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诸子散文教育

诸子散文教育

时间:2022-05-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诸子散文教育第二节 诸子散文教育诸子散文教育,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形态之一。诸子的论著,既是他们阐述论证本家学派思想理论、社会理想、人格价值的文本,也是他们传授教育、习学传播的教育教学的课本教材、笔记心得的汇编典籍。③多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性这与孔子的“言语”、“文学”教育是一脉相承。

诸子散文教育

第二节 诸子散文教育

诸子散文教育,是学校语文教育的主要形态之一。这里的散文,是广义散文的含义。诸子百家办学校,其目的是广收学生,传其学说,栽培新人。用优美的语言,或叙述、或论证、或答问、或辨析。讲授传习答问的语言,为口语;记于竹简木牍缣帛上的话,为笔记;整理加工润色便为文章;把文章辑录汇总成册,就是论著。《论语》《老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就是孔子、老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与其弟子们的言论、文章的汇集。诸子的论著,既是他们阐述论证本家学派思想理论、社会理想、人格价值的文本,也是他们传授教育、习学传播的教育教学的课本教材、笔记心得的汇编典籍。当然,其中也记录着留存着他们实施语文教育的形态方式。所谓“夫子文章,可得而闻”,(〔8〕《论语·公治长》)“圣人之情,见乎文辞矣。先王圣化,布在方册;夫子风采,溢于格言。”(〔23〕《征圣》)正是此理。

1.《论语》教育

孔子(前551年或前550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世称孔子,鲁国人。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儒家思想、教学理论和经验方法,都包容在《论语》中。“《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孔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篡,故谓之《论语》。”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说这段话,既解释了《论语》的称谓,又概括地叙述了《论语》成书的经过。《论语》共20篇,整体结构松散,采用语录体散文形式,讲授、阐释、讨论以仁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同时也有《诗》《书》《礼》《乐》《易》《春秋》诸经典的讲授习学过程的记录,可以说,这是一些教学的个案。从散文教育的角度看,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

①言简意赅言近旨远的语录体

《论语》由于是孔子的学生、再传学生、三传学生听课的记录和回忆听讲传习的追记。因此记住的、记下的是最感动的话语,最深刻的感悟,最精彩的场面,最难忘的教诲。不论是引诗书解其意,还是设譬喻巧问答,以及接语脉广引申,都有言简意赅、言近旨远、内涵丰富的特点。诸如《卫灵公》中:“有教无类”,《里仁》中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知者乐水,仁者乐山”,《述而》中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子罕》中有:“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颜渊》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子罕》还有:“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在《论语》中,这种语录比比皆是,有许多短语警句,广为流传,成为家喻户晓的人文精典。诸如:尽善尽美,朽木不可雕也,不耻下问,文质彬彬,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月不知肉味,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循循善诱,逝者如斯夫,升堂入室,克己复礼,四体不勤,五谷不分,饱食终日,欲速则不达,怨天尤人,以德报德,无所用心,患得患失,杀身成仁,割鸡焉用牛刀,学而优则仕,小不忍则乱大谋,言必行,行必果,既往不咎,道听途说,色厉内荏,等等。

②平易近人,饱含情感的口语化

这些语录体的短语,大多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传习讲授、答问辨疑的话语,因此,情感丰富而平易近人。日常口语随口而出,朴素自然而无雕琢,许多语句,虽然距今已过两千多年,读来仍然觉得像口耳相传一样,亲切自然,其中深厚的情感仿佛扑面而来。诸如,《学而》:“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话,是孔子给学生讲课的语言,但无论是孔子的学生,还是我们,都觉得是一位亲切的长者由衷地发自内心深处的感悟,娓娓道来,含情脉脉。《述而》:“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这些话,更像一位长者自我告诫、自我安慰,自我激励的心语,听来如天籁之音,巨大的感召力和强烈的吸引力,油然而生。这种口语化的语言,还能折射反映出人物的性格,如《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几句话,把孔子达观知足、安贫乐道的精神表现得很突出。《先进》中,写孔子与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在一起,老师让他们各言其志,学生们的话中就显出各人的性格来。子路抢先说话且又说得多,表现他冒失莽撞,冉有、公西华的话表现他们的谦虚,曾皙和孔子的话,则表现曾皙的洒脱与孔子的直率。曾皙说,自己说得不同于其他同学,孔子便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曾皙在孔子的鼓励下,大胆地说:“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曾皙的话,很有感情,词语优美,描绘了在春天里青年们的热情奔放,孔子的赞叹,是一位老师由衷的心声。

③多种修辞手法的艺术性

这与孔子的“言语”、“文学”教育是一脉相承。学《诗》,其中就包括诗歌的赋、比、兴的手法,教学,就有着“辞达而已矣”与“辩说譬喻”的追求。首先,《论语》中有不少排比。排比是指句式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组或句子排列在一起,增加气势、增强说服力的一种修辞方法。如《学而》中“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几个句子,既是句式相同,又是语气一致,而且意思密切相关。再如《泰伯》:“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再如:《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路》:“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其次,是对照。对照是把两种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用简明扼要的词语或短句排列出来,造成对比的强烈效果的修辞方法。如《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再次,使用反复的方法。《论语》中常把某些词语或句子有意识地重复,使情感或理念更强烈。如《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另外,还使用顶真和比喻的方式,使句式鲜活生动。《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子张》:“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以上是顶真的例句。而比喻则更是常用的方法,如《子罕》中“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岁履一篑,进,吾往也。”至于反问、设问,也是常用的方法。如《学而》:“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为政》:“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2.《孟子》教育

