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仕途蹭蹬,志比鸿鹄

仕途蹭蹬,志比鸿鹄

时间:2022-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王安石进士及第,踏上仕途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追谥“文”,抚州临川人。王安石调任鄞县期间,他为人正直、执法严明,为百姓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政绩颇丰。英宗即位后,屡召王安石赴京,他均以服母丧和有病为由,恳辞入朝。此时的王安石心情无比舒畅,认为遇上了明君,可一展宏图大志。

51

王安石

进士及第,踏上仕途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追谥“文”,抚州临川人。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地灵确实可造就人杰。江西临川自古就有历代“临川才子”的美称,这个县列入“中国名人辞典”的多达134人。

据统计,自宋而清,临川(抚州)进士及第者 2000余人,涌现了举世瞩目的才子群体,王安石即位列其中。此外,汤显祖、曾巩、晏殊、晏几道、陆象山等文化名流均出于此县。

可见王安石这一人杰的诞生,除自身因素外,地灵因素恐怕也非偶然不可信。

就内因而言,王安石自幼天资聪颖,颇好读书,有“过目终身不忘”之内美,写文章时文如泉涌,动笔如飞,让见者佩服得五体投地。

不仅如此,他还勤奋好学,因为读书专注,看书入神时随手拿东西吃,吃了鱼食还津津有味地品尝,全然无所察觉;因为挤时间看书,也不注重自身形象的打扮,经常不梳洗,头发蓬松就出来接待客人,因此浪费了不少获得美女青睐的机会。

而其父王益为他创造了不错的外因,任州县官吏,经济尚可,又颇重教育,使得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王益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吏,但每次都会携带家眷一同前去。

因此,王安石在二十岁以前,便已到过很多地方。在长江流域,他曾在江西境内好几个县住过,并到过下游的江宁和扬州等地;在粤江流域,他到过广东的韶州;在黄河流域,他到过京城开封

这不仅使他增加了社会阅历,开阔了眼界,也使得他目睹了人民生活的艰辛,对宋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他幼小的心灵便装下了茫茫九州,立下了“矫世变俗”之志。

宋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21岁的王安石参加科举,高中进士第四名。后被配任淮南东路节度判官厅公事,即扬州地方行政长官韩琦的幕僚,大约等于现在的秘书。

虽然这离他出人头地的远大抱负还很遥远,但已使他步入了政坛的门槛,为他实现鸿鹄大志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

此外,他博览群书的功力、独立的见解和学以致用的观念,也为政治上的成功埋下了伏笔。

他读书相当广泛,“自诸子百家之书,及于《难经》、《素问》、《本草》诸小说,无所不读”。在阅读儒家经典时,不做俗儒和书呆子,而是坚持用自己的思考去理解问题,决不拘守先儒所注。

宦海沉浮,升迁无常

王安石的官宦生涯沉浮不定,起起落落,这可以从他履历表中职务的升降看出来。

王安石调任鄞县期间,他为人正直、执法严明,为百姓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政绩颇丰。比较有名的有:一是他早就知晓“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多次组织民工修堤堰,挖陂塘,改善农田水利灌溉,便利交通。

王安石履历表

52

二是开设本地“农业银行”,实现贷款。但是当时的贷款没有现在这么便利,时间和贷款范围都有限制。只有在百姓青黄不接时,才将官库中的储粮低息贷给农户,解决百姓度荒困难。

时光荏苒,五年的时间过后,王安石因政绩突出被派往舒州当通判。

通判三年期满,也是颇有政绩,宰相文彦博推荐他为群牧判官,就这样被调任开封做群牧司的判官,进一步升迁到京城,成了中央级的干部。

但让人奇怪的是,王安石到了京城以后,并没有向其他刚升职的同事一样,摆宴席聊表庆祝之情,而是紧锁眉头,不苟言笑,整得像被降职一样。

他认为进京跟他的理想相悖,希望能“得因吏事之力,少施其所学”,极愿意到外地州郡做地方官。

这时他或许已经意识到应该趁年轻到基层锻炼锻炼,为晚年在中央的成就奠定基础。毕竟经验告诉他“宰相始于州府”,看来他是志存高远。

他先后十几次上书请求外任,通过他的“疯狂”执着,中央终于同意他去当地方官。嘉祐二年(1057),朝廷终于将他用为常州知州。

从县官到州官,王安石总要对他所认为的应兴之利和应除之害大力进行一番兴革。只要能造福百姓,他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敢干。在此期间,他还得到了一个挚友,即“北宋六先生”之一、《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这也使得他的声誉日隆。

