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尚义街六号档案

尚义街六号档案

时间:2022-05-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尚义街六号档案42.于坚:尚义街六号档案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诗人,什么是真正的诗歌,那就读读于坚吧。是的,这是改变了诗歌理念的长诗《O档案》的一部分。还有更加匪夷所思的诗歌,且看看他的成名作《尚义街六号》:尚义街六号/法国式的黄房子/老吴的裤子晾在二楼/喊一声胯下就钻出戴眼睛的脑袋/隔壁的大厕所如果是一般人写出这些文字可能还会被人笑话,但是,于坚写出来就是杰出的诗歌,因为是于坚。

尚义街六号档案

42.于坚:尚义街六号档案

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诗人,什么是真正的诗歌,那就读读于坚吧。

于坚是一位文学大家,是中国当代的大诗人,是当代中国少有的具有世界性的诗人!他拥有的不仅是世界性,可能还是宇宙观!他对中国当代诗歌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未来的中国文学应该会记住他。

当代华语诗坛,他和北岛是具有黑暗气息的两个传奇,但是,他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的北岛的精神纹理又是截然不同的。他把雪莱和拜伦诗歌的美好时代掩埋,又把中国古典诗歌的诗言志进行“改造”,让一切忽明忽暗的琐屑细节登堂入室,他用石头思考,用钢筋歌唱,用水泥书写,关于铁锈,内裤,台阶,一滴汗水,关于无数现实和隐喻。于坚的世界里,最普通的一句话,最平凡的一个存在都彰显着世界哲学观的纯粹诗性。

建筑物的五楼锁和锁后面密室里他的那一份

装在文件袋里它作为一个人的证据隔着他本人两层楼

他在二楼上班那一袋距离他50米过道30级台阶

与众不同的房间6面钢筋水泥灌注3道门没有窗子

1盏日光灯4个红色消防瓶200平方米一千多把锁

明锁暗锁抽屉锁最大的一把是“永固牌”挂在外面(146)

这也能是诗歌么?是的,这是改变了诗歌理念的长诗《O档案》的一部分。

还有更加匪夷所思的诗歌,且看看他的成名作《尚义街六号》:

尚义街六号/法国式的黄房子/老吴的裤子晾在二楼/喊一声胯下就钻出戴眼睛的脑袋/隔壁的大厕所(147)

如果是一般人写出这些文字可能还会被人笑话,但是,于坚写出来就是杰出的诗歌,因为是于坚。天才的诗人心中装着整个世界,他把看似无趣甚至无聊的东西按照属于诗歌的永恒秩序摆放在宇宙的格子里,伟大的诗篇就出现了。

打开于坚的博客,可以看到他幽暗的博客背景,黑暗的顶部是裂开的一片天空,耀眼的阳光从炸开的裂口泼下,照亮一片明晃晃的湖面。置顶的博客认证只有一句话:“知名当代诗人。”没有累赘信息,没有什么作品介绍,没有什么获奖介绍,他在博客中也没有设置个人简介。诗人就是他最好的身份,诗人的头衔就是他的王冠。天下间那么多人写诗,水分究竟有多少?那么多被称为诗人的人,水货究竟有多少?于坚的创作绝对都是诗,他也绝对配得上诗人称号。

于坚是个光头,庞大的身躯上顶着一颗锃亮的脑袋,这是他很久以来的固定形象,他的博客头像也不例外。看上去,他更像一个彪形大汉,但是,这个彪形大汉却能“在纸上绣花”,其实“绣花”这个词也不适合他,他更是在雕刻,雕刻灵魂,雕刻远古,雕刻宇宙,雕刻黑暗,雕刻永恒,雕刻时间,雕刻诗歌。

