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安徽省图书馆藏《徽州名族志》

安徽省图书馆藏《徽州名族志》

时间:2022-05-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安徽省图书馆藏《徽州名族志》第四节 安徽省图书馆藏《徽州名族志》[31]安徽地处中国东南部,居华东南部,居华东腹地,长江淮河横贯境内。明清两朝仍沿用徽州之名,曰徽州府。上海图书馆收藏的一万多种家谱中,徽州家谱就有四百六十七种,其中休宁县一百一十七种,名列全国各县前茅。《徽州名族志》是徽州地方性总谱,由《新安大族志气》、《新安名族志》和《休宁名族志》三种结集而成。

安徽省图书馆藏《徽州名族志》

第四节 安徽省图书馆藏《徽州名族志》[31]

安徽地处中国东南部,居华东南部,居华东腹地,长江淮河横贯境内。北部地势坦荡辽阔,为淮北大平原的一部分;中部地处江淮之间,属典型的丘陵地区;南部长江两岸和巢湖地区河网密布,地势低平,土地肥沃,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再往南则是山峦起伏,风光秀丽的皖南山区;古老而神秘的徽州就处在这些群山环抱之中。

早在西周以前,徽州属扬州之域。春秋时属吴,吴亡属越,越亡属楚。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在徽州置黟、歙二县,属鄣郡。汉改属丹阳郡。三国时属吴,为新都郡。晋改为新安郡。隋唐改为歙州。宋徽宗宣和三年改为徽州,治所设于歙县。明清两朝仍沿用徽州之名,曰徽州府。今天的徽州是指歙县、休宁、黟县、绩溪祁门婺源(今属江西)及黄山市屯溪区、徽州区等地。虽然“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但勤劳、聪慧的徽州人民面对大自然的严峻挑战,创造了令世人称叹叫绝、独树一帜的徽州文化,使人有“无梦到徽州”的感叹。

徽州有黄山之奇,有新安江之异,更有历史文化之博大精深。三国两晋时期,徽州经济得到开发;唐宋以来,又有长足发展,文化学术亦随之昌盛。这里有徽商、徽菜、徽剧、徽雕,这里有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派建筑、徽派篆刻,有文房四宝。这里有一批在中国历史上属于一流的哲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有中国文化之上诸多杰出的成就:宋儒朱熹构建了以“理”为最高哲学范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徽州也成为理学的发祥地,成为“东南邹鲁”。此后,新安理学统治学坛七百多年。新安理学之后,学者戴震又为中国哲学史写下了新篇章。渐江的山水画登峰造极,成为中图画史上一流的名家。胡正言创造的“短板”与“拱花”技术,将版画艺术和印刷技术推向新的高度。以汪机为代表的新安医药学家,为丰富和发展祖国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数学家程大位的《算法统宗》是现存最早的集珠算之大成的著作,明清两代全国各地不断翻刻改编,并且远传到日本、朝鲜和欧洲。其它如扬州八怪之罗聘与汪士慎,货币改革家王茂荫,近代著名画家黄宾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等等都为徽州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所举只不过荦荦大端者也。徽州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早已走出国门,为世界瞩目。当今盛世,徽学研究兴矣,谱牒研究方兴未艾。徽州族谱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极为珍贵的第一手材料,对于研究当时徽州的政治经济状况、阶级关系、思想文化、人口迁徙以及民风、民俗等都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国内现存家谱中,徽州家谱占有一定的比重。上海图书馆收藏的一万多种家谱中,徽州家谱就有四百六十七种,其中休宁县一百一十七种,名列全国各县前茅。探寻其原因,我们必然要提到封建宗法制家族经济。封建宗法制度在徽州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特别是到了明清两代徽州宗法制家族经济发展到了鼎盛,宗族的土地兼并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许多名门望族之宗法地主借族产之名,大量兼并其他弱小家族的土地,使这里的土地集中于名门望姓手中,名族望族得到了滋生和发展。另一方面,徽州经济的发达,特别是商人资本的雄厚,商业经济活动的大规模开展,使徽州本地及客籍在外的徽州人均将大量的财富用于办教育上,特别是一些名宗右族,缙绅之家广兴家族垫学之风,举办各种各样的文化教育事业,利用各种方式教育子弟,“十户之村,不废诵读”。在这种大环境下,大规模修谱活动应运而生。在徽州,各姓聚族而居,几乎姓姓修谱,家家藏谱,真所谓“千家之冢,不动一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