《孟子》一书是战国时邹人姓孟名轲的儒学大师即孟子(约前372年~前289年)与他的学生共同写的一本著作。《史记·孟荀列传》:“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从体制上看,《孟子》基本属于语录体,但比《论语》篇幅较长,议论增加,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已经基本具备单篇文章的特征。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门人。”他是子思的弟子的学生。从受业传承关系来看,孟子是接受着孔子的学说成长的。从《孟子》一书的内容看,孟子的思想不仅继承了孔子的学说,而且有所创新发展。就文学艺术性来看,《孟子》的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①感情强烈、富有气势

孟子既是一个学者、教育家,也是一个关心时事、关心社会、关心民众的思想家。他对一些统治者虐民以逞、荒淫无耻的行径非常反感,对于生活在水深火热的民众极为同情,而且,对于治国育人、修身养气有相当深刻的见解。因此,在对自己的弟子或问道求学的人讲解经典阐述理论解答疑难时,在给身居高位的统治者宣传阐发儒家学说时,在与不同学派的学者论争辨析时,总是态度鲜明,情感充沛,爱憎分明,意念绵厚。加之他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与多样修辞手法的应用,使他的文章,无论言简意赅的短语,还是连贯一气的段落乃至章节,形成一种长河大浪奔腾不息、情感真挚气势逼人的冲击波和震撼力。

首先来看言简意赅、一言中的、内涵丰富的短语。这些短语,或为治世之警策,或为修身之良言,或为治学之至道,或为哲理之高论,初读如警钟鸣响,细品若醇酿回味。举例如下: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者矣。(《滕文公上》)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离娄上》)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离娄上》)

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告子上》)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尽心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同上)

春秋无义战。(同上)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公孙丑》)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心下》)

善教,民爱之。(《尽心上》)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离娄下》)

食色,性也。(《告子上》)

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尽心下》)

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尽心下》)

学而不厌,智也;教而不倦,仁也。(《公孙丑上》)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同上)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公孙丑下》)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离娄上》)

规矩,方圆之至也;圣人,人伦之至也。(同上)

其次,是应用各种修辞手法组合而成的长句子。或是连续几个排比,或是设问之后的应答,或是比喻之妙用,或是拟人之形象。这些长句子,由于字多句长,容量便增大许多,加之妙用修辞手法,其寓意内涵就更为丰富。或讲人生之至理,或论仁政之要义,或阐诗乐之至境,或析教学之精微。举例如下:

“何为善?何为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尽心下》)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滕文公上》)

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尽心上》)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色,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离娄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矣。(《滕文公下》)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尽心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尽心上》)

第三,连贯一气的段落乃至篇章。由于容量增大,能使多种修辞手法交错使用,因此产生跌宕起伏一唱三叹之效果。诸如:《公孙丑下》中的“天时不如地利”一节。开端从“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起论,以下分两个层次,就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作对比,证明人和的重要性,归结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论断。整节结构严谨,气势充畅。再如《告子下》中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一节,开篇第一层,先推出大家熟知的大舜、管仲、百里奚等六位古今圣贤,均是从苦难艰险中锻炼磨砺出来的,气势便不同凡响。紧接着第二层,提出“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深入阐述,理正辞宏,撼人心肺。第三层,再荡新的波澜,发出让人深思默想的警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散文的这一情理一体,气势贯一的特点,影响了后世不少散文作家的写作。

②善于用形象说理释义

在《孟子》中,作者描绘塑造的形象,有两类。一类是用各种修辞手法,在一个短语中,或一个长句子或一个层次一个段落中,组合营造出单一而富美感的一个意象,该意象本身寓其义理,给人以启发深思。一类是叙述完整的小故事、寓言,塑造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从而阐义释理,既给人以美感享受,又让人受其教育。

先来看前一类的例子:

例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

例二: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

例三: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超北海之类也;王者不王,是折枝之类也。(《梁惠王上》)

例四: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逃逸),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例五: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使)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告子上》)

例六: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告子上》)

例七:孟子谓高子曰:“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尽心下》)

例八:禹之行水也,行其所无事,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则智亦大矣。

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苛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离娄下》)

以上所举例子,均是用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或日常事物作比喻来说明一个道理,喻体优美,喻义深刻。例一中用人的四体来喻仁义礼智,既生动,又贴切。例二中的鱼和熊掌,其意象很美,用二者不可兼得喻义和生的取舍,说服力很强。例三中用两个行为“挟太山以超北海”与“为长者折枝”,把没能力不能做和有能力不愿做,对比得泾渭分明,从而说明“王者不王,是折枝一类也”的道理。而例四中用逃跑了鸡要找回来,而放失的心却任其丢失,既形象又生动,得出“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的结论,极具哲理性。例五整体是活动的画面,舜住深山之中与山里人一般无二,但他听到良言学到至道,他的善行义举便像江河之水滔滔不绝。这段文字,不仅感人,也有气势。例六是比对,是用“拔一毛”与“摩顶放踵”作比,而杨子一毛不拔,墨子则甘愿受苦牺牲生命而为天下,两者的差距该有多大,其说理的效果不言而喻。例七用山间小路是走出来的,不继续走会长满野草而不成其为路来作比,说明学问智慧、人格修养,也是同样的道理,读来既得真知灼见,又获审美享受。例八用禹治水,是顺其流向而引导这一壮举和经验,以此类推得出智慧与认识也是一种顺乎自然掌握规律的事情,进而得出结论,懂得规律掌握法则,一千年冬至到来的时间,坐在屋里也能算出来。哲理意象,深刻而生动。

再看来故事与寓言的运用:

《孟子》中讲故事与说寓言:无雕琢之痕迹,而具艺术之韵味,故事短小,却有波澜,寓言浅显,却有深意,语言生动,人物鲜明。如《公孙丑上》中的寓言“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揠(压)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自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这个寓言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宋国一位担心自己禾苗长不高的农民,自己将它们拔高,非常劳累地回到家里,对家里人讲自己很累,是帮助禾苗长高了。第二层,农民的儿子跑到地里看禾苗,谁知禾苗已经枯萎了。第三层,是作者的议论,世上不帮禾苗生长的人很少。也有认为培育工作没有好处而放弃,是属于不耕耘的懒汉;揠苗助长的人,不但劳累无益,而且还坑害了禾苗。文字简单而内涵深刻,寥寥数语,人物形象生动。而进一步的议论,更加深刻——世上培养浩然之气,修习学问知识,哪一件不是循序渐进的。

“齐人有一妻一妾”这个现实性很强的故事,比起“揠苗助长”来,少了一些荒诞性,多了一些真实性。出场人物三个,而且三个人物的形象都很鲜明,同时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很有戏剧性: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凡)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山)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知之知也,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孟子·离娄下》)

这个故事,是五个场景的讽刺喜剧。第一个场景,齐人向妻子夸口,每天都与富贵者一起饱食酒肉。第二场景,妻子的怀疑并把怀疑的理由“未尝有显者来”向妾讲出,而且有了考察证实的办法。第三场景,妻子的跟踪和真相的暴露,原来丈夫是一个厚脸讨要的无赖。第四场景,妻妾的羞愧与哭骂。第五场景,“良人”的丑态,“施施从外来,骄其妻妾”。每一场景,情节都生动,形象都突出,而且有悬念,有波澜。齐人,就是一个靠欺骗装腔作势来造假的无赖形象,也可以说是官场腐败分子的化身。因此,有长久的警示教育意义。而齐人的妻子,则是一个聪明胆大的女性形象,她的语言和行动,很有感染力。

此外,在《梁惠王上》的“齐桓晋文”一章中,把孟子铺张扬厉、步步紧逼的论辩气势写得活灵活现,而齐王的“顾左右而言他”的尴尬形态表现得很逼真。其中对梁襄王“孰能一之”之问,以苗为喻;梁惠王“民不加多”之问,以战为喻;对齐宣王“不为”与“不能”之问,以“挟太山以超北海”和“为长者折枝”为喻,更加使文章文采飞扬。“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等,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

3.《老子》《庄子》教育

《老子》,又称《道德经》,它成书于春秋末期,作者是老聃。《庄子》又称《南华真经》,它成书于战国中期,作者是庄子和他的学生。“老庄”之称谓,既指这两本书的作者,也指这两本书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美学见解和艺术成就。“老庄”是中国历史上足以与“孔孟”相提并论相得益彰的符号意象。这两个符号意象所蕴涵的哲学文化精神、审美道德价值,不仅是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历史进程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人思想心理人格的坐标系统。当然,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并逐步发展壮大的佛教,也起着精神支柱和坐标系统的作用。这里,我们是从语文教育的角度来审视《老子》和《庄子》的散文价值的,并不是全面论述这两本书的哲学思想意义的。

①《老子》教育

据《史记》记载,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县)人,曾做过周王室管理图书的官。老子生活于春秋末期,比孔子稍早。孔子就曾向他请教过礼的问题。《老子》是他的专著。《老子》共81章,5千多字。《老子》一书言简意赅,内涵丰富。老子以他独特的视角,缜密的思维,高超的论证写作技巧,探究了宇宙的形成,万物的本源,国家的治理,社会、人、自然的相互关系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政治问题。发前人所未发现,述前人所未阐述。《老子》一书至今已有100多种外文版本。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曾举行过一次国际性的中国哲学讨论会,提交的全部论文中,有关《老子》的论文,占总数的30%。《老子》作为一部散文著作,它有两大特征:

首先,押韵格言,便于记诵。《老子》的深奥博大、玄妙精深的哲学人文思想和美学艺术观念,由于采用了如《诗经》中的诗的格式,或三言、或四言、或五言六言,既押韵,又采取排比、对照、顶真等诸种修辞手法,因此便形成简短精赅、深刻隽永的哲理格言。这些格言,便于记诵,很能引发人的联想与思索。举例如下: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城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三十一章)

死而不亡者寿。(三十三章)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三十四章)

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四十一章)

无为而无不为。(四十八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五十五章)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七十四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八十一章)

其次,辩证的语言,辩证的意象与辩证的哲理。《老子》中极有价值的一个方面,在于它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在老子看来,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向它自身相反的方向运动;而事物的发生变化,又常常是在其薄弱的地方。同时,他也认识到,事物都有它们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攻与守、进与退、强与弱、祸与福、荣有辱、智与愚、生与死、美与丑、长与短、高与低等等。因此,《老子》的语言词汇是辨证的,句式排列是辨证的,语言构成的意象是辨证的,这些词汇、句式、意象无不蕴涵着辨证的哲理与思想。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七章)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窃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二十一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二十二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二十四章)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二十八章)

将欲翕之,必欲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三十六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四十六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

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之其极;莫之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五十九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仰之,下者举之,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七十七章)

