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体液的渗透压

体液的渗透压

时间:2022-06-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渗透压是维持各部分体液间平衡的重要因素。血浆蛋白分子量大,微粒数相对较小,对血浆(晶体)渗透压影响小,但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蛋白产生。在血浆蛋白中,以白蛋白分子量较小,微粒数相对较多,故白蛋白在胶体渗透压中有重要作用。胶体渗透压通过毛细血管壁,将细胞间隙的水分回吸入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可以胶体渗透压计测定,也可以公式计算。血浆胶体渗透压正常值为3.3~3.6kPa。

渗透压是由溶液中所含微粒(阳离子、阴离子、分子、分子聚合体等)多少决定,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微粒数越多,则渗透压越大。渗透压是维持各部分体液间平衡的重要因素。渗透压的单位是mmol/L,血浆渗透压的正常值为280~300mmol/L。1mol/L表示1L溶液内溶质含有6.02×1023个微粒,溶质可以是离子、分子、原子及其他粒子,也可以是些粒子的特定组合。过去沿用的单位如毫渗量mOsm、渗透体积克分子浓度(osmolarity)、渗透重量克分子浓度(osmolality)、毫克分子等均未被列入法定计量单位。1mOsm/L是指1毫克分子不离解的溶质在1L溶液中所产生的渗透压,即1L溶液中有6.02×1023个微粒。对非电解质来说,如1毫克分子/L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为1mOsm/L;对电解质NaCl渗透压为2mOsm/L;1毫克分子/L Na2HPO4的渗透压为3mOsm/L,因Na2HPO4可解离成Na、Na、HPO2-4三个离子。所以,如将mOsm/L改为现用法定单位,则上列三种溶液的渗透压分别为1mmol/L、2mmol/L、3mmol/L。过去沿用1渗透体积克分子系指1克分子溶质放入溶剂中,加溶剂到1L,即总容积为1L,以1mOsm/L表示;1渗透重量克分子系1克分子溶质溶解于1 000g溶剂(水)中,总容积超过1L,以1mOsm/(kg·H2O)表示。

血浆内起渗透压作用的主要物质是电解质、葡萄糖、尿素等颗粒较小而数量较多的物质,蛋白质分子量大,对血浆渗透压影响小。计算血浆渗透压的公式不少,大同小异,大致均以2倍的钠离子计算,举例如下。

血浆渗透压(mmol/L)=2×血Na(mmol/L)+血糖(mmol/L)+血尿素(mmol/L)

除公式外,还可以渗透压计测定血浆渗透压。常用的是冰点渗透压计,其基本原理为溶液中溶质浓度越高,溶液冰点越低,渗透压愈高。所谓渗压差即仪器测定值与公式计算值之差。有人认为如渗压差大于40mmol/L,则预后不良。公式计算值只是代表钠、葡萄糖、尿素等几种已检测物质的渗透压。仪器测定值的显著升高,表示血浆中存在许多已检测物质以外的微粒,这些微粒增多一般系因物质分解代谢加剧所致,分解代谢加剧则往往是病变严重的征兆。但也不完全如此,例如有报道高渗、渗压差大的烧伤病例,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发现血浆高渗主要系磺胺嘧啶银霜剂中丙二醇自创面吸收所致。

血浆蛋白分子量大,微粒数相对较小,对血浆(晶体)渗透压影响小,但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蛋白产生。在血浆蛋白中,以白蛋白分子量较小,微粒数相对较多,故白蛋白在胶体渗透压中有重要作用。胶体渗透压通过毛细血管壁,将细胞间隙的水分回吸入毛细血管内。血浆胶体渗透压可以胶体渗透压计测定,也可以公式计算。如:血浆胶体渗透压(kPa)=[0.554×白蛋白(g/L)+0.143×球蛋白(g/L)]×0.133 3。血浆胶体渗透压正常值为3.3~3.6kPa(25~27mmHg或34~37cmH2O)。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