《徽州名族志》是徽州地方性总谱,由《新安大族志气》、《新安名族志》和《休宁名族志》三种结集而成。《新安大族志》二卷,全名《新安六县大族志全集》,元大儒陈定宇先生真本,明尚书彭德庵先生添辑,清程以通补校,清康熙六年致一堂藏版。《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未见著录,据了解没有其他单位收藏,很可能属国内孤本。该志按迁到徽州的先后顺序,共收录程姓、鲍姓等八十一个姓氏。其中最早迁入徽州的为程姓,其始迁祖为元谭,当时为新安太守。此后,程氏在此繁衍而生,出现了程敏政等一批名人。该谱只是提纲挈领地指出某姓何时迁来徽州,各支派居徽州何地。对于“大族”、彭德庵在序中的解释为“或以任道,或以明道,或效忠义,或敦孝友,或勋业著,或文章著,或政治著。”书前有程氏“剖疑”,程以通在“剖疑”中说,“新安各族自始祖迁居聚族而处迄今一二千载,坟茔依旧,……问其里居,则知其人之所自来与其族之大与小。”该志记载的内容截止到元代,明清以来的“皆各认其本来之派气”。程氏说“此志有益于后代,更有益于目前流寓各省各郡之子若孙凡在外籍生长者,一览是志则故乡风景晓然于怀,且使知乃祖乃宗世泽深远非朝荣夕落者”。该志无具体的世系,可以说是各支谱的总谱,对于各姓修谱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新安名族志》二卷,明汪盂沚、戴廷明等撰,明嘉靖刻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亦有著录,属国内珍本。该志共收录徽州七十八姓,“族姓之首以朝代先后为定,其邑里之首以郡治领属为定,然后据各源流事略分注于各宗之下,间有各派来及者止书地名。”其体例与《新安大族志》基本相同,但内容更具体,对世系之介绍更详细。

《休宁名族志》四卷,存第一、第四卷,明休宁曹叔明等辑,明天启六年歙县汪仲遇刻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有著录,属国内珍本。该志分四隅三十三都介绍了分布在休宁的五十三姓,将该县人物按硕儒、勋贤、忠臣、孝子、文苑、宦业、风雅、风节、隐逸、笃行、乡善、材武、学林、贞烈等十四大类进行分类,分姓分地对涉及到的人物进行具体介绍。可以说是一部休宁县人物志,对于查找该县先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注释】

[1] 王祯:《农书》卷二十二。

[2](清)翟金生:《泥版试印初编》.清道光24年泥活字本。

[3](清)翟金生:《泥版试印初编》.清道光24年泥活字本。

[4](清)翟金生:《泥版试印初编》.清道光24年泥活字本。

[5](清)翟金生:《泥版试印初编》.清道光24年泥活字本。

[6](清)翟金生:《泥版试印初编》.清道光24年泥活字本。

[7](清)翟金生:《泥版试印初编》.清道光24年泥活字本。

[8](清)翟金生:《泥版试印初编》.清道光24年泥活字本。

[9](清)翟金生:《泥版试印初编》.清道光24年泥活字本。

[10](清)洪亮吉:《泾县志》.民国排印本。

[11](清)洪亮吉:《泾县志》.民国排印本。

[12](明)翟台:《水东翟氏宗谱》.清咸丰7年泥活字本。

[13]戎毓明:《安徽人物大辞典》.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1992。

[14](清)翟金生:《泥版试印初编》.清道光24年泥活字本。

[15]同上。

[16]同上。

[17]同上。

[18]同上。

[19]同上。

[20]同上。

[21](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清道光12年刻本。

[22](唐)魏征:《随书·经籍志》,民国24年影印本。

[23]同上。

[24](清)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清光绪石印本。

[25]同上。

[26](清)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清光绪石印本。

[27](清)陈梦雷导辑:《古今图书集成》,清光绪石印本。

[28](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清道光12年刻本。

[29](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清道光12年刻本。

[30](清)赵吉士《寄园寄所寄》,清刻本。

[31]原文为《徽州名族志》前言,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影印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