②《庄子》教育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字子休。宋之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曾作蒙漆园吏,大约与孟子同时,是战国时代道家的代表人物。后世把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记载着庄子的事迹。“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然善属书离辞,指事类情……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王公大人不能器之。”这里说,庄子的学问广博,著书十多万字,大多是寓言故事。他擅长用离奇的语言意象,说明事理、描绘情状而寓意深刻,言辞洋洋洒洒、想象随心所欲,王公大人们无法用他的学说。这十多万字的著作就是《庄子》。《庄子》在《汉书·艺文志》中记载有52篇,现存33篇。后人以《逍遥游》至《应帝王》7篇为内篇,《骈拇》至《知北游》15篇为外篇,《庚桑楚》至《天下》11篇为杂篇。大多学者认为内篇是庄子自己作的,外篇和杂篇有些篇章是庄子自己完成的,有些篇章是庄子的学生或后来道家的作品。庄子继承了老子的哲学人文思想和审美艺术理念,但有极大的创新发展和深化开拓,形成了较完整的庄周之学。庄周之学对后世的影响,无论哲学人文思想,还是审美艺术理念,以及人格心理修持等各个方面,都是深刻的、巨大的、长久的。至于《庄子》的散文,其艺术价值,在先秦诸子散文中,是无与伦比的。正如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所说:“汪洋辟阖,仪态万千,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之。”《庄子》的艺术特点,主要在两个方面。

首先,创造了形态各异的寓言。

寓言这种文学体裁,是以短小的故事,寄托一个道理,以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见长。《庄子》中专门有一篇以《寓言》为题目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开宗明义地指出:“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寓言十九,籍外论之。”这段话,讲了两个观点:其一,“寓言”就是凭借一个逸闻趣事,蕴涵、证明、阐发自己的某种思想、观点、主张、看法或情感。其二,作者不仅使用寓言这种形式,寓言是寄托的话,十句有九句被人相信;还要引用长者之言,即“重言”,这些话十句有七句被人相信;同时也有不断更新的随意的话,这些话总与自然之分相合,这就是“卮言”。庄子不仅从理论上阐述文学创作和运用语言的多种方式和方法,而且在他自己的实际写作中,也是这样践行的。《庄子·齐物论》中便说:“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由于作者文学创作的自觉性,加之思想的深刻,理论的宏阔,眼光的敏锐,语言功力的深厚,艺术手法的娴熟,审美情趣的优雅,于是在诸多的寓言中,比喻之多样巧妙,想象之丰富奇特,故事之生动有趣,情节之跌宕起伏,形象之千奇百怪,寓意之深刻隽永,在先秦文学创作中,只有屈原的诗歌能与之媲美。加之,作者常能将几个寓言连串成一个更大的意象,因此便拓展扩充丰富了寓言的蕴涵哲理与象征意义。再者,寓言故事与作者的阐释、论证、推理有机地融为一体,便造成了整部著述的宏阔磅礴的气势、汪洋恣肆的自信、深邃古奥的哲理和深远跌宕的情趣。因此,《庄子》中的一些寓言,常有着神话一样的纵横自由、气象万千的意境和神韵。也可直接当神话看。如《逍遥游》中的大鹏遨游的英姿,《秋水》中的河伯、北海两神的形象等。庄子既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人,又是一位情感丰富的诗人。纵观《庄子》中的寓言,有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以现实生活中真人真事作为素材或线索,采取各种艺术手法,创造新颖独特的故事,塑造与真人不一样的人物形象,从而寓寄作者的某种思想和情感。如《逍遥游》中许由敝屣功名的形象。许由为了坚辞不受舜让给他的王位,便讲了“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的比喻之话,不仅丰富了他自身的形象,而且也使许由的这一比喻形成了有着新蕴涵的成语“越俎代庖”。再如《养生主》中的庖丁形象,他是作者集中概括了许多具有高超技艺的庖丁而形成的新庖丁形象,他解牛的过程及其深刻的寓意,千百年来家喻户晓。他像一位哲人,又像一位表演艺术家。他解牛运刀时的刷刷声响如同音乐,他出神入化的动作,“恢恢乎其于游刃有余矣。”他解完牛的神态是“为之踌躇满志”。他使用的解牛之刀,十九年里宰杀数千头牛仍然锋利无比。文惠君见状,感慨而言:“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文惠君得到的启示,是庖丁解牛避开坚硬的骨头即矛盾,“以无厚入有间”,才能“保身”“全身”的养生之道。然而我们从庖丁解牛的故事里,获得的启示是办事要顺应自然规律。和庖丁解牛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天道》中的“轮扁斫轮”或“斫轮老手”与《徐无鬼》中的“运斤成风”。前者说的是轮扁给桓公讲他如何制作车轮:“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运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轮扁也如庖丁一样,是一位艺术高超而又懂得哲理的艺人。后者讲的是庄子路过惠子的坟墓,给跟随他的人讲,楚国郢都人捏白土时把一滴泥土溅到了鼻尖上,他去请匠石替他削掉。匠石挥动一把大斧呼呼风响,若无其事地随手一斧劈了下去,把那一点泥土完全削去但鼻子没有丝毫损伤,郢都人站着神色不变。宋元君听到这个消息,把匠石找来,要求同样来一斧。匠石说,能让我劈去鼻尖上泥点的人已经死了。意思是说,没有坦然自若、镇定自信的同伴配合,斧削鼻灰是不能成功的。该匠石的技艺并不亚于庖丁和轮扁,但故事的寓意另有千秋。

这类寓言中塑造的正面人物,除了上边所举之外,还有很多,诸如出神入化的老聃,学问深厚的惠施,对风有透彻研究的南郭子綦,能言善辩的庄周,御风而行的列子,佯狂不仕的楚隐士接舆,悟解深厚的田子方,能识公孙龙之浅辩、鉴庄子之深言的魏公子牟,沉鱼落雁的毛嫱、丽姬等。另外,这类寓言中还塑造了一些寓讽刺、揭露批判于其身的人物,诸如《盗跖》中的孔丘和盗跖,《秋水》中的公孙龙等,《天运》中所记“故西施病心而img10其里。其里之丑女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膑其里”的丑女,《缮性》中所记“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中的燕人,这都是讽刺批判片面性、盲目性、自以为是等弱点和劣根性错误的。其比喻之妙,形象之生动,寓意之深刻,也为世人所称颂。

