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费用—效益分析的指标

费用—效益分析的指标

时间:2022-04-0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1.1 费用—效益分析的指标费用—效益分析的目的是将项目的预计费用和效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效益是否大于费用。非折现指标主要有投资回收期。净现值最大化的项目,必然是能为企业或国家带来最大化效益的项目。净现值指标的累加性特别有助于有资金限制条件下独立项目的优选。

11.1 费用—效益分析的指标

费用—效益分析的目的是将项目的预计费用和效益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效益是否大于费用。通常,比较是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指标来实现,包括非折现类指标和折现类指标。

11.1.1 非折现类评价指标

非折现指标又称为静态指标。非折现指标主要有投资回收期。

11.1.1.1 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Payback Period)是指项目用自身创造的净效益收回自身初始建设投资的时间(年限),其表达式为:

式中:Pt——投资回收期;

   b——效益;

   c——费用;

   (b-c)t——第t期的净效益。

用投资回收期指标评价投资项目优劣的标准是:

1.对于独立项目,企业必须预先确定一个基准回收期,投资回收期小于或等于基准回收期的拟建项目为合格项目;

2.在进行投资方案比选或排队时,投资回收期较短的方案为优先方案。

企业在用投资回收期指标评价投资项目时,应首先确定一个基准回收期,在这一回收期内的所有项目,均是可投资的合格项目;在进行项目方案比较时,应选择投资回收期最短的项目。投资回收期指标的最大优点是简单、易于理解和计算简便,因此,在投资决策中运用比较广泛。但是,它有两个致命的缺陷,一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即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二是只关注投资回收期内的费用和效益,没有考虑项目寿命期内的全部费用和效益。

11.1.2 折现类评价指标

折现指标又称为动态指标,由于这类指标既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也考虑了项目寿命期内的全部费用和效益,从而有效地克服了非折现指标在上述两方面的缺陷,是评价项目财务经济可行性的主要指标。折现指标主要包括净现值和内部收益率。

11.1.2.1 净现值

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NPV)是项目各年净效益经折现后相加之和,其表达式为:

img93

式中:(b-c)t——财务分析时为第t期的净现金流量,经济分析时为第t期的净经济效益流量;

   n——计算期或项目的寿命期;

   i——财务分析时为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经济分析时为社会折现率。

用净现值指标评价投资项目优劣的标准是:

1.对于独立项目,所有净现值大于或等于零的拟建项目为合格项目;

2.在进行投资方案比选或排队时,净现值大的方案为优先方案,或者,满足资金约束条件的方案组合为优先方案组合。

净现值是评价项目财务效益和经济效益或盈利能力的最主要指标,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从经济意义上讲,它是指就现在而言,项目在其寿命期内,扣除全部费用后,包括融资费用,预计为企业或国家创造的全部净效益。也就是说,它衡量的是项目为企业或国家创造的净效益的绝对值。净现值最大化的项目,必然是能为企业或国家带来最大化效益的项目。净现值指标具有累加性,各个项目的净现值加在一起,便可以得到所有项目创造的总效益。净现值指标的累加性特别有助于有资金限制条件下独立项目的优选。此外,净现值指标的经济含义相对来说容易理解,计算也不复杂。

11.1.2.2 内部收益率

另一个常用的折现指标是内部收益率(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它是指能使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其表达式为:

img94

式中:i——内部收益率(IRR)。

用内部收益率指标评价投资项目优劣的标准是:

1.对于独立项目,所有内部收益率大于或等于折现率的拟建项目为合格项目;

2.在进行投资方案比选或排队时,不能直接采用,而应采用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

与净现值一样,内部收益率也是评价投资项目财务和经济盈利能力的指标,又因为它是以百分比的形式反映项目盈利能力的相对指标,很多人对其经济含义有一种误解,认为内部收益率表示项目初始投资的收益率,其实不然。从经济意义上讲,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所占用资金中还没有回收部分的收益率,其中未考虑已回收资金的再投资收益率,或者说,它假设再投资收益率与内部收益率相等。长时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内部收益率的一大优点,是它从概念上讲类似于利润率指标,能够比较直观地反映项目的盈利能力,符合人们通常以相对数表示投资收益的习惯,因而将其作为主要指标在项目评价中采用。然而,与净现值指标相比,内部收益率指标存在诸多严重缺陷,而且正因为它是一个相对指标,尤其不适合用于项目或项目方案间的比选。

