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

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

时间:2022-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N. R. 汉森是一位美国哲学家,对自然科学、哲学与科学史都有学术贡献,同时拥有不少的业余爱好,尤其是飞行。在对逻辑经验主义所坚持的科学主义进行质疑的浪潮中,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独踞一席之地。汉森正是针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这一主张而提出“观察渗透理论”的观点。汉森本人虽然注意到观察的客观性,但似乎更强调观察的经验性。

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

N. R. 汉森(Norwood Russell Hanson,1924—1967)是一位美国哲学家,对自然科学、哲学与科学史都有学术贡献,同时拥有不少的业余爱好,尤其是飞行。他并非自幼爱好哲学,而是追求体育与音乐,并取得不错的成绩。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加入美军,成为一名出色的战斗机驾驶员。战后才开始其学术生涯。在芝加哥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理学学士与哲学硕士学位,在牛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任职于剑桥大学,后来回到美国,先后在印第安纳大学与耶鲁大学担任教职。汉森的学术建树主要基于科学史研究科学哲学,一直把哲学看成寻求感知力、科学发现、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理性特征的概念化的哲学解释,主要著作是《发现的模式》。

在对逻辑经验主义所坚持的科学主义进行质疑的浪潮中,汉森的“观察渗透理论”独踞一席之地。逻辑实证主义坚持“中性观察理论”和历史具有客观性,即认为观察是中立且客观的,因而理论应该接受经验的检验。汉森正是针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这一主张而提出“观察渗透理论”的观点。“观察渗透理论”认为:人们观察图像时不是分散地只看到各种线条的杂乱堆积,而是用一种整体的观点来观察的,即把各种线条看成是一个有组织或模式的整体。所谓的组织或模式就是人们在观察图像时对图像中各种线条的整合。而这种整合的基础就是观察者的背景知识。观察并非是人对观察对象“刺激”的消极的机械反应,而是受观察者理论的影响和支配的。从而不同理论观点的人可能把同一对象观察成不同的样子,其认识程度的不同,对应了他们理论分歧程度的不同。理论差异小,则观察结果的差异也小,理论如果相对立,则可能会把同一对象看成相当不同的东西。这时观察本身也从一种客观的描述转变为主观的积极建构。

为了论证自己的观点,汉森做了一个思想实验,并以此作为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这是一个有趣的虚构,展示在《发现的模式》的开篇。假设开普勒和布拉赫同时观察日出,他们在东方看到的是同一个东西吗?这并不怀疑他们看到的是同一个太阳。问题的实质是:对这个对象他们是否具有同样的体验?关于太阳的行为,开普勒和布拉赫是否具有不同的理论?对于开普勒而言,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做年周期运动。昼夜更替现象产生于地球每天绕自身轴的旋转。太阳本身没有任何移动。布拉赫则更保守一些,在古老的地心图景中附加了繁杂的变量。在布拉赫同意开普勒认为的夜空中熟悉的星体可能围绕太阳旋转的同时,他还是坚持太阳本身围绕着静止的地球转动。对布拉赫而言,太阳确实经过天空;黎明时分,我们可以在字面上说太阳在“升起”。对于开普勒而言,这种运动则是显然的。真正运动的是地球,我们的地平线离开太阳则意味着“降落”。这样,太阳与地平线之间的相对运动就获得了不同的理论解释。不同的科学家对同一事物的观察却可以得出不同的观察结果。对于汉森论证他的解释,需要把握以下几点:第一点是图象和陈述在逻辑类型上是不同的,视觉图象所看见东西的陈述之间有许多复杂的步骤。视觉意识是由图象支配的;然而科学知识首先是语言的,看就是图象和语言的结合。至少,看的概念包含感觉概念和知识概念。第二点是经验要素是同一的,但其概念组织则相去甚远。因此能看见不同的东西。第三点是某人的先前知识形成对某人的观察。第四点是无论作如何解释,其解释总是存在于看之中。第一、二点说明他的“观察”中包含的要素有视觉图象、经验要素和科学知识、概念组织两类。第二、三点说明这两类要素起决定作用的方面,科学知识、概念组织方面。第四点说明观察的过程构成:包括解释。从这四个语句我们可以看出,汉森主张观察不仅是获得感觉经验的过程,还包括在此基础上根据观察者的知识、理论的推理、判断,其结果不是经验,而是经验和理论的共同推论——也就是我们通常称谓的事实——也即“对所看见东西的陈述”。

