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时间:2022-12-0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一个是项目名称,一个是载体,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基础和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科目和账户往往不加以严格的区分,而是相互通用。

任务1.2.1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

能力目标

能了解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

能了解会计科目和账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能了解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知识目标

会计科目的含义与分类知识。

会计账户的分类与结构知识。

展示成果

会计科目表。

会计账户结构表。

驱动任务

任务内容:会计科目的设置是会计核算的基本依据,每一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都不同。会计账户是以会计科目为名称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载体。通过本项目的学习,应该掌握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根据不同的经济事项会使用相应的会计科目,能够运用复式记账对企事业单位的经济业务进行记录。

任务要求: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以及每个常用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之间的关系,理解账户的结构和基本分类。

任务分析:通过对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分析,了解会计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设置企业所需要的会计科目和账户,为以后会计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会计科目是会计工作的基石,没有会计科目也就无法开展企业的会计工作。

任务实施与实践

一、会计科目

1.会计科目的含义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经济业务,会引起各项会计要素发生增减变化。由于企业的经营业务错综复杂,即使涉及同一种会计要素,也往往具有不同的性质和内容。例如,固定资产和现金虽然都属于资产,但他们的经济内容以及在经济活动中的周转方式和所引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又如应付账款长期借款,虽然都是负债,但他们的形成原因和偿付期限也是各不相同的。再如所有者投入的实收资本和企业的利润,虽然都是所有者权益,但它们的形成原因与用途不大一样。为了实现会计的基本职能,要从数量上反映各项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就不但需要取得各项会计要素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总括数字,而且要取得一系列更加具体的分类和数量指标。因此,为了满足所有者对利润构成及其分配情况、负债及构成情况了解的需要,为了满足债权人了解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有关指标并判断其债务人的安全情况的需要,为了满足税务机关了解企业欠缴税金的详细情况的需要,还要对会计要素作进一步的分类。

这种对会计要素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称为会计科目。

2.设置会计科目的原则

会计科目作为反映会计要素的构成及其变化情况,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等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其设置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科学、合理、适用,遵循下列原则:

(1)合法性原则。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

(2)相关性原则。会计科目的设置,应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

(3)实用性原则。企业的组织形式、所处行业、经营内容及业务种类等不同,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亦应有所区别。在合法性的基础上,应根据企业自身特点,设置符合企业需要的会计科目。

3.常用会计科目

具体会计科目的设置一般是从会计要素出发,将会计科目分为资产、负债、共同、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六大类。参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企业会计科目的设置如表1-2-1所示。

表1-2-1 常用会计科目表

(续表)

小提示:设置会计科目要全面反映企业经济业务的内容。在会计要素的基础上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做进一步分类时,为了全面而概括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情况,会计科目的设置要保持会计指标体系的完整,企业所有能用货币表现的经济业务,都能通过所设置的某一会计科目进行核算。

4.会计科目的分类

1)按详细程度的不同分类

通过会计科目,可以全面、系统、分类地反映和监督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为经营管理提供所需要的一系列核算指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由于经济管理的要求不同,所需要的核算指标的详细程度也就不同。根据经济管理的要求,既需要设置提供总括核算指标的总账科目,又需要设置提供详细核算资料的二级明细科目和三级明细科目。

(1)总账科目。总账科目即一级科目,也称总分类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的会计科目,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质量的要求,总账科目是由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统一规定的。

(2)明细科目。明细科目也称为明细分类会计科目、细目,是在总账科目的基础上,对总账科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进行进一步详细分类的会计科目,以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如在“原材料”科目下,按材料类别开设“原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燃料”等二级科目。明细科目的设置,除了要符合财政部统一规定外,一般根据经营管理需要,由企业自行设置。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科目,可以在总账科目和明细科目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如在“原料及主要材料”下,再根据材料规格、型号等开设三级明细科目。

小提示: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总账科目都需要开设二级和三级明细科目,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需不同信息的详细程度,有些只需设一级总账科目,有些只需要设一级总账科目和二级明细科目,不需要设置三级科目等。

会计科目的级别如表1-2-2所示。

表1-2-2 “原材料”总账和明细账会计科目

2)按所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的不同分类

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科目、损益类科目和共同类科目。

(1)资产类科目。例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原材料、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

(2)负债类科目。例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票据、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例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利润分配等。

(4)成本类科目。例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等。

(5)损益类科目。例如: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二、会计账户

1.会计账户的概念

所谓账户就是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它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是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化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设置和运用账户,可以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经济业务分类地、连续地、完整地进行记录和反映,便于提供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分类数据。

设置账户是会计核算的专门方法之一。账户能使原始数据转化为初始会计信息,通过账户可以对大量复杂的经济业务进行分类核算,从而提供不同性质和内容的会计信息。由于账户以会计科目为依据,因而某一账户的核算内容具有独立性和排他性,并在设置上要服从于会计报表编制的要求。

