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对学校和教育发展方面的建议

对学校和教育发展方面的建议

时间:2022-02-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节 教育的作用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目前,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摆在教育者面前的艰巨任务是尝试创新,实施素质教育,使教育回归人类发展的本性。体现了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方案在现实中往往得不到落实。此外,教育管理者应当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第二节 教育的作用

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孟子·尽心上》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上,孟子和孔子大体上相同,也侧重于教育的社会作用。他将教育看做是“得民心”的手段。从这个角度看,孟子所重视的仍在教育的整体功能上。孟子不仅一次对执政者讲要“谨庠序之教”,大概也是看到了教育在整个国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孟子对教育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有其封建社会特有的局限性,但也有着一定的进步意义。

作为教育者,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教育对国家、社会的发展所具有的不可低估的作用。

人类建立了社会,也产生了教育,人是社会和教育的主体,同时又是社会和教育的产物;社会决定着人和教育的发展,同时又受制于人和教育;教育通过培养人为社会服务,同时又受到人和社会发展的制约。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强调以人为本的社会。社会的主体是人,社会的内部和谐、社会的外部(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归根到底都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只有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才能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这里的人既包括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等个体,也包括由个体所构成的群体、组织,等等。可以说,离开了以培养人、塑造人为根本宗旨而存在的教育,和谐社会的建设就失去了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基本保证,也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来。

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地位,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一个重要发展。从根本上说,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没有教育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要使我们的国家步入世界先进行列是不可能的。

几十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的教育慢慢步入了应试教育的死胡同而难以自拔,片面强调智力因素,片面注重升学率,却忽视了学生能力的提高。

应试教育往往从升学率这一角度出发,过分强调传授知识和技能,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大多采取过度学习、强化训练的手段,把学习局限在课本范围内,致使学生无暇参与课堂以外的各种对发展智力十分有益的活动,从而出现知识面狭窄,高分低能的局面。有的学校出于学生考试成绩的需要,非考课程教育被简化,极端到了极点。而实际上,卷面的成绩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唯有思维水平、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才能真正体现教学质量的好坏。一部分学生在这种机制下逐步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丧失了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学习成为一种无奈的负担。

目前,由传统的应试教育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影响青少年学生身体的健康发育。同时,也造成许多心理疾病,如厌学症、恐学症、逃学症,学习反复受挫后的精神抑郁、孤僻、暴力倾向等。当学习成为一种负担,越来越多的学生最终选择逃避。这是教育的悲哀。

摆在教育者面前的艰巨任务是尝试创新,实施素质教育,使教育回归人类发展的本性。

这首先就要求教育者推倒这座无形的“墙”,把学校融入社会中去。学校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主要阵地。但在现实生活中,学校把自己从社会中抽离了出来,似乎与外界是两个世界,远离了与社会的交流,产生了诸多不利因素。一方面社会(包括家长)与学校在教育期望值的认识上不尽一致,学校所做的一切并不能全部为社会所理解;另一方面,部分学校远离了社会,对社会的人才需要只能凭借自己的思维定势加以界定,忽视对现实需求的参照,因而在思想上缺乏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准备。而素质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没有社会的参与,学校就不可能顺利实施素质教育。割裂了与社会的联系,本身就给学校自身造成了不可跨越障碍。社会要求学校为文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者,也就要求学校主动地了解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又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没有社会参与的教育是残缺不全的教育,如果缺乏沟通,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也就不能发挥它的作用。因此,学校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应主动地弥合与社会的裂缝,把自己融入社会中去。

其次,应当切实落实新的课程方案。体现了素质教育要求的新课程方案在现实中往往得不到落实。课程方案在大多数学校还是仅仅只出现在课表上,即或有的在实际中落实了,也存在着“质量差”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教师的心中只有文化课(统考课),视音、体、美活动课等为点缀。因而对这些所谓的“副课”则能挤则挤,能占则占。虽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乏客观因素,但是无论如何,这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不相吻合的。只有把课程方案落实了,课堂教学的质量保证了,素质教育才能真正落实。