汉森的理论常常与格式塔转换联系在一起,我们可以将两者加以比较,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汉森的观点。汉森本人虽然注意到观察的客观性,但似乎更强调观察的经验性。在他看来,开普勒和布拉赫即使看到同一个东西,那也只是一种“较之‘我看见太阳’这句话所表达的东西在逻辑上更基本的‘看见’”。这里基本的“看见”,恐怕只是指物理成像,而并非汉森所说的真正“看到”。汉森在这里强调的是观察的经验性,强调的是理论对于观察的渗透性,而从格式塔心理学家把经验观察作为心理学所独有的方法来看,他们也是比较注重经验性观察的。因此,汉森的“看”、“观察”,不仅在包含“客观”、“经验”的观察上与格式塔心理学相联,就是在观察“经验性”的偏爱上也是与格式塔心理学相一致的。但汉森并没有拘泥于格式塔心理学,他是有所创新的。在这里,他把格式塔心理学分派给不同学科的方法在自己的“看”中结合了起来。这一点是成功的,也是值得人们借鉴的。“看”是一种经验的思想,这很有启发性。汉森的理论在科学哲学上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我们每个人当作是客观的根据对待的事实并不客观、中立。事实是经验和已有的观念模式共同的产物,而不是纯经验,当然受已有的知识的影响,渗透着理论。研究人员根据已有的经验和已有的观念模式构建事实。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已有的观念模式的导向作用,研究人员习惯性地、无意地忽视一些其中的经验,添加一些其中没有的经验,以此纳入自己的概念范式,进行推理。

在视觉图像与语言、认识的空隙中,正是“看见”这一观察的语言逻辑因素把我们过去的认识“编织”到“看”的过程中,才使得用语言因素“把……看作……”表示的“看”的感觉过程得以完成。这个过程实际上类似于整体概念或格式塔互相转换的过程。“把……看作……”完成之际,就是一个旧格式塔、一个旧整体概念被新格式塔、新整体概念代替之际。这一转换的完成,就达到了看见。至此,新的知识与经验又产生了,也就是说,新的看见又产生了。如此不断地转换,一级比一级深入,整个观察的总链条就形成了。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的是,在某种情况下,已有的知识规则可能成为我们观察同一东西却得不到新东西的“心智枷锁”。它使我们对有些东西熟视无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仅要活用已往的知识,而且在一定条件下要有能力忘掉已知的。也许这样,面对同一对象我们会发现一些不同的东西;而对不同的对象我们却会发现一些相同的东西。

另一方面,“观察渗透理论”的观点导致了相对主义。汉森可以得出两个推论:一是事实的建构性和非客观性命题,二是把事实作为观察的结果与观察对应起来的观察结果命题。除了这两个汉森观察理论的命题,还有一个观察命题:作为经验科学与思辨学科公认的根本区别,观察是科学判据的最终来源,是检验真理的最后方式,例如玻恩曾说的,科学仅仅承认能够用观察和实验加以证实的依赖关系。爱因斯坦也认为,在这里,所观察到的事实无疑地也还是最高的裁决者。我们可以称之为观察的终极性和判决性命题。汉森也没有否认这一命题。有了这三个命题,就可推出观察的结果具有终极性和判决性。从而推出事实具有终极性和判决性。一旦事实兼备非客观性、终极性和判决性,就合乎逻辑地得出主观主义、相对主义的结论。这一结论似乎说明了阶段性科学理论选择的多样性,却与科学理论选择的单向性、非倒退性的科学史不相容,是一个包括汉森派绝大多数成员也极力规避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