如果你能读懂他沉默的表情和他黑色的眼睛,就会懂得他为什么是诗人。

几乎和所有那个时代产生的大家一样,于坚年少时代也颇为坎坷,幼时因病致弱听,14岁辍学。16岁后当过铆工、电焊工、搬运工、宣传干事、农场工人。但是,生活的尘埃并不能掩埋他诗人的心,那颗心像底下的钨矿一样,黑暗的明亮。1979年,16岁的于坚离开故乡昆明,“受李白的影响,自觉书已经读得差不多了,要顺江东下,云游名山大川。最后去到哪里呢?李白去了长安。那时候中国没有长安,北京是政治中心,中国已经没有什么地方像古代长安那样,诗人云集。或者三十年代的上海,一块砖头砸过去,必然砸到文人骚客的脑袋。”(148)

中国的诗歌当时已死,他找不到大唐的长安,他破衣烂衫流浪在大上海。

中国的诗歌当时正在复活,大唐的长安在他心里,他在荒原捡着诗歌。

20岁他开始写诗歌,25岁发表诗歌,20世纪80年代成名,如今他已是第三代诗歌(149)的代表性人物。他以诗人方式生存,敬畏诗人的灵魂,珍惜诗歌的共鸣。他的博客唯一与常人相同的设置是链接,链接的是韩东等诗人的博客。

诗人拥有广阔的灵魂,总是行走在大地之上,于坚也是这样。他的博客共有25页近200篇博文,诗歌占据相当的分量,散文也占据相当的分量,这些散文多是行走和记录。他在法兰克福,他为爱而来,他在法国巴黎,他在世界各地参加诗歌音乐节、朗读会,在那些属于诗歌的沙龙里,昏黄的灯光洒下,寂静之中,音乐乍起乍落,处在众人之间,聆听着外国诗人阅读他的《0档案》,那是属于诗歌的纯粹空间,是诗人的美好季节。

他的博文也有“阅读”和“思考”,那是他在寻找诗歌,最新博文是“读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150)的回忆录《记忆看见我》”。于坚把博文当诗歌来写。

他在他们熟睡的时候给上帝打电话。

他少年时代喜欢去博物馆,他提到的一个动物博物馆。我似乎也去过……

远古的骨骼给我高大的印象。后来我只看见小骷髅。

他的博物馆还在,我那个早已灰飞烟灭。

他的历史里面充满花园。这令他轻吗?

花园。关于这方面的虚构在我们之间不乏天才。

贫乏使虚构发达。专制是隐喻的温床。

但我们的心智也同样成熟了,虽然时代一直以幼稚为荣。(151)

世界性的诗歌具有世界性的哲学观,永恒的诗歌蕴藏宇宙的哲学观,这里的世界性和宇宙观并非当下所言的全球化,于坚心中的诗歌恰恰与这个逐渐因物质同质而精神同质的全球同一化对抗。他说:“高速公路、摩天大楼,全世界都一样,同样的方向盘、同样的按钮。但诗永远守护着人类灵魂的黑暗大陆、守护着不可在经济层面沟通的地带,它恰恰是民族作为独一无二的文明得以确立的东西。”(152)

地方的也是世界的!真正懂得一个世界的诗性,就能架起世界性的哲学,然后抵达所有世界,这正是诗人要做的,这也是于坚在做的,然而,这恰恰注定了诗人的孤独,尤其是在这个时代。但是,于坚并不失望,他认为只要汉语还存在,中国的诗歌就有希望,中国的文化就绝不会完全跟着西方亦步亦趋,而会在自己的文化中继承与创造,归根结底,他在说:语言是诗歌的魂。他说:“新诗三十年最重要的品质正是它的孤立、它的不被理解,新诗在黑暗中坚守着大道。”(153)

912690(154)的点击量说明很多人在关注于坚,也告诉我们当下还是有很多人仍旧拥有诗的灵魂,并矢志不渝地热爱着纯粹的诗歌,这也是新诗的希望。

不要觉得那些诗歌文字只是非理性的口语,于坚笔下一滴汗液也能成化石。

如果你喜欢诗歌,就不应该错过于坚,他告诉你什么是诗歌的纯粹和魅力。

如果你不喜欢诗歌,也不应该错过于坚,他告诉你什么是汉语的丰富和美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