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裕固族婚礼风俗

裕固族婚礼风俗

时间:2022-03-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  裕固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和酒泉市黄泥堡一代。  在婚礼之前,裕固族有一个特别习俗———“戴头”,这是任何一个女孩嫁入夫婿家之前必须举行的仪式。  裕固族婚礼中还有一种“系腰”的说法,相应的婚姻也称为“系腰婚”。  当代中国研究所学者姚力曾经专门到肃南县进行调查,她认为,这种风俗可能与裕固族发展过程中的“母权制”遗俗有关系。
裕固族婚礼风俗_甘肃民间传说与陇右文化

  裕固族是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县和酒泉市黄泥堡一代。虽然人口不多,但这个民族的历史却不短,早在公元一世纪他们的身影就已经出现在今天的河西走廊一带,到了隋末唐初更是活跃的游牧民族。

  在中国不少地方,舅舅在婚礼中都扮演者特殊的角色,以至于有“娘舅”的说法。在肃南县,舅舅与外甥家的关系往往非常亲密,并受到特别的尊敬。一旦外甥有了结婚的意思,一般来说舅舅为大,他的意见甚至比父亲还要重要。

  在相亲环节,一般是男方请两个媒人带上聘礼,比如美酒和哈达,前往女方家中拜访。如果女方愿意,就痛痛快快地收下礼物,如果没有看上小伙子,就拒绝收礼。一旦礼物收下,这事儿就算成了。双方接下来商定彩礼的数目,就开始着手请喇嘛择定吉期,准备婚礼。

  在婚礼之前,裕固族有一个特别习俗———“戴头”,这是任何一个女孩嫁入夫婿家之前必须举行的仪式。所谓“戴头”,或者称作“立帐房杆子”,指的是给准备出嫁的姑娘系上一幅用银牌、玉石、珊瑚、玛瑙、海贝等编织成的头面,一般来说宽约三尺,长约五尺。因为在婚礼举行之前,娘家人会为女儿在大帐篷边上另外搭起来一个小帐篷,并在亲朋好友的见证下,将做好的头面挂在搭帐篷的房杆子上,所以称作“立帐房杆子”。婚礼举行时,女子的女性长辈要将少女的小辫子分开,再梳理成三根大辫子,左中右各一条,随后将头面系在发辫上。一旦戴上,就意味着姑娘从此进入别人家的帐篷,成为人家的人了。

  在新娘快要到新郎家的时候,人们还习惯于在路边点燃火堆,待新娘通过,新郎要张弓对着新娘射出三支柳条。据传说里讲,裕固人很久之前不知道怎么用火,直到有一个无名英雄从远方带来火种,他们才过上吃熟食的好日子。不过,人们每家每户都只有一点火种,必须细心保护才可以。有一对夫妇新婚不久,丈夫外出打猎的时候,新娘不小心弄灭了火苗。为了重新寻回火种,她被迫和一个三头妖怪达成协议,许诺把自己的血给它喝。丈夫回来之后发现,火种虽在,妻子却变得枯瘦如柴。了解情况后,他立即去与妖怪决斗,并连射三发利箭将其杀死。从此之后,裕固人的婚礼上便兴起来这个仪式,表示丈夫对新娘的爱护,也敬告妖孽不要靠近否则必死无疑。

  裕固族婚礼中还有一种“系腰”的说法,相应的婚姻也称为“系腰婚”。所谓“系腰”,是指袍子外面的腰带。姑娘的腰带一般送给姑姑或者舅舅的儿子,偶尔也会给并无亲属关系的人,同时也得到对方的腰带。不过,双方虽有名义上的夫妻形式,却并无夫妻之实,也没有任何义务和责任。事实上,选择“系腰”的男子,有时候并不考虑对方是否已经结婚,以至于有些男子一生中会多次系上“系腰”。

  当代中国研究所学者姚力曾经专门到肃南县进行调查,她认为,这种风俗可能与裕固族发展过程中的“母权制”遗俗有关系。调查显示,20 世纪50年代之后,这些风俗已经逐渐消失。据见过这些风俗的老人回忆,戴头往往发生在女子十五六七岁的时候,而“帐房戴头”仪式仅仅表示女子有了恋爱的权利,并没有结婚的实质性内容。当姑娘和某个男子两情相悦之后,他们可以到帐篷中同居,而所生育的子女则归母家所有,并随女方的姓氏。

  不过风俗总是在变化,如今戴头面的风俗依旧,但是婚姻是和其他地方差不多了,即迎娶过来的妻子,就是自己真正的妻子,不会再是空有名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