第二类寓言是虚构创造各种人物形象。这类人物形象有的如同神话中的神人,有的又像现实中普通的民众。从他们或神奇怪异或飘飘若仙的智慧高超的行为举止中,从他们或优雅和善、或丑态凶相的外在躯体形态中,寄寓作者的某些思想感情、阐释某种意念哲理。作者为塑造这样离奇、怪诞的人物,讲述这样生动、优美的故事,极尽形象夸张与象征比喻手法。如《徐无鬼》中给黄帝讲述治国方略的牧马童子。黄帝与他的随行共七位贤达之士要到具茨山拜见贤人大隗,结果在襄城原野迷失了方向,刚好碰见牧马童子。七圣向他问路,他不仅指引了方向,而且还讲出了一番深奥的治国方略。在他看来,治国如同牧马,“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首,称天师而退。”这位牧马童子,生于山野之中,不仅见多识广,而且出言奇异,其中的寓意不是很深刻吗?《大宗师》中的真人,不仅知识渊博、智慧丰富,而且有特异的本领,登高不怕,在水中不感到潮湿,火里不觉得炎热,而且他的呼吸是从脚后跟开始,他不知道喜欢活着,不讨厌死亡,无拘无束地离开人间,自由自在地来到人间,“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他是真正得“道”之人。这样的人就是大宗师。再如《德充符》中,塑造了六位肢体残废、形貌丑陋然而品德高尚才智出众的人。他们之中有的是历史上的真人,如兀者王骀,也有作者虚构创造的人物。这些人物,亦是庄子的理想人物之一。他们或执教尽心尽力,跟从他学习,“立不教,坐不议,虚而往,实而归。固有不言之教。”或虚心请教努力上进,或与人和睦相处善解人意。“丈夫与之相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十数而未止也。”这些看起来肢体残疾而道德高尚知识丰富的人,他们的身上焕发着至人的光辉。还有《秋水》中塑造了河伯和北海若两位神人。河伯是内陆的河神,看见“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便“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他“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自己反省一番,觉得见识太少,认识到自以为是目光短小的可悲,“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这个河神的形象十分可爱,既有他天真率性的一面,又有他“欣然自喜”见少视短的不足。但他见到北海的浩瀚之后,能悟解改错,实为诚实君子。而北海若,则是一位博学通达、善言能喻的大学者,他给河伯讲解“道”之内涵,是借寓言之形象,加上精彩的比喻,层层深入,步步展开,意义宏大,哲理深刻。如讲大与小的相对性:“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可是,与整个自然宇宙相比,“犹小石小木之在天地之间也。”另外,还讲述了万事万物是平等的,而且是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和变化,“物之生也,若骤若弛,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这位北海若,不仅学问好,口才也好。这种神化色彩的寓言,写得飘然空旷,其中蕴涵着作者的哲理意念和审美理想。当然,虚构的人间故事,有趣者也不少。如《外物》中两个盗墓儒生,当挖出死者嘴里含着的宝珠时,竟然诵读《诗经》中的句子“生不布施,死何含珠为?”要小心撬开死尸嘴巴,千万不能损坏口中的珠子。两个儒生贪利而迂腐的面目暴露无遗,其讽刺意义便寓于这种喜剧的场景中。《庄子》中这类寓言中塑造的人物还有列子的老师壶子,给壶子相面的神巫,以及用巨绳大钩做钓具的任公子等。

第三类寓言中创造的形象,是拟人化的动物植物,乃至某种抽象化的观念或事物状态。它们不仅有形态状貌,而且有情感思想,或庄或谑,或巧或拙,或正或邪,或美或丑,其行为言谈,无不寓含着深刻的意义,象征着玄奥的哲理。如《逍遥游》中的鲲鹏,不仅形体硕大,而且能力高强,“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与鲲鹏相对应的还有蜩和学鸠,它们讥笑大鹏,不明白大鹏为何“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这则神话般的寓言,寄寓着作者不受束缚,自由飞翔的理想,也有以小自矜的讽谏。《秋水》中“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的故事。动物和自然现象不仅各有语言,而且语言生动,心灵坦诚,读来很有天真质朴之感,发人深省。正如风所说“故以众小不胜为大胜也。”与这则寓言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秋水》中北海若所讲的“以道观之,物无贵贱”的几种动物的小故事。讲的是骐骥、骅骝一天可以奔驰千里,但是捕捉老鼠不如野猫,这是各有特殊技能。猫头鹰夜里可以捉跳骚、虱子,明察秋毫,但白天出来睁着眼却看不见山丘,这是各有特殊本性。所以,“万物一齐,孰短孰长?”另一则井底之蛙寓言,更是人人皆知。其中井底之蛙的浅见寡闻和自得其乐,有着极大的讽刺意义。《山木》中,叙述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讽刺“见得而忘其形”,“见利而忘其真”的劣性,告诫人们,贪图眼前利益而不知后患的危害。《齐物论》中,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搞得晕头转向的猴子,警示人们,看问题一定要看本质,千万别让表面的变化所迷惑。而《齐物论》中的影子的形象,通过影子与影子的影子的对话,把文学意象的思考向更深入的地方引发,同时探讨着因果辩证的哲学问题。

