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预算编制的其他方法

预算编制的其他方法

时间:2022-02-1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三节 预算编制的其他方法上述全面预算的编制采用的方法称为固定预算法,根据企业控制和评价的不同要求,还可以采用其他的预算方法。这使得预算编制过程将消耗更多的时间、金钱,需要更多的努力。最后频繁的预算编制有可能给那些怀疑预算价值的管理者提供否定预算价值的借口。假定某公司按照零基预算的预算编制方法编制管理费用预算。

第三节 预算编制的其他方法

上述全面预算的编制采用的方法称为固定预算法,根据企业控制和评价的不同要求,还可以采用其他的预算方法。

一、滚动预算

滚动预算(Rolling Budget)又称连续预算(Continuous Budget),其基本特点是预算期总是保持12个月,每过1个月,都要根据新的情况进行调整,在原来预算期末再加1个月的预算,从而使总预算经常保持12个月的预算期。滚动预算的编制,可采取长计划、短安排的方式进行,也就是在编制预算时,先按年度分季,并将其中第一季度按月划分,建立各月的明细预算,以便监督预算的执行。其他三季可以粗略一些。到第一季结束后再将第二季的预算数按月细分,依次类推。

(一)理论依据

滚动预算与其说是一种预算编制方法,还不如说是一种预算编制思想。其理论依据是:(1)根据企业会计中持续经营的时间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延续不断的,因此,企业的预算也应该全面地反映这一延续不断的过程,使预算方法与生产经营过程相适应;(2)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复杂的,随着时间的变迁,它将产生各种难以预料的变化,而滚动预算能帮助我们克服预算的盲目性,避免预算与实际有较大的出入。

(二)滚动预算的优点

滚动预算与其说是一种预算编制方法,还不如说是一种预算编制思想。与传统预算方法相比,优点如下:(1)保持预算的完整性、持续性,从动态预算中把握企业的未来。(2)能使各级管理人员始终对未来12个月的生产经营活动有所考虑和规划,从而有利于生产经营稳定而有序地进行。(3)由于预算不断修整,使预算与实际情况更相适应,有利于充分发挥预算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三)滚动预算的缺点

然而滚动预算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滚动预算系统要求在一个财务年度以内分若干次定期编制预算。这使得预算编制过程将消耗更多的时间、金钱,需要更多的努力。其次对预算的修订可能涉及对标准成本的修订,从而导致对存货计价基础的修订。这将导致在会计部门花费较大的管理努力调整会计工作,以跟上滚动预算的变化。最后频繁的预算编制有可能给那些怀疑预算价值的管理者提供否定预算价值的借口。

二、零基预算

零基预算(Zero-based Budget)全称为“以零为基数的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这种编制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编制预算时,对任何一种费用项目的开支,不是以现有的费用项目开支水平为依据,即不考虑过去的费用开支水平,而是一切以零为起点,从根本上考虑每一项费用是否有开支的必要,以及支出数额的大小。经过反复认真地平衡后再行确定。采用这种方法编制的间接费用预算,可以克服过去编制费用预算中所存在的缺陷。传统的编制费用预算的方法,是以现有的费用水平为基础,作适当的增减调整后加以确定,这往往使原来不合理的费用开支继续保留下来,造成很大的浪费。

(一)基本程序

零基预算通常遵循以下程序:(1)对企业在预算年度的总体目标以及由此确定的各预算单位的具体目标和业务活动水平,提出相应的费用计划方案,并说明每一费用开支的理由与数额;(2)按“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方法比较每一项费用及相应的效益,评价每项开支计划的重要程度,以便区别对待;(3)对不可避免的费用项目有限分配资金,对可延缓成本则根据可动用资金情况,按轻重缓急,分级依次安排预算项目,排出各项活动的优先次序;(4)资源按重新排出的优先次序分配,尽可能满足排在前面的活动的需要。经过协调具体确定有关指标,逐项下达费用预算。

【例11-3】假定某公司按照零基预算的预算编制方法编制管理费用预算。经管理部门全体职工的反复讨论,确定以下费用项目及费用额:

1.房屋租金   6 000元

2.培训费    5 000元

3.研究发展费  5 500元

4.交际应酬费  5 500元

5.办公费    3 000元

在上述费用项目中,房屋租金、培训费和办公费被一致认为是不可避免的费用支出,其余两项费用可以增减其费用额。研究发展费和交易应酬费的成本效益分析结果如表11-22所示。

表11-22 研究发展费和交易应酬费的“成本—效益”分析

对各项费用项目进行排队,结果如下:

1.房屋租金   6 000元

2.培训费    5 000元

3.办公费    3 000元

4.研究发展费  5 500元

5.交际应酬费  5 500元

假定该公司在预算期内可用于管理费用的资金为20 000元,满足前三项不可避免的费用支出后尚余6 000元(20 000-6 000-5 000-3 000)。将这6 000元剩余资金在后两个费用项目之间进行分配,其结果如下;

