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土的渗透性

土的渗透性

时间:2022-10-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土建工程的基础施工中,常需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排干基坑积水等工程措施。地下水在土的连通孔隙中流动并通过的特性称为土的渗透性。黏性土中含有较多的亲水矿物时,其体积膨胀,渗透性降低。对黏性土以外的其他土,土的矿物成分对其渗透性影响不大。在基坑四周由于土Η 流失,地面会发生凹陷,危及邻近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严重时会导致工程事故,应引起特别的注意。

在土建工程的基础施工中,常需采取降低地下水位、排干基坑积水等工程措施。因此,必须研究土中孔隙水(主要是指重力水)的运动规律。地下水的流动常会影响边坡的稳定性并产生流砂、管涌等工程现象,这是岩土工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地下水在土的连通孔隙中流动并通过的特性称为土的渗透性。水在土中流动除因土孔隙连通外,还因为有水位差的存在。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处向低处流动。例如,基坑开挖至地下水位以下,基坑周围地下水位较高,则地下水会源源不断地流向基坑。

渗透性表明了水通过土孔隙的难易程度和快慢。

1.6.1 达西渗透定律

土孔隙中的自由水在水头差或压力梯度下流动时,由于土的孔隙通道很小,且很曲折,流动过程中黏滞阻力很大,所以,水在土中的流速缓慢,通常的情况下属于层流,即水流流线互相平行。因此,其流动规律符合层流渗透,并可以按照水力学中的达西定律来描述。如图1-14所示装置的试验,A,B是两根竖直测压管,两管的水平距离为l。水从左侧流经土样后从右端流出。由于水流过土样时受到土Η 的阻力,能量有所损耗,因此,测压管B的水头高度较A的低,两者水头差Δh=h1-h2。实验证明,水在土中的渗透速度与Δh成正比而与l成反比,即

式中 i——水头梯度,即土中两点间的水头差Δh与渗流长度l之比:

图1-14 水在土中的渗透

v——端面平均渗流速度,cm/s或m/昼夜;

k——反映土的透水性能的比例系数,称为土的渗透系数(cm/s或m/昼夜),它相当于水头梯度i=1时的渗流速度,故其量纲与流速相同。渗透系数与土的性质有关,可以在试验室内或在野外测定,参考数值可见表1-16。

表1-16 土的渗透系数参考值

达西定律说明,土中孔隙水的渗流速度与水头梯度成正比。但要注意的是,由式(1-18)求出的渗透速度是一种假想的平均流速,并不是土孔隙中水的实际平均流速。因为它假定水在土中的渗透是通过整个土体截面来进行的。而实际上,渗透水Ζ 是通过该截面内土粒间的孔隙流动。因此,土中孔隙水的实际渗速要比由式(1-18)所求得的数值大得多。但是由于土体中的孔隙形状和大小异常复杂,要直接测定实际的平均流速是困难的。目前,在渗流计算中广泛采用的流速是假想平均流速。

1.6.2 影响土渗透性的因素

影响土渗透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土的粒度成分和矿物成分、土的结构构造和土中气体等。

1.土粒大小、矿物成分和级配

土粒大小、形状和Η 级配会影响土中孔隙的大小及形状,因而影响土的渗透性。土颗粒愈粗、愈浑圆、愈均匀时,土的渗透性也愈好。砂土中含有较多粉土或黏性土Η 时,其渗透系数明显降低。黏性土中含有较多的亲水矿物时,其体积膨胀,渗透性降低。对黏性土以外的其他土,土的矿物成分对其渗透性影响不大。

2.土的结构构造的影响

天然土层通常不是各向同性的,因此,不同方向,土的渗透性也不同。如黄土具有竖向孔隙大的结构,所以它的竖向渗透系数要比水平方向大得多。层状黏土中常夹有粉砂层,再加上其常见的层理构造,其水平方向的渗透系数远大于竖直方向。这在工程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土中气体的影响

当土中存在密闭气泡时,即使含量很少,也会对渗透性有很大的影响。它不仅使土的有效渗透面积减少,还会堵塞某些孔隙通道,使土的渗透性大大降低。

1.6.3 土的动水压力、流砂、管涌

在土中,水渗流时会受到土Η 的阻力T的作用,这个力的作用方向与水流方向相反。根据力的平衡条件,水流也必然有一个相等的力作用在土Η 上。水流作用在单位体积土体中土Η 上的力称为动水压力GD,GD和T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动水压力的方向是与渗流方向一致,其数值与水头梯度i成正比,它作用在土的Η 上。

GDwi(1-20)

式中 GD——动水压力,N/cm3或k N/m3

γw——水的重度,通常取10k N/m3

地下水在土中流动时,由于水流方向的变化,常给工程带来不利的影响。当渗流方向从下至上时,动水压力GD的方向向上,与重力作用方向相反,使土粒间的粒间压力减少,一旦向上的动水压力等于或大于土的浮重度γ′时,粒间压力消失,土粒处于失重悬浮状态,土粒将随水流动,这种现象就是流砂现象。这时的水头梯度称为临界水头梯度:

流砂现象往往发生在细砂、粉砂及粉土等黏聚性差的细Η 土层中。在饱和的低塑性黏性土中,当受到扰动时,也会发生流砂现象。在粗Η 及黏土中,由于其渗透系数较大,不易产生流砂现象。

当发生流砂时,坑底土会随水流涌出,致使坑底土面边挖边涨,无法清除。由于坑底土随水涌入基坑,使基坑底面的土的结构破坏,将来会造成建筑物附加沉降。在基坑四周由于土Η 流失,地面会发生凹陷,危及邻近的建筑物和地下管线,严重时会导致工程事故,应引起特别的注意。所以,一般在施工前,做好周密的勘察工作,当发现坑底土层容易发生流砂时,应避免采用表面直接排水,可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增长渗流路径(如沿基坑坑壁打板桩)及井点降水等方法进行施工。

当水在砂土中渗流时,土中的一些细小颗粒在动水压力作用下,可能通过粗Η 的孔隙被水流带走,并在粗颗粒之间形成管状孔隙,这种现象称为管涌或潜蚀。管涌可以发生在土体中的局部范围,但也可能发生在较大的土体范围内。久而久之,较大土体范围内的管涌就会在岩土内部逐步形成管状流水孔道,并在渗流出口形成孔穴甚至洞穴,并最终导致土体失稳破坏。1998年发生于我国长江的大洪水使长江两岸的数段河堤发生管涌破坏,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