此外,教育管理者应当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这是导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相当一段时间,对教育质量的评价由于受社会的导向机制的影响,学校自身也只看分数的高低,导致了师生只重智育,忽略了其他方面,教育的职能没有得到完全的发挥。生动的事实告诉我们,用学科分数来界定师生的优劣,把内涵丰富的教育过程以及学生素质的各个方面用简单的数字来体现,很难说是科学的、全面的、准确的。高分不一定优,低分不一定差,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叶圣陶先生认为,“考分”和“升学率”造成“以智害德、以智害体、以题害智”,这严重地违背了教育规律,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成长和大量涌现。通过对“应试教育”的剖析,我们发现脱离实际的、片面的教育评价,误导了教育的发展方向,培养的是畸形人才,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很不适应的。为此,有必要在学校建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在评价的内容上力求全面、合理,在评价的形式上力求科学、量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发展学生的个性中,充分发挥其激励导向作用。通过评价体系的改革,把师生从激烈的“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开创学校全面育人,学生全面发展的生动局面。这里要说明的是考试和“应试教育”是两个概念,不能等同,否定“应试教育”的时候不能也否定考试这种检测手段。

建立起科学的质量评价体系必须弄清一个好教师、好学生的内涵。好的教师,可以从以下诸方面进行评价,即高尚的师德、现代教育观、扎实的业务能力、科研能力等。在这些方面,有“虚”的,也有实的。师德和教育观很难用一个标准进行参照,但如果按其构成部分加以细化,就可以找到具有可操作性的量化内容。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具有较强的外显结果,操作起来相对容易。业务能力反映出来是学历是否达标,知识结构是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基本功是否扎实等;科研能力主要看成果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对教师进行全程评价管理,定期或不定期抽查,随时掌握丰富的资料,逐一量化,这样就可能较科学、公正地衡量一位教师。有硬的指标,也有“虚”的参照,虚实结合,从而激发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对学生的评价,应彻底摒弃将智育作为唯一的方法,从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知识、身体素质、审美情趣、劳动技能、心理品德、文化知识、身体素质、审美情趣、劳动技能、心理品质、个性发展等几方面考察,从而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科学的评价体系不是简单地对师生的某一方面的反映,而是全面地客观地透视。有了这种评价导向,落实素质教育就具有现实意义。

有了对教师的评价体系,相应地就落实了教师管理措施。在整个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注重对教师的行为规范的管理,要求教师既是“经师”,更是“人师”。其次,对教师的“角色”管理。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能否与学生重塑新型的师生关系,直接关系着“两全”的落实。在这一方面,仅靠教师自身是不够的,还需要学校的监督。再次,对教师素质提高的管理。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完成继续教育。相应地对学生的管理也就摆脱了“分数”的束缚,学生的行为、品德、思想等被纳入管理的内容,从体制上保证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师职称的评定是对教师评价的最直接的体现之一,我们应打破看年限、看教龄的不合理的评定标准,根据整体评价的结果来认定;同样对学生评价也突破了分数唯一的樊篱。这样就从导向上保证了素质教育的实施。

总之,广大教育工作者应当从教育的社会地位与作用来衡量教育工作的价值,以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工作的目标,努力推进以全面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为核心,实施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为一体的整体化教育,挣脱“应试教育”的枷锁,走出一条教育创新之路。

二、教育要培养真正的人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在这里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又说明了教育就是通过实现“明人伦”来为政治服务的。“人伦”就是“人道”。具体来说,“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称之为“五伦”。“五伦”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关系,为人们所普通接受。此外,孟子提出学校要“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申以孝悌之义”。办学目的在于“明人伦”,使学生懂得并遵守维护社会尊卑、贵贱、男女、长幼、朋友关系的封建道德规范,培养自觉服从封建统治秩序的“君子”“圣贤”。“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明人伦”的教育也就是自觉体认和扩充四端为四德的实际内容。孟子要求学校的智育、美育都要为“明人伦”的目的服务,围绕孝悌仁义来进行。“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这样,封建伦理道德教育就成为学校教育的主体和中心了。

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都把《孟子》提出的“明人伦”当做教育目的。这对于统一办学思想,统一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把学校教育目的局限于“明人伦”上,有重德轻智倾向,忽视相关知识的教育,对中国古代教育也是有消极作用的。

