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评价指标

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评价指标

时间:2022-11-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现根据目标法的原理、原则,将城市土地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分为3个,即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然后在一级指标下再设二级指标13个,最终由一级、二级指标一起构成城市土地高效利用评价指标的完整体系,具体指标及其含义详见表5-1。

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建立城市土地高效利用评价指标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指导性。统计指标的设置是为了统计、比较和分析而设计和构建的相关指标,一方面要为评估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现实水平服务,另一方面也要有利于指导实际工作。第二,全面性。城市土地利用效益涉及城市经济、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因此指标的选取要求内容全面。第三,代表性与可比性。既要考虑指标的通用性,又要尽可能量化,能对不同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第四,科学性与可行性。指标的确定既要有一定的科学依据,能满足理论研究的需要,又要从现实情况出发,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第五,弹性,即能适应一定程度的发展变化。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在本书中主要指的是经济效益。城市土地高效利用评价指标的建立,可以采用范围法、目标法、问题法、因果法和复合法等方法。其中,目标法主要根据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不同评价目标,来分类建立评价指标以进行评价,它是建立城市土地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最合适的方法。现根据目标法的原理、原则,将城市土地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分为3个,即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然后在一级指标下再设二级指标13个,最终由一级、二级指标一起构成城市土地高效利用评价指标的完整体系,具体指标及其含义详见表5-1。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经济效益是指城市土地与城市土地产出之间的关系,可用产出效益、用地效率、土地利用结构效益三个方面来衡量。其中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化不仅是城市土地利用高效化的保障,同时也是城市土地利用高效化的体现。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化,主要表现为城市各功能区间的明确分工、相互协调,以及因各功能区较为合适的用地比例,从而使城市土地得以高效利用。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调整,主要体现在城市工业用地和商业服务业用地比例的增减上,因为这两种土地利用方式都占有较大的城市用地比例,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可用二者来反映城市用地结构的合理化程度。一般而言,城市商业、服务业用地比重越大,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就越高,反之,工业用地比重越大,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就越低。从现代城市发展的普遍趋势来看,商业、服务业用地比重在逐步增大,而单位面积产出率较低的工业用地在减少。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社会效益主要是使土地利用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需要,表现为公共设施利用的舒适、方便、安全等。当前,我国对公共设施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数量上,对质量的要求还较少。因而,社会效益的高效程度主要由单位面积公共设施拥有量、人均公共设施建筑面积等指标来衡量。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生态效益体现了公众对居住环境质量的追求,可用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单位面积工业废水排放量、单位面积工业废气排放量等指标来衡量,因为这些指标都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城市土地利用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

表5-1 城市土地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一览表

续表5-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