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股前文——国企股,港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国企股,又称H股,自1993年7月15日首家国企青岛啤酒(0168)来香港上市之后,其地位与日俱增,特别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之后,来港上市的国企股不但数量愈来愈多,而且素质亦愈来愈好,公司规模愈来愈大。事实上,从H股指数成份股中已可以反映这一点,本章介绍的40家成份股中有27家是回归后才上市的(附录3),占67.5%,市值涵盖率达94.6%,其中十大市值股份全部都是回归后上市的(附录5),包括2005年9月5日新加上的交通银行(3328)、中国神华(1088)、上海电气(2727)和中国远洋(1919)。
目前在港上市的国企股数目有115家,占香港上市公司10%以上,H股市值高达5000亿港元,占大盘总市值约10%,连同即将挂牌的中国建设银行(0939),H股总市值达1万亿港元。事实上,部分国企股的市值相当庞大,特别是中石油(0857),单是以占总股份11.8%在港上市的H股计,其市值已近1300亿港元,即是说该公司总市值超过1万亿港元,为港股第二大市值公司,仅次于汇丰控股(0005)。若非恒指服务公司不将H股作成份股考虑之列,以中石油、交通银行及中石化(0386)等龙头H股的市值计,相信是绝对可以成为恒指成份股的,即使单计其H股市值,亦足以入选蓝筹股。交投方面,国企股的成交亦相当活跃,每日成交占大盘约20%—30%,每日十大成交榜中更有1/3至一半来自国企股,反映H股深受一众基金和广大散户的欢迎,今天国企股成为港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已是不争的事实。
随着内地进行股权分置,日后国有股或实现全流通,即将来港上市(2005年10月27日)的中国4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中国建设银行将是首家以全流通形式上市,而余下3家国有银行未来到港挂牌相信亦极可能以同样形式挂牌,届时将可逐步消除H股加入恒生指数的阻碍,而国企股被纳入恒生指数已是时间问题,是大势所趋,只有这样,恒生指数才能真正全面反映香港股市大盘的走势,而国企股的影响力亦会进一步被强化。
总结2005年上半年国企股中期业绩,整体表现不俗,但个股表现却较为分歧,40家国指成份股中有25家录得增长,连同1家转亏为盈,上半年有65%国企业绩优于2004年同期,期内盈利出现倒退有11家,另3家转盈为亏。最赚钱3家国企股依次序是中石油、中石化及中电信(0728)(如表:国企股2005年中期业绩,以盈利多至少排列),受油价急升刺激,中石油半年劲涨超过616亿元,而中国人寿(2628)纯利则激增85%,是增幅最劲的H股。航空股受燃油成本大涨影响,南方航空(1055)和东方航空(0670)中期业绩“见红”,半年劲蚀9亿元和4.7亿元,是表现最差的H股。
展望下半年国企股业绩,除仪征化纤(1033)下游业务因油价高企经营仍然困难,较难扭转上半年劣势外,东航及南航在内地允许征收燃油附加费令收入增加及人民币升值2%降低借贷成本下,特别是前者,全年业绩预料有极大机会扭亏为盈,整体H股将平稳发展。
国企股2005年中期业绩
续表
整体而言,随着国民工资的不断提升,国家建设小康社会,沿海地区持续富裕,有利消费和服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除各行业龙头股如中石油、国寿外,消费类股份如在华东地区超市领先的联华超市(0980)及以北京为基地的物美超市(8277)都值得憧憬,中电信则因几乎可以肯定夺得一个3G牌照,亦同样有投资价值。但由于预期油价在未来一两年仍然难以大幅回落,国企股中较受影响的相信仍然是航空、汽车、化工和航运股,估计油价升10%将令航空股成本每年增加5亿元,而中国远洋、中海发展(1138)和比亚迪(1211)盈利亦可能受到侵蚀,相反最受惠的仍然是能源股,特别是从事上游的中石油,而中电信和拥有大量现金流的公路股影响亦较小。
国企指数走势图(周线)
长远来说,国企股在2006年和2007年前景依然乐观,主要是基于中国经济增长预料保持8%—9%的增长,有助国企股整体盈利平稳向上,未来H股仍有上升空间,特别是受惠铜价和金价持续攀升的江西铜业和紫金矿业等。由于5大重磅指数成份股中石油、交通银行、中石化、中国人寿和中国电信在各自行业都占有优势,业绩预料有不俗表现,对国企大盘带来实质支持,所以H股指数在未来一两年仍然处于反复向上格局,增长类股份以石油、保险、运输,以及电力设备股占优,前景可以看高一线。加上社会保障基金和QDII(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到境外投资有望在一年内落实,对国企股一定带来刺激,而憧憬人民币升值的资金亦将持续流入,内地再加息机会减低,以及中国经济和消费持续强劲,H股估值偏低等因素都足以支撑国企指数在2006年反复向上挑战6000点或更高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