出任常州知州、江东刑狱提典不到两年,王安石又被调回中央,任度支判官时。

十六七年的地方官经历,王安石把它当做一种财富。这十多年,他锻炼了才干,赢得了声誉;韬光养晦,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并积蓄力量,等待机会。

终于,他认为时机已然成熟,在嘉祐四年(1059)一场春雨之后,花了三天三夜,向宋仁宗赵祯写了长达万言的《言事书》。

《言事书》对官制、科举以及奢靡无节的颓败风气作了深刻揭露,请求改革政治,加强边防,提出了“收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的理财原则。

宋仁宗这个在位三十多年的皇帝,经历过庆历新政的失败之后,已不打算有什么作为。但他还是懒洋洋地翻开了《言事书》,不过看完后也没有表示太大的兴趣,把《言事书》批给朝中大臣阅览,此事便不了了之。

不久朝廷任命他入值集贤院,同修起居注。他不愿任此闲职,固辞不就,遂改任知制诰,替皇帝起草诏令文告,纠察在京刑狱,因言忤旨意,难以在朝为官,于嘉祐八年( 1063年)八月以母病为由辞官回江宁守丧。英宗即位后,屡召王安石赴京,他均以服母丧和有病为由,恳辞入朝。

出师朝野,酝酿变法

前面说到仁宗皇帝把《言事书》批给朝中大臣阅览之事,虽然并没有引起朝廷的注意,但这一事件却是富有戏剧性的。就是这一不经意的举动,影响了王安石后半生的人生路。

《言事书》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这个人就是后来改变了王安石命运的宋神宗。

宋神宗当时还是太子,老师韩维给他讲《言事书》,王安石的忧国忧民、才华横溢,给这位王储留下了深刻印象。神宗一登帝位,就求才若渴,一天连发几道急令,从开封到江宁,催王安石去与他见面,与他谋划改革,实现《言事书》中设计的所有变法图强的理想。

1067年神宗继位,起用王安石为江宁知府,旋即诏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给神宗讲经读史,以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

此时的王安石心情无比舒畅,认为遇上了明君,可一展宏图大志。他冒着鹅毛大雪,一路直奔京师。

此时的豪情壮志,可从他途中写下的一首诗《商鞅》得到验证: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这寥寥数言足见其豪气冲天,顶天立地。他自比商鞅,当然也就想到了可能会五马分尸的结局,想到了要为改革付出的所有代价。

但他决心要与神宗一道摆脱“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的衰危困境,实现国家和民族的富强。

到了京城,宋神宗如获至宝,忙向其请教:“今天的治国之道,应当以何为先?”王安石胸有成竹地回答:“以择术为始。”他所说的“术”,其实就是立法度。对于这个答案,宋神宗其实是很满意的,但抑或是考虑到变法的阻力,没有马上执行。

到了第二年,宋神宗问王安石:“不知卿所施设,以何为先?”王安石答:“变风俗,立法度,方今所急也。凡欲美风俗,在长君子,消小人,以礼义廉耻由君子出故也……”

两人一问一答,无非就是老调重弹地谈论“治国最首要的是什么”。王安石还是告诉宋神宗,治国最首要的是改变陈规,建立新的治理方法。

宋神宗本是个有锐意进取心的人,听了王安石如此坚定的回答,很是兴奋,便又问:“卿以为唐太宗如何?”

王安石道:“万岁,要做一朝明君,又怎么能只期贞观之功,何不直追尧舜,成就一代圣君。”

53

王安石被皇帝钦赐为参知政事

宋神宗大喜,但随之又有些顾虑,说道:“卿以为,朕之江山,能达尧、舜之清明乎?”

“万岁如果一心要做的话,哪怕再高的峰台,也可以一级级垒起来,若无意为之,再高的峰台,也会一级级垮掉。”

“爱卿所言极是,只是,如此说来,朕内心沉重,恐不能达前人的地步。”

“万岁勿忧,尧、舜之明,无非公视听、明是非,正所谓持平碗而水不洒,擎高灯而路自明。只要万岁以公正判正邪,以法度量是非,那么,国内怎么还会有假、恶、丑呢?”

宋神宗拍案称快,决定变法,做一位继承尧、舜,空前绝后的明君。

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为指导变法的实施,他设立三司制置条例司,物色了一批拥护变法的官员参与制订新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