筑物与自然相结合、空间构成元素多元化的城市空间组合,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交流场所、公共活动场所和私人活动场所,改善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空间和人们的生活环境,还从根本上拉近了人与城市环境的亲情关系。滨水绿带是现代城市景观空间布局组织上的一个骨架,是控制和协调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重要结构和组成部分。(5)例如:香港的维多利亚港的海边绿带,上海市的黄浦江滨江大道绿带等等。而经过整治和规划的外秦淮河风光带,也正反映了上述的种种特点。

我们可以看到:

在绿化种类上,外秦淮河风光带采用丰富的、多层次的绿化体系,绿化系统中采用树、花、草并茂,并以树为主的原则,增强滨水绿化空间的层次感和视觉效果

img66

防洪堤岸采用多极平台,与游廊、花坛、绿地、岸柳,灵巧融合、环环相扣,尽力在“亲水”上做足文章。

两岸绿化注重细节:葱郁的树木中,隐约可见一些神态各具的雕塑坐落其中,供游人行走的步行道整体看上去有高有低、线路有序、层次分明。

img67

2.游憩功能的充分发挥

纵观现阶段国内外滨水区的建设,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对游憩功能的重视。美国学者安布里和迪克里贝把城市滨水区的开发从用途上分为商贸、娱乐休闲、文化教育与环境、历史、居住和公交港口设施六大类,其中四项是游憩的内容。游憩空间的建设已经成为滨水开发的主体。(6)而游憩功能在外秦淮河风光带的夜景中,体现得最为明显。外秦淮河没有像黄浦江、珠江那样,亮化突出商业气氛、游乐气息,而是根据沿河风貌段和景点、建筑的特点,做不同的亮化处理。

跨秦淮河的有十几座桥梁,桥梁、桥墩重新粉刷,桥肚用泛光灯投射,桥身用彩灯勾勒,全部亮化出新,一桥一景。

外秦淮河畔的石头城景观,在灯光的巧妙点缀、烘托下,可谓“暗香浮影”。“鬼脸照镜子”更是点睛之笔。山和城墙“沉重”的剪影,在夜空中清晰可辨,“鬼脸城”赫然耸立。

中华门段秦淮河背靠老城南,城墙完整,规划为“最具活力的公共空间”,灯光造景,要求体现这一带厚重的文物积淀和亲民气息。

img68

赛虹桥至水西门段和定淮门以北的秦淮河,亮化造景一明一暗。前者紧贴城西干道,交通繁忙,利用交通背景灯和建筑亮化衬托。新街口高层高出城墙的城市剪影,淡淡的城墙线,半岛形的水西门广场,显得亮堂、开阔。定淮门两侧,林荫道上星点布光,草丛中藏着一溜溜地平灯,使这一带绿化很好的乔木、柳树,流露出婆娑剪影,暗中透“绿”,河道更显幽深静谧,河边多是三三两两散步、约会的情侣们。

3.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交融

20世纪后半叶,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引发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人口向城市聚集行为。同时,中国城市景观也发生了令世界为之惊异的迅速而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却伴随着城市传统景观以及文化遗产的不断破坏。某些城市为了扩建道路而砍去街道两侧的百年古树;传统民宅被成片拆除;城市规划建设、城市空间景观的设计趋同化、欧式化,盲目追求档次,而具有民族以及地方特色的公共空间却日渐减少。地方传统文化带给人们的往往是自然、平和、宁静和幽深,这也是文化遗传基因的生命力的体现。

img69

城市滨水休闲空间实际上是城市的“脸面”,是城市展示自己的主要载体。能否挖掘和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情、风俗,并恰到好处地表现在景观意象中,是城市公共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成败的关键。在规划设计中要避免出现人为割裂文化发展脉络的现象,重视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对能体现景观的地方文化标志特征要善于体现,这对增加区域内居民的文化凝聚力和提高景观的旅游价值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优秀的城市空间规划设计,往往巧妙地将文物古迹设计于其中,合理布局,在不影响城市建设的情况下,尽量保护文物古迹免遭破坏,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使景观设计富有文化内涵。以自然生态条件和植物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历史等多种因素融合在城市滨水空间中。融合自然和历史人文因素,提升了城市滨水空间的品位和情调,也使得城市本身更具有地域性和文化特征,增加了城市的识别性和特色性。以南京外秦淮河为例,外秦淮河是南京的“记忆之河”,规划再造最为重要的是挖掘沿岸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滨水空间组织、串联,形成承载、展示历史文化的记忆空间。

4.商业功能的拓展

城市滨水休闲空间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体现在带动周边房产地价的提升以及旅游业的发展。由于带状绿地、景观大道的建立,提高了聚居环境水平,促使周边地块大幅增值。城市滨水休闲空间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往往体现在沿岸的配套商业、娱乐设施上。南京外秦淮河整体规划在核心区设置滨水餐饮娱乐区,即水木秦淮休闲区,地处草场门桥与定淮门桥间的秦淮河右岸。

img70

为最大程度地完善沿河景观,街区采取了护坡式的建筑方式,即建筑位于地下一层或一层半的位置,地面堆土造坡,如果从河中看,总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一至两层的商用店铺将被完全掩映在大树与绿草之中。

为不影响整体景观,该街区的商用店铺一律不得超过两层。近两万平方米的经营区域内,兼顾高、中、低三个消费层次,经营业态包括酒吧、咖啡馆、西餐厅、茶艺馆、茶餐厅、手工巧克力吧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