首先,如果项目的投资期(建设期)短且投资规模小,第1年的现金流量是正数,就会没有内部收益率;另一方面,如果项目寿命期内各年的现金流量发生从负到正再从正到负的多次变化,就会有多个内部收益率。

第二,在项目方案比选时,内部收益率指标可能会与净现值指标发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内部收益率不能向净现值一样反映项目为企业或国家创造的绝对量效益,因而不能作为投资方案优劣取舍的依据,而如果改用增量投资内部收益率,将会增加计算工作的复杂性。

第三,如前所述,内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假设,项目已回收资金的再投资收益率与内部收益率相等。与净现值指标相比,[2]内部收益率所隐含的这一假设并不十分切合实际,因为内部收益率是项目所能达到的最大收益率,而对于某一特定项目来说,企业或社会用已回收的投资资金进行再投资时,其收益率可能高于或低于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不一定正好等于它的内部收益率。特别是当该项目的内部收益率较高时,并不意味着企业或社会所有的投资机会都可以得到相当于该项目的较高收益率。另外,与净现值指标相比,内部收益率的经济含义不易理解,计算过程也较复杂。

此外,也有人认为,准确估算资金成本是一项十分困难的工作,有鉴于此,内部收益率的一个优点,是在它的计算过程中,分析人员不用估算折现率,只需向上级管理部门报告计算出的内部收益率结果,然后再由上级管理部门决定项目的取舍。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上级管理部门在根据内部收益率决定项目的取舍时,心目中也必然有一个基准收益率作为折现率,这可能是一个凭经验估计的、不太准确的收益率,但它必然是存在的,因为对于一个具体的项目来说,内部收益率本身的高低并无太大实际意义,只有与某一基准值比较时,才能说明它的优劣。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较之内部收益率指标,净现值指标有众多明显的优势,能够满足企业或社会所追求的效益最大化目标,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既适用于独立项目的财务与经济分析,也适用于互斥方案和有资金限制条件下独立项目的优选,加之它的经济含义易于理解,所基于的假设较为合理,计算过程相对简单,应当是投资决策中的主要和首选指标。至于内部收益率指标,虽然对于无资金限制条件下的大多数独立方案来说,用它可以准确判断项目的优劣,但由于存在上述严重的缺陷,使它在项目评价中的用途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特别是不适用于项目或项目方案间的优选。出于这些原因,笔者建议,在投资项目的决策中,内部收益率只宜作为辅助指标采用,最好不用作评价项目的主要指标。

11.1.2.3 效益—费用比率

效益—费用比率(Benefit-Cost Ratio,BCR)又称为净现值率,是一个经济分析中比较常用的指标,其表达式为:

img95

式中:C——项目的初始建设投资。

用效益—费用比率评价项目优劣的标准是:

1.对于独立项目,所有效益—费用比率大于或等于1的拟建项目均为合格项目;

2.在方案优选时,以效益—费用比率较大的拟建项目为优,如存在资金限制,可采用效益—费用比率对拟建项目或拟建项目方案进行排队。

效益—费用比率指标的最大用途是在资金受到限制的条件下,按其由高到低的取值顺序对备选项目进行排队,然后,优先选择效益—费用比率较高的项目,直到最终用尽全部可获得的资金。但是,同内部收益率指标相同的是,费用—效益比率也是有利于投资额小的项目,因此,在用于对项目比选时若与净现值指标发生矛盾,还是应以净现值指标的评价结果为准确定项目的优劣。

表11.1列出了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效益—费用比率在项目评价中的适用范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