中国的教育思想,自汉代以后就表现出“重德轻智”的特点,相应的,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也就忽视了技术性学科知识,如数学、物理、医学等的灌输与培养。而对陶冶性情的琴棋书画,则以国家强制的手段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军事体育方面,如兵法战略,以及后来被誉为国粹的武术和御(骑马)射(弓箭),由于不同朝代的内外情况不同,地位有所区别,但总体是处于现在被称为“任选科”的较低地位。特别是宋代以后,封建政府鼓吹“偃武修文”,彻底抛弃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乃至最后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实际上,这种“重德轻智”的教育思想,其本质就是封建统治者愚民政策的产物。这种愚民政策,以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为思想源头,在漫长的封建时代不断演变,越来越隐蔽,越来越具有欺骗性。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的所谓“人才”往往是些脱离实际的“书呆子”和“腐儒”。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时代的变迁,教育体制的重心发生了转变,教育工作者开始注重学生智力的启发和培养,但是很快又出现一个新的不良趋势——“重智轻德”。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实行“填鸭式”应试教育,由国家规定统一的教材,由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片面要求学生对课本的内容死记硬背,考试也以教材为依据。从而,一方面,使学生只能局限于教材,忽略并且也没有时间对课本以外的知识进行吸收;另一方面,学校和教师通过考试考查学生对教材的掌握程度,片面地以分数评优劣,以名次定高低,最终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高分低能”。同时,受儒家“天地君亲师”的尊卑观念影响,社会以及大部分教师自身都要求学生“听话”“好学”,对学习成绩不佳以及敢于反驳教师意见的学生,采取训斥、忽视乃至孤立的态度。由此一来,便将原本平等接受教育的学生,划分为“优等生”“一般生”“差生”三个等级。“优等生”自以为优秀,自我封闭,心理承受能力下降,经受不起打击;“差生”由于受到不公平待遇,自暴自弃,一蹶不振,有的甚至开始仇恨社会,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隐患;介于两者之间的,则拼命但往往是徒劳的想加入“优等生”的行列。可见,应试教育,实在害人不浅。

同样的,社会各界衡量青少年优良的价值体系,也存在严重的“重智轻德”倾向,一些陈旧的观念根深蒂固,对教育应有的地位和作用无法做到正确的解读,而是走向另一种极端的歪曲。如“读书做官”“光耀门楣”的思想,改头换面成了“求学可以做白领、当老板,赚钱发财”;一些教育方式也很落后,有人形容“过去的风气,背诵八股文章,作考试的本钱;现在风气,背诵问答题解,便能考取名校”。

正如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我们的教育信念应当是:培养真正的人!”因此,无论是“重德轻智”还是“重智轻德”的教育思想都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对教育真正作用的认识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走向进步、走向全面。

学生是一个发展着的多侧面的实体。展示在教育者面前的是一个个完整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每个人都具有不同的认识,方式与水平,不同的情感基础、个性倾向与特征,其需要也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有生理的、安全的,也有归属的、尊重和爱;有认识的,也有审美和自我发展的。总之,每个学生的内心,都能构成一个生机勃勃、五彩缤纷的世界。

学生是未来的多重角色的承担者。我们培养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将来要承担多种角色:从政治角度讲,他们应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从经济角度讲,应是现代化的建设者;从社会结构讲,应是合格的国家公民;从家庭结构讲,应是称职的家庭一员。为此,学校应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基于学生发展的现状与未来的需要,学校教育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就必须施以多方面的教育影响,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生理与心理同步健康发展,认识与个性和谐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要同时兼顾教育的两大基本职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或过分强调其中任何一点,都会导致教育的失误,影响乃至阻碍学生的全面发展。事实证明,“重智轻德”和“重德轻智”的做法都会走向不同的极端,只讲德或智而忽视体、美、劳或只重灌输、知识传授而忽视健康个性的培养,都是片面的;只肯定学生求知的需要而对其他方面的需要一概否定,要求其“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做法更是荒唐可笑的。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才能培养出全面、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教育是民生之基

【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礼记·学记》

【注】

发,发布;虑,谋划;

宪,法令;

动,触动,感动;

就,接近,亲近;

贤,贤士;

体,体恤;

化,教化;

俗,习俗,成俗,形成良好的习俗。

【译文】

(执政者)发布政令,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但对大多数人是不会有什么触动的;(如果他们)接近贤明之士,体恤偏远的劳苦大众,就可以感动不少的百姓,但也不能起到教化民众、改善社会风气的作用。社会的管理者,想要教化民众并形成好的风气,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啊!

《学记》作为战国时代的教育论著,总结了夏、商、周官学和春秋战国时代私学的教育经验,从儒家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教育观点,其中关于教育目的的阐述,直到现在还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政策。

传统儒家有着十分浓厚的“入世”思想,从孔子起,儒士对虚无缥缈的“怪力乱神”就采取回避的态度,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倡导修齐治平,经世致用。这种思想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在《学记》中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认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使受教育者达到“大成”——能否达到“大成”就看能不能“化民成俗”,让“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因此,中国的教育活动带有十分强烈的世俗功利色彩。特别是隋唐以后,学得满腹经纶,售予帝王家,成了中国士子的人生目标。这是阶级局限性造成的人生观、世界观狭隘的表现,带有一定的消极意义。