研究发展费应分配资金=6 000/(3 000+1 000)×3 000=4 500元

交际应酬费应分配资金=6 000/(3 000+1 000)×1 000=1 500元

管理费用的预算金额可确定如下:

1.房屋租金   6 000元

2.培训费    5 000元

3.办公费    3 000元

4.研究发展费  4 500元

5.交际应酬费  01 500元

合计      20 000元

(二)零基预算的优缺点

零基预算的优点在于:首先以零为起点有可能找出和去除低效率或过时的经营方式,引导员工避免浪费性支出;其次对所有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有利于合理地进行资源分配,可以通过将雇员引导到以更好的方式去工作来强化激励的作用;最后为管理者适应企业环境变化提供了预算和计划工具,支出中的过时项目将被找出并被抛弃。

但零基预算也存在一定的缺点:首先,采取零基预算可能会过分强调短期利益,而损害企业长期利益;其次,管理者可能需要培训有关人员的零基预算技能,而且编制零基预算的工作量大,预算成本相对较高;再者,各项费用支出预算等级的划分具有主观性,易引起部门间的矛盾。“所有的决策均应该体现在预算中”的错误观点还可能被强化。通常企业可以每三年至五年编制一次零基预算,以减少浪费和低效。

三、制造企业的作业预算

传统的预算制度和标准成本制度是以差异分析为基础的,由于其关注点和费用分配基础过于单一,导致费用分析在许多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企业不能提供真实有用的信息,据此而进行的预算管理必然缺乏合理性。以少数业务(如人工)为基础的弹性预算转向以作业为基础的弹性预算,从以差异分析为基础的变动预算转向以成本动因为基础的变动预算,作业管理思想为预算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以作业产出量变化的作业成本变动的分析,管理人员可以进行更周密的计划,监督作业改善措施的实施。按作业进行弹性预算,以多种作业成本动因为基础,可以使企业管理人员更为准确地预测不同作业量水平下的成本。将这些成本与实际成本比较,就会有助于预算业绩的评价。将预算内作业划分为增值和非增值两类,确认与每一作业相关的成本动因的标准数量,并做更详细的分析,从而可为管理人员提供计划和控制的有用信息。

(一)作业基础预算原理

作业基础预算就是将作业成本法扩展到预算领域。作业基础预算原理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为指导思想,通过预测计划期生产、销售产品数量,从而预测相应的作业,力求达到企业资源的最有效配置。作业基础预算管理在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中还是一个新领域,这种方法可以丰富我们认识企业预算管理的视角,增加企业预算管理实务的选择性。

【例11-4】一个采购部门前一年的经营情况可能表示如表11-23所示。

表11-23 

如果管理者想把整个成本降低10%(31 500元),采购过程可能仅仅是简单地把每种成本降低10%。这种降低成本的方法有时称作“玉石俱焚”。

用作业成本信息,采购部门的预算如表11-24所示。

表11-24 

作业预算把财务数据与消耗相关资源的活动相联系。部门现在以那些削减后并不影响整体效果的特殊业务活动为目标。例如现在可以把认证供货商的数量减至5个。假设认证供货商的成本随供货商数量变动,这样就可以削减成本5×(65 450÷10)或32 725元,使部门达到或超过其预算目标。

(二)作业基础预算步骤

作业基础的预算步骤与第三章作业成本分配的步骤相似:

(1)确定企业内部在支持性区域(Support Areas)所从事的作业;

(2)为每种作业确定成本动因;

(3)分析成本与作业数量之间的联系是固定性质还是变动性质;

(4)预计作业量的发生水平;

(5)依次为每项作业编制成本预算。

【例11-5】假设某宇航公司对价值链的研究开发/产品设计部分采取作业基础预算。预算中,确定了四个作业域和它们各自分别的成本动因。2012年,各个作业的预算成本如表11-25所示。

表11-252012 年各个作业的预算成本

表11-26列示了2012年1月—12月的作业基础预算。预计动因用量是根据产量预算和新产品开发预算而来的,它乘以各自的作业预算成本率,得到预算作业成本。研究开发/产品设计的预算总成本是价值链中所有这些作业预算成本的总和。

表11-26 宇航公司的研究开发/产品设计的作业基础预算

(三)作业基础预算优点

使用作业成本法编制预算有多方面的益处,如找出与作业无关或非增值作业的支出,实施第四章所介绍的作业管理方法以提高作业效率、控制作业支出。有人对英国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作业基础预算所获得的好处。排名如下:(1)有能力编制更加符合实际的预算;(2)更好地确认企业所需要的资源;(3)建立成本与产量的联系;(4)建立成本与员工责任之间更明确的联系;(5)查明预算水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