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而弥坚的神鞭

老而弥坚的神鞭

时间:2022-05-0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老而弥坚的神鞭23.冯骥才:老而弥坚的神鞭我没想到,冯老居然也有博客,而且开设得也很早。本来,我都是叫他冯老的,但是,看他自称“大冯”,觉得格外亲切,也就跟着叫“大冯”同志吧。另外,“大冯”的博客还设置“灵性(连载中)”栏目,截至目前已经更新至第九十六期。说白了,“灵性”就是大冯无数“瞬间的思想碎片”,而瞬间的可能是最真的、最具灵性的。而据我推测,大冯想表达:给世界带来光明、引领世人方向的灵魂之光。

老而弥坚的神鞭

23.冯骥才:老而弥坚的神鞭

我没想到,冯老居然也有博客,而且开设得也很早。

2005年10月25日,冯骥才留下第一篇博文,其中写道:“你有你的心灵空间,我有我的心灵空间,这里是我和你共有的心灵空间。”(26)随即引来了大众的关注,甚至招来一些专家的不同意见,不得已,2005年11月14日,他又写下博文“冯骥才眼中的新浪博客”,详解为何博客,他说:“读者对于我是一个神奇又神秘的世界。当一篇文章刊在报刊上,或一本书问世,读者的感受我无从而知。报刊的读者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一种无声的、看不清的整体。但是在博客上,读者变成千千万万个面孔、声音、个性。他们是一个个活脱脱的‘人’。他们逼着我思考和反省。博客的读者更神奇也更神秘。”(27)

冯老解释了为何而“博”,还说明了“博”的细则:“对于新浪博客,我作了每周2至3次的更新计划,内容概有:水墨文字、灵性、我的小说、今日新作、大冯行踪。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民间文化考察,我在四处奔波。日后每当我出门在外,便会在门上贴个条子,写道‘对不起,我不在家’。告知来访的朋友们知晓个中缘由,就请千万不必为了‘吃闭门羮’而沮丧。欢迎再来叩我的门板(28)。”

本来,我都是叫他冯老的,但是,看他自称“大冯”,觉得格外亲切,也就跟着叫“大冯”同志吧。我是千万读者之一,我喜欢叩“大冯”同志的门。

“大冯”同志是个讲信用的人,说到做到!七年半的时间,“大冯”同志一直在按照当初的承诺经营博客。4282276(29)的点击量很高,652篇博文在所有名作家博客中也是名列前茅,这些博文具体分为:28篇“新闻”、63篇“守望民间文化(新闻)”、33篇“守望民间文化(文章)”、43篇“文化批评”、217篇“文学作品”、131篇“水墨文字”、30篇“绘画新闻”、95篇“北洋书院”、5篇“创作档案”、7篇“网上寒暄”,尽管,所设栏目相比最初设定有所变动和增加,但是,分类总归清晰合理,虽说,“大冯行踪”不见踪迹,有些可惜,但是,我还是喜欢称呼他“大冯”,且他的“行踪”在很多博文中可以发现。

另外,“大冯”的博客还设置“灵性(连载中)”栏目,截至目前(30)已经更新至第九十六期。何为“灵性”?大冯有博文“《灵性》序”,他解释道:“出于写作的本性,我的灵感常常是一些句子。我喜欢一个漂亮的句子冒出来那种感觉。无论是诗样的片断,还是哲思般的警句;都不是思维的结果,不是苦心孤诣的营造,不是虚拟的美文;而是来自灵魂深处的一种生发,一种流泻和创造。”(31)他习惯在床头放着纸笔,想到就会写下,于是,有了一篇书。说白了,“灵性”就是大冯无数“瞬间的思想碎片”,而瞬间的可能是最真的、最具灵性的。在此,不妨就拿“《灵性》(连载九十六)”(32)看看,只有四句话,分了三个小节:

476: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在书里,世界上没有的一切也在书里。/477:用思想站着。/478:该画句号了。但句号不是结束,每个句号后边都是一个新的开始。

数字是他“灵性”的编号,将记忆碎片串起,目前是478个!

“大冯”的很多文字十分有玩味,比如他的《俗世奇人》,这也是个系列,他的博客也专门设置了“俗世奇人”栏目,目前已经连载到第十八篇,写得都是俗世小人物,记的都是琐碎稀奇事,仿佛“世说新语”,比如其中一个叫大回。

大回是个钓鱼能手,想什么时候钓鱼就什么时候钓鱼,想钓到多少鱼就能钓到多少鱼,想钓到什么鱼就能钓到什么鱼,大鱼小鱼、鲫鱼鲤鱼王八通杀,所以,人送外号“鱼绝后”,但是,一天夜里大回提着一篮子鱼被一辆拉鱼车轧死了。

凭着这个故事,“大冯”用两句话警世(33):

“人说钓鱼凭的是运气,他凭的全是能耐。”“能人全都死在能耐上。”

大冯的博客背景有意味,一片凝固的浅绿色,置顶一片树木,两棵粗大笔直树干尤为显眼,树干缝隙间,夹着一轮明晃晃的太阳,阳光照耀,整个树林都亮了,阳光的轨迹进一步侵袭,冲破浅绿色界限,探射到博客空间。整个设置,仿佛一片凝固的天空打开了一扇窗子,送来清风绿树和无限阳光,世界变得明亮。

这让我想起“圣经”的名句:“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

而据我推测,大冯想表达:给世界带来光明、引领世人方向的灵魂之光。

或者,直接可以把这幅图像解释为“知识分子的文化先觉”。

“大冯”是一位泰斗级的知识分子,他有个人简介,链接的是百度百科,文曰:“冯骥才,男。汉族。浙江宁波人,祖籍浙江慈溪,1942年生于天津。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民间艺术工作者,著名民间文艺家。现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执行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天津大学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文学自由谈》杂志和《艺术家》杂志主编,并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职,2009年1月16日被国务院聘为国务院参事,现任央视《感动中国》推选委员。”

作为知识分子,“大冯”最不缺的就是批判意识。

博客中他把“文化批评”类文章单独设置成栏目,显示在博客头像下方,可见,文化批评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他最新的“文化批评”是“经济社会与文明社会”,曰:“人们所关切的人际关系、行为准则、法治自觉、教育目的、环境意识、社会风气等等,都关乎社会文明。文化最终的目的也是文明。人类历史和各国历史最辉煌的时期,不仅仅是GDP攀升的时期,更是文明高度发展的时期……文明社会的建设是一个进程……如果被政绩化一定又会是口号化,一阵风一样地掠过。文明社会建设的关键是国家层面文化和文明的自觉,必须是依照文明的性质与规律科学地进行文明建设,必须沉下心来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文明社会是否应当作为我们社会建设与发展的终极目标去逐步实现?(34)

文化批评意识是一个知识分子不可丢掉的意识,因为,它代表着自觉。诚如“大冯”所说,社会发展需要文化自觉,而“文化自觉是清醒地认识到文化与文明的意义和必不可少。然而,对于知识界来说,只有自觉还不够,还要有先觉,即文化的先觉;因为知识分子的性质之一就是前瞻性和先觉性。在全社会的文化自觉中,最先自觉的应是知识分子。文化先觉是知识分子的事”。(35)

拥有文化自觉的知识分子就是“大冯”博客中的太阳!

我不说“大冯”就是太阳,“大冯”也不敢自夸!

但是,“大冯”肯定是一缕金色的阳光,是构成太阳的无数的光子之一!

所以,我称之为“大冯”同志,他的另一个意识是:大写的冯骥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