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对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尚存在问题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对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尚存在问题的若干思考和建议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年来,河南省文化产业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中也呈现出一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体制机制问题,有的是思想观念、发展策略问题。但是,受到目前河南省所处发展阶段的限制,上述认识并不平衡和稳定,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发展文化产业风险大、周期长、回报率不高,因此积极性不高。其二,对河南省文化产业做全面调研,为长期开发打好经济基础。其三,对河南省文化产业优势领域进行选择,为持续快速增长培植主导产业。
对河南省发展文化产业尚存在问题的若干思考和建议_熊澄宇集

近年来,河南省文化产业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发展中也呈现出一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体制机制问题,有的是思想观念、发展策略问题。为了进一步推进河南文化产业大发展、文化事业大繁荣、文化建设大跨越,必须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一)各级领导干部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有较大提高,但是还不稳定,有必要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发展文化产业的坚定性和自觉性,并将文化发展纳入干部年度考核体系

近年来,河南省领导干部对于文化、文化产业在当地经济社会建设中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有较大提高,对文化强省战略理解日益深入,总体上能够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政策,主动开创文化产业发展新局面。但是,受到目前河南省所处发展阶段的限制,上述认识并不平衡和稳定,一些领导干部认为发展文化产业风险大、周期长、回报率不高,因此积极性不高。还有一些领导干部存在“应付”情绪。

因此建议:一是继续牢固树立抓文化产业就是抓经济发展的思想,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二是鼓励干部多到文化产业发达地区考察取经,下定决心,坚定信心,克服发展文化产业的消极情绪。三是增强干部机遇意识,克服“等靠要”思想。河南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资源优势不会自动转化为产业优势,特别是非物质性的历史文化资源更是公共财富,谁先开发,谁开发得好就会为谁带来效益,因此政府必须积极引导,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企业投入到产业发展中。四是将文化发展指标与经济指标一样,纳入干部年度考核体系,鼓励干部发展文化事业、产业的积极性。

(二)各级政府部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态度积极,但是协调不够,亟待形成科学的机构与制度设置,同时需要创新调控与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工具

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无疑是起了主导作用,各个政府部门都有很高的积极性,但是问题是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政府部门之间,尚缺乏科学化的制度保障。例如设立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以来,河南省虽然在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上已经设立了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任组长的省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但文化产业条块分割的情况依然存在,表现在发改委、文产办两条线都进入政策主体视野。因此建议省委、省政府可以考虑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规划建设由省发改委统筹协调,并比照“扩权县”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其他涉及文化产业具体行业的发展由省文产办负责推动。

此外,在对政策工具的运用上,河南省在政策配套上虽然也有一些新的举措,但整体上还没有对现行政策有所突破。例如演艺院团改革、发展民营院团的思路受到传统思维禁锢,存在对上级政府的“等靠要”思想,自身能动性不足;再如在专项资金方面,河南用于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省级专项资金每年只有3000万,这一资金的额度远远不足以支持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另外,在投融资方面河南虽然成立了河南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并积极探索与金融机构的深度合作。但在全省范围内,投融资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健全,文化产业项目与资金的对接平台尚未形成,对中小型文化产业企业的资金扶持标准尚未形成。建议河南省在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土地、财税、投融资、人才、产业集聚等方面引入创新思维,突破现有政策瓶颈,实现政策破局。

(三)文化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在整合文化资源,打造大型企业集团,培育优势产业,完善产业布局等方面还很不足,亟待全面盘整

河南省文化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是在若干方面尚存在不足。一是文化资源整合开发力度不够,尤其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缺乏按照现代产业观点的打造,优势地位不凸显。二是有些文化产业项目开发缺乏市场分析与科学论证,盲目上马,并且项目建设类型单一,过分集中在文化地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三是在文化产业布局上缺乏总体规划,难以在省内形成贯通的产业链条。四是品牌较为混乱,在产业政策、项目设置、发展目标、龙头企业设定方面趋同,影响力不强。

因此建议借制定“十二五”规划之机,对全省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盘整。

其一,对河南省文化资源做全面分析,为长期开发设定边界条件。河南是一个地上地下文物遗存相当丰富的省份,“半部中国通史在河南”;河南又有很多我国北方少见的富水地区,自然环境优良,水源保护地众多。因此,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切忌急功近利、盲目上马或“生米煮成熟饭”式的建设思路,要坚持低冲击开发的思路,对文化产业建设项目——特别是园区、公园类的硬件建设项目,严格遵照《土地法》《文物保护法》和上级部门批准的土地利用规划等设定的边界条件,坚持科学论证、审慎上马,无愧先人和后世子孙。