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一个是项目名称,一个是载体,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基础和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没有会计科目,账户就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就无法发挥会计科目的作用。但是两者也有区别:会计科目只能界定经济业务发生变化所涉及的项目,是进行分类核算的依据,但不能对其加以记录,即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是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载体,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核算的形式,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格式。在实际工作中,对会计科目和账户往往不加以严格的区分,而是相互通用

2.账户的结构和内容

(1)任何账户一般可以划分为左右两方。每个账户分为左方(记账符号为“借”)、右方(记账符号为“贷”)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每一方再根据实际需要分成若干栏目,用来分类登记经济业务及其会计要素的增加与减少,以增减变动的结果。账户的格式设计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①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②日期和摘要,即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和内容;③凭证号数,即账户记录的来源和依据;④增加和减少的金额;⑤余额。下面以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结构为例,说明账户结构,如表1-2-3所示。

表1-2-3 账户结构

(2)账户的左右两方是按相反方向来记录增加额和减少额。也就是说,如果规定在左方记录增加额,就应该在右方记录减少额;反之,如果在右方记录增加额,就应该在左方记录减少额。在具体账户的左、右两个方向中究竟哪一方记录增加额,哪一方记录减少额,取决于账户所记录的经济内容和所采用的记账方法。

(3)账户的余额一般与记录的增加额在同一方向。

(4)在账户所记录的主要内容满足这样一个恒等关系: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本期增加额和减少额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月、季或年),账户在左右两方分别登记的增加金额合计数和减少金额的合计数,又可以将其称为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相抵后的差额再加上期初余额,就是本期期末余额。如果将本期的期末余额转入下一期,就是下一期的期初余额。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用账户的简单格式来表示账户的结构,也称为“T”形账户或“丁”字账户,如图1-2-1所示。

图1-2-1 “T”形账户

3.账户的分类

1)按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内容的不同分类

按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和共同类账户,与会计科目完全相同。

2)按详细程度分类

会计账户的开设应与会计科目的设置相适应,会计科目按提供核算资料的详细程度分为总账科目、二级明细科目和三级明细科目,会计账户也相应地分为总分类账(一级账户)和明细分类账(二级、三级账户)。通过总分类账户对经济业务进行的核算称为总分类核算。总分类核算只能用货币度量。通过明细分类账户对经济业务进行的核算称为明细分类核算。明细分类核算除了能用货币度量外,有些账户还要用实物度量。总分类账户统驭明细分类账户;明细分类账户则对总分类账户起着进一步补充说明的作用。如图1-2-2所示。

图1-2-2 “原材料”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小提示: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之间的登记,一般要保持三个相同:①同时间登记;②同方向登记;③同金额登记。

3)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账户的主要功能是记载经济业务的变化过程及结果,按其反映的经济内容进行分类,明确了完整的账户体系以及各类账户所核算的经济性质

(1)盘存账户。盘存账户是指用来反映和监督各项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的增减变动其结存情况的账户。如: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等账户。

(2)资本账户。资本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所有者投资以及内部形成的积累的增减变动及其结存情况的账户。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账户。

(3)结算账户。结算账户是指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同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债权、债务结算情况的账户。由于结算业务的性质不同,决定了不同结算账户具有不同的用途和结构。因此,结算账户又可以分为债权结算账户和债务结算账户。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

(4)集合分配账户。集合分配账户是指用来归集和分配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所发生的成本费用,并借以核算和监督该阶段费用预算执行情况以及费用分配情况的账户。如:制造费用账户,这类账户一方登记各种费用的发生数,一方登记按照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各个成本计算对象的费用分配数,所以这类账户期末一般没有余额。

(5)成本计算账户。成本计算账户是用来反映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所发生的、应计入成本的全部费用,并确定各个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成本的账户,是成本的载体。如:生产成本。

(6)财务成果账户。财务成果账户是指用来计算并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最终成果的账户。它是企业在一定时间内所取得的各项收入抵冲各项费用、支出后的净收益。如:本年利润。

(7)收入账户。收入账户是指用来核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产生收入的账户,这些收入主要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和投资收益

(8)费用账户。费用账户是指用来计算并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内全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和支出的账户。如: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

(9)调整账户。调整账户是指用来调整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的实际余额而设置的账户。如:累计折旧、坏账准备、材料成本差异等。

(10)待处理账户。待处理账户是指由于记账时间不一致所导致的临时性账户。如在财产清查过程中发生的“待处理财产损益”。

任务总结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具有一定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开展会计工作的前提条件,没有会计科目和账户,也就没有记录企业经济业务的地方。日常工作中,一般把会计科目和账户进行通用,不加以区分。会计科目的设置取决于企业的管理要求、管理水平、规模大小、业务繁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