但《学记》把教育看做是直接为社会政治服务,还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中国知识分子把从政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从垂髫发蒙时开始,就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一步一步、一年一年苦熬苦修,追求真理的精神还是值得称道的。知识分子把出仕佐助君主治国平天下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不管怎样,这一切,有助于统一知识分子的思想,从而有助于统一全体人民的思想,有助于把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到社会的主导地位。中国的封建社会能够延续两千多年,中国文明几千年能薪火不断,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传统道德能传承数千年,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没有分崩离析,应该说封建教育制度功不可没。

不过只是把教育的作用局限在直接为社会政治服务是十分片面的。立足过去,是教育天生的一大特点;面向未来,封建保守教育体制却很难做到。封建制度下的教育总是比较保守的。特别是儒家,素有“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传统,总喜欢“白发老章句”,因循守旧,缺乏创新意识。把教育的作用局限在直接为社会政治服务,往往就是为当前的社会政治服务,而不是为社会政治的发展服务,其消极意义就愈来愈突出。

事实上,为社会政治服务是教育的一大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就是通过教育对象的成长发展与社会实践而转换为促进其他社会变化的功能,它主要表现在互为关联的四个方面: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的文化功能、教育的科技功能、教育的经济功能。

教育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为政治导向功能和法制意识教化功能。教育的政治导向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意识与民族精神的奠基功能:通过教育从小就培养儿童具有规范化的公民意识,例如公民的社会道德(从日常行为规范到一定的道德修养)、公民的社会义务、公民的社会权利,并从小就受到民族自立自强精神与民族光荣传统的熏陶。另一方面,就是为谁服务的目标导向功能:教育不可回避地要回答学生的人生观问题、理想目标问题。事实证明,只有正面回答,给以学习的榜样(例如学习雷锋),才能充分发挥教育对人的目标导向功能。而法律则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里,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无不渗透了法的内容,其形式与手段无不体现着法的意志。义务教育法的宣传与实施就是一例,它使孩子们从小就懂得法是不能违背的,并亲身领略依法享受应有的权利,理解依法履行应尽的义务。法制意识的教化功能,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功能。通过法制教育,发挥这一功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尤为重要。

教育的文化功能是既把文化作为社会、自然、人际协调发展的社会价值系统,又把文化作为历史、现状与未来的形成归因的宏观评价系统来进行统一认识的。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为教育对人与社会的促进。通过教育,人们运用人类全部的实践经验与科研成果认识大自然的奥秘与发展规律,了解人类社会的结构特点与变迁规律,同时人们也越来越认识人类自己的优势、特长、弱点及成长发展的规律;如何使人类适应自然界,征服自然界,使自身适应社会变迁,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就成为教育必然的目标之一。教育一方面传播着传统文化——从民族文化到民俗文化,从乡土文化到社区文化,使人与社会、自然相互间保持稳定的结构关系;另一方面,教育促进观念意识与心理的发展,使之超越于时代的发展而把握社会的进程。从教育的文化功能出发,在教育目标上要相应地注重对人的文化修养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主要有: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历史与现状的关系进行调查、了解,从而达到规律性认识的教育目标要求;热爱大自然、继承历史文化遗产、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教育目标要求;培养以科学的社会价值观评价主体与客体的实践能力目标要求,等等。

教育的科技功能表现在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传播方面。在现代教育中,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其传播都要依靠教育去组织实施。今天的教育内容正是昨天的科技成果,今天的科技成果就是明天的教材。所谓教育内容的更新与教材的改革,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以新的科技成果去取代已被淘汰的落后的内容,新的科技成果正是通过对教育内容的渗透而得到最大范围的传播,并由此产生极大的社会效应。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应有为国家两个文明建设提供高科技成果的功能。教师队伍的知识优势与人才优势起到了高科技研究的主力军作用。从教育的科技功能出发,在教育目标上要相应地注重对受教育者文化科学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以及根据“科技兴国”的教育要求,注重对学生科学世界观、科学态度、科学道德、科学献身精神的培养以及创造性思维与科学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经济功能在于:一是提高社会建设者的素质,从根本上提高劳动生产力的水平;二是最终促成社会物质文明的生产以及精神文明的发展,提高国民经济的水平。从教育的经济功能出发,在教育目标上要相应地注重对受教育者自食其力自谋职业与公平竞争的教育目标要求,以及探索、认识与遵循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搞建设的教育目标要求。

从教育实践的方面看,教育功能的发挥与教育目标的制定、实施,还需要我们的领导者有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有良好的教育素养与教育管理水平;需要全民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教育忧患意识,从而形成发展教育的良好社会心理环境与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这才是教育发展的强大稳固的社会基础;否则,任何好的教育目标都会落空,教育的功能也无从体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