其二,对河南省文化产业做全面调研,为长期开发打好经济基础。针对河南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预期经济效益较好的一些文化产业行业,应在合理开发利用和整合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重点扶持这些行业的文化产业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融合、兼并、重组,这些产业包括传媒出版、文化旅游、武术健身、杂技表演、工艺美术和文博会展等优势产业,力求改变目前“散、小、弱”的现状;推进文化资源配置的现代化、国际化、市场化程度,提高河南省文化产业的集中度。即要培养一批骨干文化企业和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又要培养文化产业集群,发挥规模效应,形成一批在国内有实力、在国际有影响的影视产业基地、报业产业基地、出版产业基地、娱乐产业基地。

其三,对河南省文化产业优势领域进行选择,为持续快速增长培植主导产业。我们必须明确全省一盘棋的思想,对省内不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实现不同区域的不同功能整合,在全省范围内针对某些行业形成较为贯通的文化产业链条。特别重要的是,河南省应找准自身在全国、乃至全球同行业中的位势,将精力集中在河南省具有明显优势的某些产业,或者某些产业链条的某些环节,不求全,不贪大,重点突破,有的放矢。

(四)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但是体制机制性障碍仍然存在,要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近年来,河南省着眼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强力推进文化体制和机制改革,取得了突出成绩。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体制和机制改革与飞速发展的形势要求还有相当距离,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等配套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利益纠缠的现象在某些领域还存在。

因此,下一步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一是针对省内设立的“文化改革试验区”采取先行先试的办法,在豫政〔2009〕51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省级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对一年来试验区建设工作进行评估,对成效显著的项目审批建设、土地管理、人才引进、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财税政策、文化产业集聚区建设等政策经验进行推广,并以试验区为平台继续进行政策试点。二是在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指导下,突出对本省文化产业企业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业务拓展,并打破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界限,通过产业杠杆鼓励多方投入公共文化项目。三是以2010年为关键期,对文化事业单位转制、文化产业机制创新、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等设立定量目标,为“十二五”期间文化体制改革提供参照与基础。

(五)相比较东部发达地区,河南省在推进科技创新,开发新兴文化产业,不断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当前河南的文化产业规模占GDP比重低于沿海和发达省份,尤其在利用高新技术的新兴文化产业业态发展方面与其他文化产业发达省份相比明显不足。为了推动河南文化科技创新,应高度重视长中短期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规划以及政策法规的研究与制定,为文化科技研究与应用提供支持和引导。

因此建议:一是确立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通过科学研究和科技投入,加强自主创新,提升科技水平。河南省具有丰富的有形历史文化遗存和无形文化遗产,除了对数字信息技术的研究与使用之外,要积极研发和应用材料科学、科技考古、艺术设计、地质科学等学科的最新科技成果,推动传统手工艺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等产业的科技水平。二是研究文化产业重点领域的科技发展和应用,推进高新技术成果与文化产业的结合,密切与国内、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针对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与文化科技、考古研究、旅游产品开发技术处于国内前沿的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以省校、市校的战略合作方式为地方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三是制定文化产业科技发展的保障措施,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专项奖励,用于鼓励发展各类与高新技术密切结合的新兴文化业态,及奖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文化产品的企业;出台认定办法,对高新科技的应用给予倾斜性政策与资金扶持;通过建立和完善科技投入和保障机制、配套的基础条件和政策措施等,确保科技规划任务的顺利实施。四是按照全省文化产业布局,形成若干区域科技中心,由政府投入资金搭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以保本收费、推广科技、扶持企业为原则面向中小文化企业给予技术支持和科技咨询服务。

(六)要极为重视文化产业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

当前河南省在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上明显偏低,目前为1%左右,与《河南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要求的3%有较大距离。同时河南省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最为核心问题是缺少一流的创意人才、产业营销管理人才,在项目开发、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企业打造等多个方面均有所体现。此外,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也没有形成产学研一体化格局。

因此建议:一是在省内高等院校尽快开设文化产业的相关专业,努力建设完整的专、本、硕、博一体化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合格从业人员。二是与国内一流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合作,开展对文化管理干部和文化企业人才的系统化培训,提升文化产业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认识水平、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形成一支思想意识、工作思路、具体措施符合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的文化产业主力军队伍。三是要加强对河南文化产业的研究。针对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确立重大项目,组织专家团队,与政府和企业一起研究河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挖掘文化产业资源的产业化方向,破解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难题,建设一支深入钻研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学术团队。四是要造就和引进一大批在全国具有影响的文化领军人才和学术带头人,鼓励省内专家走出河南,吸引省外、国外专家关注河南,形成服务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端智库。五是考虑以省委宣传部为领导,委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南大学牵头,联合国内知名文化产业研究机构,成立“河南省文化产业研究院”,整合省内外文化产业研究专家,集中组织一批重大攻关性课题,服务于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需要。

【注释】

[1]本文为赴河南省调研成果,执笔者熊澄宇、傅琰、张铮、张晓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