其次,《庄子》美学思想。

《庄子》的美学思想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中对“天地之美”,有多次论述。《天道》中:“夫天地者,古之所大也,而黄帝尧舜之所共美也。”《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与天地之谓也。”《天下》:“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今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这三段论述,有一个共同的地方:就是明确肯定美存在于大自然中。人要使自己明白,美就在大自然中,就在自己身边,关键在于“观天地之美”,“原天地之美”,“判天地之美”,逐渐使自己“备于天地之美”。做到这一点,就是懂得了美在自然中的真谛,即《缮性》所说“莫之为而常自然”,《骈拇》所说“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钩,直者不以绳,圆者不以规,方者不以矩,附离不以胶漆,约束不以纆索。”这就是《田子方》中进一步阐述的“夫得是,至美至乐也。得至美之乐,谓之圣人。”“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庄子》对于自然之美的赞赏、喜悦,是与人的虚静恬淡、寂寞无为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天道》中所说“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素朴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一切纯任自然,万物归于本性,心胸草木异形而同理,心灵日月归于素朴,这就是《庄子》“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内涵,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意义,即《齐物论》所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刻意》所言:“澹然无极而众美从之。”美是大自然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是人的自由自觉本质的实现。

“圣人法天贵真”,《庄子》肯定美与真的一致性。《渔夫》中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者,所以受于天地,自然不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在《庄子》中,强调真与美是一致的,不仅在于人遵循自然规律,也还要真情真意真性情。即《骈拇》所言:“不失其性命之情。”《秋水》中进一步阐释:“牛马四足,是谓天;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故曰: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无以得殉民,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这里的天,是“法天贵真”的天,是天然、天性。反归其真,法天贵真,就是遵循天然、天性,就是自然生命的合规律运动中表现展示的自由。“性命之情”,就是率真自然的真性情,既不虚假矫情,也非装扮掩饰。不仅是自然之物,人的性情,就是动物,也应该是自然天性,率真素朴,才是美。《养生主》中就批判伯乐损害马的“真性”,就是失去了马的天然之美。

“美则美矣,而未大也”,这是《庄子》对无限之美的追求。《天道》:“舜曰:‘美则美矣,而未大也。’尧曰:‘然则如何?’舜曰:‘天德而出宁,日月照而四时行,若昼夜之有径,云行而雨施矣。’”这段对话,说的是尧同情救助人民,他的政绩是美的,但不宏大。宏大是最美的,应该像自然一样,虽然行动了仍然很宁静,如日月的照耀四时运行,似白昼和夜晚那样有规律交替出现,像云彩飘行和雨滴的降下。正是《天地》中所说“夫道,覆载万物者也,洋洋乎大哉”,道,就是自然的伟力、自然的规律,这是广阔无边,无所不在的宏大之美。正是《秋水》所说“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夫不为倾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大乐,就是大美。《逍遥游》中所写鲲鹏,不仅形体大,且具有强大的力量:“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直上者九万里”。而对于人来说,则是神通广大、自由驰骋的神人、圣人、真人。如《逍遥游》中所写:“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风龙,而游于四海之外”;也如《田子方》所写:“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色不变”,既不受外物之束缚,也不受私欲之羁绊,磅礴万物,挥斥八极,自由而壮阔的宇宙自由人。这就是大美,即壮美。是一种令人神驰心往、奋发向上、昂扬鼓舞的美。

和谐之美。《庄子》追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和谐,首先在于平等,相互之间的尊敬。其次,是物与人自身内在质与外在的形的协调统一。《天道》中说:“夫明白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这段话说的是,明白了天地运转的自然规律,这样的人就叫做掌握了大本大宗不违背自然规律的人,也就是平等顺从地对待天下所有的人并与之和睦相处的人。与人和谐一体,就获得了人间的乐趣;和自然融为一体,就是大自然的乐趣。“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鲲鹏巨大的形体与自由的精神一致,藐姑射山的神人,外在的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与乘云气、御风龙的自由心灵一致。《庄子》美学中的和谐,还在于化丑为美,使之达到更高层面上的和谐。诸如《德充符》中所写的几位身体残疾面目丑陋的人,他们无不道德高尚学有所长,他们也达到了一种和谐。这种和谐,在于心灵的安详与宁静。《德充符》中便说:“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卻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这段话的意思是,心灵平和安详,通畅怡悦,使心境日夜都不间断地随万物融和在春天一体的朝气与生机中,这样接触万物萌生和自然一体的心性和情感。这也就是《天下》所说“彼其充实不可以己,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始终者为友。”对上可以与天地交往和睦,对下则与那些超脱死生把自然界看成是无始无终的人做朋友,就是和谐。《列御寇》中庄子就自豪地对他的学生们说:“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壁,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这就是和谐。

4.《墨子》教育

《墨子》一书是由墨子及其学生和再传学生共同著述的。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71篇,到了宋代,只有61篇,现存《墨子》仅53篇。

墨子(约前468年~约前376年),鲁国人。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早年在鲁国受过儒家教育,是个博采众长善于思索的学者。当他逐渐发现儒家强调礼乐、主张厚葬的思想观点不利于人民生活,便采取批判态度,创立自己的学说。墨子的学生很多,单在《公输》中就载:“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可见不止三百学生之数。墨子主张尚贤、兼爱、非攻、善守御,并进行我国最早的科技专科教育。在战国初中期,墨子及其所创墨子学派,已是与孔子和儒家学派齐名的显学。《墨子》的散文,是以论说为主的哲学、道德、科技的文章。从文章的角度来看,其主要特征有两点:一是逻辑的严密,二是语言的质朴。这两个特征紧密结合,使《墨子》成为先秦较典型的论说文。

