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存货周转天数增加原因

存货周转天数增加原因

时间:2024-04-0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一、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营运能力是以企业各项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衡量企业资产利用的效率。通常来讲,企业营运能力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经营效率越高。否则,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地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二)评价存货营运能力的主要指标1.存货周转率。因此,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第三节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一、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是以企业各项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衡量企业资产利用的效率。周转率指标的分子、分母分别来自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而资产负债表数据是某一时点的静态数据,利润表数据则是整个报告期的动态数据,所以为了使分子、分母在时间上具有一致性,就必须将取自资产负债表上的数据折算成整个报告期的平均额。通常来讲,企业营运能力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的经营效率越高。但数量只是一个方面的问题,在进行分析时,还应注意各资产项目的组成结构,如各种类型存货的相互搭配、存货的质量、适用性等。

(一)评价应收账款营运能力的主要指标

1.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年度内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营业收入净额同应收账款平均余额的比率,说明应收账款流动的速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营业收入数来自利润表,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营业收入净额。

运用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分析时,应注意:(1)如果企业的应收账款在流动资产中占较大份额,及时收回应收账款,能够减少营运资金在应收账款上的呆滞占用,从而提高企业的资金利用效率。(2)应收账款周转率反映了企业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快慢及管理效率的高低。该比率越高,表明收账迅速,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3)在一定程度上,应收账款周转率的实质是增加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资金积压问题的权衡。(4)较低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可能是由于过长的赊账期限、购买者无力支付或者是收款力度不够所致;较高的周转率可能意味着,严格的赊销政策或者不愿意或不能扩展赊销。(5)采用本指标的目的在于促进企业通过合理制定赊销政策、严格销货合同管理、及时结算等途径加强应收账款的前后期管理,加快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盘活企业的营运资金。应注意的是,企业由于季节性经营、大量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大量运用现金方式结算、年末大量销售或年末销售大幅度下降等都对该指标计算结果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应结合企业的前后期间、行业平均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指企业从取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转换为现金所需要的时间。它是用时间表示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反映应收账款每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计算公式为:

运用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指标分析时,应注意:(1)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越短,说明应收账款的收回越快,收账迅速,账龄较短,资产流动性强,短期偿债能力强。(2)可以减少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从而相对增加企业流动资产的投资收益,资产利用效率较高。否则,企业的营运资金会过多地呆滞在应收账款上,影响正常的资金周转及偿债能力。

(二)评价存货营运能力的主要指标

1.存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它是评价企业从取得存货、投入生产到销售收回(包括现金销售和赊销)环节管理状况的综合性指标,是反映企业销售能力和流动资产流动性的一个指标。计算公式为:

式中,营业成本是指企业销售产品、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的实际成本;存货平均余额是指存货余额期初数与期末数的平均值。

运用存货周转率指标分析时,应注意:(1)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因此,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2)它影响到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是整个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3)低存货周转率意味着过多的储存、存货流动较慢或过时的存货,高周转率意味着存货投资不足,可能危害到与顾客的关系或者潜在的未来销售。(4)企业要扩大产品销售数量,增强销售能力,就必须在原材料购进、生产过程中的投入、产品的销售、现金的收回等方面做到协调和衔接。因此,存货周转率不仅可以反映企业的销售能力,而且能用以衡量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各有关方面运用和管理存货的工作水平。(5)影响存货周转率的因素很多,当企业的存货周转率降低或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时,应进一步分析原材料、在产品和产成品这样的重要存货项目的周转率。原材料周转率=耗用原材料成本/原材料平均余额;在产品周转率=当期完工产品制造成本/在产品平均余额;产成品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产成品平均余额。(6)在对存货进行管理时,应将采购、生产、领用和销售有机地结合起来,以降低成本、加速周转、减少资金占用

2.存货周转天数。存货周转天数是指企业购入存货、投入生产到销售出去所需要的天数。存货周转天数指标反映了年均存货每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反映企业存货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和利用的程度,它可以衡量企业的商品推销水平和销货能力,验证现行存货水平是否适当。计算公式为:

运用存货周转天数指标分析时,应注意:(1)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2)在产品盈利率不变的情况下,存货周转天数越短,说明企业销售能力和获利能力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3)存货周转天数较少,表示企业的资产由于销售顺畅而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存货转换为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但过快的周转速度可能是存货占用水平过低或存货频繁发生缺货的信号。(4)存货周转快慢,与生产、采购、销售都有关,它综合反映了企业供、产、销的管理水平。

(三)评价流动资产营运能力的主要指标

1.流动资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收入与全部流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例。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的周转速度。计算公式为:

式中,流动资产平均余额=(期初流动资产余额+期末流动资产余额)/2。

运用流动资产周转率指标分析时,应注意:(1)分析该指标目的是促进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充分有效地利用其流动资产,如将闲置的货币资金用于短期投资,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同时能促进企业采取措施扩大市场销售量、降低存货占用资金、加速应收账款的回笼,提高流动资产的综合使用效率。(3)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以相同的流动资产完成的周转速度越快,利用效果越好。(4)在较快的周转速度下,会相对节约流动资产,其意义相当于扩大资产投入,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而周转速度慢,则需补充流动资金参加周转,形成资金浪费,降低了企业盈利能力。(5)流动资产周转率应结合存货、应收账款一并进行分析,和反映盈利能力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使用,能全面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2.流动资产周转天数。流动资产周转天数是指流动资产每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生产产品是否适销对路、存货定额是否适当、应收账款回笼的快慢。计算公式为:

运用流动资产周转天数指标分析时,应注意:(1)流动资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越少,表明流动资产在经历生产和销售各阶段时占用的时间越短,周转速度越快,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就越好;反之,周转速度越慢,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就越差。(2)生产经营任何一个环节上的工作得到改善,都会反映到周转天数的缩短上来。按天数表示的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能更直接地反映生产经营状况的改善,便于比较不同时期的流动资产周转状况,应用较为普遍。(3)流动资产周转天数不仅受实际投入资产周转速度的影响,而且受盈利水平高低的影响。

3.经营周期。经营周期是从取得存货开始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时间。计算公式为:

经营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运用经营周期指标分析时,应注意:(1)一般情况下,经营周期短,说明资金周转速度快,管理效率高,资产的流动性强,资产的风险降低;经营周期长,说明资金周转速度慢,管理效率低,风险上升。(2)经营周期一般应结合存货周转情况和应收账款周转情况一并分析。(3)经营周期的长短,不仅体现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还会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4)决定经营周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4.现金周期。现金周期是指企业在经营中从付出现金到收到现金所需的平均时间。计算公式为:

现金周期=经营周期-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运用现金周期指标分析时,应注意:(1)现金周期决定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绩优企业在现金周期上能够比一般企业少几十天。现金周期缩短是企业效益提升的一个关键指标。(2)现金周期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所需营运资金的数额。一般来说,存货周转期和应收账款周转期越长,应付账款周转期越短,所需营运资金数额就越大;相反,存货周转期和应收账款周转期越短,应付账款周转期越长,所需营运资金数额就越小。

二、固定资产及全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一)评价固定资产营运能力的主要指标

1.固定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是指企业年营业收入净额与固定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它用来衡量固定资产利用效率,同时用来测定和判断固定资产产生营业收入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运用固定资产周转率指标分析时,应注意:(1)一般情况下,固定资产周转率越高,表明企业固定资产利用充分,表示一定时期内固定资产提供的营业收入越多,反之,则表明固定资产过多或有闲置,提供的生产成果不多,企业的营运能力不强。(2)固定资产投资得当,固定资产结构合理,能够充分发挥效率,固定资产闲置少。(3)运用固定资产周转率时,需要考虑固定资产净值因计提折旧而逐年减少,或因更新重置而突然增加的影响。固定资产净值提高,说明企业技术设备的更新较快。固定资产净值低,说明企业技术设备陈旧。(4)在不同企业间进行分析比较时,还要考虑采用不同折旧方法对净值的影响等。

2.固定资产周转天数。固定资产周转天数反映固定资产在规定的时间内,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计算公式为:

运用固定资产周转天数指标分析时,应注意:(1)一般而言,周转天数短,说明固定资产利用效率提高;周转天数长,说明固定资产过多或设备有闲置。(2)与同行业相比,周转天数长,意味着企业生产能力的过剩;周转天数短,可能是企业设备较好地利用引起的,需要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也可能是设备老化即折旧已计提完毕造成的,在后一种情况下可能会引起较高的生产成本使企业实现利润降低,使将来更新改造更加困难。(3)企业一旦形成固定资产过多局面,除了想办法扩大销售量外,一般没有其他有效办法,如果使用率极低,确实多余,就必须处理。

(二)评价全部资产营运能力的主要指标

1.总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是企业的营业收入与全部资产平均余额的比率,该比率反映了企业全部资产的管理质量和利用效率。计算公式为:

式中,全部资产平均余额=(期初资产总额+期末资产总额)/2。

运用总资产周转率指标分析时,应注意:(1)一般来说,该指标数值越高,周转速度越快,资产利用效率越高。反之,则说明企业全部资产利用效率较差,从而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企业应采取各种措施提高各类资产的利用效率,或处理多余的资产。(2)总资产周转率的高低受各部分资产的利用效能影响,从因素分析的角度来看,它要受到流动资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等指标的影响。(3)该项指标反映资产总额的周转速度,周转越快,反映销售能力越强。企业可以通过薄利多销的办法,加速资产的周转,带来利润绝对额的增加。(4)该项指标不但能够反映出企业本年度及以前年度总资产的运营效率及其变化,而且能够发现企业与同类企业在资产利用上存在的差距,促进企业挖掘潜力、积极创收、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资产利用效率。(5)各项资产的周转指标用于衡量企业运用资产赚取收入的能力,经常和反映收益能力的指标结合在一起使用,可全面评价企业的收益能力。

2.总资产周转天数。总资产周转天数是指总资产在规定的时间内每周转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该指标反映了企业营业收入与资产占用之间的关系,用于衡量企业运用资产赚取利润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运用总资产周转天数指标分析时,应注意:(1)总资产周转天数越短,反映企业全部资产营运能力越强、营运效率越高。(2)总资产周转天数受流动资产天数影响较大。由于流动资产的周转天数快于其他类资产,加速流动资产周转,就会使总资产周转天数缩短,反之则延长总资产周转天数。(3)总资产周转天数受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影响。企业流动资产所占比例越大,总资产周转天数加快,反之则缓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