①逻辑的严密

《墨子》文章,内在逻辑很严密,大多篇章,短小精悍,一气呵成,事实充分,说理透彻,给人极大的说服力。纵观墨子文章,其逻辑的严密有三种表现形态。

首先,步步紧逼,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直射靶心的论证形态。此形态无论是正面论证,还是反面剖析,或者是正面论证与反面剖析批判相辅相成,都能让读者信服地跟随作者的语言箭矢,迅捷稳健、准确地射中靶心。也就是说,作者所要赞扬、歌颂的事理、道义,或是所要批判、揭露的歪理、邪说,均让读者顺理成章地接受了,心悦诚服地相信了。诸如《所染》,先说丝用青色的染料染,就成为青色,用黄色的染料染,就成为黄色。投入的染料变了,丝的颜色也变了。所以染色不可不慎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紧接着从丝染色变这一公认的事实出发,指出:国君也有被浸染感染的情形。先举出古代正面的舜、禹、汤、武王四位贤君就是由于身边各有一群博学贤达之士予以劝诫影响的事例,再举出古代夏桀、商纣、周厉王、周幽王四位君王国破身亡的反面事例,随后又举出时间不久的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这五位正面的君王的事例,以及六位反面君王的事例,来证明君王的浸染是何等重要。作者指出:“故善为君者,劳于论人,而佚于治官。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然国逾危,身逾辱。”作者进一步指出,不光是君王有受浸染感染的情形,士人也是这样。最后,以引《诗经》中的话作结:“‘必择所堪,必谨所堪’者,此之谓也。”这个结论,令人心悦诚服。

其次,用事实说话,由小事情而得大道理的形态。诸如《非攻上》:该篇的主旨,是揭露攻打他国的战争是不义的,并批驳赞成攻国的言论是荒谬的。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在驳斥相反言论的过程中提出的。而驳斥对方,先举日常生活中的事件为例,从而引出判断是非的原则,根据这一原则来论证攻略他国是不义的。正确无误的事实本身就有力,用来说明的事理就顺理成章,结论自然无懈可击。这就是逻辑的力量。先说:“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而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以自利也。”这是一公认入园偷窃他人桃李,损人利己的坏事。由这件事引出,偷鸡摸狗、窃牛盗马、杀无辜人夺其衣裘者,均是“以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的道理。最后归结到“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而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别乎?”说服力可谓极强。

第三,用故事寓理说理形态。虽然《墨子》中故事不多,但所叙故事,无一不是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内在逻辑很严密,所得结论正确而深刻者。诸如《公输》,开篇说著名的工匠公输盘,即鲁班,为楚国制造了攻城的云梯,准备攻打宋国。墨子听到这一消息,走了十天十夜的路赶到楚国的都城去见公输盘。墨子并没有一开口便讲大道理,而是说北方有一个侮辱过自己的人,想借助公输盘杀掉他,并许以重金。公输盘很不高兴。他告诉墨子,他的道义是坚决不去杀人。墨子随即便说,你造了云梯,准备攻打宋国。宋国有何过错?楚国土地广阔、人口稀少,楚去攻打宋国,杀掉所不足的,争夺有余的,不能算聪明。宋无罪而被攻打,不能算仁爱。公输盘被墨子说服了。但他又说,他已答应了楚王,不能言而无信。于是,墨子便与公输盘去见楚王。

墨子见到楚王,告诉他:有个人,舍弃自己漂亮的车子,却去偷别人的破车,舍弃自己的绣花衣裳,却去偷邻居的粗布短衣,舍弃自己的美味佳肴,却去偷别人的粗糙食物。这是一个怎样的人?楚王说:这人必有偷盗病。随之,墨子便说,楚国土地,方圆五千里,宋国方圆只有五百里,楚国有云梦泽,水产丰富,而宋国连野兔都没有……大王要去攻打宋国,与这个犯偷盗病的人有什么两样?楚王被说得心悦诚服,答应不攻打宋国。墨子说服了楚王,又用实际守城的多种方法化解了公输盘多种攻城技术。公输盘于是说:“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一语道破:“不过欲杀臣。”但是,他指出,杀了墨子也不顶事,因为已经把守城的方法和器械早就传授给自己的学生了,而且有300人已经守在宋国城头,严阵以待。楚王被折服了,一场战争避免了。该篇以故事作寓论证非攻的道理,而且还有守防的办法和技能,让人深受感动,深得启迪。更为可喜的是,塑造了一个勇敢机智善于打比喻讲道理的学者形象。

②语言的质朴

《墨子》的作者,都是出身于下层的知识分子,他们与劳动人民联系紧密,不仅思想与儒、道、法不同,语言也接近民众,接近实际生活。语言的质朴,一是接近于口语,二是运用排比。

其一,接近于口语。书面语讲究雅正,而口语则通俗易懂。《墨子》多是论说文,然而语言雅正中兼有自然通俗,自然通俗却不粗俗。例如:

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非乐上》)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令国家百姓之不治也,自古及今未尝之有也。(《节葬下》)

节俭则昌,淫佚则亡。(《辞过》)

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兼爱中》)

仁者之为天下度也,非为其目之所美,耳之所乐,口之所甘,身体之所安。(《非乐上》)

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尚贤上》)见微知若,察言观色。(《墨经》上)

以上所举例句,虽然是书面语,但读起来如同作者近在咫尺娓娓叙说,既平易又亲切,既简约又深刻。真正做到了如《孟子·尽心下》所说:“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

其二,运用排比。诸子百家的著作,比喻和排比,不仅使用得普遍,而且常常综合交叉地应用。《墨子》中的排比,也很突出。举例如下: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亲士》)

是故江河之水也,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亲士》)

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修身》)

今天下无大小国,皆天之邑也;人无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法仪》)

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力也,用不可不节也。(《七患》)

夫妇节而天地和,风雨节而五谷孰,衣服节而肌肤和。(《辞过》)

若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诈之谋患,贵之敖贱,此天下之害也。(《兼爱下》)

是故退睹其万民,饥即食之,寒即衣之,疾病待养之,死丧葬埋之。(《兼爱下》)

以上诸例,均是采用排比修辞方法使句式整齐,语气贯通,内涵丰富,读起来有节奏感,上口顺畅,使语言的美感凸现出来。

5.《荀子》教育

荀子(约前313年~约前238年),名况,又称荀卿或孙卿(荀,孙音近),战国末赵国(今山西安泽)人。先后到过齐、秦、楚等国。十五岁即游学于齐国稷下学宫。五十岁时又重回稷下,三任祭酒,《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荀子在齐稷下长期从事教学写作工作,学生很多,著名的有李斯、韩非等。荀子的著述颇丰,后人汇集成册,称之为《荀子》,共32篇。这32篇中,既有专门论述教与学的《劝学》,也有文学性的《赋》、《成相》。荀子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他的学说既有对孔子、孟子学说继承的一面,又有革新创造的一面,提出“天行有常”本是自然规律和“人性恶”的著名观点,他指出通过后天的学习磨砺与环境的熏染,可以达到至善的境界。他的文章,长于论辩,分析透辟,层次清楚,句法整炼,词汇丰富,文采飞扬,意象生动。善打比喻以及对赋、诗形式的应用,是显著的特征。

①善打比喻

《荀子》中各种修辞手法都应用得出神入化,而善打比喻,尤显突出。论证中,用比喻将深刻的道理形象化,增加说服力。如《乐论》说墨子学派反对礼乐,就连用三个比喻:“墨子之于道也,犹瞽之于黑白也,犹聋之于清浊也,犹欲之楚而北求也。”《劝学》中,整篇处处有比喻。用多种事物的生长活动形态,比喻学习的作用和方法,使人既能获得审美享受,又能得到思想启迪。诸如讲“善假于物”这一学习原则,作者就用各种比喻,让人自然而然得出“善假于物”的结论。先用“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的总喻,紧接着两个并列比喻:“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让人目不暇接,思绪万千,随之又是两个并列比喻:“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这时,作者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板上钉钉,掷地有声。作者还能在比喻中套用排比和对偶,不仅使意象串联并列形象生动,而且句式整齐琅琅上口。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冰。”“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就利”,“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

②赋、诗形式的应用

春秋战国时期的整个语文教育中,文学的教育是其主要的内容。《诗经》是诸子各家进行文学教育的重要教材课本,因而,诸子散文的写作,散文中故事、寓言的创造,就有了不俗的成绩。《荀子》中对赋、诗的文学形式的应用,较之诸子各家及《荀子》本身中寓言、故事的文学形式的应用来,要显得稚嫩得多。“赋”这种文学样式,具《汉书·艺文志》载:“不歌而诵谓之赋”,这是把赋与诗相区别,《韩非子·外储说》载:“先王之赋颂钟鼎之铭”,《左传·僖公五年》记载,晋公让大夫士蒍给太子夷吾和公子重耳筑城,受到晋公指责后,“退而赋曰:‘狐裘尨茸,一国三公,吾谁适从?”可见,战国时不仅有“赋”这种文体,而且有人也在创作。《荀子》中以赋为题而连写五篇的《赋》,是先秦有记录完整赋的第一篇。它是“赋”这种文体的开山之作。《赋》的结构特别,礼、知、云、蚕、箴是五篇并列的小赋,后边是《诡诗》二首。从这一结构特征来看,赋与诗尚处于混合交融状态。这些赋以四言韵语为主,亦杂有散文句式,所创造的意象,形象生动,但又有着暗示象征的意义。比如“礼”:“爰有大物,非丝非帛,文理成章;非日非月,为天下明……致明而约,甚顺而体。请归之礼。”“知”:“血气之精也,志意之荣也,百姓待之而后宁,天下待之而后平也,明达纯粹而无疵也,夫是之谓君子之知。”“云”:“托地而游宇,友风而子雨,冬日作寒,夏日作暑,广大精神,请归之云。”再如“蚕”:“冬伏而夏游,食桑而吐丝,前乱而后治,夏生而恶暑,喜湿而恶雨,蛹以为母,蛾以为父,三俯三起,事乃大已,夫是之谓蚕理。”“箴”:“日夜合离,以成文章;以能合从,又善连横。下覆百姓,上饰帝王……夫是之谓箴理。”其实,《荀子》中其他篇章中,已经有赋的写法,如《儒效》中:“井井兮其有理也,严严兮其能敬己也,介介兮其有始终也,猒猒兮其能长久也。乐乐兮其执道不殆也,炤炤兮其用知之明也,修修兮其用统类之行也,绥绥兮其有文章也,熙熙兮其乐人臧也,隐隐兮其恐人之不当也。如是,则可谓圣人矣,此其道出乎一。”五篇小赋之后是两首佹诗,佹同诡,愤世嫉俗之意。诗是四言,但也有五言句。此外,《荀子》中还有一篇《成相》,通篇用韵语写成,或三言、或四言、五言,还有七言句式,读来有民歌风味。如“请成相,世之殃,愚暗愚暗堕贤良,人主无贤,如瞽无相,何伥伥。”成,是演唱、演奏;相,古代民间类似弹唱一类的歌曲体裁样式。可见,荀子是继庄子之后,又一位自觉应用文学样式塑造形象表情达意,反映社会生活的学者。而从他的著作中可以看出,他也是用文学的多种样式教育教学的。因为,这些文章无一不是学生的教材课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